创造学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PPT模板

0 1
第一章创造学 导论
0 2
第二章创造性 活动
0 3
第三章创造性 活动的主体及 创造性人格
0 4
第四章主体的 创造力
0 5
第五章创造性 人才
0 6
第六章创造性 思维活动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 般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创造性活动的规律 第八章创造性环境 第九章创造技法(一) 第十章创造技法(二)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创新观
思考、讨论与 训练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二章制度创新活动
第一节制度创新导 论
第三节政治体制的 创新
第二节经济体制的 创新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三章科学发现活动
a
第一节科 学发现活 动的基本
概念
b
第二节科 学发现活 动的规律
和问题
c
感谢聆听
第二节技术创新的 回顾和展望
第四节技术创新的 国家战略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六章名牌产品创造活动
第一节名牌产品的 特征和定义
第三节名牌产品创 造活动的特征
第二节名牌产品的 评价
第四节启动名牌创 造工程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 的具体领域
第十七章创造性教育活 动
第一节创造性教育 的特征和目标
第三节矛盾转化型 创造技法
第二节问题引导型 创造技法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第十章创造技法(二)
0 1
第一节系统分
析型创造技法
0 2
第二节系统综
合型创造技法
八年级语文创造学思想录2(PPT)4-2

•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文化的进步, 全在于创造。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活动或创造性的物质活动。通过创造,世 界上才有新的发展、新的发明、新的思想、 新的艺术品。人的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 思维决定。
经比较细致,他只需对外界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氢元素并给它起一个名称就行了。但卡文迪什受了“燃素说”的影响,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承认自己无 意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后来拉瓦锡听说了这件事,他重复了卡文迪什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在77年,他正式提出“氢”是一 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水的生成者”。 [] 年月,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利用钻石对顶砧制造出某种极端高压状态,从 而生成“第五状态氢”,即氢的固体金属状态。这种状态的氢通常存在于大型行星或太阳内核之中,分子分离成单原子,电子的行为特征像金属电子一样。 [] 含量分布编辑 氢的原子光谱 氢的原子光谱 在地球上和地球大气中只存在极稀少的游离状态氢。在地壳里,如果按质量计算,氢只占总质量的%,而如果 按原子百分数计算,则占7%。氢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水便是氢的“仓库”——氢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泥土中约有.%的氢;石油、天然气、动植物体也 含氢。在空气中,氢气倒不多,约占总体积的一千万分之五。在整个宇宙中,按原子百分数来说,氢却是最多的元素。据研究,在太阳的大气中,按原子百 分数计算,氢占.7%。在宇宙空间中,氢原子的数目比其他所有元素原子的总和约大倍。 [] 物化属性编辑 元素简介 氢是原子序数为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为H (Hydrogenium),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其原子质量为.7 4u,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
迪什非常喜欢化学实验,有一次实验中,他不小心把一个铁片掉进了盐酸中,他正在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恼时,却发现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这个情景一下 子吸引了他。他又做了几次实验,把一定量的锌和铁投到充足的盐酸和稀硫酸中(每次用的硫酸和盐酸的质量是不同的),发现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 的。这说明这种新的气体的产生与所; 幼小衔接班加盟 幼小衔接班加盟 ; 用酸的种类没有关系,与酸的浓度也没有关系。 卡文迪什用排 水法收集了新气体,他发现这种气体不能帮助蜡烛的燃烧,也不能帮助动 氢气 氢气 物的呼吸,如果把它和空气混合在一起,一遇火星就会爆炸。卡文迪什 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这种新气体与普通空气混合后发爆炸的极限。他在论文中写道:如果这种可燃性气体的含量在 .%以下或%以上,点火时虽然会燃 烧,但不会发出震耳的爆炸声。 随后不久他测出了这种气体的比重,接着又发现这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无疑这种气体就是氢气了。卡文迪什的研究已
创造学思想录概要课件

创新性解决问题原理
总结词
创新性解决问题原理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创新 性,寻求特殊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这一原理认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面对问题时,不 应局限于传统的解决方法,而应尝试新的、特殊的思路和方 法。通过创新性思考,可以发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问 题的解决。
创造性人格原理
题。
激发灵感和创意
通过视察、体验、交流等方式,寻 找新的灵感和创意,并尝试将它们 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接受失败和挫折
创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但它们也是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要学会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05 创造学应用案例分析
产品创新案例
产品创新案例:苹果公司的iPhone
苹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 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iPhone。这 款产品不仅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格局, 还对音乐、电影、娱乐等多个行业产 生了深远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造学特点
创造学强调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性,重视实践应用,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还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 学等。
创造学的重要性
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
创造学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通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推动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03 创造技法与实践
头脑风暴法
一种激发创意和思考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和自由发言来激发创意和思考的方法。它鼓励参 与者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观点,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以寻求新的创意和解决 方案。
设问法
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思考的方法
设问法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思考的方法。它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人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 质,从而激发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设问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潜伏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进行 创新思考。
创造学基础教案.ppt

创造学基础
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 第2章 创新思维 第3章 创新技法
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
第一节 创造学概述
一、创造与创新 1、创造的含义
创造是一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有的人类社会活动, 其特征是具有显著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新颖性和独特性:第一次、非重复性。
2、创新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熊比特:一项发明的具体应用可看成一项创
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例:自动番茄摘收机的研制 研制难点:番茄摘收容易破裂 思维方式1:控制摘收机抓力大小→能抓住番茄又不会使番
茄破裂 思维方式2:培育硬皮番茄新品种→能承受较大抓力
思维方式1为习惯性思维,既采用耳闻目睹的问题作比较,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方式2为创新性思维,它采用了一种从问题的源头解 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 4、验证阶段
对解决方案进行反复的理论和实践验证,进行修改和优 化。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1、多角度看问题 例:出差用的小行李车 旅行者:轻便 退休职工:户外小椅子 家庭主妇:购物小车 年轻母亲:乘坐幼儿 盲人:手杖
2、寻求多种答案 3、破除思维定势
4、重视意外发现 5、增强探索意识
第三节 创新思维方法
一、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塑造未曾感触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 来有可能实现事物的形象思维方式。
2、想象的类型
(1)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也称为积极 的想象,包括:
I.再造想象:根据他人对某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
II.创造想象:根据一定任务和目的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 的心理过程。
三、移植原理
将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 运用或迁移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中,从而使研究对象产生 新的突破。
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 第2章 创新思维 第3章 创新技法
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
第一节 创造学概述
一、创造与创新 1、创造的含义
创造是一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有的人类社会活动, 其特征是具有显著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新颖性和独特性:第一次、非重复性。
2、创新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熊比特:一项发明的具体应用可看成一项创
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例:自动番茄摘收机的研制 研制难点:番茄摘收容易破裂 思维方式1:控制摘收机抓力大小→能抓住番茄又不会使番
茄破裂 思维方式2:培育硬皮番茄新品种→能承受较大抓力
思维方式1为习惯性思维,既采用耳闻目睹的问题作比较,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方式2为创新性思维,它采用了一种从问题的源头解 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 4、验证阶段
对解决方案进行反复的理论和实践验证,进行修改和优 化。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1、多角度看问题 例:出差用的小行李车 旅行者:轻便 退休职工:户外小椅子 家庭主妇:购物小车 年轻母亲:乘坐幼儿 盲人:手杖
2、寻求多种答案 3、破除思维定势
4、重视意外发现 5、增强探索意识
第三节 创新思维方法
一、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塑造未曾感触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 来有可能实现事物的形象思维方式。
2、想象的类型
(1)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也称为积极 的想象,包括:
I.再造想象:根据他人对某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
II.创造想象:根据一定任务和目的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 的心理过程。
三、移植原理
将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 运用或迁移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中,从而使研究对象产生 新的突破。
《创造学概述》PPT课件

22
a
人才培养目标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 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23
a
1.1.2 创新与教育
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教育的责任 实现这一责任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38
a
普林斯顿大学的成就
著名的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数学大师冯诺依曼·阿廷 等都在这里从事过研究。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 有20多位是这所学校的教授。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 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李政道、杨振 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普 林斯顿大学还为美国培养了两位总统、有1000多名普 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美国国会参议员、众 议员、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州长和州政府的高 级官员。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作为生产要素的科技成果 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截至2006年底,中国 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 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 成果的70%~80%可以进入生产领域,“85%的 美国人均收入增长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提升”。
20
a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37
a
有趣的问题:2009年美国大学排名
1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2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并列第一) 3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 院 5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创造学概述》课件

。
培养观察力
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 处,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激发想象力
通过联想、想象,拓展思维空 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与探索
鼓励尝试新事物,积极参与实 践活动,积累经验,提升创造
力。
创造力的激发途径
挑战传统观念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 路。
反思与自省
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突破 自我限制。
05
创造技法与实践
创造技法的概念和分类
创造技法概念
创造技法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所采 用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激发创新 思维,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
创造技法分类
创造技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如基于思维方法的技法 、基于创造过程的技法和基于行 业领域的技法等。
常用创造技法介绍
头脑风暴法
六顶思考帽法
知识储备
个体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包括学科知识、经验知识等
。
思维能力
个体需要具备分析、综合、联 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个体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 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产生
新颖的想法。
情感和动机
个体需要具备积极的情感和动 机,能够推动自己不断探索和
创新。
创造力的主要特征
新颖性
创造力产生的成果是新 颖的,不同于已有的想
02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创造力的定义
01
02
03
创造力定义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新颖 、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 观念或成果的能力。
创造力的普遍性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一种潜能,每个人都有可 能发挥创造力。
创造力的可培养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个体可 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
培养观察力
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 处,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激发想象力
通过联想、想象,拓展思维空 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与探索
鼓励尝试新事物,积极参与实 践活动,积累经验,提升创造
力。
创造力的激发途径
挑战传统观念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 路。
反思与自省
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突破 自我限制。
05
创造技法与实践
创造技法的概念和分类
创造技法概念
创造技法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所采 用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激发创新 思维,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
创造技法分类
创造技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如基于思维方法的技法 、基于创造过程的技法和基于行 业领域的技法等。
常用创造技法介绍
头脑风暴法
六顶思考帽法
知识储备
个体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包括学科知识、经验知识等
。
思维能力
个体需要具备分析、综合、联 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个体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 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产生
新颖的想法。
情感和动机
个体需要具备积极的情感和动 机,能够推动自己不断探索和
创新。
创造力的主要特征
新颖性
创造力产生的成果是新 颖的,不同于已有的想
02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创造力的定义
01
02
03
创造力定义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新颖 、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 观念或成果的能力。
创造力的普遍性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一种潜能,每个人都有可 能发挥创造力。
创造力的可培养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个体可 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
创造技法2——缺点列举法(雨伞案例)PPT参考课件

27
⑦两个人使用时挡不住雨——双人伞
28
29
30
⑧夏天太阳下打伞太热——带风扇的伞
31
⑨夜间使用看不见路——带灯光的伞
32
⑩伞尖容易伤人——改变伞尖形状、材料等
33
创意雨伞:变色伞
34
创意雨伞:变色伞
下雨了,世界变得一片灰色……除了, 你手中的伞:Squid London,一把会因 雨而变色的伞,平时,伞面上是伦敦的 灰色剪影,而一旦被淋湿,当世界雾蒙 蒙,这剪影反而变得清晰而多彩起来。 22英镑一把,beyondthevalleystore有售。
/news/2008-07-08/1899401_4.htm
39
创意雨伞:“勿忘我”雨伞
下雨是件的事情,忘记拿雨伞更 麻烦。 主要的创意在雨伞把上,被设计 成了两个部分,拉开,雨伞把就 成了挂钩(方便挂在桌子边,断 面上的橡胶材料提供足够的摩擦 力,让雨伞不会掉到地上)。当 我们拉开伞把的时候,伞把中的 一盏LED——Don’t Forget (勿忘 我~)也会同时亮起,醒目地提醒 我们的注意。
22
⑤骑自行车时打伞容易出事故——用于“车”的伞
23
⑤骑自行车时打伞容易出事故——用于“车”的伞
24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透明伞
25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透明伞
26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潜水” 伞
你是不是和街上的行人一样,总是打着伞低头 匆匆前行,路上再美丽的风景也懒得停下来看 上一眼?或许是时候做个改变,打上潜水雨伞, 在雨中的城市潜潜水。加深的伞面曲度可以很 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而伞面上的透明潜水窗 让你用低头就可以纵览雨中的城市,当点点的 水珠打在“潜水镜”上,这城市便是你的海底 乐园,你窥探众生,而他们能看到的,只是你 的一双眼睛。 /tags/%E4%BC%9E
⑦两个人使用时挡不住雨——双人伞
28
29
30
⑧夏天太阳下打伞太热——带风扇的伞
31
⑨夜间使用看不见路——带灯光的伞
32
⑩伞尖容易伤人——改变伞尖形状、材料等
33
创意雨伞:变色伞
34
创意雨伞:变色伞
下雨了,世界变得一片灰色……除了, 你手中的伞:Squid London,一把会因 雨而变色的伞,平时,伞面上是伦敦的 灰色剪影,而一旦被淋湿,当世界雾蒙 蒙,这剪影反而变得清晰而多彩起来。 22英镑一把,beyondthevalleystore有售。
/news/2008-07-08/1899401_4.htm
39
创意雨伞:“勿忘我”雨伞
下雨是件的事情,忘记拿雨伞更 麻烦。 主要的创意在雨伞把上,被设计 成了两个部分,拉开,雨伞把就 成了挂钩(方便挂在桌子边,断 面上的橡胶材料提供足够的摩擦 力,让雨伞不会掉到地上)。当 我们拉开伞把的时候,伞把中的 一盏LED——Don’t Forget (勿忘 我~)也会同时亮起,醒目地提醒 我们的注意。
22
⑤骑自行车时打伞容易出事故——用于“车”的伞
23
⑤骑自行车时打伞容易出事故——用于“车”的伞
24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透明伞
25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透明伞
26
⑥伞面遮挡视线,容易发生事故——“潜水” 伞
你是不是和街上的行人一样,总是打着伞低头 匆匆前行,路上再美丽的风景也懒得停下来看 上一眼?或许是时候做个改变,打上潜水雨伞, 在雨中的城市潜潜水。加深的伞面曲度可以很 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而伞面上的透明潜水窗 让你用低头就可以纵览雨中的城市,当点点的 水珠打在“潜水镜”上,这城市便是你的海底 乐园,你窥探众生,而他们能看到的,只是你 的一双眼睛。 /tags/%E4%BC%9E
创造学第二章

“活 动 观”
“创造力体现为一类特定的实践活动。” 创造力体现为一类特定的实践活动。 创造力体现为一类特定的实践活动 个体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发现新问题, “个体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对问题 寻求答案,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寻求答案,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用特殊的体系 来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有选择的自我调配加工的活 动。 ”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 物。”
改变问题、矛盾存在的背景和状况, 改变问题、矛盾存在的背景和状况,加大处理力度
突破思维定势, B、 突破思维定势,学会解放思想 绝对思维相对思维 变 精确思维为模糊思维 变因果性思维 为有时会出现偶然 变 可逆性思维 为有时不可逆 变 分析方法为系统方法 变 时空分离为时空统一
请用6条直线一笔将 个圆点连起来 请用 条直线一笔将16个圆点连起来 条直线一笔将
“能 力 观”
“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 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 的创造性技能。 的创造性技能。” “活化知识的能力。” 活化知识的能力。 “根据己知,发现未知的能力。” 根据己知,发现未知的能力。
创造力定义的表述
创造力是人在认成果或物质成果的 为能力的总和。 为能力的总和。
创造力结构模式图
创造力
思 维 能 力 创 造 性 行 为 能 力
创造力在一般或绝大多 数情况下表现为创造性思维 数情况下表现为创造性思维 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的 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的结 合。
创 造 性
指导
以基础能力为起点, 以基础能力为起点, 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导下发 挥创造性行为的能力, 挥创造性行为的能力,表 现出创造力。 现出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对 创造性行为有指导 创造性行为有指导 作用, 作用,是创造力的 核心。 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创造力结构模式
• 在个别情况下,创 造力也可以只通过 创造性行为能力表 现出来。
• 如:临场发挥。
2021/3/9
授课:XXX
13
2.3 创造力的基本性质
2021/3/9
授课:XXX
14
普遍性
(一)创造力无时不有 创造现象与人类的历史同在,在历史发展的 每个时刻都有新的成果出现。
(二)创造力无人不有 1)创造与先天性生理素质(先天素质) 2)后天性影响因素 与学历无关,勤奋出天才。 “小人物”的发明成果。 人才教育中的“非人才效应” 。
行为能力的结合。
• 以基础能力为起 点,在创造性思维的 指导下发挥创造性行 为的能力,表现出创 造力。
•
创造性思维对创
造性行为有指导作用,
是创造力的核心。
授课:XXX
11
2021/3/9
创造力结构模式
• 在一定的条件下, 创造力可以只通 过创造性思维能 力表现出来。
• 如:一种新方法 和新理论。
授课:XXX
2021/3/9
授课:XXX
15
特殊性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十分珍贵的特殊能力。 a.个人创造时间的有限性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在世时未被 认同。赫兹在1887年证实。 b.创造时机的随机性或不可变性 创造力的结合往往也是内因和外因的 结合。
2021/3/9
授课:XXX
16
案例:“每桶四美元”先生
创造力五层次分类 创造力的三层次分类 马斯罗的创造力分类 创造力的新颖程度分类
2021/3/9
授课:XXX
9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 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直觉力、 逻辑思维力、辩证思维力、选择力、操作力、 表达力等。
• 非智力因素:创造欲、求知欲、好奇心、挑战性、 进取心、自信心、意志力等。
2021/3/9
授课:XXX
10
2021/3/9
创造力结构模式图
• 创造力表现为创造 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
• 活化知识的能力。 • 根据己知,发现未知的能力。
2021/3/9
授课:XXX
6
创造力定义的表述
• 创造力是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产生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 与行为能力的总和。
• 特征: ① 创造力是人在实践过程产生的。
② 创造力能够获取首次产生的新成果,
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成果。
2021/3/9
授课:XXX
4
“人 格 观”
• 创造力与创造者的人格之间存在着必然联 系。创造作品中渗透着创造者的人格 特征。
• 创造力中体现着人的情感、意志、理想、 人生观、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
• 如:周扒皮半夜鸡叫;曹雪芹的红楼梦 。
2021/3/9
授课:XXX
5
“能 力 观”
• 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 果的创造性技能。
•
阿基勃特曾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个小职员,他为
人诚恳,工作努力,但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个奇
怪的举止。
•
每次出差住旅店时,阿基悖特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
认真地写上“标准石油每桶四美元”的字样,在来往书信
和各种收据上,只要他签名,他一定写上那句话。久而久
之,人们不再叫他阿基悖特先生,而是称他为“每桶四美
问题寻求答案,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用特殊的体系来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有选择 的自我调配加工的活动。
•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 事物。是一种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2021/3/9
授课:XXX
3
“思 维 观”
• 创造力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方 式。
• 创造力是以直观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为 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 造性设想的能力。
创造力的组成:
•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是创造
力的核心。
• 创造性行为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思维的支配下,通过一定
行为产生首创性成果的能力。
• 基础能力:是指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中与创造力
有关的部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③ 创造力的核心是:新
2021/3/9
授课:XXX
7
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 心制定的《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 力(试行)》中将创新能力界定为
“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 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 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2021/3/9
授课:XXX
8
2.2 创造力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
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2 创造力的基本结构 2.3 创造力的基本性质 2.4 创造力的分类与测评
2021/3/9
授课:XXX
1
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活动观” • “思维观” • “人格观” • “能力观”
2021/3/9
授课:XXX
2
“活 动 观”
• 创造力体现为一类特定的实践活动。 • 个体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对
a.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的有效综合 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力
b.创造力受非智力因素激发 非智力因素--理想、毅力、抱负、情绪、习惯
创造力是一旦激发出便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动因素。
2021/3/9
授课:XXX
19
可开发性
a.创造力的差异性是可开发的前提 b.创造力可开发性的理论依据 (人脑有细胞140亿个,容量7亿万册书,
元”先生了。
•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偶尔听说了“每桶四美元先生”
的趣事后,非常惊奇地说“本公司竟有这种职员,无时无
刻不在宣传公司的产品,我一定要见见他。”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悖特——“每桶四美元”先生 成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另一任董事长。
2021/3/9
授课:XXX
17
社会性
创造力是人的社会属性 创造力在形式上表现为个人的思维与行为,
创造成果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个人的创造离不开社会条件
社会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如衣、 食、住、行等;精神条件如知识、技术、经验、 环境氛围等。
创造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能较好 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
2021/3/9
授课:XXX
18
能动性
创造力对客观世界产生强烈的反作用造成 深远的影响。
一生中只能应用百分之几)
读、问、学、习可以启发脑细胞 c.实践结果证明大脑可以开发
丰田汽车,提出一天一个设想,职工建议每年增 多。1968年:2.9万件;1973年:28万件;
1974年: 39.8万;1976年:46.3万件。
2021/3/9
授课:XXX
20
2.4 创造力的分类与测评
一、创造力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