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

2、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5、病情观察:密切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有无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的表现。

6、药物护理:腮腺局部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患处,并保持药物湿润。

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肿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解热等护理。

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至少 3 天。

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如在疾病恢复过程
中出现并发症等临床表现,应立即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儿,避免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流行,接触者应检疫 3 周。

四、注意事项
1、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接种,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以腮腺肿胀和疼痛为特点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其他腺体也常受累。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预防接种史、有无接触史,是否发热,出诊的时间、皮疹的特点与分布等。

2、了解血常规、血和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结果,了解病原学检测结果。

3、评估患儿及家长对高热护理、肿大的腮腺的护理及如何减轻疼痛等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何护理需求。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侵入所致炎症反应和毒性反应有关。

2、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所致皮疹有关。

3、舒适改变与疾病所致的各种反应有关。

4、潜在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休克等。

5、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患者排出病原体导致易感者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致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观察体温:高热卧床休息,并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3、减轻腮腺肿痛: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多饮水。

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酸、辣、硬等食物。

肿胀局部可用中药湿敷或冷敷,以减轻疼痛。

4、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的护理。

5、预防感染传播:患儿应隔离致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

保护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鸡蛋过敏儿忌用。

健康教育:
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合理治疗,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告知发热时护理方法,指导饮食、用药及保持口腔卫生等护理方法,告知并发症的表现,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就诊。

指导家长正确的减轻疼痛和止痛方法,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实用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实用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大多有发热、咀嚼首先,并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系非化脓性炎症。

【护理措施】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不少于10天。

2、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3、饮食:保证营养及液体的摄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勿进食酸、辣、硬的食物,以免加剧剧腮腺疼痛
4、高热的护理:密切监测体温,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药物降温方法。

5、疼痛护理:疼痛严重者,可进行腮腺局部冷敷,选用中药制剂如青黛调醋外敷以减轻受累组织胀痛。

嘱病人勤刷牙、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感染。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腮腺肿痛程度,口腔黏膜变化,其他腺体器官受损的表现。

7、发症的护理:防止睾丸炎,脑膜炎,卵巢炎、胰腺炎的发生。

【健康教育】
1、本病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本病具有自限性,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2、饮食少吃辛辣,煎炒食品,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食物。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勤剪指甲、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制 手 术 间参 观 人数 在 3人 以 内 , 并尽量 减少走动 。 3 . 5 其 他 ① 根据 术 者 状 态 安 排 适 量 连 台手 术 , 提 高 术 者 手 术
技巧, 缩短 手术时间 , 以 减 少 感 染 发 生 。医 院 多 举 办 风 险 防范 学 习以实例引导来增 强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 主动规避风险 。 ②批 量 内眼 手 术 后 病 人 集 中 安 置 避 免 与 外 伤 或 感 染 病 人 同居 一 室 。做 好 病 人 的饮 食 、 心理、 健 康教 育。及时 了解不 适 主诉 、 密 切 观 察 敷 料 情 况 。 发 现 问题 及 时 报 告 医 生 。出 院后 定 期 复 查 , 建立医患 联络卡 , 如遇 眼红 、 有分泌 物、 视 力 下 降 等 情 况 立 即来 院就诊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O l 3 ) 1 2 A一 不 仅 能 防 治 脑 膜 脑 炎 、 睾 丸炎 等并 发 症 ,
2 . 4 发热护理
腮 腺 炎 病 毒 侵 犯 黏 膜 和 腺 体 大 量 繁 殖 进 入 血
全科护理 2 0 1 3年 1 1 月第 1 1卷 第 1 2 期上 旬版( 总第 3 0 7 期) 3 . 4 医 院 制 定 完 善 的 管 理 制 度 如 病 人 和 医 护 人 员 的 消 毒 隔 源性 , 预 防 工 作 应 从 两 方 面 做 起 。 内源 性 感 染 发 生 比较 少 见 , 术
参考文献 :
[ 】 ] 詹娟 . 白 内 障术 后 并 发 眼 内 炎 的原 因 分 析 与 护 理 干 预 [ J ] . 吉 林 医
学, 2 0 1 0 , ( 3 0 ) : 5 4 2 2 .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尿淀粉酶:发病早期增高 ,第2周左右恢复正常。 3.血清抗体检测:血清特异性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4. 病毒分离:病人的唾液、尿液、脑脊液、血中可分离出病毒。 四、治疗原则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五、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12:09:10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4.患儿,女,6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D
A.喉炎
B.胰腺炎
C.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支气管炎
5.患儿男,4岁,发热、腹痛3天,一侧腮腺肿大,外周血检查基本正常,护士还应重点关注的检查是 E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2.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C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
12:09:10
A.血糖和尿糖 B.尿常规检查 C.肝功能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共用题干)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人院,查体:体温40C,右腮腺肿胀压痛 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

2、急性期及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

3、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酸性食物及其他刺激性较强食物。

4、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液漱口。

5、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患者神志、意识改变,及时发现头痛进展程度,及时脱水,防止因合并脑炎而造成死亡。

(2)观察有无睾丸疼痛、阴囊水肿,合并睾丸炎及妇女下腹痛、背痛,合并卵巢炎现象。

(3)如患者主诉上腹痛,有压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常伴有胰腺炎发生,应给予禁食,急查血尿淀粉酶。

(4)注意患者有无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常伴有心肌炎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通知医生。

6、对肿大的腮腺及睾丸应及时给于外敷,对肿大的睾丸可用棉花垫好,再用丁
字带托起。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常规护理
砚山县人民医院 儿科 张玉梅
概述
•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 腺提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 脓性炎症。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中毒症状 起病急,发热、头痛、食欲不佳、乏力、恶 心等,颧弓或耳部疼痛。 局部症状 腮腺肿大。开始多为一侧,2-4天后累及对 侧;以耳垂为中心;梨形;质韧;边缘不清;局部不红。 舌下腺及颌下腺也可受累。腮腺管开口可有红肿。
腮腺肿胀多于1-3d达高峰,持续 4-5d逐渐消退。全病程约1014d。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痛而以睾 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起病。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多正常 2.血清和尿淀粉酶 90%患者 的血清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 尿中淀粉酶也增高。 3.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补 体结合、血凝抑制等方法。
治疗
• 1.一般治疗 • 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2.局部用药 • 紫金锭、青黛散外敷,硫酸镁湿敷 • 3.病原治疗 可试用利巴韦林1g/日,儿
童15mg/kg静滴,疗程5-7天;也可用干 扰素 • 4.对症及并发症治疗 • 脑膜脑炎 脱水治疗,激素 • 睾丸炎 可试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护理措施
• 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
染;注意饮食;局部冷敷
• 减低体温 多饮水,物理或药物降温;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2.生膜殖脑系炎统并多发于症病后4-5天出现, 一3睾.般胰丸腺1炎周炎内常消见失于;肿脑大炎腮、腺面开神始经消麻 痹发退、病时耳率患聋低者于又1出0%现;发可热有,恶睾心、丸呕明吐显、 中淀肿膜上粉积胀腹 酶液和部和疼疼阴痛痛囊,和水可压肿并痛,发。多附不为睾宜单炎做侧、血鞘清 卵7诊%巢断炎依据占,成主人要女检测性血患清者脂5-肪酶。 4.其它 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 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腮腺炎病毒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 了解病史
了解病人发病前14~25天是否有与流行 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当地是否有流行性腮腺 炎流行,是否到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区,是否 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史 。
【护理评估】
2 评估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有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是否存在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是否为易感者:人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全球分布,冬春季高发
为飞沫隔离
实训2-59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消毒
保护易感者
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护理措施】
(二)指导休息 (三)饮食护理 (四)用药护理 (五)严密观察 (六)对症护理 (七)心理护理 (八)健康教育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传染病护理》
第十一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艾春玲
定义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肿大和疼痛,神经系统及各种唾液腺 体组织均可受累 。
性质
属丙类传染病,需24小时内上报
病原体
▲可采用病原学检查、抗体检测以确诊
【护理评估】
(五)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主要为抗病毒、对症治疗
(六)疾病转归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护理措施】
(一)隔离防护
管理传染源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前驱症状 腮腺肿大
发热
▲持续约1~2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 灭活。
●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可保存数年。
●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 自然界中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等分离出病毒。
流行病学
●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 (二)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

科 护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学习要点
● 掌握:临床表现、并发症、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熟悉: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 ● 了解: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要点、健康宣教
● 患儿,男,4岁,因“发热,双耳垂下肿痛2天”来诊。患儿2天前开始发热,伴 头痛、乏力、恶心、食欲缺乏,然后出现双耳垂下肿痛,说话、咀嚼时疼痛加重。 查体: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4cm× 4cm肿大,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 周围扩大,边沿不清,局部不红,有压痛。腮腺管开口处红肿,咽部充血。心、 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均升高。
久的免疫力。 ● (四)流行特征 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地区以冬、春季为
主,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差异。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 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间质组织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 ●腺泡坏死 ●腮腺导管因水肿、充满坏死C及渗出物
而阻塞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 前驱症状(部分):发热、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咽痛等 ● 多无前驱期症状 ● 病程约 1~2周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有库蚊、伊蚊和
按蚊中的某些种,而以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 媒介。蚊感染后可带毒越冬或经卵传代,可成 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脑膜脑炎 ●脱水降颅压 ●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实验室检查
● (一)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
计数可增高。 ●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 (三)血清学检查 ● 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增高可做早期诊断。 ● (四)病毒分离 ●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C.中耳炎 D.心肌炎 E.肺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 炎患者的护理
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 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 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 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 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 型脑炎。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疼痛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 1、环境与休息 ● 2、饮食 ●二、病情观察 ● 及时发现并发症 ●三、对症护理 ● 1、疼痛 ● 2、高热
健康指导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人
重点是预防接种
国外有麻疹、腮腺炎、 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
国内鸡胚细胞培养减毒 活疫苗
病原学
1.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 病毒属 ,呈球型,直径40~50nm, 核心含单股RNA,有衣壳。
2.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 强,5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 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 强。 。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自然
界中许多动物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猪,尤其是 仔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其次为家畜、家禽、蝙 蝠等。 ●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 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并发症
● 1、神经系统 ● 儿童常见。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约5%--25% ● 2、生殖系统 ● 多见于青春期后的患者。睾丸炎或卵巢炎(成熟的生殖腺体)。 ● 3、胰腺炎 ● 多见于成人。发生率约5%,儿童少见。
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 ● 隔离、室内通风;口腔清洁;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 ● 2、抗病 毒 治 疗
● 1. 临床诊断是什么?
● 2.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如何?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
●主要临床特征:耳下腮部肿胀疼痛。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还侵犯腮
腺以外的其他腺体和神经组织) ●丙类传染病。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RNA病毒,呈球 形,耐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易亲和。 ●对外界的抵抗力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 甚敏感。
● E.腮腺管口有脓性分泌物
2.目前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 A.隔离休息
B.流质饮食
●C.对症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抗生素治疗
3.女孩,9岁,发热4天,双耳垂下肿痛3天,呕吐1次来 诊。体检: 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 4cm x 4cm,有 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未发现异常,为 流行性腮腺炎,该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膜脑炎 B.睾丸炎
预防
● (一)管理传染源 ● (二)切断传播途径 ● (三) 保护易感人群 ● 1、主动免疫 95% ● 2、被动免疫 ●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
天。
强化训练
1.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点是:
● A.腮腺多为单侧性 B.腮肿以面颊为中心
● C.腮肿以耳垂为中心 D.腮肿处皮肤红热
腮腺肿胀疼痛: • 时间:持续7~10天,一侧肿痛
2~4天后对侧肿痛。 • 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状如梨形。 • 性质: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触痛及热感,无波动,局部皮肤紧张发亮,
热而不红。言语、张口咀嚼、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 舌下腺和颌下腺也可受累。
● 检查:腮腺导管开口红肿,同侧咽、软腭可肿胀。 ● 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舌下腺。
利巴韦林 (干扰素、板兰根)
● 3、对症治疗 ● 局部敷药 ● a.青黛散醋调外涂 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温水调匀,敷于患部。 b.新鲜仙人掌去刺,切薄片或捣烂敷于患部。 ● 颅内高压:20%甘露醇 ● 高热头痛、腮腺肿痛:解热镇痛药
● 4、并发症治疗 睾丸炎
●丁字带托起,局部冷敷减轻渗出和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