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例。

2、评估腮腺肿胀、疼痛的程度,有无发热、睾丸疼痛及肿胀。

观察有无脑膜炎及并发症,如高热,剧烈头痛、嗜睡、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呼吸道隔离。

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和其他症状消失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2、患者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为止,视病情逐渐恢复活动。

3、饮食宜给予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不宜给予酸、辣、甜、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加重腮腺肿痛。

4、遵医嘱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腮腺肿胀及疼痛等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若发热、睾丸肿胀及疼痛,警惕睾丸炎。

如高
热、剧烈头痛、嗜睡、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警惕脑膜炎。

6、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宜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指导易感人群注意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或减轻症状。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

2、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5、病情观察:密切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有无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的表现。

6、药物护理:腮腺局部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患处,并保持药物湿润。

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肿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解热等护理。

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至少 3 天。

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如在疾病恢复过程
中出现并发症等临床表现,应立即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儿,避免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流行,接触者应检疫 3 周。

四、注意事项
1、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接种,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体温正常后可适当室内活动。

2.饮食:遵医嘱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及时补充水分。

3.观察要点:监测体温,观察患儿腮腺肿痛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呕吐、乏力、食欲减退及睾丸肿胀、疼痛等症状。

4.药物治疗: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合并脑膜炎者及时予以降颅压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激素治疗。

5.专科护理:1)疼痛的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用温盐水漱口,婴幼儿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继发感染。

冷敷腮腺局部,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也可用仙人掌汁、如意金黄散,敷于患处消肿止痛。

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进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用退热剂。

应鼓励发热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出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衣被。

6.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如出现睾丸炎症状,可发热,睾丸红肿疼痛、触痛明显,局部用丁字带托起阴囊,给予冰袋冷敷局部,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7.预防传播:腮腺肿大未完全消退时,应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的物品,可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紫外线照射或阳光暴晒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

【健康教育】1.单纯腮腺炎患儿可在家隔离治疗护理,取舒适体位。

因本病经飞沫传播,应住单间,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隔离时间为腮腺肿大前6d至肿大后9d。

2.指导家长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

3.做好对发热、疼痛等症状的护理,教会家长病情观察内容及要点,一旦出现脑膜脑炎、睾丸炎等并发症时,立即就诊。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以腮腺肿胀和疼痛为特点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其他腺体也常受累。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预防接种史、有无接触史,是否发热,出诊的时间、皮疹的特点与分布等。

2、了解血常规、血和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结果,了解病原学检测结果。

3、评估患儿及家长对高热护理、肿大的腮腺的护理及如何减轻疼痛等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何护理需求。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侵入所致炎症反应和毒性反应有关。

2、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所致皮疹有关。

3、舒适改变与疾病所致的各种反应有关。

4、潜在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休克等。

5、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患者排出病原体导致易感者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致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观察体温:高热卧床休息,并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3、减轻腮腺肿痛: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多饮水。

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酸、辣、硬等食物。

肿胀局部可用中药湿敷或冷敷,以减轻疼痛。

4、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的护理。

5、预防感染传播:患儿应隔离致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

保护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鸡蛋过敏儿忌用。

健康教育:
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合理治疗,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告知发热时护理方法,指导饮食、用药及保持口腔卫生等护理方法,告知并发症的表现,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就诊。

指导家长正确的减轻疼痛和止痛方法,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1.传染源隔离: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有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应尽量隔离,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避免与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儿童接触。

2.食物与饮水卫生:保持患者的食物与饮水的卫生,使用干净的餐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给患者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流质食物、软食或糊状食物,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防止加重患者的咀嚼困难。

3.保持充足的休息: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康复。

4.温热敷治疗:对于腮腺痛、肿胀较明显的患者,可以给患者进行温热敷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并促进局部循环。

5.症状缓解治疗:可以给患者口服非处方的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以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

同时,可以给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如扑热息痛,以缓解患者的腮腺痛。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热程度及咀嚼功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如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或睾丸炎等。

7.病房环境清洁与消毒:对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要保持病房的环境清洁与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8.个人卫生的教育: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护士应进行个人卫生的教育,如洗手、咳嗽礼仪等,以预防感染的传播。

9.监测体温变化:患者的体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症状,给予相应的降温药物。

10.给予心理支持: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容易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综上所述,护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保持卫生、缓解症状、观察病情、教育患者和家属等方面的工作。

护士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在护理中的作用,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水痘护理及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水痘护理及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水痘护理及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定义: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全身皮肤粘膜成批出现并同时存在斑丘疹、疱疹和结痂。

一、护理措施:
1、保护皮肤粘膜的完整,预防继发感染,皮肤瘙痒时可局部涂以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疱疹溃破处可涂以l%龙胆紫,有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给抗生素口服或注射控制感染。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

3、体温过高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4、隔离病人,无并发症的患儿多在家隔离到疱疹全部结痂。

5、做好健康教育,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常并发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本病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一、护理措施:
1、隔离患儿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患儿因腮腺肿胀而疼痛,应给予易消化,清淡流质或软食,忌酸、硬、辣等刺激性食品、餐后用生理盐水或4%硼酸溶液漱口或清洗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

3、腮腺肿胀处病灶可冷敷,亦可用紫金锭擦干肿胀处,或青黛散调醋贴敷,每日1—2次。

4、发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用退热剂。

5、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6、并发睾丸炎者应延长卧床时间,并以丁字带托起,局部可冷敷以减轻疼痛。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7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尿淀粉酶:发病早期增高 ,第2周左右恢复正常。 3.血清抗体检测:血清特异性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4. 病毒分离:病人的唾液、尿液、脑脊液、血中可分离出病毒。 四、治疗原则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五、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12:09:10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4.患儿,女,6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D
A.喉炎
B.胰腺炎
C.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支气管炎
5.患儿男,4岁,发热、腹痛3天,一侧腮腺肿大,外周血检查基本正常,护士还应重点关注的检查是 E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2.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C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
12:09:10
A.血糖和尿糖 B.尿常规检查 C.肝功能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12:09:10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共用题干)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人院,查体:体温40C,右腮腺肿胀压痛 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

2、急性期及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

3、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酸性食物及其他刺激性较强食物。

4、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液漱口。

5、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患者神志、意识改变,及时发现头痛进展程度,及时脱水,防止因合并脑炎而造成死亡。

(2)观察有无睾丸疼痛、阴囊水肿,合并睾丸炎及妇女下腹痛、背痛,合并卵巢炎现象。

(3)如患者主诉上腹痛,有压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常伴有胰腺炎发生,应给予禁食,急查血尿淀粉酶。

(4)注意患者有无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常伴有心肌炎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通知医生。

6、对肿大的腮腺及睾丸应及时给于外敷,对肿大的睾丸可用棉花垫好,再用丁
字带托起。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腮腺一侧
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

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

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

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
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
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腮腺炎的症状:发热、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性肿大、疼痛、流行特点。

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腮肿
发生前7天至肿大后9天均有传染性。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冬、
春季多见。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儿童常并发脑膜炎,成人常并发睾
丸炎及卵巢炎等。

发现病人,立即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
全消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2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富有营养,如稀饭、面汤、面
条等。

避免酸辣甜及硬而干燥的食物。

防止腺体肿胀加剧。

3要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指导和协助病人经常用生理盐水或复
方硼酸水漱口,多饮水,以利于降温。

4流行期间不串门,外出戴口罩。

5对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物应进行消毒处理。

6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住院治疗。

7如病人出现睾丸炎并发症时,应用丁字带将睾丸托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