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理科学霸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2_2014高考状元笔记
高三生物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三生物必修二必背学问点假设一个人内心不求上进,外力一般起不到什么作用。
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更是这样的,假设考生没有上进心,有再多的潜能都不能得到激发。
所以艰辛奋斗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必修二必背学问点,期望大家能够宠爱!高三生物必修二必背学问点1植物的激素调整一、生长素1、生长素的觉察(1)达尔文的试验:试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3)科戈的试验:分别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状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整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凹凸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响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导语】⾼中⽣物对于许多理科学⽣来说不是⼀门简单的学科,因为在⽣物学上有太多的记忆和理解。
如果我们不重视孩⼦,他们就会被抛弃,结果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学习⽣物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知道很多知识,⽽且要学会正确的学习。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分⼦与细胞》 1.⽣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态系统→⽣物圈 2.显微镜的使⽤:先低后⾼,不动粗焦(调到⾼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量元素:C、H、O、N、P、S、Ka、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6.⽔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由⽔(约95.5%)和结合⽔(约4.5%),⼆者可以相互转化。
⽔是⽣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性、⾼效性。
激素作⽤的特点是:特异性、⾼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沉淀 蛋⽩质:双缩脲试剂——紫⾊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苏丹Ⅳ染液——红⾊ 11.蛋⽩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元素组成:C、H、O、N,⼤多数蛋⽩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个氨基和⼀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间通过脱⽔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成。
⼆肽:由2个氨基酸分⼦组成的肽链。
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
多肽:n≥3 公式:脱⽔缩合时脱去的⽔分⼦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排列顺序不同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质、多糖,其中基本⾻架是磷脂双分⼦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2014年高考高中生物必修2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 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YR、Yr、yR、yr ,数量比例是: 1:1:1:1 。
学霸高三生物笔记总结

学霸高三生物笔记总结生物总是出现在最前面,因为生物最简单。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你背了,只要你知道书上哪一页讲了什么,你绝对可以做出题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笔记,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生物笔记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安徽2014高考理科状元董吉洋生物笔记

安徽2014高考理科状元董吉洋生物笔记一、概述2014年,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以生物成绩夺得高考状元的称号,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人物。
其生物成绩突出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对生物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总结。
本文将针对董吉洋的生物学习方法和笔记风格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从中领悟到他成功的秘诀。
二、学习方法1.系统分块董吉洋的生物学习方法非常系统和有条理。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他会将知识点进行分块,建立起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
这样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解。
2.理论通联实际董吉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善于将理论通联实际,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帮助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
3.反复训练董吉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善于反复训练,通过多次练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还可以帮助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三、笔记风格1.条理清晰董吉洋的生物笔记非常条理清晰,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标题和详细的内容概要。
这种笔记风格有助于复习时快速找到所需知识点,提高复习的效率。
2.关键词标注董吉洋在笔记中善于标注关键词,通过不同颜色的划线、加粗等方式突出重点知识,让重点知识一目了然,方便后期复习。
3.图文并茂董吉洋的笔记中有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内容,通过插图和图表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物知识,使得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总结安徽2014高考理科状元董吉洋之所以能够在生物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方面是他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则是他严谨细致的笔记风格。
通过分析董吉洋的学习方法和笔记风格,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学习生物过程中,应该注重梳理知识框架和加强理论通联实际的能力,同时在笔记中要注意条理清晰、关键词标注和图文并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4年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必备归纳总结

2014年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必备归纳总结
2014年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必备归纳总结高三2014年必修一生物知识:人类遗传病与优生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高三2014年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染色体变异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4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环境污染的防治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4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点:环境污染的危害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点击查看高三生物知识点栏目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三必修一生物知识必备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考状元生物整理笔记

高考状元生物整理笔记学生在复习阶段由于复习不得法而导致基础知识依然有欠缺,那么高考生物该怎么学习呢?高考状元怎么学习,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高考状元生物整理笔记的资料,供参考!高考状元生物整理笔记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3.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无核膜,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硝化细菌]4.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水绵-绿藻/伞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蛔虫]5.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壁较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核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有核膜、核仁细胞器核糖体多种细胞器染色体无有种类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6.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视野亮)→移动视野中央(偏左移左)→高倍物镜观察(视野暗):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7.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壁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除去。
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
(二)细胞膜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脂质最多,约占5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高三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归纳

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和减数*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
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
第一次*;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
③三判断——对照*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各时期)来判断*时期。
附有丝*各期特点(口诀):
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间)
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
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
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
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