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视频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南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南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 1: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让学 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读图启发学生。) 活动 2: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三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指 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 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活动 3: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印度河和恒河 的流向、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 活动 4:德干高原哪里地势高?哪里地势低?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 国家和主要城市。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 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 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④、学会分析“安 拉阿巴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干季和湿寄降水量分布 图”,了解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的特点 及西南季风对 农业生产的影 响。 ⑤、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 发源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对应课标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 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
主题单 元 问 题 古天竺国给同学们留下什么回忆? 设计
适用年 初一

南亚
所需时பைடு நூலகம்
课内 2 课时;课外 1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节是自“认识区域”中的“了解地区”的第二部分,通过东南亚的 学习,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概念 形成和提高,通过本节南亚的学习,会对下一步国家的学习起到很好 的铺垫。本节重点和难点是: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 特征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南亚国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对于我 们的启示 三大地形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三 大地区及位置,再由此分析受地形影响的两大河流的发源地、流经的 国家和注入的海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南亚热带季风 的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既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让学生从分析安拉阿巴德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入手,分 析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从南亚的位置、地形分析气候特征的 成因,进而分析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 力和思维能力。

南亚与印度第一课时

南亚与印度第一课时

《南亚与印度》第一课时福清融城中学林文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分布和三大河流概况,掌握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地理事物的能力2. 通过了解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特点;2、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2、理解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南亚与印度课件,世界地理地图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短片《西游记》《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印度,也叫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南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区域呢?我们怎么学习它呢,今天咱们也去南亚取经,我们要取的经包括3W+HWhere在哪里——位置和范围What和Why有什么、为什么——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存在问题How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措施授课:第一个Where一位置和范围南亚东接东亚、东南亚,西北部与西亚相邻,指导学生读地图,回答:1、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和什么洋之间?南亚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2、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经纬度之间?有哪些重要经纬线穿过?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东经60°—东经100°之间。

北纬10、20、30和东经70、80、90穿过。

3、南亚有哪些国家?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4、哪些国家同我国相临?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指出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区与我国相邻)第二个What二自然地理特征三大地形区北部: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冲积平原)南部: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高原东西两侧分布有低矮的山脉,东侧是东高止山,西侧是西高止山学生活动请思考:德干高原的地势高低?(根据德干高原南部的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西高东低)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引导学生读出上游河段名称:雅鲁藏布江)学生读图1、恒河和印度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各在哪里?1、恒河和印度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各在哪里?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注入阿拉伯海(没流经印度)恒河发源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师: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2. 学科领域:地理3. 适用年级:高中4. 教学课时:1课时5. 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城市分布等地理特征。

(3) 分析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2. 教学难点:(1) 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探讨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图片和视频。

(2) 地图:提供南亚的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

(3) 数据表格:展示南亚地区的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吗?南亚包括哪些国家?2. 讲解:(1) 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讲解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3. 互动:(1)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吗?(2) 邀请同学分享对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看法。

4. 案例分析:(1) 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角度分析案例。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材分析】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高中音乐鉴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音乐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的呼麦,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对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交融;《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色。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创造的能力,有了一定追求美的愿望。

且通过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规范的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但类似亚洲传统音乐,学生接触少,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和了解。

因此,在课堂上应以欣赏为主,辅以模仿、学唱等音乐实践,以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和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和学习的同时,理解音乐的多元化,学会尊重音乐,树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歌唱实践等,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涵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亚洲部分地区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加深对呼麦、克隆宗、萨朗吉的音乐特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尝试接受多元的民族文化。

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多媒体课件、钢琴【新课】(一)、导入: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二)、新课教授:亚洲音乐大致可以分为5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1、东亚-----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聆听」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设疑」呼麦主要流传于哪些国家和地区?呼麦最主要的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蒙古和中国的内蒙古,一个人唱两个声部。

南亚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南亚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特点。

2. 学习南亚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3. 掌握南亚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南亚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南亚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料。

2. 南亚乐器,如塔布拉鼓、坦普拉琴等。

3. 南亚音乐乐谱和歌曲。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料,播放一段南亚音乐,激发学生对南亚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南亚音乐的印象和想法。

探究:3. 向学生介绍南亚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特点,包括南亚地区的国家和民族音乐风格的差异。

4. 向学生展示南亚乐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演奏技巧。

5. 分发南亚音乐乐谱和歌曲,让学生尝试演奏或歌唱,感受南亚音乐的节奏和音调。

实践: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南亚音乐歌曲或乐曲进行创作和演奏。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南亚音乐的特点和乐器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8. 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演奏或演唱他们的创作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9.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南亚音乐知识和技能。

10.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南亚音乐的新认识和体验。

11. 提供一些延伸学习的资源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南亚音乐。

评估:1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南亚音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4. 邀请南亚音乐家或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或表演,进一步深入了解南亚音乐。

15. 组织学生参加南亚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有机会认识、学习和创造南亚音乐,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力。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课时安排:2-3课时目标:1.了解印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学习印度音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3.了解印度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4.学习基本的印度音乐节奏和旋律模式;5.培养学生对印度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印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30分钟)1.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印度音乐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对印度音乐的了解和感知。

2.讲解:a.介绍印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印度音乐在宗教仪式和古代剧院的重要性;b.简要介绍印度音乐的分类,如北印度音乐和南印度音乐。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印度音乐家或乐队进行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所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印度音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40分钟)1.温习:通过复习前一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讲解:a. 介绍印度音乐的基本结构,包括脉(laya)、节奏(tala)和音程(swara)的概念;b.介绍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如即兴演奏和重视情感表达。

3.听觉体验:听取一段印度音乐演奏,让学生聆听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课:乐器和演奏技巧(50分钟)1.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印度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如笛子、手风琴、鼓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

2.讲解:a.介绍印度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b.着重介绍一种或几种具体的乐器,如竖琴或印度鼓,并演示其演奏技巧。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印度乐器进行研究,包括其起源、结构和演奏技巧,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四课:节奏和旋律模式(40分钟)1.温习: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讲解:a. 介绍印度音乐中常用的节奏模式(tala);b. 介绍一种或几种具体的旋律模式(raga)。

3.听觉体验:听取一段印度音乐演奏,让学生试图识别出其中的节奏和旋律模式。

4.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小段印度风格的旋律或节奏。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1. 富饶的物产有哪些?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些吗?2. 请说一说,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有哪些类型?出示东南亚物产图:提示学生:阅读图例。

【追问】(1)哪些国家的热带经济生产量较大?拓展材料: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1876年,西方殖民者把橡胶树引种到东南亚,营建了许多橡胶种植园。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宣橡胶树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麻价的劳动力,加上集中种植和科华管理,使东南亚橡校产量很快超过了南美洲。

目前,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2)请找出东南亚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3)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温馨提示]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

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出示资料图:补充:人文条件——劳动力: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种植历史悠久。

1.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出示东南亚国家分布图:(1)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他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补充—群岛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2)找出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是面积最大的?哪些国家是与我国相邻的?2.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补充: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 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

4. 观察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 000万以上。

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来自我国哪些省份呢?补充:他们之中许多人是“下南洋”谋生而定居于此。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亚洲民族民间音乐(2)》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亚洲民族民间音乐(2)》

《亚洲民族民间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感受、体验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感受此地域民间音乐的风格。

2.结合图片和视频,了解代表性乐器的外形特点与演奏方式,南亚、中亚音乐风格的来源于西亚音乐体系的特征。

3.初步了解南亚、西亚、中亚地区音乐的形成原因,理解该地区成为世界音乐源流之一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体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音乐的形成原因,认识该地区身为世界音乐源流之一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是歌手”是一档很好的音乐节目,不仅仅因为歌手实力强,还有他的音乐团队都很牛,在这个舞台上出现过古老的三弦,唱过京韵十足的京韵大鼓,响起过蒙古特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看段韩磊的《遥远的地方》,这里有一件乐器你们是否熟悉?播放视频。

二、印度音乐(南亚音乐)《在哪遥远的地方》——引出西塔尔琴刚刚视频里的乐器是印度的西塔尔。

1.介绍西塔尔印度拨弦乐器,为木质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及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西塔尔琴音色柔美、珠圆玉润,表现印度音乐中如怨如诉、婉转曲折的旋律,最具神韵魔力,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塔等地。

2.介绍西塔尔演奏大师——拉维·香卡拉维·香卡(1920—2012)是印度传统音乐作曲家和西塔尔演奏家,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音乐文化的交融做出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印度古典音乐之父”。

3.聆听《晚上的拉格》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介绍《晚上的拉格》这是一首印度的民间乐曲,采用印度传统乐器西塔尔琴独奏,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

乐曲开始以西塔尔琴连续拨奏空弦C及简单的带有装饰性的下行音,渲染了空灵静谧的情景,能感受到仿若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的画卷。

中段音乐渐渐由强加快,节奏轻快的旋律展开,使人宛如置身异国夜晚初临的美景中。

尾声音乐渐渐收拢,恢复平静,暗示人们进入静谧的梦境。

5.拓展印度的传统音乐A.欣赏视频B.印度音乐的特点三、格鲁吉亚音乐(中亚音乐)1.聆听歌曲《苏丽珂》2.思考:演唱形式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合唱:忧伤学唱歌曲高声部老师弹钢琴,学生跟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五、人口与经济
(一)人口特征
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总人口超1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南亚国家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泊尔 斯里兰卡
不丹 马尔代夫
2009年人口 11.66亿 1.76亿 1.60亿 0.29亿 0.21亿 69万 40万
世界人口排名 第2位 第6位 第7位 第43位 第53位
26
谢谢观看!
10
三、一年分三季
读图,说一说南亚的 主要气候类型?
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有较小面积的 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 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印度的地形和气候 》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说一说南 亚北部已属于中纬度, 但还是热带气候,这 是为什么?
因为南亚北部有 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 冷空气侵入,冬季气 温偏高,因此还属于 热带气候。
与孟买相比,安拉阿巴德1月气温较低——纬度较高;降水更少——离海 远,深居内陆。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安拉阿巴德
孟买
14
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讨论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南季风对南

亚农业生产的
影响 异 常 年 份
夏季风强度 适中
进退及时
夏季风弱
来得晚 退得早 夏季风强
来得早 退得晚
降水(适中) 雨期较短
阅读
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 面图。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地看出某一条线上地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在工 程建设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图,绘制沿MN线地形剖面图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第二步:确定水平基线。 第三步:标出垂直比例尺高程。 第四步:描点。 第五步:连线。
南亚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请说 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沿78 ° E经线的南亚地形剖面图
南亚地形分布图 7
探究活动
读图观察,判断德干高原地势东、西部的地势高低,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德干高原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发源于高原上的几条河流流向均为
自西向东流。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印度半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印
南亚地区的宗教分布图
度的宗教信仰》 17
探究活动:南亚地区的宗教及建筑
印度三神教:印度教 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 泊尔。印度约80%的 人口信奉印度教。
南亚的清真寺: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和马 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 要信奉伊斯兰教。巴 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 国教,97%以上人口 为穆斯林。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波斯湾
D.地中海
25
5.读南亚凉季和 甲

雨季风向图,完
成下列各题。
(1)表示南亚雨季的是__乙___图,表示凉季的是__甲___图。 (2)甲图表示的是_东__北___季风,乙图表示的是_西__南___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 水形成雨季的是_西__南___季风,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_半__岛___西__侧___和_东__北___部。 ( 3 ) 南 亚 的 气 候 主 要 是 _热___带__季__风___ 气 候 , 这 种 气 候 在 南 亚 最 显 著 的 特 征 是 _一___年__分__三__季___:__雨__季__、__凉___季__、__热__季______。
海陆位置:南亚地区位于亚洲 南部,印度洋北岸。
东濒孟加拉湾 西临阿拉伯海
4
探究活动
1、读图,找一找南亚地 区有哪些国家,哪些国家 同我国陆地接壤。
内陆国 临海国 岛国
与我国接壤的有巴基斯坦、 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读图,找一找南 亚地区各国的首都以 及加尔各答、孟买。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尼泊尔——加德满都 不丹——廷布 孟加拉国——达卡 斯里兰卡——科伦坡 马尔代夫——马累
5
阅读
南亚次大陆
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
独立的地理单元。因为它的面积小大陆,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又因为印
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主要的大国,也有人称印巴次大陆、印度次大陆。
南亚地形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鸟瞰
6
二、三大地形区
探究活动
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脉、恒 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11
季节划分
南亚凉季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
南亚雨季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
11 ~ 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水少。其中11—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季;
3 ~ 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6 ~ 10月南亚盛行海洋吹向大陆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形成雨季。
12
探究活动
读图,说出乞拉朋 齐年降水量极为丰富的 主要原因。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 斯里兰卡的佛教建筑: 部 , 建 于 1632 年 ,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它体现了伊斯兰建筑 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 风格,被誉为“世界 斯里兰卡和不丹。 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18
阅读
印度的牛
在印度,牛受到尊敬。印度教将牛视为圣物,不得加以伤害。牛在街 上能够自由地行走,在市场上可以随 意吃东西。牛衰老时还有专人负责饲 养。印度人把牛看做是幸福吉祥的象 征,一年一度的“敬牛日”盛况空前。 印度现有2亿多头牛,是世界上拥有牛 最多的国家。
降水(偏少) 雨期(较长)
降水偏多
风调雨顺
农业丰收
易发生旱灾
易发生洪涝 灾害
农业可能歉 收
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南季风不稳定,降
Hale Waihona Puke 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业造成损害。
15
南亚洪涝灾害
南亚旱灾
16
四、宗教和社会
南亚是古文明祥地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读图,说一说,目前在南亚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分别盛行在哪些国家?
南亚小麦种植面积较大,主要
南亚是黄麻主要产区,以恒
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
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
高原西部地区。
22
阅读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 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孟买和班加罗尔》
第163位 第174位
20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中国和印度人口增长趋势
21
(二)农业特征
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
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
南亚是世界上出产茶叶较多的
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 地区,是茶叶主要出口地区。茶叶
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和印度东北部。
因为该地区是山地 地形,夏季盛行从印度 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暖 湿气流沿山地抬升,形 成丰富的地形雨。
世界“雨极”,平 均年降水量达11500多 毫米。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视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
13
探究活动
读图,比较安拉阿巴德和孟买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对照两地气候统计图, 说一说,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南亚
2
新课导入
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 到哪里去取什么经?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印度》
天竺国——南亚地区;佛经——南亚是佛教发源地。
3
一、位置与国家
亚洲 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南亚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 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亚 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低纬度。
23
课堂练习
A 1.南亚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B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 )
A.3—5月
B.6—10月
C.11—12月
D.1—2月
24
D 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犹太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印度教和佛教
B 4.印度河最终注入( )
南亚地形分布图
的地理概况》
8
探究活动
在“南亚地形分布图” 上用蓝色笔描出南亚 地形图中的两条主要的河流。看图填表对比印度河 与恒河。
河流名称 发源地
流经国家
注入的海洋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恒河概况》
印度河 恒河
中国西藏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南坡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国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恒河晨浴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