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物理练习册力学第四章作业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不定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B。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力F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1=3 m/s2,力F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2=4 m/s2,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为( )A. 8 m/s2B. 5 m/s2C. 1 m/s2 D。
7 m/s23.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4. 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C.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
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5。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一状态为止。
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填“是”或“不是”)3、惯性:(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2)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大。
问题1:如何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图1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练习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 “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 B。
2gC。
3g D. 4g2。
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0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此传送带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到2v0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M下滑的速度不变B。
M开始在传送带上加速到2v0后匀速C. M先向下匀速运动,后向下加速,最后沿传送带向下匀速运动D。
M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3。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得到三个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直线平行,则下列由图线判断所得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μA=μB=μCB. m A<m B〈m CC. m A〉m B>m CD. μA〈μB=μC4。
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4m和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力与平衡 第1节 力的合成作业 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 力的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 ,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则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 D )A 。
30º B.60º C.90º D.120º2.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8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N ,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B )A .3NB .9NC .15ND .24N3.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力的作用,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 1=5 N ,水平向左的力F 2=10 N ,当F 2由10 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C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 ,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B )A .0B .40N ,水平向左C .20N,水平向右D .20N ,水平向左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和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F,它们的夹角变为60°时,合力的大小为( D )A .2FB .23F C .3F D .26F 6.如图所示,作用于O 点的三个力F 1、F 2、F 3合力为零.F 1沿-y 方向,大小已知.F 2与+x 方向夹角为θ(θ〈90°),大小未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3的最小可能值为F 1cos θB .F 3一定指向第二象限C .F 1与F 2的夹角越小,则F 1与F 2的合力越小D .F 3与F 2的夹角越小,则F 3与F 2的合力越小7.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 的物vF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4章 3 课后提升训练

第四章 3A组·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不为零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C.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总是相同的D.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意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ma知,F合为0,加速度为零;当F合越大,a也越大,由a=ΔvΔt知,a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率大,速度不一定大,故A、B错误.F合,a,Δv三者方向一定相同,而速度方向与这三者方向不一定相同,C错误.D正确.2.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 m/s2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 m/s2)( ) A.20 m/s2B.25 m/s2C.30 m/s2D.40 m/s2【答案】C【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20m,当推动力增大到2F时,2F-mg=ma′,即30m=ma′,所以a′=30 m/s2.3.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C.890 N D.910 N【答案】B【解析】对建筑材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210 N,然后再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Mg=F+F N,得F N=49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间的压力为490 N,B正确.4.一辆洒水车的牵引力恒定,所受到的摩擦阻力跟车的质量成正比.此车在平直的粗糙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洒水的过程中,车的运动情况是( )A.保持原速做匀速直线运动B.变为匀加速运动C.变为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D.变为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洒水车开始洒水时,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其所受的摩擦阻力,合外力为零,在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减小,所以摩擦阻力也在逐渐减小,此时合外力逐渐增大,洒水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洒水车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故D正确.5.(浙江名校期中)古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假设白鹭起飞后在某段时间内向前加速直线飞行,用F 表示此时空气对白鹭的作用力,下列关于F 的示意图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析】白鹭向前加速直线飞行,则合力水平向前,因重力竖直向下,则空气对白鹭的作用力应该斜向前上方,故B 图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A .a′<aB .a<a′<2aC .a′=2aD .a′>2a【答案】D【解析】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ma ,F -μm 2g =m2a′,解得a =F m -μg,a′=2Fm -μg=2⎝ ⎛⎭⎪⎫F m -μg +μg=2a +μg>2a,故D 正确,A 、B 、C 错误.7.如图,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 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 .(M +m)gB .(M +m)g -FC .(M +m)g +Fsin θD .(M +m)g -Fsin θ【答案】D【解析】以物块和楔形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 +m)g ,拉力F ,地面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F N =(M +m)g -Fsin θ,故选D.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在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B .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D .速度一直减小,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解析】在接触的第一个阶段mg>kx ,F 合=mg -kx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向下运动,x 逐渐增大,所以F 合逐渐减小,由a =F 合m 得,a =mg -kxm ,方向竖直向下,且逐渐减小,又因为这一阶段a 与v 都竖直向下,所以v 逐渐增大.当mg =kg<kg ,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向下运动,x 继续增大,F 合增大,a =kx -mgm ,方向竖直向上,随x 的增大而增大,此时a 与v 方向相反,所以v 逐渐减小.综上所述,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F 合的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大小先减小后增大;a 的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大小先减小后增大;v 的方向向下,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故C 正确,A 、B 、D 错误.9.如图,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P.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相同的小球Q.当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θ<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一定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 .轻杆对小球P 的弹力沿轻杆方向C .小球P 受到的合力不一定沿水平方向D .小球Q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tan α【答案】D【解析】对细线吊的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α=ma ,得到a =gtan α.故加速度向右,小车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故A 错误;对P 球,设受到杆的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β=ma′,得β=α>θ,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故B 错误;小球P 和Q 的加速度相同,水平向右,则两球的合力均水平向右,大小F 合=ma =mgtan α,故C 错误,D 正确.B 组·能力提升10.(多选)如图所示,A 、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A 、B 两球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答案】BC【解析】系统原来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 球有F 弹=mgsin θ,对A 球有F 绳=F 弹+mgsin θ,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B 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A 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合m =F 弹+mgsin θm =2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选项A 、D 错误;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与结论相符,选项B 、C 正确.11.(多选)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现在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 N 和20 N ,剩余一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1 m/s 2B .10 m/s 2C .20 m/s 2D .30 m/s 2【答案】BC【解析】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 N 和20 N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5-20) N≤F 合≤(25+20) N ,即 5 N≤F 合≤4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合m,得加速度的范围为2.5 m/s 2≤a≤22.5 m/s 2,故B 、C 正确.1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固定在放于粗糙水平面的物块M 上,当物块处在O 处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将物块拉至P 点后释放,则物块从P 点返回O 处的过程中( )A .物块的速度不断增大,而加速度不断减小B .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而加速度先减后增C .物块的速度不断减小,而加速度不断增大D .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而加速度不断减小 【答案】B【解析】物体从P 点向左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受到向左的弹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当弹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向左做加速运动,由于弹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由于弹力小于摩擦力,故继续向左做减速运动,由于受到的合力增大,故加速度增大,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而加速度先减后增,故B正确.13.(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的瞬间( )A.a1=3g B.a1=0C.Δl1=2Δl2D.Δl1=Δl2【答案】AC【解析】对a、b、c分别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对a有F2=F1+mg,对b有F1=F+mg,对c有F=mg,所以F1=2mg.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因形变需要过程,绳的弹力可以突变,绳断拉力立即为零.当绳断后,b与c受力不变,仍然平衡,故a=0;对a,绳断后合力为F合=F1+mg=3mg=ma a,a a=3g,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B错误.当绳断后,b与c受力不变,则F1=kΔl1,Δl1=2mgk;同时F=kΔl2,所以:Δl2=mgk,联立得Δl1=2Δl2,故C正确,D错误.14.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 kg 的木板B 静止在水平面上.某时刻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滑上木板,初速度v 0=4 m/s.此后A 和B 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A 与B 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 的质量.【答案】(1)0.2 (2)0.1 (3)6 kg【解析】(1)由图像可知,A 在0~1 s 内的加速度 a 1=v 1-v 0t 1=-2 m/s 2,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1, 解得μ1=0.2.(2)由图像知,A 、B 在1~3 s 内的加速度 a 3=v 3-v 1t 2=-1 m/s 2,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2(M +m)g =(M +m)a 3, 解得μ2=0.1.(3)由图像可知B 在0~1 s 内的加速度 a 2=v 1-v′0t 1=2 m/s 2,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μ2(M +m)g =Ma 2, 代入数据解得m =6 kg.15.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g 取10 m/s 2,求:(1)0~6 s,6~10 s 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0~10 s 内物体运动的位移.(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推力F 的大小.【答案】(1)1 m/s 2 2 m/s 2 (2)46 m (3)0.2 6 N 【解析】(1)0~6 s 内的加速度 a 1=Δv 1Δt 1=8-26m/s 2=1 m/s 2,6~1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a 2=Δv 2Δt 2=0-84 m/s 2=-2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2)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10 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x =12×(2+8)×6 m+12×4×8 m=46 m. (3)减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 f =-ma 2=2×2 N=4 N , 动摩擦因数μ=fmg=0.2,加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1, 解得F =f +ma 1=(4+2×1) N=6 N.第11页共11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力学单位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力学单位制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kg、m、km/hB.m、s、kgC.m、N、kgD.N、g、m/s22.(多选)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是由m、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可知,它是由m/s、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B.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ΔvΔtC.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F可知,它是由N、kg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mD.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3.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米b.牛顿c.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h.秒j.长度A.a、b、d、f属于基本单位B.a、f、h属于基本单位C.a、e、g属于基本量D.b、g、j属于基本量4.下列关于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三个物理量被选作力学的基本物理量B.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导出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D.只有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5.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根据决议,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用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
下列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A.力B.质量C.速度D.电荷量6.张扬同学参加了1 000米跑、肺活量、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等项目的身体素质测试,其测试成绩中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进行计量的是( )A.1 000米跑:3分10秒B.肺活量:3 200毫升C.引体向上:15次D.投掷实心球:14.5米7.在初中已经学过,如果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W=FL,我们还学过,功的单位是焦耳(J),由功的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焦耳(J)用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表示应为( )A.kg·m/s2B.kg·m2/s2C.kg·m/sD.kg·m2/s8.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时(用字母表示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F(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2m查这个结果( )A.一定正确B.一定错误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二、非选择题9.1995年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在实验中观察到了顶夸克,测得它的静止质量m=3.1×10-25 kg,寿命τ=0.4×10-24 s,这是近二十几年粒子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4节力学单位制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4节力学单位制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多选)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密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 .1 N/kg =1 m/s 2D .“m”“kg”“N”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 CD解析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A 错误;“牛顿”不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单位换算关系可知,1 N/kg =1 m/s 2,C 正确;“m”“kg”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N”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D 正确。
2.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是由m 、s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B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由公式a =Δv Δt 可知,它是由m/s 和s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C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由公式a =Fm可知,它是由N 、kg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 A解析 在力学中选长度、时间、质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而m/s 、N 都是导出单位,所以A 正确,B 、C 、D 错误。
3.测量“国际单位制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 .米尺、弹簧秤、停表 B .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 .量筒、天平、停表 D .米尺、天平、停表 答案 D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可知相应的测量工具为米尺、天平、停表,故D 正确。
4.(多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 ,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 =1.2 cm ,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 ,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 .a =Δx t 2=1.20.12 m/s 2=120 m/s 2B .a =Δx t 2=1.2×10-20.12m/s 2=1.2 m/s 2C .F =ma =500×1.2 N=600 ND .F =ma =0.5×1.2 N=0.6 N 答案 BD解析 Δx =1.2 cm =1.2×10-2m ,根据Δx =at 2得a =Δx t 2=1.2×10-20.12m/s 2=1.2 m/s 2,故A 错误,B 正确;又因500 g =0.5 kg ,由F =ma 得F =ma =0.5×1.2 N=0.6 N ,故C 错误,D 正确。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四章 1 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祝:学子考试顺利,学业有成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基础巩固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说明了()A.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B.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质量为60 kg的人以1 m/s的速度运动,质量为100 g的子弹以600 m/s的速度飞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惯性大B.子弹的惯性大C.人和子弹的惯性一样大D.无法判断3.(2019湖北襄阳四中高一上月考)冰壶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滑行途中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有()A.推力B.阻力C.向前的惯性力D.推力和阻力4.如图,某同学坐在列车的车厢内,列车正在向前行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相对桌面静止。
他发现小球突然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匀速前进B.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C.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D.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5.如图所示,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从B点正上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可能落在A处B.一定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有可能6.(多选)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
惯性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下面几个生活实例,不是利用惯性的是()A.除去衣服上的灰尘时,需用力拍打衣服B.小型客车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需要助跑D.运输玻璃制品时,包装箱内要垫上厚厚的泡沫塑料7.有一个旅游爱好者,想做环球旅行,他设想乘坐一气球将自己悬浮在高空中,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他只要在空中停留一天,就可以环球旅行一次了,他这个设想可行吗?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2.(2019湖北广水市一中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利用两个对接的斜面,左侧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又沿右侧斜面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质量为m的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返回地球时,可认 为该飞船只在地球的引力场中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 力恒量为G,则当它从距地球中心R1处下降到R2处时,飞船增加 的动能应等于
两个质点在相向运动时,运动方向相反,故由矢量的 合成有:
P P1 P2 2mE 2 4m 4E 3 2mE
5、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 和必为零.
(A) 1.5 J. (B) 3 J. (C) 4.5 J.
由动能定理可得:
W
1 2
mv2
1 2
mv02
而由运动学知识有:
v dx i dy j 5i tj dt dt
故 v4 5i 4 j v2 5i 2 j
代入第一式可得 W 3J
(D) -1.5 J.
9、质量为mr的 A质co点s在t i外力B s作in用t下j ,其运动方程为
一、选择题:将最合题意的答案前的字母 填在答题表内,并写出简单解答过程。
1、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 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 动机的功率一定,下面哪 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汽车的加速度是不变的.
B、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
C、汽车的加速度与它的速度成 正比.
D、汽车的速度与它通过的路程 成正比.
E、汽车的动能与它通过的路程 成正比.
(C) 67 J.
(D) 91 J.
由功的计算式有:W=F r
= 3i 5 j 9k 4i 5 j 6k
=-3 4 55 9 6
=67 J
3、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F F0 (xi yj)
式中A、B、都是正的常量.由此可知外力在t=0到t=/(2)这 段时间内所作的功为
A 1 m2 (A2 B2 )
2
B m2(A2 B2)
C 1 m2 (A2 B2 )
2
D 1 m2 (B2 A2 )
2
由动能定理可得:
W
1 2
mv2
1 2
mv02
而由运动学知识有:
v dx i dy j A sinti B costj
dt dt
故
vt
A
sin
2
i
B cos
2
j
A
v0 A sin 0i B cos 0 j B
代入第一式可得
1 m2 ( A2 B2 )
解出
v=13 m/s
2、 一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 = 0.20,斜面固定,倾角 = 45°.现给予 物体以初速率v 0 = 10 m/s,使它沿斜面向上滑,如图所示.求: •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h; •该物体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率v .
2、解:(1)根据功能原理,有
fs
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拉升了高度h,物体与斜面间的摩
擦系数为 .摩擦力在此过程中所作的功Wf=____________.
mghctg Fhsin sin
解:得用功的计算公式有
Wf=-fs
而摩擦力为 f=N mg cos F sin
F
物体通过的距离为 s h sin
A
1 2
kx22
mgx2
sin
B
1 2
k ( x2
x1 )2
mg ( x2
x1)
sin
C
1 2
k
( x2
x1 )2
1 2
kx12
mgx2
sin
D
1 2
k ( x2
x1 )2
mg ( x2
x1) cos
x2 x1
B
b
k
O
A
a
11、如图所示,子弹射入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静止的木块而不 穿出.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子弹的动能转变为木块的动能. • 子弹─木块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作的功. • 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作的功等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
作置用过在程质中,点力上.F 在对该它质所点作从的坐功标为原点运动到(0,2R)位
A F0R2 B 2F0R2 C 3F0R2 C 4F0R2
由功的计算式有:W=rr0 F dr
=
r r0
F0 (xi
yj )
dxi
dyj
=
0 0
F0 xdx
2R
圆,周方到向达始B终点沿时x,轴力正向F0,所即作的F0功 为F0Wi =.当_质_-_点_F_从0_R_A_点__沿.逆时针方向走过3 /4
由功的计算式有:
W=
r
F dr
r0
=
r r0
F0i
dxi
dyj
=
x 0
F0dx
0
0
F0
x
0
x
B RO
x A
2、如图所示,一斜面倾角为,用与斜面成角的恒力 F
m2 g 2
为_______2_k_______.
解: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为0 ,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都转化为弹性势能。
1 kx2 W 2
再物体最后处于平衡状态有 得
kx mg x mg
k
所以
W= 1 2
kx2
1 2
k
mg k
2
m2 g 2 2k
5、有一质量为m=5 kg的物体,在0到10秒内,受到如图所示的 变力F的作用.物体由静止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力的方向始终 为x轴的正方向.则10秒内变力F所做的功为__4_0_0_0__J_____.
解:用动能定理,对物体
1 mv2 0 W 2
F(N) 40
再由动量定理有
20 t(s)
10
0 Fdt mv 0
O 5 10
而
10
Fdt
为图示中曲线与t轴之间所围面积200Ns。
0
故速率为 v= 200=40m / s 5
W=1 mv2 0 1 5 402=4000J
(A) 1∶2∶3. (B) 1∶4∶9. (C) 1∶1∶1. (D) 3∶2∶1.
(E) 3:2: 1
解:用动能定理,对物体
F制
s=0-
1 mv2 2
注意:制动即指使物体停止的力。
则有制动距离之比(在制动力相同时)为物体的动能变化之比为1:1:1
14、 速度为v的子弹,打穿一块不动的木板后速度变为零,设木 板对子弹的阻力是恒定的.那么,当子弹射入木板的深度等于 其厚度的一半时,子弹的速度是
A 1 v B 1v
4
3
C 1 v
2
D 1 v
2
解:以子弹为研究对象用动能定理有阻力所做的功
f s=0- 1 mv2 2
子弹射入木板的深度等于其厚度的一半时有
f 1 s=1 mv2-1 mv2
22
2
则由上两式可得 v 1 v 2
15、 一物体挂在一弹簧下面,平衡位置在O点,现用手向下拉 物体,第一次把物体由O点拉到M点,第二次由O点拉到N点, 再由N点送回M点.则在这两个过程中
A GMm B
R2
GMm R22
C
GMm R1 R2 R1R2
D
GMm
R1 R2 R12
E
GMm
R1 R2 R12 R22
由动能定理有:增加的动能等于引力所做的功
E=W = R2 G Mm dr
R1
r2
=G Mm R2 r R1
=GMm
1 R2
-
1 R1
2
2
三、计算题:
1、质量m=2 kg的物体沿x轴作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F=10+6x2 (SI).如 果在x=0处时速度v0=0;试求该物体运动到x=4 m处时速度的大小.
解:用动能定理,对物体
1 mv 2 0
4
Fdx
4(10 6x2 )dx
2
0
0
10x 2x3=168
解:用动能定理,对物体
Wf=
1 2
mv2
0
4s后,物体具有的速度为
v=0 at 44 16m/ s
则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f=
1 2
mv2
0=
1 2
100
162=1.28
104
J
4、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m的小 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 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
v
12、一质点在几个外力同时作用下运动时,下述哪种说法正确? •质点的动量改变时,质点的动能一定改变. •质点的动能不变时,质点的动量也一定不变. •外力的冲量是0,外力的功一定为零 •外力的功为0,外力的冲量一定为0
13、作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三物体,质量之比是 1∶2∶3.若 它们的动能相等,并且作用于每一个物体上的制动力的大小都相 同,方向与各自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