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教学大纲

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教学大纲

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结构,深入掌握CPU的工作原理以及内存与I/O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计算机编程的能力。

本教材为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学习目标1.掌握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开发环境;3.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包括逻辑控制指令,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中断程序设计等;4.了解汇编语言与其他高级编程语言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结构1.计算机体系结构2.计算机组成原理3.存储体系结构第二章:IBMPC汇编语言基础知识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框架3.程序、数据段的定义和使用4.操作数的表示方法第三章:逻辑控制指令1.转移指令2.条件转移指令3.循环指令第四章:算数逻辑指令1.加、减指令2.逻辑运算指令3.移位指令第五章:I/O指令1.端口输入输出指令2.内存读写指令第六章:基本中断程序设计1.中断源与中断向量2.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第七章:高级中断程序设计1.硬件中断设计(定时器、键盘)2.软件中断设计(DOS中断)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2.设计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系统,能够进行键盘输入、屏幕输出。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面授课、互动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作业;2.期中考试:闭卷笔试;3.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参考书目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王爱勤、张荣泰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8086/8088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编程和设计》, WalterA.Tridgell,电子工业出版社。

总结本课程从计算机系统架构出发,推导出计算机的基本指令集和汇编语言,并围绕汇编语言的设计和开发环境上进行操作。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底层编程能力,提高其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语法和指令2.数据传送、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指令的使用3.条件分支和循环控制指令的应用4.子程序和函数的设计与调用5.实践中的程序调试和测试技巧三、实验环境和工具1.计算机硬件:至少一台支持汇编语言开发的计算机2.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3.汇编语言开发工具:MASM、NASM等4.调试工具:调试器、PE浏览器等四、实验要求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2.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汇编指令和程序设计技巧。

3.理解并掌握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流程1.实验前:预习相关课程内容,了解实验任务的要求和目标。

2.实验中: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同时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尽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实验后:总结和归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撰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内容详述1.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语法和指令-学习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掌握汇编指令的书写和使用方法2.实验二:数据传送、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指令的使用-学习数据传送指令的使用方法,实现变量的读写和数据传递-学习算术运算指令的使用方法,实现数值的加减乘除等操作-学习逻辑运算指令的使用方法,实现条件判断和逻辑运算3.实验三:条件分支和循环控制指令的应用-学习条件分支指令的使用方法,实现条件判断和跳转-学习循环控制指令的使用方法,实现循环操作和计数4.实验四:子程序和函数的设计与调用-学习子程序的设计和调用方法,实现程序代码的模块化和复用-学习函数的设计和调用方法,实现特定功能的封装和调用5.实验五:实践中的程序调试和测试技巧-学习程序调试技巧,如断点调试、单步执行等-学习程序测试技巧七、实验评分1.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20分2.实验任务的完成程度:60分3.实验中的操作和程序编写能力:20分八、参考教材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李文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汪金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以上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的流程和方式。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390226Z10课程名称(中/英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适用专业:软件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汇编语言,王爽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Intel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Kip R.Irvine,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 汇编语言,郑晓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IBM-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温冬婵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设计指导书,沈美明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选修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原理,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至关重要。

课程主要介绍Intel80X86汇编语言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构成;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等程序设计以及中断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典型的汇编指令系统,具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以后系统软硬件开发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的能力,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一)知识学习要求1、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各寄存器的名称和用途,存储器分段结构,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的概念,物理地址的形成,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2、掌握各种寻址方式,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3、掌握每一条指令的格式、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且分析各种指令执行后的结果,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4、学会使用各种操作数运算符,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5、掌握常用伪指令的格式和功能,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6、掌握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构成,汇编语言上机调试运行过程以及常用的DEBUG 命令,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②-B;7、掌握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利用比较和条件转移指令实现程序分支,利用跳转表实现多路分支,循环程序控制方法和多重循环程序设计,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8、掌握子程序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主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9、掌握中断程序设计方法及DOS与BIOS中断调用方法,对应培养方案“培养要求”1-①-B。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语⾔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纲课程教学⼤纲(理论课)课程名称:汇编语⾔程序设计适⽤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制订时间: 2006年8⽉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汇编语⾔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纲(2002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代码:0502121009⼆、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三、预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级语⾔程序设计等四、学分: 4学分五、学时: 86学时(其中实验部分32学时)六、课程概述:汇编语⾔是计算机能提供给⽤户最快也最有效的语⾔,也是能够利⽤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语⾔,因⽽在对于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的场合,汇编语⾔是必不可少的,⾄于对于很多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场合,则更是⾮⽤汇编语⾔不可。

汇编语⾔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门必修课程是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最佳切⼊点。

通过汇编语⾔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理论中包括CPU体系结构、指令调度⽅式、存储器管理、基本输⼊输出接⼝的理解都会有⼀个⽐较本质⽽且直观的认识。

在对汇编语⾔实际运⽤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帮助对⾼级语⾔程序设计的深⼊体会,包括变量的组织,地址的访问,循环与分⽀在机器码中的处理,调⽤函数时参数的传递等,所以汇编语⾔在本专业中是⼀门核⼼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是加深对后续课程认识的基础。

七、教学⽬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和基本寻址⽅式,学⽣要达到对程序在计算机中的基本调度有⼀定认识,对⼆进制基础理论有深⼊的理解,同时熟练掌握8086汇编语⾔的编写⽅式,掌握基本的系统调⽤,具备良好的源程序调试能⼒以及最基本的、实模式下的反汇编能⼒。

⼋、学时分配表九、教学基本内容:第⼀章汇编语⾔基础知识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中进制及其转换、有符号数的表⽰⽅法、80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和寄存器组、8086的各种寻址⽅式;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程序设计语⾔等基础知识,了解Intel80x86系列微处理器和PC微型计算机系统。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汇编课主要介绍汇编语言的基础理论、编程工具、编程方法和应用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在计算机底层编程的经验,同时了解程序在机器上运行的基本原理,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关注影响程序运行的系统特征,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编写出高效、可靠的程序,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与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其结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自习和上机实验等环节,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编程结构,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学会上机调试、运行程序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的能力。

主体的内容结构如下图。

即以整数/浮点数/体系结构基础知识/虚存、异常概念为基本,从C语言与汇编的对应关系入手,讲授汇编语言自身的格式、语法、程序设计等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汇编语言基础知识6学时1.1 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结构 1.5学时1.2 各类指令集简介 1.5学时1.3 整数的计算机表示与运算 1.5学时1.4 浮点数的计算机表示 1.5学时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2学时2.1 计算机系统构成与保护模式第三章C语言与汇编12.5学时3.1 寻址模式与数据传输指令等3学时3.2 控制流3学时3.3 栈与过程调用的机器表示3学时3.4 汇编实验2学时3.5 数据的机器表示 1.5 学时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格式6学时4.1 程序格式与伪操作等3学时4.2 上机过程等3学时第五章循环与分支程序6学时5.1 循环程序设计3学时5.2 分支程序设计3学时第六章子程序设计6学时6.1 子程序设计-1 3学时6.2 子程序设计-2 3学时第七章MIPS汇编7.5学时7.1 MIPS汇编初步2学时7.2 MIPS指令集与汇编程序设计2学时7.3 MIPS异常处理 1.5学时7.4虚存管理初步1学时7.5 MIPS内存管理1学时第八章补充内容2学时8.1 可定制处理器指令集四、实验内容(1)用递归子程序计算Fibonacci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之后的又一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但讲解的是面向处理器的低级语言。

该课程一方面加强学生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另一方面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从软件角度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同时,还作为自动控制等与硬件相关应用领域的程序设计基础,以及为“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提供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Intel 80x86指令系统和微软MASM展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学习80x86整数指令系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汇编语言源程序语句和格式,能够利用顺序、分支、循环和子程序等结构解决常规问题。

本课程配有上机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具有阅读、编辑、汇编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的能力。

授课目标“汇编语言”课程主要基于32位Windows控制台,以IA-32处理器常用指令和微软MASM展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编程实践以普通32位PC机为唯一硬件条件,结合MASM开发软件包进行。

课程从开发环境的熟悉、MASM开发方法的练习、开发过程的熟练掌握,逐步掌握常用指令应用、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的编程。

课程大纲第1周汇编语言基础1-1 硬件组成1-2 程序格式1-3 开发过程第1周测试第2周数据表示2-1 常量表达2-2 变量定义2-3 变量应用第2周测试第3周数据寻址3-1 立即数寻址3-2 寄存器寻址3-3 存储器寻址第3周测试第4周通用数据处理指令4-1 数据传送类指令4-2 算术运算类指令4-3 位操作类指令第4周测试第5周顺序程序结构5-1 移位实现乘法5-2 自然数求和第5周测试第6周分支程序结构6-1 转移指令6-2 单分支结构6-3 双分支结构第6周测试第7周循环程序结构7-1 循环指令7-2 计数控制循环7-3 条件控制循环第7周测试第8周子程序结构8-1 子程序设计8-2 参数传递8-3 程序模块第8周测试预备知识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C语言及其编程方法参考资料[1] 钱晓捷编著,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2016年7月,ISBN 978-7-111-54335-0[2] 钱晓捷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IA-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第5版),2014年7月,ISBN 978-7-111-47206-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总学时:50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18(有课程实验)开课学院:皖江学院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大纲执笔人:教学院长审定:教研室主任审核: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快而又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在对于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汇编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对于很多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则更是非用汇编语言不可。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核心课程的必要先修课,而且对于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熟悉上机操作和程序调试技术都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中断调用和系统功能调用等高级程序员技术,通过实验应能独立上机调试和编制较大型的汇编语言程序,为很好地使用计算机编程及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汇编语言的特性及其编程技术,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2)建立起“机器”和“程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3)能独立上机调试和编制汇编语言程序。

(4)对于汇编语言的模块化程序设计要求熟练掌握。

(5)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课程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指令系统中的常用指令及其功能,存储器的组织方式和寻址方式,CPU内部寄存器的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上机操作,常用的中断功能调用。

难点:存储器的组织方式和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上机操作,常用中断功能调用的应用。

三、本文第一章汇编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目的】本章内容是本课程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学习意义,掌握数据的编码、存储器的组织、CPU寄存器的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操作系统"和"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等其它核心课程必要的先修课,而且对于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熟悉上机操作和程序调试技术都有重要作用。

因此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1、应使学生掌握8086/8088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8086/8088宏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应使学生基本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正确地使用结构化、模块程序设计技术。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应使学生比较熟练地使用调试工具DEBUG调试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

注意提高学生的调试能力。

4、注意与前后相关课程的关系。

使学生对前导课程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知识点]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数据的表示和类型、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Intel 8088/8086微处理器基本概念、存储器分段和地址的形成、[教学内容]1.以二进制存在的机器语言。

计算机内部数的存储及运算也都是采用二进制。

2.制数的值由1所在位置的权来确定。

3.进制是一种很重要的短格式记数法,它把二进制数每4位分成一组,分别用0-9和A-F来表示0000-1111。

反之,16进制数的每一位用四位二进制表示,就是相应的二进制数。

4.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主要有降幂法和除法。

计算机十化二程序中采取下面的算法:5.标志位OF=1表示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无效。

CF=1表示无符号数运算结果无效。

6.计算机中的字符数据用ASCⅡ码表示,一个字符在存储器中占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码)。

7.BCD码是一种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又称二-十进制数或8421码,它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十进制数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及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三、课程目标
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
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内部的运行机理,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
知识,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
上机实验,使学生受到软硬件实验的初步训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 为什么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2)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
(3)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5) 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2.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指令、代码指令、机器语言、汇编指令、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源程
序、汇编程序、汇编等概念;掌握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及
运算;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与”、“或”、“非”、“异或”等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存储器、中央处理机和外部设备。

2.基本要求
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及其关系。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总线;存储器的内容、地址及存储器的分段;中央处理机的组成、80X86系列CPU工作寄存器构成和功能,特别是段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外设接口、端口和8086/8088的端口地址范围和访问方法。

第三章80X86的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重点内容)
IBM PC机的寻址方式、IBM PC机的指令系统。

2.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IBM PC机寻址方式及物理地址的计算;数据传送、算术、逻辑、串处理、控制转移和处理机控制指令六组中的所有指令的格式、操作、及影响的标志位。

了解机器语言的指令组成;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1.教学内容
汇编程序功能、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2.基本要求
掌握DEBUG程序和命令及能用DEBUG 程序调试和运行简单小程序;汇编语言上机步骤、汇编程序的功能;数据定义及存储器分配、表达式赋值“EQU”和“=”、段定义、程序开始和结束、对准、基数控制等六类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中的名字、操作、操作数和注释等项。

第五章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结构、循环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
2.基本要求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步骤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循环的设计方法和多层循环的设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编制相应的程序。

第六章子程序结构
1.教学内容
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嵌套与递归子程序、子程序举例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2.基本要求
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的方法;子程序的嵌套调用方法;DOS 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

理解子程序的递归调用方法。

第七章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1.教学内容
宏汇编、重复汇编和条件汇编。

2.基本要求
掌握宏定义和宏调用;重复宏定义。

理解条件汇编。

第八章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和中断传送方式。

2.基本要求
掌握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的编程方法;中断、中断向量设置和取中断向量的方法、中断过程、中断分类、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了解DMA方式的概念和步骤。

第九章 BIOS和DOS中断
1.教学内容
键盘I/O、打印机I/O和串行通讯口I/O。

2.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键盘、打印机和串行通讯口的I/O的编程方法。

第十章图形显示
1.教学内容
显示方式、文本方式、字符图形、动画显示的基础和彩色图形。

2.基本要求
理解用汇编语言设置显示方式、及图形、文本编制程序。

五、课时分配表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沈美明温冬婵主编)

参考书:
1.《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6月出版,顾元刚等编主编)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吴向军,罗园明等主编)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建议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中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指令和寻址方式,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早些上机开始编程训练,可把有关指令分散到其后各章节讲述,例如,把转移指令放到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一章,把中断指令放到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一章等等,同是结合大量的习题练习强化学生对有关指令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后续章节中能熟练应用
修订人 (签字)
审核人 (签字)
批准人(签字)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二、实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其它课程的先导课,汇编语言实验是汇编语言教学中一个必需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和编程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编程,多上机操作调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才能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技巧,才能真正学好本课程。

因此,学生在课内学时之外,还要多进行课外上机练习,多做题,多实践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必须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微机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和伪指令系统、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和使用等知识。

其主要目的是:
1.掌握程序基本结构以及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阅读、编写、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调试程序DEBUG的使用,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4.学会使用MASM、LINK、DEBUG等汇编工具软件。

5.通过上机实践,学会简单汇编程序的编程,调试方法。

6.通过上机实践,初步学会利用系统软、硬件资源及开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7.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1.掌握DEBUG的应用
2.掌握寻址方式
3.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即用EDIT建立ASM文件、用MASM产生OBJ文件和用LINK程序产生EXE文件。

4.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

5.掌握汇编语言指令和伪指令的基本功能
6.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7.掌握循环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8.掌握子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五、主要仪器设备
安装MASM的计算机
注:综合性实验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
七、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
1、实验操作:在实验进行中,老师考察学生的实验认真态度、实验操作技能
及实验结果给出实验操作分。

2、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于下一次实验前提交。

教师根
据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完整性、调试数据的合理性,对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的问题分析、实验总结等方面给出实验报告成绩。

其中报告完整、字迹工整(30%)、实验步骤清楚(30%)、实验结果正确(20%)、分析总结认真(20%)。

3、实验考核:由平时学生实验和实验报告成绩作为本课程实验成绩。

本实验成绩所占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

八、教材及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汇编语言实验讲义》自编)
建议参考书:
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年8月出版,沈美明温冬婵等主编)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吴向军,罗园
明等主编)

制订人(签字)陈生庆
审核人(签字)
批准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