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请客教学设计图文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小熊请客》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小熊请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小熊请客》这一节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个教学案例。
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小熊请客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实践应用:教师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小熊请客》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量比较:通过图形的数量比较,复习和巩固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口语表达:结合故事情境,学生需要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提升数学交流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认识图形的部分,重点是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在图形的运用中,重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出不同的图案,从而理解图形的组成和分解。
2.教学难点
-图形的区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和其他图形可能存在困难。
-空间想象:在图形的组合和拼贴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空间图像。
-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图形和数量结合,解决更复杂的加减问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用图形组合来创造新的图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图形拼贴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小熊请客》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小熊请客》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和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通过故事情境,学会运用图形拼贴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利用图形进行数数和计数,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图形计数,增强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5.5《小熊请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5《小熊请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5.5《小熊请客》这一课。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单元5.5《小熊请客》。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生活中物体的最长和最短长度,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长度的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2.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3. 培养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生活中物体的最长和最短长度,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短。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理解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通过比较来确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小熊请客的故事卡片,长短不一的小棒,尺子等。
学具则是每人都准备了一组长短不一的小棒,以及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板书。
板书的内容包括:长度的概念,比较物体长短的的方法,以及同学们在操作中发现的规律。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2. 运用所学,找出家里的最长和最短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短;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在选取与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以小熊请客的故事为背景,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同学们对长度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故事中,我会引导同学们关注不同角色的座位距离,从而引出比较物体长短的必要性。
这样的设计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了同学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长度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熊请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熊请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熊请客》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比较大小。
他们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可能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在理解和应用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和实际例题的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通过实际例题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和动画,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讲述《小熊请客》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讲解与示范: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运算过程。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例题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总结与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小游戏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题《小熊请客》,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相关例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小熊请客》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5《小熊请客》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小熊请客》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但对实际应用题目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和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直观地展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小熊请客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运算规则。
3.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拓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小熊请客(教案)

第5课时 小熊请客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熊种的红果树上结了好多的红果,它要把这些红果做成糖葫芦,请好朋友们去它家做客,我们也去看看吧!(课件情境图)(板书:小熊请客)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绿点1。
(1)课件出示绿点1图。
教师:每串糖葫芦上有多少个红果? 课堂预设: 学生齐答:4个。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那我们一起边数边整理表格吧!(课件出示例题表格) 教师:1串糖葫芦有几个红果? 课堂预设: 学生:4个。
课题4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题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理解相邻几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编制4的乘法口诀,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会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师:2串糖葫芦有几个红果? 学生:8个。
教师:3串糖葫芦有几个红果? 学生:12个。
教师:同学们填的非常棒!你们能继续往下填吗? 学生:能!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再集体订正。
(3)结果汇报。
教师:为了更快速准确的算出红果的数量,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4的乘法口诀吧。
2.学习绿点2。
(1)课件出示绿点2图。
(2)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4×1=、4×2=、4×3=、4×4=、3×5=、4×6=、4×7=、4×8=、4×9=。
”得出“4×1”“4×2”“4×3”的结果并编写乘法口诀。
(3)理解口诀的意思。
教师:我们来看,“一四得四”在图上的哪些红果的数量呢? 课堂预设:学生1:第一行的红果的数量。
教师:那“二四得八”呢? 学生2:第二行的红果的数量。
2.5《小熊请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2.5《小熊请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2.5节《小熊请客》。
这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在这一节中,主要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小熊请客的故事道具,学生们需要准备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小熊请客的故事引入,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让学生随堂练习。
我会挑选几个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熊请客的故事继续,这一次小熊邀请了更多的动物来参加宴会,请用你所学的分数加减法,帮助小熊计算他需要准备的食物的数量。
答案:根据学生的答案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至关重要。
一、故事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小熊请客的故事来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
通过故事的形式,我可以将分数加减法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我可以告诉学生们,小熊准备了10个苹果,然后又准备了5个苹果,那么他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苹果呢?这就是一个分数加法的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请客》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请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小熊请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先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拼摆图形,整理4的乘法口诀,去验证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正确与否,再与生活实践联系,进一步感知体会4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及运用。
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数学活动也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处于市郊,教学设施简陋,本班41名学生,一部分来自矿区,一部分来自农村。
有少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初步认识,并且能说出4的乘法口诀;而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还很陌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有一定困难。
通过数、动手拼摆、交流、倾听,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主题图小熊请客,故事引入。
)在一片大森林中,住着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它又邀请了几位客人到家中做客,看,它在为客人准备什么?看了它串的红果,你能发现什么呢?生:4个红果串成一串。
师:根据小熊串的红果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1:我想知道串三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生2:我想知道串六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生3:串七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一数,看看需要多少个红果师:请打开课本第20页,数一数2串红果有几个红果?3串(学生都在看图,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这一页的表格中。
数着,填着;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需要几个红果,各种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红果有几串123456789红果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三)根据上表,学生独立编制4的乘法口诀师:请看书,注意编乘法口诀时,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接着就相应地编出一句乘法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请客教学设计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
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
二、探究新知。
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2.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试。
1 × 4=一四得四
2 × 4=二四得八
3 × 4=三四十二
4 × 4=四四十六
4 × 5=四五二十
4 × 6=四六二十四
4 × 7=四七二十八
4 × 8=四八三十二
4 × 9=四九三十六
3.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
4.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5.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
6.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
7.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背好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练一练”第1题。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3.“练一练”第4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看图,想一想,填空。
一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
口诀:_________
二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
口诀:_________
三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
口诀:_________
四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
口诀:_________
2.实际应用
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
□×□=□(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