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24)

引言概述: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GIT)是一种综合利用空间数据、地理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分析和表示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据获取、处理能力的提升,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气候研究和应急管理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环境保护1.空气质量监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2.水资源管理: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和水资源分配等。
3.生态环境评估: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结合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预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自然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结合地形、气象和人口分布等数据,实现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
二、城市规划1.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高精度的调查和测量,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交通规划: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交通流量、出行路径等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城市环境评估: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城市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噪音、空气质量、绿地覆盖率等指标。
4.城市建设监测: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城市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包括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农业1.地块管理: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农业气象监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农田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3.病虫害预警:地理信息技术结合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控。
4.农产品追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四、气候研究1.气候变化模拟: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模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智慧城市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如图为我国智慧城市(城区)试点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ISC.GPS D.BDS解析:选B智慧城市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2019·镇江一模)2017年7月8日,阿里巴巴的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消费者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扫码就可以进店,结账的时候没有收银员,系统会自动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支付宝自动扣款。
据此完成下题。
2.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需要调用的图层有()①居民点分布②交通线路③地质构造④工厂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A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主要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居民点分布)和交通最优原则(交通线路)等。
(2019·苏北四市一模)城市共享单车主要服务于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交换乘。
如图反映北京早、晚高峰时距地铁站不同距离范围内每5分钟借车或还车的次数。
读图回答下题。
3.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A.遥感技术的发展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C.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D.互联网与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解析:选D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
(2019·南京、盐城一模)某人在上海等待公交车时,通过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服务→交通→实时公交查询,方便地查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如图)。
读图,完成下题。
4.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 GPS B.GIS RSC.GPS RS D.GIS GSM解析:选A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能够方便地查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要确定公交车位置,需要GPS;不需要RS 监测或拍摄遥感图像;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查询公交。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10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展望
技术融合与创新
未来,地理信息技术将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融合,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这种融合将有助于提高地理信 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拓展技术的应用领域。
智能化与自动化趋势
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这将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 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考试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业水平测试中通常 涉及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 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数据的 处理和分析。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 简答题和综合题等,重点考查学生对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 用的理解。
地理信息技术在复习中的应用
复习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理信 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 及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0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为城市规划提供 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复习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 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结合练 习题和模拟试卷进行巩固和提高。
地理信息技术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思路,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 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分析图表、处理数据、推理判断等,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 些技术,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一、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RS):(1)概念: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卫星)上,对的地物进行感知,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乐段,对地物分辨率越低。
(2)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3)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遥感可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4)遥感技术主要应用领域:①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②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③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④在灾害监测、矿产勘察、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1)GPS作用: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海空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用性特点。
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导航、导弹制导、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等。
(2)GPS包括三个部分:①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全球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②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的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
用他们算出地面点所在的卫星(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③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GPS的实际应用:①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它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地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一、遥感(RS)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遥感可以用于资源调查。
通过对不同波段电磁波的接收和分析,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土地、森林、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分布和数量信息。
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类型的植被覆盖,从而准确估算森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量。
其次,遥感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进行动态监测。
比如,通过监测特定污染物在电磁波谱上的特征,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的位置和污染范围的变化。
再者,在灾害监测与评估中,遥感技术也不可或缺。
无论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是火灾等人为灾害,遥感都能够迅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影像,为灾害的预警、评估和救援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洪水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遥感影像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为抢险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遥感还能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监测。
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违规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在地理学研究中,GPS 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是进行野外考察和数据采集。
地理学者在进行实地考察时,携带GPS 设备可以精确记录考察路线和观测点的位置坐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是用于地形测量和地图绘制。
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GPS 能够更高效、更精确地获取地形数据,为绘制高精度的地形图提供基础。
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
读图,下列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GNS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泥石流的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地震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马尔康市地震灾后救援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准定位,精准施救——RS B.分析评估灾情,制定救灾方案——GIS
C.获取灾区影像,监测受灾情况——GNSS D.确定物资调配,分析受灾范围——RS。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精选5篇)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精选5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文第1篇关键词通信设施;通信基站;山区引言就目前我国形势而言,平原地区的人们已经将通信成为生活中不行分割的一部分,而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内,通信却是人们难以接触的,而我国山区农村的人口数量浩大,假如一旦将农村的移动通信设施建立起来,将会增加很多移动用户,因此,开展农村的通信市场是一项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
想要在山区的农村建设好移动通信设施,首先要选好通信基站的站址,这对于整个移动通信设施的建设而言是重中之重。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加上其他专业的相关技术,结合各方面的问题,科学的进行选址,削减建设的资金成本,尽可能多的扩大信息掩盖面积。
1通信基站的选址前提我们在进行基站选址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通信基站的无线掩盖范围,范围越大越能增加通信质量,而我们要想知道通信基站的无线掩盖范围就必需对GSM的技术范围进行了解。
通信基站无线掩盖范围的猜测:从目前的通信技术而言,由于通信基站无线的频率不同,在对GSM基站无线掩盖范围进行猜测时,一般有两种计算模式。
其中GSM900MHz系统就是用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来对通信基站的无线掩盖范围进行计算。
而GSM1800MHz系统则是选用Cost-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来对通信基站的无线掩盖范围进行计算。
虽然这两种计算方式各有其优点,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只靠数学模型来进行计算很难猜测出精确的结果。
由于地形对于电波的传播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在进行选址前要对当地环境进行认真的勘察,结合山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缘由,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学计算模式科学的进行选址,不能一味的凭借阅历将通信基座建在高山上,那种选址方式无法将受益最大化。
2地理信息技术的优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地理空间的数据库,由于我国幅员宽阔,地形简单多样,加上古人对于我国地理的讨论,我国的地理数据特别丰富。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年真题汇总1.(2022·上海卷)在GIS制作的游园景观图中,游客们可以通过点击站点查询到其相关信息进行“云旅游”,体现了GIS功能是()A.数据管理B.数据查询C.数据加工D.数据计算【答案】B【详解】由“用户可以点击景点查询景点信息”可知,体现了GIS 的数据查询功能,B正确;没有体现出GIS 数据管理、加工、计算等功能,ACD错误。
故选B。
2.(2022·浙江卷)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结合题干和图文分析可知,甲需要靠云层和地面物体反射或者折射采集信息,没有主动发射辐射源,应为被动式遥感,但是由于只能发生在电磁辐射红外、紫外和微波波段,所以不能全天候监测地表,但可做重复监测;而乙主动发射出人工辐射源,采集信息,计录数据,因此为主动式遥感,可以全天候反复监测,故②错,③④正确;航空遥感多用在飞机等使用的传感器运载工具,因此甲乙都不是,故①错,最终答案应选D。
(2021·浙江卷)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
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A.气象灾害B.生物灾害C.海洋灾害D.地质灾害4.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3.D 4.B【分析】3.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
滑坡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
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
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特性而被广
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探险旅游、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
验证,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其主要的基
本技术程序(或称环节)如图所示:
2.主要特点:与实地测绘相比,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飞得高,探
得远”),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
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即适应性强(利用不同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物
体,自然适应性强)等特点,与实地测绘相比,遥感还具有成本低、效益大
态变化规律的。
2.系统构成:包括各种系统硬件(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等
各种设备)、系统软件(各种应用程序)、各种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3.简要工作程序:其工作流程由地理空间资料的输入、管理、分析和
表达等过程构成(如图所示):
4.应用:GIS能解决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地理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
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测绘、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市场分析、宏观决策等许多方面。其中城市管理是应
用信息系统最早的领域之一。
四、数字地球
1.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
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
2.系统构成: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遥感(高分辨卫星图
助于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
业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导航和定位的系统。也称为”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GPS用户使用GPS接收
机接收到工作卫星不间断发来的关于自身的信息后,可知自身的三维位置、
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等。
2.系统的组成:
系统结构
空间位置
组成和分布全球定位系统
GPS卫星星座空间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
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由分布在全球的监控站、主控站和注入站组成
GPS信号接收机用户3.工作原理与特点
地球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利用4
形等标志直观识别遥感影象上的目标地物
遥感影象上的解译标志分为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其中色
表。
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的功能
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系统GPS
导航、定位
GPS卫星星座、GPS信号接收机、地面监控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计算机系统
2.如何利用遥感影象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
象)、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
4.应用:它的应用领域小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大到人
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例如,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
保持生物多样性,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增加农业产出等。数字城市是数字
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
船、卫星)上,对遥远的事物进行感知,就是遥感。遥感是人们视力的延
伸,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物体,通过高层或外层空间各种运载工具上的传感
器,接收来自地面目标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资料磁
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读分析,来实现
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经过野外实地
的特点。
3.系统构成:包括遥感平台(承载传感器的飞机、飞船、卫星等)、传感
器(各种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等)、遥感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工具三大类仪器设
备。
4.应用:遥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对矿
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各种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进行识别、清查、
监测、评估)灾害监测(如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进行监测,有
事、电力、通讯、城市管理等部门和领域。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
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分析、管理、输出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
工具。它具有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快等特点。它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区
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
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
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疑难点拨】
1.如何理解”3S”技术的关系
”3S”技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
进;它们的区别:可从主要功能的不同和系统组成的不同等方面比较,见下
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三专题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扫描】
新高考大纲考点要求: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知识建构】
【要点简析】
一、遥感(RS)技术
1.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