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_读后感.doc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_读后感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篇一: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黄佳韵在生活中,我们读过无数书,其中让我深受启发就要数《科学家故事100个》了,它让我I认识了许多科学巨人。
如多才多艺科学家沈括,当上〝科学巨星〞戴维,〝蒸汽大王〞瓦特……他们有被名声,权势蒙蔽了双眼,有为了科学献出了宝贵生命,有谦虚谨慎……但是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特点――坚持不懈。
其中,我最佩服居里夫人,她是科学家中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女科学家,也是镭母亲。
她生活异常艰苦,住是阁楼,冬冷夏热。
每顿吃饭只吃一丁点,每天通常只睡几个小时。
后来她生了个女儿,可忙到没有时间带孩子,只好把她带进工作室喂养,1903年居里夫人和丈夫荣获诺贝尔奖,可是居里在1906年被马车撞死了,居里夫人在悲痛中继续着两个人工作,在1910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她这种坚持不懈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科学做贡献吧!篇二: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张雨博在这个暑假,我看完了《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书中有着许许多多科学家。
科学家有是春秋时代鲁班,有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还有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和等等许多著名科学家。
读了这么多科学家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令我铭记在心,这个故事是《从“班门弄斧”说起》,采石江边一堆土,礼拜张宁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首诗是李白墓之后梅之涣写了这首诗,鲁班,是春秋末年巧匠,人们称他为木工开山鼻祖。
鲁班他发明了锯子,因为我国考古学家近年来在山西蓝田县,武功县发现西周时期铜锯,早于鲁班。
因此有人认为流传多年鲁班发明锯子故事不靠谱,但此说还没有定论。
那时,木工工具只有斧头,鲁班带着徒弟,上山有斧头砍树,非常吃力,常常累满头大汗,一次,他手破了,鲜血流了出来。
他一看,手不是被斧头弄破,却是被野草刮破。
鲁班想:野草怎么这么厉害呢?鲁班一看,这叶子长长,边缘上有许多锋利小齿。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作文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作文第1篇: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作文连着好几天,我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叶永烈叔叔编着的《科学家的故事100个》这本书。
书里面《从“红领巾”到数学家》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的心。
故事里的杨乐和张广厚两位叔叔从年轻、幼稚的“红领巾”成长为了有名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也给了我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过去,我总是认为,学习数学,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有敏捷的头脑,只要够机灵,够聪明,就算不用听老师讲课自己也肯定能学会。
看了这个故事,我才意识到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张广厚叔叔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的。
考初中时,他还曾因为数学不及格而落榜了呢。
但他并不灰心,到补习班去补习的时候,他奋起直追,在加倍的努力和汗水中,他的成绩飞速地提高了。
第二年,他的数学竟然考了100分,终于踏进了重点学校――开滦二中的大门。
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我想起了一句爱迪生说过的话,那就是:“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想,只有像张广厚叔叔那样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也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杨乐和张广厚叔叔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俩每天都坚持演算12个小时,苦练基本功。
张广厚叔叔说:“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和耐*。
”杨乐叔叔也说:“我所取得的成绩,只不过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才能下笔如有神’罢了。
”啊,我终于明白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读《科学家故事100个》有感我们写字的纸是谁发明的?飞机是谁发明的?海王星是谁发现的?他们是为科学而奋斗一生的科学家。
在《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中,有妙手神医——华佗;有飞机兄弟——莱特兄弟;有炸不死的人——诺贝尔有镭的母亲——居里夫人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扞卫真理。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数学家苏步青了。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5篇)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5篇)第一篇: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57)“……有一天凯库勒坐着马车回家,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昏昏欲睡,一会儿有六个小精灵围绕着凯库勒跳舞……凯库勒回想刚才的那个梦,一下子忘却了几个月的辛劳,拿出笔来画着、划着,哈哈,…苯,我终于找到你了‟……”结果是凯库勒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过程是凯库勒几个几个月的艰难的探索。
之所以凯库勒的梦实现了,是因为凯库勒的孜孜不倦的探索。
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梦,每个人一生都在在就自己的梦。
童真时梦想自己快快长大,少年时梦想周游世界,青年时梦想成家立业,中年时梦想家庭事业两旺,老年时梦想颐养天年……梦成了,是在努力和追求中实现的,梦成了,是在勤奋和刻苦中实现的,梦成了,是在艰难困苦中实现的,梦成了,是在毅力与意志中实现的,梦成了,是在蛰伏与奋进中实现的,梦成了,是在曲折与前进中实现的……梦灭了,就是黄粱美梦,就是痴心梦想;梦灭了,就是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梦灭了,就是只有常立梦,没有常坚持;梦灭了,就是只能说梦话,没有做事实;梦灭了,就是……圆梦,实现在不懈的追求时。
第二篇: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新塘镇长岗小学六(2)班黄蔚今天,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使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钱学森。
他是我们国家的华侨。
他因才华高被美国重用,让他去美国。
他在美国生活了很久。
在中国成立后,他向美国反映,他要和他的一家回国庆祝,美国却坚决不肯。
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没有破环钱学森的回国梦。
他依然努力,终于在几年后,他帶着他的一家回国了。
和人们庆祝解放中国和完成他的科学的喜悦。
钱学森是一个在世界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我十分敬佩他。
他即使失去在美国的职位,也要回到祖国和中国人民庆祝这个喜悦。
说明他十分爱国,他为科学的奋斗精神,钱学森的一生也都为科学努力,我们都以他为荣。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五篇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五篇这个暑假,妈妈与我共读了《科学家故事100个》,书中科学家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仅供参考。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一这本书是作家——叶永烈写的,里面写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比如说:妙手神医—华佗、真金不怕火的—赛尔维特、临死的挑战—哥白尼等。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炸不死的人—诺贝尔!有一次,诺贝尔拿了一把吸饱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泥土引爆后,能够猛烈地爆炸。
这一次的爆炸空前猛烈,浓烈的烟雾直冲半空,人们都失声的喊着:“诺贝尔完了!“谁知这时候,从浓雾里冲出来一个鲜血满脸的人,一边跳跃着,一边高喊着:“我成功了!”后来诺贝尔被人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我们要学习诺贝尔对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以后再学习当中,也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二这本书并不是看一天也看不懂的“天书”,也没有写满N个高深难懂的方程式,而是儿童喜爱看的一本通俗易懂、充满道理的图书。
我刚拿到书,便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科学家成名的原因:“勤奋。
”他们用了常人几倍的时间来探索未知,就凭这点,上帝也会给他们机会,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科学家们就是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成功的果实。
有了勤奋,还需要好奇,面对一样奇怪的东西,不能循规蹈矩地想,要去发现其中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本书里,介绍了日心说的创立人哥白尼、发明大王爱迪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自学成才的数学专家华罗庚、镭的母亲居里夫人……而我最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写出了一本1000多页的科学著作《放射性通论》,还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和其他各国科学奖章16枚,她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她发现了镭,无私捐献给了社会。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1“科学家”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名字,有了他们,社会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有了他们,人类拥有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科学家的故事100个》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100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里面有惜时如金的科学家法布尔、牛顿;有勇敢、知难而进的科学家哥白尼、诺贝尔;谦逊而永不满足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它向我展示了每个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并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勤奋。
记得书中有个故事叫“从‘朝三暮四’到专心致志”,主要讲了法国的拉马克,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当将军、金融家、音乐家、医生……然而,由于他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良师,让他做生物学家。
从此他就开始研究生物这门学科,渐渐的迷上了生物学。
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植物学,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被人们称为“拉马克学说。
”他的一生在贫穷和冷漠中度过,孜孜不倦地研究,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科学,把个人的悲痛辛苦都置之度外。
我们很多人都像年轻时候的拉马克一样,有过很多梦想,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正如爱迪生所说的一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啊,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神童,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靠着那颗不断进取的心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才能成功。
我们生活在发达的现代,各方面的资源都很充足。
然而,我们好多时候却身在福中不知福,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到最多的是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困难和挫折!科学家是勤奋的;好学的;坚定的;勇敢的;惜时如金的……我们需要学习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好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尽情地畅游吧!《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2大家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是谁发现了哈雷彗星?是伟大的科学家哈雷。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范文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范文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篇一: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吴卓群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每个故事都十分精彩,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是叶永烈写的,是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在这本书中,有100个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如:古代的“博士”亚里士多德、预言的胜利——哈雷、后花园的科学家实验——孟德尔这本书让我看得爱不释手,其中,我最喜欢《真金不怕火——塞尔维特》这一篇故事了。
在《真金不怕火》这篇中,主要讲了:塞尔维特指出了古代医学理论家——盖论在著作中的错误。
因为盖论认为,血液是肝脏造出来的,通过血管流向全身,被身体各个部分吸收,不会返回了。
而塞尔维特认为,血液由心脏的右心室流出来,通过肺,而“改造”成了鲜红色,再流回心脏的左心室。
就这样,塞尔维特指出了盖论的错误。
但是,受到了教会的迫害,塞尔维特逃到了维也纳还在研究血液循环问题。
1553年,塞尔维特把血液循环的理论写进了《基督教的复兴》中。
但又触犯了教会,塞尔维特又逃到了日内瓦,最后,为真理献出了生命。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捍卫真理我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长大后争取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篇二: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这本书是叶永烈写的,里面讲述了100个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4篇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4篇我选了其中之一的《数学怪人》陈景润,故事讲述了有人到福州市英华中学作过调查,发现好多书卡上都有陈景润的签名。
不仅有自然科学还有许多大学里的书,有的书还借过两次,从这些签名中可以看出陈景润准备开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了,果真,他作出了贡献。
比起一般的人,陈景润的确有点怪。
他的衣着很随便。
比如,鞋子忘了系鞋带,纽扣没有扣齐等等。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15篇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15篇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1暑假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叶永烈叔叔编著的《科学家的故事100个》。
书中《从“红领巾”到数学家》的故事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故事里的杨乐和张广厚两位叔叔从年轻、幼稚的“红领巾”成长为了有名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也给了我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过去,我曾有过错误的想法,认为只要有敏捷的头脑,只要够机灵,够聪明,就算不用听老师讲课自己也肯定能学会。
看了这个故事,我才认识到事实并非像我想的那样。
张广厚叔叔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
考初中时,他还曾因数学不及格而没被录取哩!但他并不灰心,到补习班去补习时,他奋起直追,在努力和汗水中,他的成绩迅速提高。
第二年,他重新报考初中,数学竟得了满分,终于考上了开滦二中。
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我想起了一句爱迪生说过的话,那就是:“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过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常年累月,不畏劳苦,始终如一地努力”就是他俩用来打开数学知识宝库大门的万能的金钥匙。
现在,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金钥匙”送给了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走叔叔的路,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从两位叔叔手中接过这把万能金钥匙,去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大门。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2科学家的故事一书介绍了很多科学家的奋斗故事。
有古代的科学家,更有现代的科学家。
他们很多人的科学环境都很苦,生活都非常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的社会,各种学习环境都很优越,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3是谁,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尽千辛万苦;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为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
当我从《科学家的故事》中看到他的故事时,非常震撼。
这本书里选编了钱学森、王永志等10位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300字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3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Download tips:After-reading refers to reading a book, an article, a paragraph, a few famous quotes, a piece of music, and then writing the feelings and enlightenment obtained into an article called theafter-reading. The feeling after reading is reading notes, which is a commonly used style of applied writing and one of the styles of applied writing research.正文内容《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本编帮大家整理的《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300字1当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
不管是书中精妙绝伦的插图,还是叶永烈炉火纯青的文字,更有一个个科学家那难能可贵的精神,无一不令我无比的羡慕与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读后感
这个
暑假
里我读了《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书。
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全世界100位科学家一生的成长故事。
从“班门弄斧”起的鲁班,有“昆虫迷”法布尔,“妙手神医”华佗,“发明大王”爱迪生,还有“炸不死的人”诺贝尔等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敬佩的是诺贝尔了。
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瑞典人。
在1863年因为修水坝,有道路的地方需要用镐子一下一下铲挖,因为很麻烦又很费劲,所以他想出了用炸药炸崩一下就会省事很多。
而硝化甘油便是一种烈性炸药(TNT),但是它就像是一匹烈马一样难以驯服,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在经历了400多余次的实验后,不幸还出了事故炸死了他的
弟弟
及他的助手。
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的下,诺贝尔仍专心研究,1867年的一天,凑巧在一次运输途中,发现了放硅藻土的木箱子由于运输途中的晃动,使一个盒子破漏了,流出来的硝化甘油全部被下面的硅藻土吸入,用硝化甘油来制
造炸药的想法顿时萌生了,于是诺贝尔又继续开始了爆炸实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实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之后他又不断研究发明了更安全的炸药。
诺贝尔也被称作“炸药之父”。
读了这则科学故事,让我对诺贝尔深深敬佩,敬佩他这种不惧危险,敢于冒险、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也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在学习上应该也要多动脑筋,多找方法,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