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 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工业出版社

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压力容器导言思考题1.1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整体危害水平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
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产生的危害愈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也愈高。
设计压力容器时,依据化学介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我国将化学介质分为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等四个级别。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或液化气体,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爆炸时,往往会引起火灾或二次爆炸,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品种相同、压力与乘积大小相等的压力容器,其盛装介质的易燃特性和毒性程度愈高,则其潜在的危害也愈大,相应地,对其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Q235-B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又如,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结构思考题1.2筒体: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封头:有效保证密封,节省材料和减少加工制造的工作量;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开孔与接管:在压力容器的筒体或者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者安装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等接管开孔,是为了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
支座:压力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思考题1.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依据整体危害水平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若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时的危害性越高,则需要进行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越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也越高。
过程设备设计_南京工程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过程设备设计_南京工程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于气液分流型支承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避免了栅板式支承中气液从同一孔槽中逆流通过_是高通量低压降的支承装置_为气体及液体提供了不同的通道_既避免了液体在板上的积聚,又有利于液体的均匀再分配2.机械搅拌反应器中,搅拌容器的作用是为物料反应提供合适的空间,其筒体基本上是圆筒,封头常采用椭圆形封头、锥形封头和平盖,以椭圆应用最广。
参考答案:正确3.以下选项中,减小轴端挠度、提高搅拌轴临界转速的措施有。
参考答案:设置稳定器_设置底轴承或中间轴承4.对于反应器的搅拌功率计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用于选择减速器_设计或校核搅拌器的强度和刚度_用于选择电动机_设计或校核搅拌轴的强度和刚度5.生活中常见的电风扇就是一种搅拌器,以下选项中,不是电风扇流型的是。
参考答案:径向流_切向流_紊乱流6.在搅拌反应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搅拌器有,约占搅拌器总数的75%~80%。
参考答案:锚式搅拌器_涡轮式搅拌器_桨式搅拌器_推进式搅拌器7.对于反应器中的搅拌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搅拌器对流体产生剪切作用和循环作用_搅拌器从电动机获得机械能,从而推动罐内流体运动8.对于反应器中搅拌器的流型,有。
参考答案:径向流_轴向流_切向流9.对于反应器中的换热元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内盘管分为螺旋形盘管和竖式蛇管两类_换热元件分为夹套和内盘管两类_夹套分为整体夹套、型钢夹套、半圆管夹套和蜂窝夹套四类10.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与其它类型换热器相比,在相同壳体直径下,排管数目最少。
参考答案:错误11.关于填料塔,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气液两相组分的浓度或温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12.关于填料支承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栅板型支承为气液混流型支承装置_气液分流型支承有波纹式、驼峰式和孔管式三种_填料支承装置分为栅板型支承和气液分流型支承13.对填料塔中的液体分布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过程设备设计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1.1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答: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整体危害水平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
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产生的危害愈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也愈高。
设计压力容器时,依据化学介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我国将化学介质分为极度危害(I级)、高度危害(II级)、中度危害(III级)、轻度危害(IV级)等四个级别。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或液化气体,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爆炸时,往往会引起火灾或二次爆炸,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品种相同、压力与乘积大小相等的压力容器,其盛装介质的易燃特性和毒性程度愈高,则其潜在的危害也愈大,相应地,对其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Q235-B 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又如,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结构。
思考题1.2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答:简体: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封头:有效保证密封,节省材料和减少加工制造的工作量;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开孔与接管:在压力容器的筒体或者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者安装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等接管开孔,是为了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
支座:压力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过程设备设计第章课后习题试题

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单选题1.1高温容器所谓高温容器是指下列哪一种:()A.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上B.工作温度在容器材料的无塑性转变温度以上C.工作温度在材料蠕变温度以下D.工作温度高于室温1.2GB150GB150适用下列哪种类型容器:()A.直接火加热的容器B.固定式容器C.液化石油器槽车D.受辐射作用的核能容器1.3设计准则一个载荷稳定均匀的内压厚壁圆筒最好采用哪种设计准则:()A 弹性失效B 塑性失效C 爆破失效D 弹塑性失效1.4《容规》有关《容规》适用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工作压力大于0.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B.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C.最高工作压力大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D.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1.5压力容器分类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A.Ⅰ类B.Ⅱ类C.Ⅲ类D.不在分类范围1.6材料性质影响过程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强度、韧性和与介质的相容性;设备的刚度、抗失稳能力和密封性能。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材料强度是指在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B.冲击吸收功是指材料断裂过程中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C.刚度是过程设备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原有形状的能力D.密封性是指过程设备防止介质或空气泄漏的能力1.7介质毒性毒性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A.<0.1mg/m3B.0.1~<1.0mg/m3C.1.0~<10mg/m3D.10mg/m31.8压力容器分类内压容器中,设计压力大小为50MPa的应划分为:()A.低压容器B.中压容器C.高压容器D.超高压容器1.9压力容器分类下列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是:()A.蒸压釜B.蒸发器C.干燥塔D.合成塔单选题1.1 A单选题1.2 B单选题1.3 B单选题1.4 B单选题1.5 C单选题1.6 B单选题1.7 B 单选题1.8 C单选题1.9 C多选题1.1介质危害性介质危害性有多种,其中影响压力容器分类的是:()A. 毒性B. 腐蚀性C. 氧化性D. 易燃性1.2压力容器分类下列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是:()A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险介质的低压容器;B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险介质且PV大于等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C .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为中度危险介PV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D. 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E .高压容器1.3《容规》《容规》适用于具备下列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A. 最高工作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B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C .容积(V)大于等于0.025m3;D.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及重点

过程设备设计题解1.压力容器导言习题1. 试应用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壳体承受气体内压p ,壳体中面半径为R ,壳体厚度为t )。
若壳体材料由20R (MPa MPa s b 245,400==σσ)改为16MnR(MPa MPa s b 345,510==σσ)时,圆柱壳中的应力如何变化?为什么?解:○1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 应力分量表示的微体和区域平衡方程式:δσσθφzp R R -=+21φσππφsin 220t r dr rp F k r z k=-=⎰圆筒壳体:R 1=∞,R 2=R ,p z =-p ,r k =R ,φ=π/2tpRpr tpR k 2sin 2===φδσσφθ○2壳体材料由20R 改为16MnR ,圆柱壳中的应力不变化。
因为无力矩理论是力学上的静定问题,其基本方程是平衡方程,而且仅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到应力解,不受材料性能常数的影响,所以圆柱壳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不受材料变化的影响。
2. 对一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进行应力测试。
该封头中面处的长轴D=1000mm ,厚度t=10mm ,测得E 点(x=0)处的周向应力为50MPa 。
此时,压力表A 指示数为1MPa ,压力表B 的指示数为2MPa ,试问哪一个压力表已失灵,为什么?解:○1根据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应力计算式计算E 的内压力: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长轴与短轴半径之比为2,即a/b=2,a=D/2=500mm 。
在x=0处的应力式为:MPa abt p btpa 15002501022222=⨯⨯⨯===θθσσ ○2从上面计算结果可见,容器内压力与压力表A 的一致,压力表B 已失灵。
3. 有一球罐(如图所示),其内径为20m (可视为中面直径),厚度为20mm 。
内贮有液氨,球罐上部尚有3m 的气态氨。
设气态氨的压力p=0.4MPa ,液氨密度为640kg/m 3,球罐沿平行圆A-A 支承,其对应中心角为120°,试确定该球壳中的薄膜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到八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储运设备1 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按哪些原则确定?说明理由。
双鞍座卧式储罐的受力状态可简化为受均布载荷的外伸简支梁,由材料力学可知当外伸长度A=0.207时,跨度中央的弯矩与支座截面处弯矩绝对值相等,所以一般近似取A≤0.02L,其中L为两封头切线间的距离,A为鞍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间距离2)当鞍座邻近封头时,封头对支座处的筒体有局部加强作用,为充分利用加强效应,在满足A≤0.2L下应尽量满足A≤0.5R0 (R0为筒体外径)3卧式容器支座截面上部有时出现“扁塌”现象是什么原因?措施?原因:当支座截面处的圆筒不设加强圈,且A<0.5Ri时,由于支座处截面受剪力作用而产生周向弯矩,在周向弯矩作用下,导致支座处圆筒上半部发生变形,产生所“扁塌”现象。
措施:1)设置加强圈2)A<0.5Ri,使支座靠近封头布置,利用加强圈或封头的加强作用3)补设加强圈,且A<0.5Ri4 双鞍座卧式容器中应计算哪些应力?分析这些应力如何产生的?(1)圆筒上的轴向应力,由轴向弯矩引起2)支座截面处圆筒和封头上的切应力和封头的附加拉伸应力,由横向剪力引起3)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弯曲应力,由截面上切应力引起4)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压缩应力,通过鞍座作用于圆筒上的载荷所导致5 鞍座包角对卧式容器筒体应力和鞍座自身强度有何影响?鞍座包角θ时鞍式支座设计时需要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不仅影响鞍座处圆筒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而且也影响卧式储罐的稳定性及储罐支座系统的重心高低。
鞍座包角小,则鞍座重量轻,但是储罐一支座系统的重心较高,且鞍座处筒体上的应力较大。
常用包角有120,135,1506 在什么情况下应对双鞍座卧式容器进行加强圈加强?如卧式储罐支座因结构原因不能设置在靠近封头处,且圆筒不足以承受周向弯矩时,需设置加强圈以便与圆筒一起承载。
7 球形储罐特点?设计球罐时应考虑哪些载荷?各种储罐体形式的特点球形储罐应力分布均匀,承载能力大,设计时应考虑压力载荷,重量载荷,风载荷,雪载荷,地震载荷,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载荷。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及重点(郑津洋)

过程设备设计题解1。
压力容器导言习题1. 试应用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壳体承受气体内压p ,壳体中面半径为R ,壳体厚度为t )。
若壳体材料由20R(MPa MPa s b 245,400==σσ)改为16MnR(MPa MPa s b 345,510==σσ)时,圆柱壳中的应力如何变化?为什么?解:错误!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应力分量表示的微体和区域平衡方程式:δσσθφzp R R -=+21φσππφsin 220t r dr rp F k r z k=-=⎰圆筒壳体:R 1=∞,R 2=R,p z =-p ,r k =R ,φ=π/2tpRpr tpR k 2sin 2===φδσσφθ错误!壳体材料由20R 改为16MnR,圆柱壳中的应力不变化。
因为无力矩理论是力学上的静定问题,其基本方程是平衡方程,而且仅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到应力解,不受材料性能常数的影响,所以圆柱壳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不受材料变化的影响. 2. 对一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进行应力测试.该封头中面处的长轴D=1000mm ,厚度t=10mm ,测得E 点(x=0)处的周向应力为50MPa 。
此时,压力表A 指示数为1MPa ,压力表B 的指示数为2MPa ,试问哪一个压力表已失灵,为什么?解:错误!根据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应力计算式计算E 的内压力:标准椭圆形封头的长轴与短轴半径之比为2,即a/b=2,a=D/2=500mm 。
在x=0处的应力式为:MPa abt p btpa 15002501022222=⨯⨯⨯===θθσσ 错误!从上面计算结果可见,容器内压力与压力表A 的一致,压力表B 已失灵。
3. 有一球罐(如图所示),其内径为20m (可视为中面直径),厚度为20mm 。
内贮有液氨,球罐上部尚有3m 的气态氨。
设气态氨的压力p=0。
4MPa ,液氨密度为640kg/m 3,球罐沿平行圆A-A 支承,其对应中心角为120°,试确定该球壳中的薄膜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一内压容器,设计(计算)压力为0.85MPa ,设计温度为50℃;圆筒内径D i =1200mm ,对接焊缝采用双面全熔透焊接接头,并进行局部无损检测;工作介质列毒性,非易燃,但对碳素钢、低合金钢有轻微腐蚀,腐蚀速率K ≤0.1mm/a ,设计寿命B=20年。
试在Q2305-A ·F 、Q235-A 、16MnR 三种材料中选用两种作为圆筒材料,并分别计算圆筒厚度。
解:p c =1.85MPa ,D i =1000mm ,φ=0.85,C 2=0.1×20=2mm ;钢板为4.5~16mm 时,Q235-A 的[σ]t =113 MPa ,查表4-2,C 1=0.8mm ;钢板为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查表4-2,C 1=0.8mm 。
材料为Q235-A 时:[]mmC C ppD t1412.524mm 28.0724.99.724mm85.185.01132100085.12n 21n ==++=++≥=-⨯⨯⨯=-=δδδφσδ取材料为16MnR 时:[]mmC C ppD t109.243mm 28.0443.6mm443.685.185.01702100085.12n 21n ==++=++≥=-⨯⨯⨯=-=δδδφσδ取2. 一顶部装有安全阀的卧式圆筒形储存容器,两端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没有保冷措施;内装混合液化石油气,经测试其在50℃时的最大饱和蒸气压小于1.62 MPa (即50℃时丙烷饱和蒸气压);圆筒内径D i =2600mm ,筒长L=8000mm ;材料为16MnR ,腐蚀裕量C 2=2mm ,焊接接头系数φ=1.0,装量系数为0.9。
试确定:○1各设计参数;○2该容器属第几类压力容器;○3圆筒和封头的厚度(不考虑支座的影响);○4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并进行应力校核。
解:○1p=p c =1.1×1.62=1.782MPa ,D i =2600mm ,C 2=2mm ,φ=1.0,钢板为6~16mm 时,16MnR 的[σ]t = 170 MPa ,σs =345 MPa ,查表4-2,C 1=0.8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1.压力容器导言思考题1.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答:压力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安全附件六大部件组成。
筒体的作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
封头的作用:与筒体直接焊在一起,起到构成完整容器压力空间的作用。
密封装置的作用:保证承压容器不泄漏。
开孔接管的作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检修需要。
支座的作用:支承并把压力容器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的作用: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测量、控制工作介质的参数,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2.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答:介质毒性程度越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用、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如Q235-A或Q235-B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应力逐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得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毒性程度对法兰的选用影响也甚大,主要体现在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上,如部介质为中度毒性危害,选用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1.0MPa;部介质为高度或极度毒性危害,选用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1.6MPa,且还应尽量选用带颈对焊法兰等。
易燃介质对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Q235-A·F不得用于易燃介质容器;Q235-A不得用于制造液化石油气容器;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包括角焊缝)均应采用全焊透结构等。
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视压力与容积的乘积pV大小进行分类?答:因为pV乘积值越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GB150的适用围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围:○1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2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0.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GB150的适用围:○10.1MPa≤p≤35MPa,真空度不低于0.02MPa;○2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最高为700℃,最低为-196℃);○3对介质不限;○4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和失稳失效设计准则;○5以材料力学、板壳理论公式为基础,并引入应力增大系数和形状系数;○6最大应力理论;○7不适用疲劳分析容器。
GB150是压力容器标准是设计、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的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政府对压力容实施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属技术法规畴。
5.GB150、JB4732和JB/T4735三个标准有何不同?它们的适用围是什么?答:/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与GB150《钢制压力容器》属于常规设计标准;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是分析设计标准。
/T4735与GB150及JB4732没有相互覆盖围,但GB150与JB4732相互覆盖围较广。
GB150的适用围:○1设计压力为0.1MPa≤p≤35MPa,真空度不低于0.02MPa;○2设计温度为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最高为700℃,最低为-196℃);○3对介质不限;○4采用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和失稳失效设计准则;○5应力分析方法以材料力学、板壳理论公式为基础,并引入应力增大系数和形状系数;○6采用最大应力理论;○7不适用疲劳分析容器。
JB4732的适用围:○1设计压力为0.1MPa≤p<100MPa,真空度不低于0.02MPa;○2设计温度为低于以钢材蠕变控制其设计应力强度的相应温度(最高为475℃);○3对介质不限;○4采用塑性失效设计准则、失稳失效设计准则和疲劳失效设计准则,局部应力用极限分析和安定性分析结果来评定;○5应力分析方法是弹性有限元法、塑性分析、弹性理论和板壳理论公式、实验应力分析;○6采用切应力理论;○7适用疲劳分析容器,有免除条件。
/T4735的适用围:○1设计压力为-0.02MPa≤p<0.1MPa;○2设计温度为大于-20~350℃(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容器和设计温度低于-20℃,但满足低温低应力工况,且调整后的设计温度高于-20℃的容器不受此限制);○3不适用于盛装高度毒性或极度危害的介质的容器;○4采用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和失稳失效设计准则;○5应力分析方法以材料力学、板壳理论公式为基础,并引入应力增大系数和形状系数;○6采用最大应力理论;○7不适用疲劳分析容器。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思考题1. 一壳体成为回转薄壳轴对称问题的条件是什么?答:几何形状、承受载荷、边界支承、材料性质均对旋转轴对称。
2. 推导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时,在微元截取时,能否采用两个相邻的垂直于轴线的横截面代替教材中与经线垂直、同壳体正交的圆锥面?为什么? 答:不能。
如果采用两个相邻的垂直于轴线的横截面代替教材中与经线垂直、同壳体正交的圆锥面,这两截面与壳体的两表面相交后得到的两壳体表面间的距离大于实际壳体厚度,不是实际壳体厚度。
建立的平衡方程的力与这两截面正交,而不是与正交壳体两表面的平面正交,在该截面上存在正应力和剪应力,而不是只有正应力,使问题复杂化。
3. 试分析标准椭圆形封头采用长短轴之比a/b=2的原因。
答:a/b=2时,椭圆形封头中的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相等,使椭圆形封头在同样壁厚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GB150称这种椭圆形封头为标准椭圆形封头4. 何谓回转壳的不连续效应?不连续应力有哪些特征,其中β与 两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回转壳的不连续效应:附加力和力矩产生的变形在组合壳连接处附近较大,很快变小,对应的边缘应力也由较高值很快衰减下来,称为“不连续效应”或“边缘效应”。
不连续应力有两个特征:局部性和自限性。
局部性:从边缘力引起的应力的表达式可见,这些应力是的函数随着距连接处距离的增大,很快衰减至0。
不自限性:连续应力是由于毗邻壳体,在连接处的薄膜变形不相等,两壳体连接边缘的变形受到弹性约束所致,对于用塑性材料制造的壳体,当连接边缘的局部产生塑性变形,弹性约束开始缓解,变形不会连续发展,不连续应力也自动限制,这种性质称为不连续应力的自限性。
β的物理意义:()Rt4213μβ-=反映了材料性能和壳体几何尺寸对边缘效应影响围。
该值越大,边缘效应影响围越小。
Rt 的物理意义:该值与边缘效应影响围的大小成正比。
反映边缘效应影响围的大小。
5. 单层厚壁圆筒承受压时,其应力分布有哪些特征?当承受压很高时,能否仅用增加壁厚来提高承载能力,为什么?答:应力分布的特征:○1周向应力σθ及轴向应力σz 均为拉应力(正值),径向应力σr 为压应力(负值)。
xe β-Rt在数值上有如下规律:壁周向应力σθ有最大值,其值为:1122max-+=K K p i θσ,而在外壁处减至最小,其值为122min -=K p iθσ,外壁σθ之差为p i ;径向应力壁处为-p i ,随着r 增加,径向应力绝对值逐渐减小,在外壁处σr =0。
○2轴向应力为一常量,沿壁厚均匀分布,且为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和的一半,即2θσσσ+=r z 。
○3除σz 外,其他应力沿厚度的不均匀程度与径比K 值有关。
不能用增加壁厚来提高承载能力。
因壁周向应力σθ有最大值,其值为:1122max-+=K K p i θσ,随K 值增加,分子和分母值都增加,当径比大到一定程度后,用增加壁厚的方法降低壁中应力的效果不明显。
6. 单层厚壁圆筒同时承受压p i 与外压p o 用时,能否用压差oi p p p -=∆代入仅受压或仅受外压的厚壁圆筒筒壁应力计算式来计算筒壁应力?为什么? 答:不能。
从Lam è公式()()220200222202020220200222202020********1i i i z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r R R R p R p r R R R R p p R R R p R p r R R R R p p R R R p R p --=--+--=-----=σσσθ 可以看出各应力分量的第一项与压力和外压力成正比,并不是与oi p p p -=∆成正比。
而径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第二项与oi p p p -=∆成正比。
因而不能用oi p p p -=∆表示。
7. 单层厚壁圆筒在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如何分布?筒壁屈服发生在何处?为什么?答:单层厚壁圆筒在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分布情况题图。
压加热时,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外壁,为拉伸应力;轴向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外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外壁,等于0。
压外加热,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壁,为拉伸应力;轴向思考题7图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壁,是压应力。
筒壁屈服发生在:压加热时,在外壁;压外加热时,在壁。
是因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应力值最大。
8. 为什么厚壁圆筒微元体的平衡方程dr d rrr σσσθ=-,在弹塑性应力分析中同样适用?答:因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材料性质无关,只要弹性和弹塑性情况下的其它假定条件一致,建立的平衡方程完全相同。
9. 一厚壁圆筒,两端封闭且能可靠地承受轴向力,试问轴向、环向、径向三应力之关系式2θσσσ+=r z ,对于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弹性、塑性阶段是否都成立,为什么? 答:对于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弹性、塑性阶段都成立。
在弹性阶段成立在教材中已经有推导过程,该式是成立的。
由拉美公式可见,成立的原因是轴向、环向、径向三应力随外压力变化,三个主应力方向始终不变,三个主应力的大小按同一比例变化,由式2θσσσ+=r z 可见,该式成立。
对理想弹塑性材料,从弹性段进入塑性段,在保持加载的情况下,三个主应力方向保持不变,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仍按同一比例变化,符合简单加载条件,根据塑性力学理论,可用全量理论求解,上式仍成立。
10. 有两个厚壁圆筒,一个是单层,另一个是多层圆筒,二者径比K 和材料相同,试问这两个厚壁圆筒的爆破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从爆破压力计算公式看,理论上相同,但实际情况下一般不相同。
爆破压力计算公式中没有考虑圆筒焊接的焊缝区材料性能下降的影响。
单层圆筒在厚壁情况下,有较深的轴向焊缝和环向焊缝,这两焊缝的焊接热影响区的材料性能变劣,不易保证与母材一致,使承载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