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9分)1.(3分)C2.(3分)D3.(3分)A4.(4分)①从2006年到2013年,波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波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五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点1分,答案中出现类似“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等非真相的表述,不给分。

)5.(6分)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6分)6.(3分)B7.(3分)C8.(4分)①体验下田劳作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是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评分参考:“未来”和“回忆”所指,1点1分;答出成长所指给2分;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作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和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分参考:找出河流的重要性给2分;思考河流的意义给2分;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清)陈维崧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

“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分析】(1)D项“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侯嬴一样得到重用的感情。

故选D。

(2)“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正满目、荒台败叶”写出了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2024年高考真题 语文 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 语文 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语文新高考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

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

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

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12分后)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存有志向贸然专门从事剑挥剑qiào如法炮制páozhib.充其量身材魁梧独角戏jué人才济济jǐc.存有文采初日瞳瞳舞翩翩xiān古刹钟声chàd.消防栓幡然醒悟踮脚尖diǎn春风拂面fǘ2.以下词句中,加点词语采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讨厌挑战的精神,一直积极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使我们看见了她如此震撼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温婉、优雅、洒脱、风趣都无法归纳。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堪称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就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较之,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存活,对于生态环境的毁坏,只有增加环境污染,弘扬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逐渐获得提升。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及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以下选项中,依次插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就是《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适用地区:辽宁、重庆、海南)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试卷字音字形试题和答案解析(全国大纲卷)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 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 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A、一丘之貉(hé);B、凹陷(āo);C、咀嚼(jǔ)(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参考答案】A 【分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天津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安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浸渍(zì)蓓蕾(lěi)剖(pōu)析追本朔(shuò)源B.庇(bì)护载(zěi)体友谊(yì)莘(xān)莘学子C.殷(yīn)红翘(qiáo)首刹(shà)那少不更(gēng)事D.低劣(liè)广袤(mào)婆娑(suā)卓(zhuó)有成效【参考答案】D【分析】A项,B项莘(xān)莘学子应为sh ēn;C项,殷(yīn)红应为y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坐落松弛协赛曲融会贯通B. 扫描诙谐天然气振耳欲聋C. 博弈巨挚殊不知毋容置疑D. 竞标临摹吓马威门庭若市【参考答案】A【分析】B项中震耳欲聋,C项中巨擘,D项中下马威【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2014·重庆卷(课标语文)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2分)1.[2014·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屋檐下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势利眼卑躬屈膝撒.大网(sǎ)博闻强识.(zhì)C.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辨证法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1.A[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撒.大网(sā);C。

蓦.然(mò);D。

辩证法.2.[2014·重庆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

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

查处淫秽网站,_______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抵消防御抵御B.抵消抵御防御抵制C.抵制防御抵御抵消D.抵消抵制抵御防御2.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注意辨析近义词,弄清各个词语的意思。

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

抵御:抵挡,抵抗。

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3.[2014·重庆卷]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⑥3.D[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注意句子的前后关系。

2011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1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殷红(yān)损兵折将(zhé)还看今朝(hái) B劲敌(jìng)答理(dá)转弯抹角(mò)悄无声(qiǎo)C.阡陌(mò)膝盖(qī)舐犊情深(shì)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恪守(kè)迄今为止(qì)煽风点火(shàn)【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B答理应为dā;C膝盖应为xī;D煽风点火应该是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L.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密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 4-6 题。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

具体而言,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和人文内涵。

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农业耕作所需要的犁、耙、锄,饮食起居所需的陶罐、簸箕、箩筐,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船、轿,以及织锦、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都留下了手工艺的印记。

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越来越齐全。

至明清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巧夺天工”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识的影响,不仅手工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而且各种物品造型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理想。

由此可知,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

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信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

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有删改)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术。

B.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环节、由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低到高的生产技术。

C.传统技艺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

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产技术。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3份)A. 农业生产中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利用B. 日常生活中的陶器、竹器等物品的制作C. 社会行业中的造纸、印刷、染织等手工艺D. 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的创作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5 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

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

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天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

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

若虚名棪。

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屏:摒弃B. 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容:容纳C. 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D. 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8.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

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 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

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 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 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

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0.把第三答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5分)②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5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背绿痕皴段,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⑴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⑵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4 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甘森的西红柿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

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

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

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的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

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

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

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