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速度公式:v=s/t
变形后的公式:s=vt t=s/v
4. 张明的家到学校的路 程是1500m,他骑自行 车的速度是15km/h, 他骑车上学路上要花几 小时?合多少分?
5. 一列火车的速度144km/h,这表
示它的快慢程度是每小时行驶144km. 相当于每秒行驶多少米? 40m 某人跑步的速度是4m/s,这表示他 的快慢程度是每秒跑4m.相当于每
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定量描述物体运
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
(3)计算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v=s/t (4)单位:米/秒 m/s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Km/h
速度
(5)单位换算
1米 /秒 X3.6 3.6千米/时
3.6
体会速度大小
练习: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Km/h 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5------m/s 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5--------2.比较a、b、c三位同学赛跑快慢最简便方 法是-----------,b和d同学谁快?快多少?
想一想:
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 什么测量工具?
通过的路程------米尺
所用的时间------停表
实施方案: 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并记录有关数据。
注意:起点 终点时间和路程的测量
定量测量运动的快慢
当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 不相等时,怎样定性、定量的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性: 一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的快 定量?
表一:百米赛跑成绩
参赛者
表二:1分钟定时跑成绩 d e f 成绩(米) 300 320 280
参赛者
a
b
c 15
机械运动2

第二节机械运动第二课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一、学情分析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
课外组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另外安排一课时进行练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单位及不同单位之间换算,能运用速度公式计算运动速度,能对速度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能说出平均速度作用,会使用简单器材测平均速度,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实例练习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和社会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机械运动的分类?2、展示图片:a 、比较每张图片中谁运动的快?有什么方法判断?b 、两张图片中又是谁运动的最快?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没有发现缺点什么?通过师生探讨,引出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板书"二、速度和平均速度(三)速度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的计算公式v = 。
v 和t 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 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4.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v = 得到的。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运 动 的 描 述(共21张PPT)

4、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宇宙里一切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B、宇宙里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C、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 照物而言的;
D、 我们把一切运动总称为机械运动
当堂练:
5、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绝对不动的; B. 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 存在的; C. 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 的; D. 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 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相对于不动的乘客,列车是 静止 的; 相对于车外的事物,列车是 运动 的。
飞机空中油
相对于尾随加油的飞机,被加油飞机是 静止 的; 相对于地面,被加油飞机是 运动 的。 利用运动和静止具有 相对 性,空中加油机和歼 击机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乘 坐 电 梯
相对于电梯,人是 静止 的; 相对于地面,人是 运动 的。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形形色色的运动
问题1
• 你见过哪些运动和静止的物体,各举3例
一、机械运动 •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 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 例: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月球绕着地球转动 B、鱼在水里游动 C、学生在操场上跳绳 D、太阳光射到地球上
可能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 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 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 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 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幻灯片PPT

B.以20米/秒的速度向东运动
C.以5米/秒的速度向东运动
D.以5米/秒的速度向西运动
家庭作业: 作业本A 1(2)
你认识如图的标志吗?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秒内通 过了16米的路程,那么它第2秒末的速度是 ___米/秒,合多少____千米/时,它第3秒 钟通过的路程是____米,
2、甲、乙两车同时匀速向东行驶,甲的速度是 15米/秒,乙的速度是20米/秒,乙车的司机看甲 车,正确的说法是 [ ]3: 跑过Βιβλιοθήκη 8米 单位时间 3: 跑过3.8米
三、速度
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速度大小:决定于物体的__________比值。
速度公式:速度=
路程 时间
速度的单位: 米/秒〔m/s〕 读作: 千米/时〔 km/h〕
1、1米/秒的意义;___________ 2、1米/秒和1千米/时的大小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 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幻灯
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温习
◆船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假设以河岸上的树为参照物,
人 河是岸是_______,_船__是;___;假设以流水为参照运物动,人是_____,运船动是___,
静止
静止
运动
________运动
____运动
机械运动 ____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甲、乙两车运动快慢
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速度

答: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为 420km/h。
解题步骤:
1、写“解”,写出已知条件; 2、列出公式; 3、代入公式,勿忘数据单位并统一; 4、答。
v=s/t 这个公式也 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 直线运动的快慢吗?
100m决赛成绩: 狮子:9.6s 猎豹:8.9s 老虎:9.4s
谁最快?
30s竞走决赛成绩: 狮子:135m 猎豹:127m 老虎:138m
这次谁最快?
假如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 等的情况下,能不能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呢? 你能解决吗?
一、速度
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s t 或 ______________。 v
km/h m/s 72km/h= 20
2.5m/s= 18
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下 图是旅客两次看到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 挂的时钟。根据路牌与时钟提供的信息, 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注意单位要统一 解:已知:s=140km,所用时间 t=20min,利用 解:已知:s=140km,t=20min/60min=1/3h,利 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二、平均速度
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s总 总路程 s v v t总 总时间 t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
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 大显身手 写“解”, 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列出已知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
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练习2:某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10分钟通 过了5400米的路程,求该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合多少千米/时? 解:
t = 10分钟 = 600秒 s 5400米 V= = 600秒 t
= 9×3.6 千米/小时
= 9米/秒 = 3.6×9 千米/小时
= 32.4千米/小时 答:该车的速度为9米/秒,合32.4千米/小时。
s 根据速度公式:v = t
比较:1米 ∕秒 和1千米∕时 的大小?
1米 ∕秒 = 3.6千米∕时
试一试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 54千米/时=____米/秒 9 2.5米/秒 = ___千米/时
例1.甲乙两车在做匀速直 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72 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 10米/秒,则两车比较, 谁的远动的较快?
F 350
获得第一名是 E 同学,采用的 方法是 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 。
运动越快。
ABC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成绩如下:
参赛者 成绩
参赛者 成绩 (米)
A 12秒
D 345
B 13秒
E 360
C 15秒
F 350
D、E、F三位同学进行一分钟定时跑步,成绩如下:
你会比较A 、 E两位同学赛 跑的快慢吗?
机械运动(二)
比较运动的快慢:
ABC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成绩如下: 例1:
参赛者 成绩
A 12秒
B 13秒
C 15秒
则获第一名是 A 同学,它所采 用的方法是: 相同的路程,所用时 。
间越短,运动越快。
比较运动的快慢:
参赛者 成绩 (米) D 345 E 360
例2:D、E、F三位同学进行 一分钟定时跑步,成绩如下: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 机械运动课件(第二课时)

解: V=s/t
=1200m/600s
=2m/s
=7.2km/h
答:该车的速度为合多少(duōshǎo)千米每时2m/s, 合7.2km/h。
12/13/2021
第八页,共十八页。
请同学们思考: 速度(sùdù)计算的解题步骤有哪些?
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1.解: 2、公式 3、代入数据(shùjù)和单位 4、计算结果(附单位)
No 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gēnjù)路牌与时钟提供的信息,
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3、代入数据和单位 (注意单位统一)。完成书本P50练习
Image
12/13/2021
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第2节 机械运动
(jīxièyùndòng)
(第二课时)
12/13/2021
第一页,共十八页。
机械运动 的分类 (jīxièyùndòng)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yùndò
机 械
变速直线运动
运
动
曲线运动(qǔ xiàn yùn dònɡ)
12/13/2021
第二页,共十八页。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kuàimàn)有两种方法:一是
12/13/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八页。
课外作业: 完成(wán chéng)书本P50练习。
12/13/2021
第十七页,共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节 机械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国际主单位:米/秒 (m/s)。答:该车的速度为合多少千米每时2m/s,合7.2km/h。t=10分=600秒。例题2:一辆客车在京沪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节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理解速度的计算和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本节重点是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描述方法,以及速度、加速度、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难点在于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的掌握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速度的快慢和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如何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难点在于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掌握。
第四节:测量本节重点是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误差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难点在于对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和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本节重点是了解声音的频率、波长、声强等特性,以及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在于对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三节:声的利用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利用和应用,如声波测距、声纳等。
难点在于对声音利用的掌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节重点是了解噪声的定义及等级,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难点在于对噪声的定义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以及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在于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本节重点是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等。
难点在于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米 A 10
乙 甲
0
1
2
3
4
5
t/秒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C ) A 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 B 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 C 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D 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3.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 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 D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经过6秒,两车相距20米; D.通过10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8秒。
甲
例2.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 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 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他们是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 信息三: 骑车者的速度大于跑步者 等等.
例 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你能否判断出甲、乙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图中A 点的义是什么? 甲静止于离原点10米 处; 乙从原点出发以2米/ 秒的速度向所在处做 直线运动。 图中A点表示甲、乙 在第5秒末相遇(在 离原点10米处)
计算题
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 行的速度是1.2m/s .从 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 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 大约是多少?
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小刚家玩, 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感 到累了,就坐下休息了5分钟, 然后以1m/s的速度步行到达小 刚的家,问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多少米每秒?
7、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 1000 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 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4h到 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 铁路线长约700 km。假设火车 在郑州、上海间的速度相等, 那么从郑州开出的火车大约经 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物体做匀速直 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离原 线运动,但起 点距离与前面 点不是从原点 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t
O
t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图像是 一条 倾斜直线 .
它表示: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乙 进一步分析表明
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 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一 个定值 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表示: 不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 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两小车的 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B ) A v甲<v乙;s=1.2米。B v甲>v乙;s=0.6米。 C v甲>v乙;s=1.2米。D v甲=v乙;s=0.6米。
练习
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 线运动,甲在10秒内通 过了2千米的路程,乙 在3分钟内通过了7200米 的路程,甲乙车哪个快?
3、下雷雨时,如果我们所 看到的闪电和所听到的雷 声相隔2.5秒,则雷击的地 方离我们大约有多远? (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取340米/秒)
1.某车沿平直的公路 匀速行驶,10分钟通 过了400米的路程, 求该车的速度为多少 米每秒?合多少千米 每时?
计算题
1965年,一名科学家在 一只灰面鸫身上装了一个 微型发报机后放飞,测出 这只鸟飞行的平均速度约 80.5 km/h,连续飞行了 43 h才落下,它飞行的路 程是多长?
计算题
张明的家到学校的路 程是1500m,他骑自行 车的速度是15km/h, 他骑车上学路上要花几 小时?合多少分?
注意公式的变形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过 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也可用速度-时间(V-t)图像表示。 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所 以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t轴的直线。
V=4米/秒
根据s-t图,判断下列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及特点。
S
S S
O
t
O
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1.一列火车长200米,已知它用
2小时跑了144千米. ⑴这列火 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多少千米每时?合多少米每秒? ⑵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千 米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 洞要花多长时间?
2. 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
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km 处,正以20km/h的速度沿 直线向该地接近. 预计多 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 心将到达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