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姓名学号组别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试验原始记录试验时间2013.03.29 温度干:22℃湿20℃相对湿度82%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二。

水泥石的密度指导老师签名: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固体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检测方法的练习,掌握材料基本物理参数的获取方法,并利用所测得物理状态参数来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等构造参数,从而推断其对材料其他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游标卡尺、直尺、天平、李氏瓶、试样筛、量筒、天平。

温度计、漏斗三、实验内容和步骤A、表观密度测量1、用天平称量出试件的质量m(kg)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长,宽,厚),并计算试样的体积V。

(m³)B、密度试验1、往李氏瓶注入与试样不发生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V1)2、称取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3、微倾并转动李氏瓶,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冲入瓶内液体中,待液体中气泡排出后,记下液面刻度(V2)4、取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5、计算瓶中试样所排开水的体积:V=V2- V1四、实验结果计算 (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二)水泥粉的密度 (三)水泥石孔隙率的计算%100)/1(01⨯-=ρρP =(1-1.663/2.255)×100%=26.6% %100)/1(02⨯-=ρρP =(1-1.355/2.255)×100%=39.9% 五、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水泥石的性质差异)由P 1<P 2可知,一号水泥石的孔隙率比较小,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好实验二混凝土用砂实验试验原始记录试验时间2013.3.29 温度22℃相对湿度82%一、砂的筛分析试验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三、砂的堆积密度测定指导老师签名:实验二混凝土用砂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砂的筛分析、表观密度测定、堆积密度测定,掌握混凝土用砂的检验,评定其各项技术性能二、实验仪器水泥标准筛、筛框、筛盖广口瓶、天平、筛子、搪瓷盘容量筒、平头铁掀。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工作报告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工作报告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工作报告一、引言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这些工作的过程、结果和意义。

二、检验范围和方法1. 检验范围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我们重点对水泥、砂石、钢筋等建筑材料进行了质量检验。

其中,水泥检验包括外观、强度、水化热等参数;砂石检验包括颗粒分布、含泥量、吸水率等参数;钢筋检验包括外观、弯曲性能、拉伸性能等参数。

2. 检验方法我们采用了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所规定的检验方法。

针对不同材料的特性,我们采用了外观检查、实验室试验以及现场检验等方法。

实验室试验主要包括抗压试验、抗弯试验、拉伸试验等。

三、检验结果根据我们进行的一系列检验工作,得出了以下主要的检验结果:1. 水泥我们取自各批次水泥样品进行了外观检查、抗压试验和水化热试验。

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抗压强度和水化热都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证明这批水泥质量良好。

2. 砂石我们对砂石进行了颗粒分布、含泥量和吸水率等检验。

结果显示,砂石样品的颗粒分布均匀,含泥量较低,吸水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

3. 钢筋我们采用抽样的方式对钢筋进行了外观检查、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

所有样品的外观均无锈蚀、裂纹等问题。

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具有良好的弯曲和拉伸性能,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

四、问题发现与解决在检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采取了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1. 水泥强度问题在实验中,发现有个别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未能达到要求。

经过与供应商沟通,我们及时更换了这些不合格的水泥,保证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 砂石含泥量过高问题部分砂石样品的含泥量超过了标准限制。

为此,我们与供货商共同探讨问题原因,并对原材料进行了再次筛选,确保砂石的质量满足要求。

五、工作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工作,我们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引言:建筑材料是支撑和保护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次实验旨在对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测试和分析,以了解其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样品,通过压力机进行压力加载,记录其破坏点和最大承载力。

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骨料种类和配比有关,合理的配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二、钢筋的拉伸性能测试钢筋作为混凝土的加筋材料,其拉伸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直径的钢筋样品,通过拉力机进行拉伸测试,记录其断裂点和最大拉力。

实验结果表明,钢筋的拉伸性能与直径、钢材牌号和冷弯性能有关,直径较大、牌号较高且冷弯性能良好的钢筋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三、砖块的抗压强度测试砖块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其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砖块样品,通过压力机进行加载,记录其破坏点和最大承载力。

实验结果表明,砖块的抗压强度与材料种类、烧制温度和孔隙率有关,高温烧制和低孔隙率的砖块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压能力。

四、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测试玻璃作为建筑中常用的外墙材料,其抗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厚度的玻璃样品,通过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测试,记录其破裂点和最大冲击能量。

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的抗冲击性能与厚度、材料种类和钢化处理有关,较厚、钢化处理的玻璃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防护性能。

五、木材的抗弯强度测试木材作为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其抗弯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木材样品,通过弯曲试验机进行加载,记录其断裂点和最大承载力。

实验结果表明,木材的抗弯强度与材料种类、纹理方向和湿度有关,纹理均匀、湿度适中的木材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实验报告建筑材料(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 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实验通过测试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久性等,了解其性能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砖:红砖、烧结多孔砖等。

2. 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砂浆:水泥、砂、水等。

4. 钢筋:HRB400钢筋。

四、实验仪器1. 振动台2. 抗折试验机3. 抗压试验机4. 水泥净浆搅拌机5. 吸水率测试仪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五、实验方法1. 砖的强度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将混凝土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3. 砂浆的强度测试:将砂浆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和抗压测试。

4. 砖的吸水率测试: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吸水率测试。

5. 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将钢筋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进行拉伸测试。

六、实验步骤1. 砖的强度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确保试件表面平整。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2.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3. 砂浆的强度测试:(1)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搅拌砂浆,制成标准试件。

(2)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预压处理。

(3)使用抗折试验机进行抗折测试,记录数据。

(4)使用抗压试验机进行抗压测试,记录数据。

4. 砖的吸水率测试:(1)将砖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试件。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水泥物理性能检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水泥各技术性质检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水泥的物理性能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意识。

三、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XX大学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五、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实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强度试验仪、电子天平、水桶、量筒等六、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和水。

2. 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倒入水泥强度试验仪的试模中,压紧。

4. 将试模放入水泥强度试验仪中,进行养护。

5. 养护结束后,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强度试验。

七、实验数据记录:1. 水泥净浆搅拌时间:2分钟2. 水泥净浆稠度:30秒3. 水泥强度试验结果:- 3天抗压强度:f3d = 32.5MPa- 28天抗压强度:f28d = 58.3MPa- 3天抗折强度:f3d = 5.0MPa- 28天抗折强度:f28d = 8.2MPa八、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操作方法,如水泥净浆搅拌、养护、强度试验等。

2. 实验结果表明,水泥的物理性能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水泥强度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稠度越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好。

3. 本次实验中,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说明水泥质量合格。

九、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使我们了解了水泥的物理性能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提高了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意识。

2.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十、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对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以便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依据。

实验内容包括对水泥、砂浆、混凝土和砖块等常见建筑材料进行强度、密度、吸水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首先进行了水泥的强度测试。

在实验室条件下,按照标准要求制作水泥试样,并进行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测试。

结果显示,水泥的抗压强度达到了标准要求,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接着对砂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对砂浆试样的制作和压缩试验,得出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砂浆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适用于建筑中的填充和粘结作用。

随后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制作混凝土试块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得出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密度等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密度稳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最后对砖块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对砖块试样的制作和抗压试验,得出了砖块的抗压强度和吸水率等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砖块的抗压强度满足建筑要求,吸水率较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综合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建筑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工程应用价值。

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本实验也为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于推动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本次实验对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为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希望本报告的结果能够对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建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了解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应用范围。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能够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建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吸水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腐蚀性等。

通过测试这些性质,我们可以评估建筑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

1、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密度是衡量建筑材料轻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吸水性是指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

吸水性对于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吸水性强的材料可能更容易受到腐蚀和损坏,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承受压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对于建筑物而言,抗压强度是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4、抗折强度是指材料在承受弯曲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抗折强度对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破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5、耐腐蚀性是指材料抵抗化学物质侵蚀的能力。

对于建筑物而言,耐腐蚀性强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抵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侵蚀,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样本,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2、对每种材料的密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3、对每种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4、对每种材料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5、对每种材料的抗折强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6、对每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密度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密度最大,钢材次之,木材最小。

这表明混凝土最为沉重,钢材次之,木材最轻。

密度对于建筑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2、吸水性测试结果表明,木材的吸水性最强,钢材次之,混凝土最弱。

这表明木材更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因此在潮湿的环境下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答案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答案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实验,了解其物理性能和工程应用特点,为建
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水泥、砂浆、混凝土和钢筋等常见建筑材料作为研
究对象。

实验方法,针对不同材料,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

具体包括水泥的
凝结时间测试、砂浆的抗压强度测试、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测试以及钢筋的抗拉性能测试等。

实验结果分析:
1.水泥的凝结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泥配比下,凝结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对于建筑施工的时间安排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施工方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2.砂浆的抗压强度测试显示,随着砂浆中水泥含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现出逐
渐增加的趋势。

这对于砂浆配比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3.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受到配比、养护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

合理的配比和养护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钢筋的抗拉性能测试显示,钢筋的抗拉强度与钢筋的材质和直径密切相关。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承载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材质和规格。

实验结论,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泥、砂浆、混凝土和钢筋等建筑材料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实验报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数据以实验结果为准。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水保12-2
姓名:黄*
学号:*********
组号:第一组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一、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 :湿度: 水泥品种: 水泥标号:
水泥出厂日期: 水泥生产厂家:
一、试验内容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1)试验方法原理:采用固定用水量法:拦和用水量为ml 5.142(精确至于ml 5.0)。

根据试锥或试针下沉深度5mm (或仪器中对应的标尺刻度),以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试杆法。

S P 185.04.33-=
实验用实际用水量按式:ω=试验用水泥量×P %
(2)试验步骤:
①先用湿抹布擦拭搅拦锅和搅拌叶片,将称取好的500g 水泥倒入搅拌锅内。

②将搅拌锅放置到净浆机搅拌座上,并使之升到搅拌位置,并用量筒量取142.5rnl 拌和水徐徐加入拌锅内,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③启动自动档开关,搅拌机按以下步骤运行:低速搅拌120S ,停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④将拦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并抹平表面。

抹平表面的试模和底板迅速移至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直至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rn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分两步进行:
1.水泥胶砂,试件成型 (1)水泥胶砂成型步骤
①擦净试模内壁,在四周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涂黄油,紧密装配以防漏浆。

内壁涂薄层机油,方便脱模。

②配制水泥胶砂浆 每锅胶砂浆按质量比
水泥:标准砂:水=l ∶3∶0.5,即天平称取450±2g 水泥,中国ISO 标准砂一袋(1350g ±5g ),量筒取水225±1 ml 。

③将水加入搅拌锅里,加水泥,将锅放置在固定锅架上,并上升在固定位置。

④胶砂搅拌过程:
启动搅拌机自动开关,先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加入标准砂,全部加完为止,又高速搅拌30S ,接着停拌90S ,并在刚停的瞬间(约15S )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停拌完后,在高速下继续伴60S ,自动停机,取下拌锅,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

(2)试件制备
①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将胶砂取出分二层装人试模。

第一层,每槽约放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启动开关,自动振
实60次;再装人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自动振实60次。

②停振后,取下试模,用金属刮平直尺以90°角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慢慢移向另一端,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抹平表面,编号。

(4)脱模与养护
①将编号的试件带模板放人养护箱内养护24±3h 养护。

②养护好的试件小心取出,脱模。

③脱模后的水泥、胶砂、试件立即水平或垂直放人20±1℃水槽中养护。

保持一定距离,保证水与试件台六个面的接触,试件上表面水深不得mm 5<。

水泥胶砂试件强度试验
(1)抗折强度测试 操作方法:从养护水槽中取出同组三条胶砂试块,擦去试件表面的水分与砂粒 ,用湿巾包着,清除试验机夹具表面粘着的杂物,将三条胶砂试件的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柱上,试件长轴与支撑柱垂直,并且试件侧面与支撑柱接触,以S N S N /10/50± 加荷速度加载。

以一组三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值,记录数据。

抗折强度计算公式:
MPa b FL
F R t f 3
5.1)(=
土工教材P297 建材P235 (2)抗压强度试验
操作主要步骤:将三条胶砂试件抗折断后的6个断件,清除试件受压面的杂物,测试时,试件侧面放人抗压夹具内,使受压面积为40rnrn ×40rnrn 。

整个加荷过程中,以S N S N /200/2400±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坡坏,记录数据。

以一组抗折断的台个断件抗压强度的六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记录数据。

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MPa A
F F R c
c c =
)( 土工P297 建材P235 二、试验目的
1.掌握水泥标准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2.通过水泥强度测试,正确评定水泥的强度标号
三、主要仪器设备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锥卡仪、净浆搅拦机、装净浆用的圆锥模(或锥模)、量筒等;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行量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试件成型三联40×40×160胶砂试模,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养护水槽,刮平直尺、播料器、量筒;
抗折强度测试主要设备:电动抗折机
抗折强度测试主要设备:30T 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抗压夹具(40 x40)
四、测试结果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2.结果分析
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4.抗折强度测定
测试日期年 12 月28 日;龄期: 7 天加荷速度:N/s
5.抗压强度测定
年 12 月 28 日;龄期: 7 天
测试日期
6.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该水泥强度等级为五.结果分析
问题:
1.若配制砂浆标号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其强度?
实验二、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1.砂的筛分析试验
砂样取样数量500 克
筛孔尺寸(mm) 4.75 2.365 1.160.60.30.15筛底
35.03 58.59 61.68 77.21 192.31 55.39 19.13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量a(%)
累计筛余量A(%)
砂样细度模数Mx Mx=
结论:按M X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
2.砂的视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水温:℃
编号试样质量
G12(g)
瓶+砂+满水
质量G13(g)
瓶+满水
质量G14
(g)
砂样在水
中所占的
总体积V
(cm3)
视密度
ρ0(g/cm3)
平均值
(g/cm3)
温度
(℃)
1 300 860.5 674.0 摆:18
2 300 835.5 666.5 不摆:16.9
编号
容量筒容积
V(L)容量筒质量
G1(kg)
容量筒+砂质

G2(kg)
砂质量
G(kg)
堆积密度
(kg/L)
平均值
(kg/L)
1 1.045 0.45 2.081
2 1.045 0.45 2.093
3 1.045 0.45 2.104
四、结果分析
实验三、普通混凝土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气(室)温:°C:湿度:水泥品种:水泥标号:水泥出厂日期:水泥生产厂家:
一、试验内容
二、试验目的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试验记录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拌合物调整后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为():():():()
3.混凝土拌合物调整后每1m3各项材料用量(取整数)
水泥:kg;砂:kg;石:kg;水:kg。

4.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
试件养护条件温度:℃:相对湿度:%;龄期: d
五、结论及结果分析
六、问题:
1.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满足要求?
2.砼用的各种材料在拌合砼时有些什么要求?
实验四、沥青材料实验
沥青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实验
1.试验意义
2.试验记录
针入度试验
软化点试验值
干球温度:17.8 湿球温度: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