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物质推断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7.常见的酸:HCl、H2SO4(稀释放出大量的热)、H2CO3(不稳定)、HNO3。 8.常见的碱:NaOH、Ca(OH)2、Ba(OH)2。 9.常见的盐:Na2CO3、CaCO3、CuSO4、NaCl、AgNO3、NaHCO3、Na2SO4、BaCl2。
题眼突破 7 组成元素相同 1.气体氧化物:CO2 和 CO。 2.液体氧化物(无色液体):H2O2 和 H2O。 3.固体氧化物:Fe2O3 和 Fe3O4。 4.盐:FeCl2 和 FeCl3、FeSO4 和 Fe2(SO4)3。 5.碱:Fe(OH)2 和 Fe(OH)3。
MnO2 2KClO3==△===2KCl+3O2↑。 (2)CO2 的制备:CaCO3+2HCl===CaCl2+H2O+CO2↑。 (3)Ca(OH)2 的制备:CaO+H2O===Ca(OH)2。 (4)NaOH 的制备:Na2CO3+Ca(OH)2===CaCO3↓+2NaOH。
(5)铁的冶炼:Fe2O3+3CO=高==温==2Fe+3CO2。 (6)铜的冶炼:C+2CuO=高==温==2Cu+CO2↑。
10.★(2021·咸宁)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 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最常见的液体 (2)水(或 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3)铁(或 Fe)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4)甲烷(或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 (5)金刚石: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6)铜(或 Cu):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2.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6)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2.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3.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详解】
乙为红棕色固体,故乙是氧化铁,常用丁来检验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则丁可能是氢氧化钙,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故丙戊即为稀盐酸和碳酸钙两种中的一种,故甲是铁,铁和戊能够反应,戊是稀盐酸,丙是碳酸钙,甲和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其它三个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
(1)由分析知乙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1)③④;(2)Fe2O3+6HCl═2FeCl3+3H2O;(3)NaOH+HCl═NaCl+H2O;(4)CO2+H2O+Na2CO3═2NaHCO3。
8.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_____,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2020中考化学3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

2020中考化学3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

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题型之一框图型推断解答框图推断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最后一定要养成将答案代入原题进行验证的良好习惯,因为“是对还是错”我们自己就能进行检验。

类型1三种未知物质1.(2019·云南)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__CO__。

(2)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CuO__(写出一个即可)。

(3)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CuSO4===Cu(OH)2↓+Na2SO4__。

2.(2015·云南)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H2O2__。

高温(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2CO__。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NaNO3(或硝酸钠)__溶液。

3.(T2变式)(2018·保山腾冲县模拟)如图A、B、C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且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B为紫红色金属,C为黑色固体,A→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则A的化学式为__CuSO4(合理即可)__;C→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CuO+H2SO4===CuSO4+H2O(合理即可)__。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试题附答案强烈推荐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试题附答案强烈推荐

6.(2018•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 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 段对应溶液 pH 逐渐变大

教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育 2.(2019•仙桃)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教物质
材x
y
z
A
因Mg(NO3)2
Mg(OH)
2
MgSO
4
B
K2SO4
KCl KNO3
C
BaCl2
Ba(NO3)
2
BaCO
3
D
CaO
CaCl2
CaC
O3
A.A
B.B
C.C
D.D
【答案】B
育 【解答】解:A、硝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硫酸
2020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附答案强烈推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选择题
1.(2019•呼和浩特)某固体可能含有 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3)X是_____和____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

(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uO H2 Fe2O3+3CO 高温2Fe+3CO2 CO HCl CuCl2无HCl时Fe+CuCl2=FeCl2+Cu【解析】【分析】由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则A是氧化铁,生成的B可能是二氧化碳,C是铁;由G是红色固体可知G可能是铜,G与氧气反应生成D,则D为氧化铜,D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则X中有氯化铜和过量的稀盐酸,X与C反应生成E 是单质,G是铜,F为浅绿色溶液,所以F中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E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代入检验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知D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E是氢气,化学式为H2;(2)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2Fe+3CO2,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被氧化,其化学式为CO;(3)由题意知,X是氯化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2,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l,当无稀盐酸时将没有氢气生成,即无HCl时,无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硝酸银【解析】【分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3)D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 (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 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推断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推断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

试回答:(1)写出B、G的化学式:B__________,G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Fe Ba(OH)22NaOH+CO2==Na2CO3+H2O【解析】【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所以B是铁,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中含有铜离子,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A会转化成C,所以A是硫酸,C是硫酸铜,G是氢氧化钡,F可以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E是二氧化碳。

经检验推断正确。

【详解】(1)由上述推断知B、G分别是Fe、Ba(OH)2。

故填:Fe;Ba(OH)2(2)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等。

2.下图所示是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关系图回答:(1)F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推断题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推断题
Ca(OH)2 NaOH Na2CO3
小小苏苏打打 大理石、石灰石
食盐 沼气、天然气 铁锈、赤铁矿
磁铁矿 胃液
碳酸氢钠 碳酸钙 氯化钠 甲甲烷 烷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盐酸
NaHCO3 CaCO3 NaCl CH4 Fe2O3 Fe3O4 HCl
题眼突破 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OO2 2(填化学 式,下同)。 (2)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是 HH22、、CCO。 (3)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棕色 Fe2O3 变黑)的气体单质是 HH2 2。 (4)具有可燃性、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CCOO 。 (5)固态时用于人工降雨、作制冷剂、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CCOO2 。
C.戊可以是碱,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
类型 2:条件假设式推断
3.★(2022·岳阳)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
测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乙可为 CO
( B)
B.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 H2O C.若甲、乙、丙均是碱,则丙可为 Fe(OH)3
3
(11)可用作厨房的调味品的物质是 NNaCalCl 。 (12)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CCaCaOCO33。 (13)可用作发酵粉的物质是 NNaHaCHCOO33。 (14)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CCuSuOSO44、CCa(aO(OHH))22。 (15)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物质是 NNaa22CCOO33。
(3) 黑色:CuO、MnO2、Fe3O4、铁粉、碳粉、FeO 固体红暗色紫:色C:u(KM单nO质4 )、Fe2O3(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物质推断题(含答案)类型一文字叙述型1.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8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19所示。

下列判断合理的有(填序号)。

图2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2.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 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20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图3(1)D的化学式为。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化学式:、。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防止E锈蚀的方法:(答出一种即可)。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与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D在气体E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D 与F的溶液反应生成G和H,F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1)固态C的俗名是,实验室区分气体A和C的液体试剂为。

(2)E、F的化学式分别为、。

(3)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D+F→G+H的反应类型是。

(4)向F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D,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I的稀溶液,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G,则滤渣的成分是,I的化学式为。

类型二框图推断型|针对训练|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7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图7已知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

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的溶液中的阴离子相同。

(1)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8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8(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

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9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9(1)B物质的化学式为。

(2)A物质的用途是(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4)D生成C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下列图示中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0所示。

图10请回答以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E 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4)H 的一种用途是。

5.A~J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1所示。

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实际应用为。

(3)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合金中(填“一定”“可能”或“不”)含有非金属。

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2所示实验。

图12(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13所示。

图13(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填化学式)组成的。

类型三连线推断型|针对训练|1.如图16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6(1)A的化学式为。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写一个即可)。

2.图17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7(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B,E,F。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类型一针对训练1.(1)①CO②CuO③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2)①②③④(1)①C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C是二氧化碳,B、C组成元素相同,所以B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②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所以B、C溶液中含铜离子,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A可以是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或Cu(OH)2;③由可溶性碱生成难溶性碱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2)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图中沉淀随着稀盐酸的加入,部分溶解,所以M中所含的杂质与氢氧化钡反应也能生成沉淀,且沉淀溶于稀盐酸。

①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共存,所以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沉淀质量不发生变化,氢氧化钡过量,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③由以上分析可知,能溶于酸的沉淀不会是碳酸盐沉淀,所以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④c点后稀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2.(1)Na2CO3(2)产生白色沉淀(3)2NaOH+CO2Na2CO3+H2O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故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D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B 反应,且水和B能相互转化,故B是氢氧化钙;E能分别与氢氧化钙、水反应,且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故E为二氧化碳;A能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故A为酸,可以是稀盐酸。

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3.(1)H2O H2O2(2)(3)刷漆、涂油等(4)CS2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则B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D为硫元素;E 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E为铁元素。

4.(1)干冰澄清石灰水(2)O2CuSO4(3)4CO+Fe3O44CO2+3Fe置换反应(4)Cu、Fe H2SO4工业上利用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冶炼铁,铁的氧化物B为黑色固体,是Fe3O4;由于A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A为CO,C为CO2,D为Fe。

(1)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叫干冰,实验室区分CO和CO2的液体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Fe3O4,所以E是O2;F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F是CuSO4或Ca(OH)2,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FeSO4和Cu,而不与Ca(OH)2反应,所以F是CuSO4。

(3)CO与Fe3O4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4CO2+3Fe;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

(4)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Cu,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I的稀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Fe过量,I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同时生成G,G为FeSO4,则I为H2SO4。

类型二针对训练1.(1)作导线(2)Fe+H2SO4FeSO4+H2↑(3)Fe2O3+3CO2Fe+3CO2(4)置换反应2.(1)氧气(2)放出(3)AgNO3+HCl AgCl↓+HNO3(4)二氧化碳(5)分解反应(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再根据6是气体单质,所以6是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