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在建筑领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成本等方面。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一:混凝土强度不足在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中,部分楼房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搅拌混凝土时,未能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水泥用量不足,同时水灰比过大。

此外,混凝土的养护也存在问题,养护时间不足且养护环境不理想,导致混凝土强度发展受到影响。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首先,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在配料过程中,要使用精确的计量设备,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其次,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强度发展的关键环节。

施工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类型,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浇水养护等,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案例二:防水材料失效某商业大楼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屋面出现了严重的渗漏问题。

经过检查,发现是所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且施工工艺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层的搭接部位处理不当,存在缝隙,同时基层未清理干净,影响了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选择防水材料时,要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不能仅仅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材料的性能。

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施工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认真的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干燥。

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证搭接部位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渗漏隐患。

案例三:钢材质量问题在一座桥梁的建设中,发现部分钢材的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追溯,发现是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假冒伪劣的产品。

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还对桥梁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个案例反映了建筑材料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建筑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2010年,甲公司通过投标获得了乙公司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双方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甲公司负责该住宅小区的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的施工,工期为2年。

合同中还约定,甲公司需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乙公司一定的工程款,并在工程竣工后一年内办理产权证。

在施工过程中,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于2012年完成了竣工验收。

然而,在办理产权证的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2. 乙公司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1. 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属于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 乙公司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一)继续履行;(二)采取补救措施;(三)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乙公司应当尽快解决土地使用权证的问题,协助甲公司办理产权证。

(2)赔偿损失:乙公司应当赔偿甲公司因无法办理产权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属于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

1.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哪些质量问题?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常见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有哪些?请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请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分析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请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答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质量问题。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裂缝现象。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振捣,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够,从而出现了裂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常见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包括施工进度延误、材料管理不善、人员管理不当等。

以某大型土建工程项目为例,由于施工单位未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导致工程延期交付使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督,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包括高空作业安全、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等。

以某桥梁工程为例,由于施工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发生了坠落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图纸错误等。

以某住宅小区设计为例,由于设计单位未能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导致部分建筑结构出现了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监督不力、监督手段不足等。

建筑法律知识案例分析题(3篇)

建筑法律知识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10年取得一块位于市中心的地块,用于建设一栋高档住宅小区。

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开发商于2011年与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集团”)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集团承建该住宅小区。

合同约定工期为24个月,合同总价为2亿元。

2012年5月,建筑集团正式开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至2014年6月,工程进度仅完成了50%。

此时,开发商与建筑集团因工程款支付、工期延误等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协商未果。

开发商遂向某市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建筑集团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分析(一)争议焦点1. 开发商与建筑集团之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2. 建筑集团是否构成违约?3. 开发商是否可以解除合同?4. 若解除合同,双方应承担何种责任?(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三)案例分析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本案中,开发商与建筑集团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该合同有效。

2. 建筑集团的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57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案中,由于设计变更、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建筑集团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进度,构成违约。

3. 开发商解除合同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本案中,建筑集团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进度,已构成严重违约,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标题:东海国际大厦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东海国际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某城市的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总工期计划为3年。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给业主和使用者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事件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2008年)项目建设中,工程团队发现混凝土结构墙面存在裂缝和弯曲变形现象,严重超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测量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控不到位。

该问题导致部分外墙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二:电梯安全问题(2009年)在建设过程中,有多个电梯出现频繁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制造商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电梯质量低下。

一些电梯甚至出现了意外停止和坠落的情况,造成一些工人和工程师受伤。

事件三:外墙隔热问题(2010年)东海国际大厦外墙应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然而,不久后业主和使用者开始投诉,在炎热的夏季,大厦内部温度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

经过技术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热量隔离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律师点评:东海国际大厦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和使用者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承建商应负有合理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义务。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业主和使用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议业主和使用者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验收报告等,以证明承建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

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建商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并赔偿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如果涉及电梯安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制造商,并要求撤回其相关资质。

对于承建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标准履行建设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问题。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XX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案例分析题(一)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了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墙设置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参考答案:禁止、指令、提示。

(1)事件二中错误之处有:①设置900mm高的基坑临边防护栏杆不妥。

正确做法为: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②在“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妥。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超经典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超经典

(建筑⼯程)案例分析-超经典案例1A4210331.背景图1A421033-1是某项⽬的钢筋混泥⼟⼯程施⼯⽹络计划。

其中,⼯作A、B、D是⽀模⼯程;C、E、G是钢筋⼯程;F、H、I 是浇筑混泥⼟⼯程。

箭线之下是持续时间(周),箭线之上是预算费⽤,并列⼊了表1A421033中。

计划⼯期12周。

⼯程进⾏到第9周时,D⼯作完成了2周,E⼯作完成了1周,F⼯作已经完成,H⼯作尚未开始。

2.问题(1)请绘制本例的实际进度前锋线。

(2)第9周结束时累计完成造价多少?按挣值法计算其进度偏差是多少?(3)如果后续⼯作按计划进⾏,试分析上述实际进度情况对计划⼯期产⽣了什么影响?(4)重新绘制第9周⾄完⼯的时标⽹络计划。

隐藏分析与答案(1)绘制第9周的实际进度前锋线根据第9周的进度检查情况,绘制的实际进度前锋线见图1A421033-2,现对绘制情况进⾏说明如下:为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先将图1A421033-1般到了时标表上;确定第9周为检查点;由于D⼯作只完成了2周,故在该箭线上(共3周)的2/3处(第8周末)打点;由于E ⼯作(2周)完成了1周,故在1/2处打点;由于F⼯作已经完成,⽽H⼯作尚未开始,故在H⼯作的起点打点;⾃上⽽下把检查点和打点连起来,便形成了图1A421033-2的实际进度前锋线。

(2)根据第9周检查结果和表1A421033中所列数字,计算已完成⼯程预算造价是:A+B+2/3D+1/2E+C+F=12+10+2/3×12+1/2×22+25+9=75万元到第9周应完成的预算造价可从图1A421033-2中分析,应完成A、B、D、E、C、F、H,故:A+B+D+E+C+F+H=12+10+12+22+25+9+8=98万元根据据值法计算公式,进度偏差为:SV=BCWP-BCWS=75-98=-23万元,即进度延误23万元。

进度绩效指数为:SPI=BCWP/BCWS=75/98=0.765=76.5%,即完成计划的76.5%。

建筑案例分析题目整理含答案

建筑案例分析题目整理含答案

P9 习题1拟建某工业建设项目,各项费用估计如下:(1)主要生产项目441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550万元,设备购置费1750万元,安装工程费110万元)(2)辅助生产项目36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800万元,设备购置费1500万元,安装工程费300万元)(3)公用工程2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200万元,设备购置费600万元,安装工程费200万元)(4)环境保护工程6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0万元,设备购置费200万元,安装工程费100万元)(5)总图运输工程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0万元,设备购置费100万元)(6)服务性工程150万元(7)生活福利工程200万元(8)厂外工程100万元(9)工程建设其他费380万元(10)基本预备费为工程费用与其他工程费用合计的10%(11)建设期内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估计6%(12)建设期为2年,每年建设投资相等,贷款利率11%(每半年计息一次)问题:(1)将以上的数据填入投资估算表。

(2)列式计算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际年贷款利率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3)完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注:除贷款利率取两位小数外,其余均取整数计算。

答案:(1)(2)预备费:基本预备费=11740*10%=1174万元涨价预备费=(11740+1174)/2*((1+6%)^1-1)+(11740+1174)/2*((1+6%)^2-1)=1186万元预备费=1174+1186=23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0年实际贷款利率i=(1+r/m)^m-1=(1+11%/2)^2-1=11.30% 建设期贷款利息:第一年贷款利息=(11740+2360)*0.5*0.5*11.30%=398万元第二年贷款利息=(7050+398+7050*0.5)*11.30%=124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98+1240=1638万元(3)见1)中表格工程费用占固定资产的比例=11360/(11360+380+2360)=11360/14100=80.57%工程建设其他费占固定资产的比例=380/14100=2.70%预备费占固定资产的比例=2360/14100=16.73%P11 习题3背景资料:1、某拟建工业项目年生产能力为500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1 某立窑水泥厂生产的普通水泥游离 CaO 含量较高,加水拌合
后,初凝时间仅为40min ,本属于废品,但放置一个月后,凝结 时间有恢复正常,而强度下降,请分析原因。

答:⑴改立窑水泥厂普通硅酸盐水泥中 CaO 含量较高,该CaO 相当部分的煅烧温度较低,加水拌合后,水与 CaO 迅速反应后 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水化热,使浆体温度升高,加速了其它熟 料矿物的水化速度, 从而产生了较多的水化产物, 形成了凝聚— 结晶网结构,所以短时间凝结。

⑵水泥放置一段时间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汽, 大部分的氧化钙生 成氢氧化钙或进一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故此 时加水拌合后,不会再出现原来的泥浆体,温度升高,水化速度 过快,凝结时间过短的现象。

但其他水泥熟料矿物也会和空气中 的水汽反应,部分产生结块,接团,使强度下降。

2 某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 浇筑两周后拆模, 发现挡墙有多道贯 穿型的纵向裂缝, 该工程使用的某立窑水泥生产的 42.5II 型砖硅 酸盐水泥,其熟料组成
C3S
61 %
14 分析其原因。

答:由于该工程使用的水泥 化热高,且在浇筑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整体温度高,以后混凝土 温度随环境温度下降, 混凝土产生冷缩, 造成混凝土贯穿纵向裂 缝。

C2S C3A C4AF % 14 % 11 %
C3A 和C3S 含量高,导致该水泥的水
3 某混凝土搅拌站原混凝土配方均可产出性能良好的泵送混凝土,后因供应问题进了一批针片状多的碎石,当班技术人员未引起重视仍按原配方配置混凝土,后发觉混凝土塌落度明显下降,难以泵送,临时现场加水泵送,对此过程进行分析。

答:混凝土塌落度下降的原因是针片状碎石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在其他材料及配方不变的条件下,其塌落度必然下降。

当塌落度下降至难以泵送时,简单的现场加水虽可解泵送问题,但对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都有不利影响,且会引起泌水现象。

4 某市五年前以水泥混凝土现场浇筑了过道屋面,该工程竣工后不久发现有不规则的小裂缝,经过一年多,其增大渗漏,此后该混凝土部分已剥落并露出整齐的石子和锈蚀的钢筋,为什么改混凝土寿命如此之短?答:改混凝土的配制问题,从剥落的混凝土了可见,改混凝土所用的石子粒径均级配不合理。

当时为现场施工搅拌,水泥及水的用量均比较高完工后出现较多的干缩裂缝,此外混凝土上未加防水层,在日晒雨淋作用下,裂缝扩展,有利于水的渗入,而水的渗入致使钢筋生锈,其生锈产生膨胀,又进一步扩展裂缝,破坏混凝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其寿命短。

5 某住宅使用石灰厂处理的下角石灰做粉刷,数月后粉刷层多处向外拱起,还看见一些裂缝,请分析原因。

答:石灰厂处理的下脚料中含有过烧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其水化速度慢于正常的石灰,这些过烧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在已经水化硬化的石灰砂浆中缓慢水化,体积
膨胀,就会导致砂浆拱起和开裂。

6 某工地急需配制石灰砂浆,因生石灰价格便宜适用,并马上加水配制使用,数日后出现众多凸出的膨胀性裂缝,分析原因。

答:改该石灰的陈伏时间不够,数日后部分过火石灰在已硬化的石灰砂浆中熟化,体积膨胀以致产生膨胀性裂纹,因工期紧,若无现成合格的石灰膏,可选用消石灰粉,消石灰粉在磨细过程中,吧过火石灰磨成细粉,易于克服过火石灰在熟化时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

7 石膏粉拌水为一桶石膏浆,用以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黏贴,石膏饰条前后半个小时完工,几天后,最后黏贴的两条石膏饰条突然坠落,请分析原因,如何解决。

答:①建筑石膏拌水后一般于数分钟至半个小时左右凝结,后来黏贴石膏饰条的石膏浆已初凝,粘结性能差,可掺入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或者分多次陪配制石膏浆,即配即用。

②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贴石膏条,以利粘贴。

或者在粘结的石膏中掺入部分粘结性强的粘结剂。

8 某车间采用受潮水泥,且采用人工搅拌配制混凝土,无严格配合比,采用预制空心板及12 cm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现场用存放于潮湿地方的水泥,堆放 3 个月,拆模后,仅 2 天房屋全部倒塌,现场测定平均抗压强度仅为5MPa 左右,此外,还存在振捣不实,配筋不足等问题,请从原料上分析如何防止此类事故。

答:施工现场入库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建立标志,先到先用,防止混乱,防止水泥受潮,如水泥不慎受潮,可分情况处理使用。

⑴有粉块,可用手捏成粉末,尚无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

⑵部分水泥结成硬块,可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可用于不重要的,受力小的部分,也可用于砌筑砂浆。

⑶大部分水泥结成硬块,粉碎,磨细,不能作为水泥使用,但仍用作水泥混合或混凝土掺合料。

9 某一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完工进行屋面施工时,屋面局部倒塌,审查设计方面为发现任何问题,对施工方面审查时发现,所有设计的C20混凝土其强度仅为C7.5左右,在断口处可清楚看出砂石未洗净,集料中混有鸽蛋大小的粘土结块和树叶等杂志,请分析原因。

答:集料的杂质对混凝土强度有重大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杂志含
量,对叶等杂质固然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泥粘附在集料的表
面,妨碍水泥石与集料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还会增加拌合水量,加大混凝土的干缩,降低抗渗性和抗冻性,泥块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