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易错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3年级计算易错题大全

3年级计算易错题大全

3年级计算易错题大全一、整数加减法易错题目。

1. 计算:325 + 175 - 250- 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325+175 = 500,再算500 -250=250。

2. 456-(123 + 156)- 解析: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原式=456 - 156-123,先算456 - 156 = 300,再算300-123 = 177。

3. 234+199- 解析:把199看作200 - 1,则原式=234+200 - 1=434 - 1 = 433。

4. 301 - 189- 解析:把301看作300+1,则原式=(300 + 1)-189 = 300-189+1=111 + 1=112。

二、整数乘除法易错题目。

5. 计算:25×16- 解析:可以把16拆分成4×4,则原式=25×4×4 = 100×4 = 400。

也可以把16看作20 - 4,25×16 = 25×(20 - 4)=25×20-25×4 = 500 - 100 = 400。

6. 125×88- 解析:把88拆分成8×11,则原式=125×8×11 = 1000×11 = 11000。

7. 360÷18- 解析:可以把18拆分成9×2,则原式=360÷(9×2)=360÷9÷2 = 40÷2 = 20。

8. 450÷25- 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原式=(450×4)÷(25×4)=1800÷100 = 18。

三、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易错题目。

9. 计算:(32 + 18)×(56 - 2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内容,32+18 = 50,56 - 26 = 30,再算50×30 = 1500。

三年级下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5厘米化为分米, 与0.7分米比较大小, 即5厘米()0.7分米。

A.>B.<C.=2.一只青蛙一天吃32只害虫, 21只青蛙一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A.32+21B.32-21C.32×21 D.32÷213.乐乐坐在欢欢的南面, 明明坐在欢欢的东面, 乐乐坐在明明的()面。

A.西南B.西北C.东南4.下面各算式, 积接近3000的是()。

A.51×60B.50×61C.52×48 D.62×585.估计自己的年龄最接近()。

A.540时B.540个星期C.540个月6.“下午3: 12”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A.3: 12B.15:12 C.17: 127.少年宫的开放时间是上午8:00~下午5:00。

小玲下午1:30进入少年宫活动, 她在少年宫最多可以活动的时间是()。

A.2小时30分钟B.3小时30分钟C.4小时30分钟D.5小时30分钟8.一间教室底面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B.60平方分米C.60平方米9.□×3=768, □里应填()。

A.326B.256C.27610.()的1月至3月共90天。

A.平年B.闰年C.每年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2.两位数乘两位数, 积可能是三位数。

()3.小明向东走100米记为-100米, 那向南走200米应记为+200米。

()4.小李向东北走到学校, 回家时他向西南走。

()5.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6.所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

()7.明明每个星期天的22时半去学吹笛子。

()8.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 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9.每年的5月份都有30天。

()10.如果7月7日是星期三, 那么8月7日也是星期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易错题+必考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易错题+必考题

一、概念理解不清楚(一)计算题(1)500÷25×4=500÷(25×4)=500÷100=5(2)34-16+14=34—30=4错误率:46.43%;35.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

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

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14.4-4.4÷0.5;7.5÷1.25×8;36.4-7.2+2.8;(二)判断题1、3/100吨=3%吨(√)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错误率:64.29%错题原因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学生主要是对角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

还有个原因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深入思考。

看到有两条射线就以为可以组成一个角,而没有考虑到顶点!错题解决策略:(1)根据题意举出反例,让学生知道组成一个角还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是有顶点。

(2)回忆角的概念。

强调要组成一个角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一个顶点、两条射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易错题练习(一)(共五组,附参考答案和详解)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易错题练习(一)(共五组,附参考答案和详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学校买21个热水瓶,每个23元。

根据下面的竖式,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紫竹巷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乘车去参观科技馆,一共租了12辆大客车,每辆大客车有48个座位。

全体师生都坐在座位上后,还有15个座位空着。

去参观科技馆的师生一共有多少人?[3]学校买81块地砖铺一个实验室,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

估计一下,学校买的是哪种地砖?[4]2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5]一个正方形池塘,边长20米。

小齐每天早晨绕池塘走15圈,爷爷每天早晨绕池塘走18圈。

小齐和爷爷每天早晨各绕池塘走多少米?[6]小琳有36枚邮票,小红的邮票枚数是小琳的2倍,小军的邮票枚数是小红的3倍。

3×2求的是,用算出的结果再与36相乘,求的是。

[7]一束鲜花有6朵,售价38元。

王阿姨买40束这样的鲜花,一共要用多少元?[8]不计算,在得数相等的后面画“√”,不相等的画“×”。

(1)36×2×6 36×16 ()(2)35×21 35×20+35 ()(3)42×19 42×20-19 ()[9]三年级同学在操场上排成一个方阵做操,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小刚都排在第8。

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10]同学们排成正方形队列,表演团体操,每行每列都有15人。

如果每行每列都增加1人,一共要增加多少人?(二)1.判断题:2.判断题:3.判断题:4.计算80×50时,积的末尾有()个0。

5.小红和自己的4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

如果每张门票22元,他们一共要用()元买门票。

6.14个12相加的和是()。

7.青石街小学一共有500名学生。

学校旁边的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的座位都是26个。

全校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能全部坐下吗?8.鲜花店运来56束鲜花,每束12枝。

三年级下竖式计算易错题

三年级下竖式计算易错题

三年级下竖式计算易错题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1. 题目:435÷5- 解析:-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开始除起。

百位上是4,4除以5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43。

- 43除以5,商8,写在十位上,5×8 = 40,43 - 40 = 3。

- 然后把个位上的5落下来,35除以5,商7,写在个位上,5×7 = 35,35 - 35 = 0。

- 所以435÷5 = 87。

2. 题目:318÷6- 解析:- 百位上3除以6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31。

31除以6,商5,写在十位上,6×5 = 30,31 - 30 = 1。

- 再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18除以6,商3,写在个位上,6×3 = 18,18 - 18 = 0。

- 结果为318÷6 = 53。

- 易错点:在试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商大或者商小的情况。

比如这道题如果把31除以6试商为6,6×6 = 36就会大于31,这就是试商过大。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1. 题目:23×14- 解析:- 先用第二个因数14的个位4去乘23,4×23 = 92,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 再用14的十位1去乘23,1×23 = 23,这里的23表示23个十,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92+230 = 322。

2. 题目:32×25- 解析:- 可以把32拆分成8×4,25不变,先算25×4 = 100,再算100×8 = 800。

- 或者按照竖式计算的常规方法:先用25的个位5乘32,5×32 = 160;再用25的十位2乘32,2×32 = 640(这里表示64个十);最后160+640 = 800。

- 易错点:在计算过程中数位容易对错,比如在计算十位上的数相乘时,忘记加上进位的数,或者在最后相加两个积的时候计算错误。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题目一:小明在做除法计算时,把除数 6 看成了9,结果得到的商是4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解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和商算出被除数,即9×42 = 378。

再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6,378÷6 = 63,所以正确的商是63。

题目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 厘米,宽是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析:长方形周长= (长+ 宽)×2 = (12 + 8)×2 = 40 厘米。

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后,正方形边长为8 厘米,正方形周长= 边长×4 = 8×4 = 32 厘米。

题目三:有 3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6 层,每层放45 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解析:先算一个书架放的书的数量,6×45 = 270 本。

再算 3 个书架放的书的总数,270×3 = 810 本。

题目四: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2 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解析:从一楼到二楼走了一层楼梯用了12 秒。

从一楼到五楼走四层楼梯,所以需要的时间是12×4 = 48 秒。

题目五:25×40 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解析:25×40 = 1000,积的末尾有 3 个0。

题目六: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吗?解析:不一定。

例如105÷5 = 21,被除数中间有0,但商的中间没有0。

题目七:小红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3 错写成了8,把十位上的6 错写成了9,得到的差是138,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被减数个位上的 3 错写成8,差就多了5;十位上的 6 错写成9,差就多了30。

所以正确的差应该是138 - 5 - 30 = 103。

题目八: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这个数是12×8 + 5 = 101。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小明有7.5元钱,买了一个布娃娃用去了5.8元,还剩()元。

A. 1.7B. 1.3C. 13.32.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小刚跑了16.5秒,小军跑了16.9秒,小明跑了15.6秒,小林跑了17.1秒,()跑得最快.A. 小刚B. 小军C. 小明D. 小林3.磨面机每小时磨面粉0.9吨,照这样计算,1.2小时磨面粉的量()0.9吨。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大于0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一共有()个。

A. 1B. 9C. 05.大于4.9而小于5.2的小数有()。

A. 0个B. 2个C. 无数个6.12.32在()相邻的两个整数之间.A. 11~12B. 12~13C. 13~147.百米赛跑,小明跑了15.3秒,小智跑了15.8秒,小慧跑了16.1秒,()最快.A. 小明B. 小智C. 小慧8.23.5+79.8+16.5=( )A. 103.3B. 30C. 40.4D. 119.8 9.9.2-6=()A. 8.4B. 4.8C. 3.2D. 0.85 10.张工程师买了两本科技书,一本书的价格是28.5元,另一本的书价是14.4元.他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A. 42.9元B. 21.5元C. 7.1元D. 8.1元11.在求两个小数之和的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减少0.9(这个加数大于0.9),要使和增加5.4,另一个加数应该()A. 减少6.3B. 减少4.5C. 增加6.3D. 增加4.5 1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A. 0.1B. 0.9C. 1二、填空题13.同学们进行50米赛跑,张林跑完全程用了8.3秒,王强跑完全程用了8.6秒,宋涛跑完全程用了9.1秒,获得冠军的同学是________。

14.下面是淘气家1、2月份的水费和电费支出情况,把表格填完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例题整理含解析(附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例题整理含解析(附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例题整理(含解析)【错例一】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

(根据问题连一连)【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

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

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每包书有20套③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

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

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错例二】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

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

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三】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

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

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易错练习题
(一下题目是辅导孩子学习时遇到的出错的题目,本人加以整理,与大家分享,家长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改写,以满足需要。

本题目是期中考试前部分。

答案仅供参考)
一、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0,甲数比乙数多40,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80、40)
延伸题目;
(1).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数比乙数少40,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2)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3)甲乙两个数的差是20,甲乙两数的和是140,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二、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前进20米,要经过一座长620米的桥,求全车通过需要多少秒?(40)
延伸题目;(求过桥时间、求桥长、求行驶速度、求车长)
(1)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进20米,经过一座桥时用了40秒,求这座桥的长。

(2)一列火车长180米,经过一座长620米的桥,用了40秒。

求火车过桥时行驶的速度?(3)一列火车,每秒行进20米,经过一座长620米的桥,用了40秒,求火车的长度。

(4)·同学们排成一列队去公园,行进途中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汽车,汽车从遇到第一个同学
到离开最后一个同学,共用了8秒,已知汽车长4米,每秒行进14米,学生队伍每秒前进1米,每两人相距2米,共有多少人?
(5). 一列队伍,行进途中遇到一辆后面开来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长8米,汽车从遇到第一个同学到离开最后一个同学,共用了12秒,已知汽车每秒行16米,学生队伍每秒前进1米,每两人相距1米,共有多少人?
三、.一座15层的高楼,每两层之间的楼梯台阶数都是18级,小明从一楼走到最高层要走多少级台阶?[(15-1)×18](这里是从1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

从一层到15层共走了14层的楼梯)
延伸题目;
(1).有一排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是50米,小明从第一根走到第13根用了6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
(2)一条路的边上载了201棵树风景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这段路有多长?(3)学校里演节目要排方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3米,16人要占多大面积?
以上题目可逆。

(4).在1500米的距离上架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是50米,一共可以架多少根电线杆?(5)在一条1000米的路边上载风景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要多少棵树苗?
(6)学校里演节目要排长和宽都是9米的方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3米,需要多少名队员?
四、小明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3看成了5,得到的商是102,这道题的正确商是多少?
(利用看错了的除数和商求出被除数;102×5.再除正确的除数3即得正确的商170)
延伸题目;
(1). 小明做一道除法题时,把被除数123错写成了132,得到的商增加了3,这道题的正确商是多少?
(2).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减少27,商就减少3,那么当商是两位数时被除数最小是多少?
五、今天是星期三,再过15天是星期几?(方法有二:1.(3+15)÷7=2……4余数是4即星期四。

2.15÷7=2……1 3+1=4星期三+余数1=4即星期四)
延伸题目;
(1)2011年的3月28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4日是星期几?
六、小李和小王每小时都可加工8个零件,小李上午6时开工,小王上午8时开工,做到什么时候,两人加工零件的总数达到80个?[(80-8×2)÷(8×2)+8]时
七、甲书架有书126本,如果从甲书架取出26本放入乙书架,那么两个书架的本数正好相等,乙书架原来有书多少本?[(126-26×2)÷2]本。

八、一个长方形长不变, 宽增加2米, 面积要增加12平方米, 如果宽不变, 长增加3米, 面积也增加12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12÷2)×(12÷3)]平方米。

九、从长55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余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5×40-40×40]平方厘米。

十、.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沿对某条直线对折,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有多少条符合条件的直线就有多少条对称轴)(4、8、2、1、5、4)2017 年柳州
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历史
(考试时间:思想品德、历史共120 分钟,历史总分6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15 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 分)
1.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利用右图进行研
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B.平王
东迁
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
2.有一场变革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
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场变革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戊戌变法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曹操在207 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A.发展经济B.争权夺利C.打败孙权D.统一中国
4.在某地的八一起义纪念塔上,有一座军旗雕塑。

它告诉人们: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共创建军队的开始。

这座纪念塔位于
A.南昌B.广州C.武汉D.北京
5.“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首创作于1945 年的歌谣表明,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日斗争开始于
A.1919 年B.1931 年C.1935 年D.1937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