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全解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 燃烧热值试验检测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 燃烧热值试验检测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燃烧热值试验检测近年来,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越来越被重视,燃烧热值作为评定燃烧性能等级(A级)的必检参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若无法满足要求,容易间接导致发生火灾的情况,产生重大的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建筑材料的燃烧热值是表征建筑材料潜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是计算建材燃烧释放热量和火灾荷载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热值是材料的自然属性,可用于评价建材制品潜在的火灾荷载,是评价燃烧性能分级的试验方法之一。

一、燃烧热值试验检测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试验有两种,一种是坩埚法,一种是香烟纸法。

两种试验方法的不同点是部分试验用品及工具的差异。

试验环境的温度及试验用蒸馏水的水温为两者必备试验要素。

根据标准GB/T14402-2023《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的规定,具体试验方法如下:1、试验准备(1)制样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对匀质或非匀质制品的被测组分截取试样。

若被测组分为匀质制品或非匀质制品的主要成分,则样块最小质量为50g,若被测组分为非匀质制品的次要成分,则样块最小质量为10g。

截取试样后,将其研磨至粉末状。

(2)质量测定称取被测样品0.5g,苯甲酸0.5g,必要时,称取点火丝、棉线和"香烟'纸。

(3)制样方法坩埚试验a、将已称量的试样和苯甲酸的混合物放入坩埚中;b、将已称量的点火丝连接到两个电极上;c、调节点火丝的位置,使之与坩埚中的试样良好的接触。

香烟试验a、调节已称量的点火丝下垂到心轴的中心;b、用已称量的"香烟纸'将心轴包裹,并将其边缘重叠处用胶水粘结,如果"香烟纸'已粘结,则不需要再次粘结。

两端留出足够的纸,使其和点火丝拧在一起;c、将纸和心轴下端的点火丝拧在一起放入模具中,点火丝要穿出模具的底部;d、移除心轴,将已称量的试样和苯甲酸的混合物放入"香烟纸';e、从模具中拿出装有试样和苯甲酸混合物的"香烟纸',分别将"香烟纸'两端扭在一起。

建材制品燃烧热值实验

建材制品燃烧热值实验

建材制品燃烧热值实验步骤
一、研磨后试样0.5 g,苯甲酸0.5 g。

二、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样品架中。

取点火丝适量,并称重记录,然后将其固
定到样品架上。

取10 ml蒸馏水,装入氧弹中,并将样品架放入氧弹中,拧紧盖子。

对氧弹进行充气,控制充气压力为3~3.5 MPa,充气10~15 s。

充好氧气的氧弹放入到检测设备中。

三、打开测试软件,点击PCS试验,输入苯甲酸热值数,输入点火丝、苯甲酸、
样品质量,点击开始进行测试,同一试样做3组试验。

四、点击生成报告,保存结果,记录数据。

注:如若发生以下情况需对仪器进行标定
①设备进行移动后
②每2个月或使用30次后
标定步骤
1、准备样品苯甲酸1g。

2、①取点火丝适量,并称重记录,然后将其固定到样品架上②取10 ml蒸馏
水,装入氧弹中,并将样品架放入氧弹中,拧紧盖子③对氧弹进行充气,控制压力3~3.5 MPa,充气10~15 s ④充好氧气的氧弹放入到检测设备中。

3、打开测试软件,点击初始化,水当量标定,输入称重数值,点击开始。

同样
操作进行5组试验,求平均值。

4、点击生成报告,保存,打印。

注:该试验主要针对A级材料,试样燃烧热值3 ~ 4 (MJ/Kg) 为合格产品。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
1、点燃位于垂直方向的燃烧器,待火焰稳定。

调节燃烧器微调阀,测量火焰高度,火焰高度应为(20±1)mm。

应在远离燃烧器的预设位置上进行该操作,以避免试样意外着火。

在每次对试样点火前应测量火焰高度。

2、沿燃烧器的垂直轴线将燃烧器倾斜45°,水平向前推进,直至火焰抵达预设的试样接触点。

当火焰接触到试样时开始计时,点火时间为15s或30s,然后平稳地撤回燃烧器。

3、试样可能需要采用表面点火方式或边缘点火方式,或这两种点火方式都要采用。

①表面点火:对所有的基本平整制品,火焰应施加在试样的中心线位置,底部边缘上方40mm处,应分别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受火的每种不同表面进行试验。

②边缘点火:
对于总厚度不超过3mm的单层或多层的基本平整制品,火焰应施加在试样底面中心位置。

对于总厚度大于3mm的单层或多层的基本平整制品,火焰应施加在试样底边中心且距受火表面1.5mm的底面位置处。

对于所有厚度大于10mm的多层制品,应增加试验,将试样沿其垂直轴线旋转90°,火焰施加在每层材料底部中线所在的边缘处。

4、对于非基本平整制品和按实际应用条件进行测试的制品,应按边缘点火中第一、第二种情况进行点火,并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使用的点火方式。

5、如果在对第一块试样施加火焰期间,试样并未着火就熔化或收缩,则按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验。

6、试验时间:
如果点火时间为15s,总试验时间是20s,从开始点火计算。

如果点火时间为30s,总试验时间是60s,从开始点火计算。

南通耀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 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实验通过测试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久性等,了解其性能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砖:红砖、烧结多孔砖等。

2. 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砂浆:水泥、砂、水等。

4. 钢筋:HRB400钢筋。

四、实验仪器1. 振动台2. 抗折试验机3. 抗压试验机4. 水泥净浆搅拌机5. 吸水率测试仪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五、实验方法1. 砖的强度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将混凝土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3. 砂浆的强度测试:将砂浆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4. 砖的吸水率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吸水率测试。

5. 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将钢筋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拉伸测试。

六、实验步骤1. 砖的强度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确保试件表面平整。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3. 砂浆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砂浆,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4. 砖的吸水率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

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摘要:为掌握省内各实验室对于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能力情况,开展了"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完成对计划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于省内实验室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总体水平作出评价,对于建筑材料燃烧总热值的测定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几种情况提出了一定建议.关键词: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燃烧热值;试验;温度控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试验有两种,一种香烟纸法,一种是坩埚法。

两种试验方法的不同点是部分试验用品及工具的差异。

试验环境的温度及试验用蒸馏水的水温为两者必备试验要素。

目前常用的环境温度控制方式为空调加恒温恒湿箱装置,试验用蒸馏水的水温是依靠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对其控制,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经过长时间放置,使其蒸馏水水温与试验环境达到恒定。

但是在实际试验中蒸馏水的水温较难控制,随着水温的不断变化,最终对试验数据影响较大。

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在不同温度下试验数据的不确定性。

经过对试验装置的优化,从而使该试验装置更精准的控制温度已达到更精确的试验数据。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并对其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相应的影响。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不合理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危害,很大程度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性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工程负责人要重视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客观、准确、及时的评价,为后期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2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2.1提高检测人员职业素质由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所以有一部分检测人员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就不会对检测结果给予过度的关注,其主要以完成检测任务为目的,这就为检测结果的误差产生埋下了隐患。

因此在今后的检测中,相关检测人员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监督,提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使其在检测过程中严守规范,精确记录。

燃烧性能检测报告

燃烧性能检测报告

燃烧性能检测报告燃烧性能是衡量材料燃烧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便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旨在评估该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性能,包括燃烧速率、燃烧温度、烟气产生量等指标,为产品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二、检测方法。

本次检测采用了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GB/T 8624-2006)中规定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室设备对样品进行了燃烧性能测试。

三、检测结果。

经过实验测试,得出以下燃烧性能数据:1. 燃烧速率,经测试,该材料的燃烧速率为X mm/min,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燃烧温度,在燃烧过程中,材料的最高燃烧温度为X℃,未出现明显的高温异常情况。

3. 烟气产生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量为X,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检测分析。

通过对上述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材料的燃烧速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燃烧过程中烟气产生量较低,符合环保要求。

2. 燃烧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高温异常情况,表明该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该材料的燃烧性能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以在相关产品中安全使用。

2.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建议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六、附录。

1. 实验数据记录表。

2. 实验过程照片。

以上为本次燃烧性能检测报告的全部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可燃性实验报告

可燃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可燃物的特性及其燃烧条件。

2. 掌握可燃性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燃烧实验方法。

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包括: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可燃物:氢气、甲烷、乙醇、白磷、红磷、铁丝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试管、导管、石棉网、镊子、酒精等。

3. 实验试剂: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氢气燃烧实验(1)将氢气导管插入装有氢气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2)观察氢气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 甲烷燃烧实验(1)将甲烷气体导管插入装有甲烷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2)观察甲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3. 乙醇燃烧实验(1)取少量乙醇,用镊子夹住,放入酒精灯火焰中。

(2)观察乙醇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4. 白磷燃烧实验(1)将白磷放入水中,用镊子取出。

(2)将白磷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白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5. 红磷燃烧实验(1)将红磷放入水中,用镊子取出。

(2)将红磷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红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6. 铁丝燃烧实验(1)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取出。

(2)将铁丝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铁丝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五、实验现象1.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声音很小。

2. 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声音较小。

3. 乙醇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声音较大。

4. 白磷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产生大量白烟。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发展,建材的种类也愈加丰富,但是防火性能仍然是考验建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材防火性能指的是建筑材料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的能力。

防火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材的防火性能进行测试十分必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是评价建材防火性能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建材防火阻燃试验的定义、测试标准和试验方法三个方面介绍该试验。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是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建筑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防火性能的试验。

在试验中,通常将建材置于特定的火源下,测量建材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时间、燃尽时间等数据,对建材的防火性能进行评价。

二、测试标准
建材防火性能的测试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前国内常用的测试标准有GB/T 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GB/T 31251-2014《建筑内装装饰材料防火试验方法》和ASTM E84-18《标准试验方法火焰传播性和烟羽散布性测定(加拿大美国)》等。

三、试验方法
建材防火阻燃试验的方法基本分为两种:定向试验和非定向试验。

定向试验是指在实验室中使用明火或热源将建材进行燃烧测试,评估其在火灾条件下的防火性能,这种试验更符合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情况,但也更危险且成本高。

非定向试验是指通过超声波、紫外线等非火源方式,对建材的防火性能进行测试,消除了定向试验的危险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建材防火阻燃试验必须在专门的试验室和环境下进行,而且试验过程中的操作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试
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目的:依据国家标准测判定建筑材料是否可燃及测定其燃烧时间实验原理:将尺寸标准试样夹在实验仪器上,火焰倾斜度为45度,高度约2厘米,用测量工具确定点火装置的位置,点火燃烧。

二、实验内容测定帆布、纸板、地垫、泡沫板等几种建筑材料能否燃烧,以及其开始燃烧的时间(若有滴落现象,还需测定其滴落时间)。

三、实验仪器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仪3.1试验室环境温度为(23士5)℃,相对湿度为(50士20)%的房间。

注:光线较暗的房间有助于识别表面上的小火焰。

3.2燃烧箱燃烧箱(见图1)由不锈钢钢板制作,并安装有耐热玻璃门,以便于至少从箱体的正面和一个侧面进行试验操作和观察。

燃烧箱通过箱体底部的方形盒体进行自然通风,方形盒体由厚度为1.5 mm的不锈钢制作,盒体高度为50 mm,开敞面积为25 mm×25 mm(见图1)。

为达到自然通风目的,箱体应放置在高40 mm 的支座上,以使箱体底部存在一个通风空气隙。

如图1所示,箱体正面两支座之间的空气隙应予以封闭。

在只点燃燃烧器和打开抽风罩的条件下,测量的箱体烟道(如图1所示)内的空气流速应为(0.7士0.1)m/s。

燃烧箱应放置在合适的抽风罩下方。

3.3燃烧器燃烧器结构如图2所示,燃烧器的设计应使其能在垂直方向使用或与垂直轴线成450角。

燃烧器应安装在水平钢板上,并可沿燃烧箱中心线方向前后平稳移动。

燃烧器应安装有一个微调阀,以调节火焰高度。

3.4燃气纯度≥95%的商用丙烷。

为使燃烧器在45°角方向上保持火焰稳定,燃气压力应在10 kPa~50 kPa范围内。

3.5试样夹试样夹由两个u型不锈钢框架构成,宽15 mm,厚(5士1)mm,其他尺寸等见图3。

框架垂直悬挂在挂杆(见4.6和图4)上,以使试样的底面中心线和底面边缘可以直接受火(见图5~图7)。

为避免试样歪斜,用螺钉或夹具将两个试样框架卡紧。

采用的固定方式应能保证试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会移位,这一点非常重要。

注:在与试样贴紧的框架内表面上可嵌入一些长度约1 mm的小销钉。

3.6挂杆挂杆固定在垂直立柱(支座)上,以使试样夹能垂直悬挂,燃烧器火焰能作用于试样(见图4)。

对于边缘点火方式和表面点火方式,试样底面与金属网上方水平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分别为(125士10) mm和(85士10)mm。

3.7计时器计时器应能持续记录时间,并显示到秒,精度≤1 s/h。

3.8试样模板两块金属板,其中一块长250-10mm,宽90-10mm;另一块长250-10mm,宽180-10mm。

若采用附录A规定的程序,则选用较大尺寸的模板。

3.9火焰检查装置3.9.1火焰高度测量工具以燃烧器上某一固定点为测量起点,能显示火焰高度为20 mm的合适工具(见图8)。

火焰高度测量工具的偏差应为士0.1mm。

3.9.2用于边缘点火的点火定位器能插入燃烧器喷嘴的长16 mm的抽取式定位器,用以确定同预先设定火焰在试样上的接触点的距离(见图9)。

3.9.3用于表面点火的点火定位器能插入燃烧器喷嘴的抽取式锥形定位器,用以确定燃烧器前端边缘与试样表面的距离为5 mm(见图9)。

单位为毫米1——金属片;2——火焰;3——燃烧器。

图8典型的火焰高度测量器具1——燃烧器;2一一定位器。

a)边缘点火1——试样表面;2一一定位器;3——燃烧器。

b)表面点火图9燃烧器定位器1——空气流速测量点;2——金属丝网格;3——水平钢板;4——烟道。

注:除规定了公差外,全部尺寸均为公称值。

图1燃烧箱1——燃气喷嘴;2.--燃气管;3---火焰稳定器;4——阻气管;5---预设部件切口。

a)燃烧器结构b)燃气喷嘴1一一气体混合区; 3一一燃烧区;2---加速区; 4——出口;c)燃烧器管道d)火焰稳定器 e)燃烧器和调节阀图2气体燃烧器1--试样。

图3典型试样夹1.一试样夹;2一一试样;3-—一挂杆;4一一燃烧器底座。

A见图5。

图4典型的接杆和燃烧器定位(侧视图)1——试样;2——燃烧器定位器;d——厚度。

图5厚度小子或等于3mm的制品的火焰冲击点1一一试样;2——燃烧器定位器。

图6厚度大于3 mm的制品的典型火焰冲击点图7 厚度大于10 mm的多层试样在附加试验中的火焰冲击点单位为毫米四、实验步骤:4.1试验步骤4.1.1点燃位于垂直方向的燃烧器,待火焰稳定。

调节燃烧器微调阀,并采用3.9.1规定的测量器具测量火焰高度,火焰高度应为(20士1)mm。

应在远离燃烧器的预设位置上进行该操作,以避免试样意外着火。

在每次对试样点火前应测量火焰高度a注:光线较暗的环境有助于测量火焰高度。

4.1.2沿燃烧器的垂直轴线将燃烧器倾斜45°,水平向前推进,直至火焰抵达预设的试样接触点。

当火焰接触到试样时开始计时。

按照委托方要求,点火时间为15s或30s。

然后平稳地撤回燃烧器。

4.1.3点火方式试样可能需要采用表面点火方式或边缘点火方式,或这两种点火方式都要采用。

注:建议的点火方式可能在相关的产品标准中给出。

4.1.3.1表面点火对所有的基本平整制品(见3.2),火焰应施加在试样的中心线位置,底都边缘上方40mm处(见图9)。

应分别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受火的每种不同表面进行试验(见5.4.2)。

4.1.3.2边缘点火4.1.3.2.1 对于总厚度不超过3 mm的单层或多层的基本平整制品,火焰应施加在试样底面中心位置处(见图5)。

4.1.3.2.2对于总厚度大于3 mm的单层或多层的基本平整制品,火焰应施加在试样底边中心且距受火表面1.5 mm的底面位置处(见图6)。

4.1.3.2.3对于所有厚度大于10 mm的多层制品,应增加试验,将试样沿其垂直轴线旋转90°火焰施加在每层材料底部中线所在的边缘处(见图7)。

4.1.4对于非基本平整制品和按实际应用条件进行测试的制品,应按照4.1.3.1和4.1.3.2规定进行点火,并应在试验报告中详尽阐述使用的点火方式注:试验装置和/或试验程序可能需要修改,但对于多数非平面制品。

通常只需要改变试样框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燃烧器的安装方式可能不适用,这时需要手动操作燃烧器。

在最终应用条件下,制品可能自支撑或采用框架固定,这种固定框架可能和试验室用的夹持框架一样,也可能需要更结实的特制框架等。

4.1.5如果在对第一块试样施加火焰期间,试样并未着火就熔化或收缩,则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验。

4.2试验时间4.2.1如果点火时间为15 s,总试验时间是20 s,从开始点火计算。

4.2.2如果点火时间为30 s,总试验时间是60 s,从开始点火计算。

五、实验数据处理:5.1原始数据记录帆布纸板地垫蓝色泡沫聚丙烯白色泡沫黑色薄泡沫边缘点火燃烧时间4秒41 32秒68 48秒47 25秒38 6秒72 9秒12 24秒22边缘点火滴落时间不滴落不滴落5秒80 16秒43 4秒08 不滴落9秒17表面点火燃烧时间8秒97 35秒28 只融化。

不燃烧29秒87 17秒11 只融化,不燃烧只融化,不燃烧表面点火滴落时间不滴落不滴落17秒48 23秒21 10秒38 不滴落6秒185.2燃烧速度和滴落速度计算V=S/T S=250mm纸板:v=s/t=0.0.0076/s单位:m/s帆布纸板地垫蓝色泡沫聚丙烯白色泡沫黑色薄泡沫边缘点火燃烧速度0.0567 0.0076 0.0052 0.0099 0.0372 0.0274 0.0103边缘点火滴落速度不滴落不滴落0.0431 0.0152 0.0613 不滴落0.0273表面点火燃烧速度0.0279 0.0071 只融化。

不燃烧0.0084 0.0146 只融化,不燃烧只融化,不燃烧表面点火滴落速度不滴落不滴落0.0143 0.0108 0.0241 不滴落0.0404六、实验注意事项6.1制品应具有以下某一个特征:1)平整受火面;2)如果制品表面不规则,但整个受火面均匀体现这种不规则特性,只要满足以下规定要求,可视为平整受火面:250mm×250mm的代表区域表面上,至少应有50%的表面与受火面最高点所处平面的垂直距离不超过6 mm;6.2对于有缝隙、裂纹或孔洞的表面,缝隙、裂纹或孔洞的宽度不应超过6.5 mm且深度不应超过10 mm,其表面积也不应超过受火面250mm×250mm代表区域的30%。

七、实验结论及讨论7.1本次试验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符合国家标准: GB/T 8626-2007 《建筑材料可燃性实验方法》的人要求,有据可依;实验原材料容易获取,且价格便宜;实验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便于掌握;实验室安全措施合理,没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7.2建筑物中的各种可燃建筑材料极易引发火灾,本实验通过对建筑物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可以判别该材料在遭遇火灾时丧失强度或能力的时间。

据此判定可确定该材料的耐火性,从而降低火灾风险。

7.3每个样品的试验结果一般是样品自身特性的函数,而不是试验方法的函数。

然而,较低的再现性可能是燃烧器的点火位置所造成的;不同的点火面积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试验结果。

7.4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板、地垫等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在表面点火的状态下面并不燃烧只是熔化。

而帆布、纸聚丙烯燃烧比较快,需要注意在建筑物当中避免这两种材料靠近火源。

7.5实验结果表明边缘点火时物质的燃烧速度普遍高于表面点火,所以在材料的边缘处要特别注意防火,防止火灾的发生。

7.6在点火时间15s和30s条件下,t150的Sr/m和SR/m在可接受范围内。

所有样品的标准偏差也同其他燃烧试验方法的循环验证试验的标准偏差相似。

7.8本试验方法的相对重复性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不排除由于人为或仪器原因造成的某些样品的极高重复性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大的偏差。

八、建议及意见8.1该次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验材料种类偏少,不具有代表性;其次,所选取的材料相对来说在经验中已经可以判断为易燃材料,不具有实验的真实性,所以若想获得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需要搜集多种实验材料并进行反复试验。

8.2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或者环境的限制,同一种材料两次点燃的时间可能不一样,为实验准确性考虑,可以多点几次,取平均值。

这也是消除环境误差和人为误差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