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节知识点突破

合集下载

第一、二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二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对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就看该物体相对参照物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若有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的,没有位置的变化就是静止的。

4、选定参照物后,可以把参照物看做(相对地面)静止的,看被测物体有没有和参照物件发生位置的改变,若发生位置的改变,那么被测物体是运动的;若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那么被测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第一章机械运动--2、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2、运动的描述

物理新视野
故事一
“子弹飞虫”与“西瓜炸弹”
谈到子弹,谁都会望而生畏的,要是被它碰上非死即伤。

子弹怎么会成“飞虫”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一只“小昆虫”在机舱旁。

他顺手把它抓进来,抓到机舱里一看,是一粒向他射来的子弹。

那个飞行员的手一点伤痕也没有,奇怪!子弹的威力跑到哪里去了?
在列车的站台上,当你把一个大西瓜投向你的朋友时,他会高高兴兴地用双手去接。

如果你的朋友乘坐在以1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的高速列车上,那你千万不要开这一玩笑,西瓜对他已经成为一颗威力不小的炸弹了。

假如你把带着“友谊”的西瓜正面投向你的朋友的话,那西瓜会给你的朋友带去灾难。

这是为什么呢?
故事二
天鹅变炮弹
1962年的11月的某一天,美国马里兰州上空一架飞机正在平稳飞行,突然一声巨响,飞机坠落,飞机上乘坐的7人全部死亡。

原来这架飞机和一只翱翔的天鹅发生了碰撞,天鹅变成了炮弹,击毁了赫赫有名的“子爵号”飞机。

温和善良的天鹅从不会撞伤任何人,为什么会变成炮弹击毁飞机呢?原来,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速度,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倘若把飞机看成是静止的(以飞机为参照物),那么空中静止的东西(对地面来说)如同炮弹飞速向飞机飞来。

一只0.45kg的鸟撞击在速度是960km/h的飞机上,会产生很大的力,相当于掷过来一颗高速导弹,更何况是一只巨大的天鹅呢?。

高1物理知识点小结

高1物理知识点小结

物理1知识点小结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一节 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 时间 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12t t t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 ,常见单位还有min ,h 。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是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01知识管理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位置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总是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标准__,这个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注意: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方法: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3)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点: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__不同__(填“相同”或“不同”),可见运动和静止是__相对__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02基础题知识点1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枯叶飘落D.骏马奔腾2.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水里游动的鱼、天空飞翔的雄鹰,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__变化__.物理学中称这种现象为__机械运动__.知识点2参照物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C.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D.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4.(长春中考)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C )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5.(益阳中考)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6.在商场里,妈妈和5岁的小东正乘自动扶梯下楼.小东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他们在下楼,可为什么妈妈会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呢?这里的“下楼”是以__地面__为参照物来说的,“站着不动”是以__扶梯__为参照物来说的.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小欣与王佳上学时并排而行,则她们是相对静止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眼看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夜晚,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李倩说云层是绝对静止的8.(攀枝花中考)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__妈妈或自行车__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相对__的.03中档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运动,位置没改变就静止C.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D.机械运动就是各种机械所做的运动10.(郴州中考)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C )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11.(武汉中考)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__静止__的;若说“小桥”是运动的,是以__流水__为参照物.13.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__静止__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运动__的.04拓展题14.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右__(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__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__.(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_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__.15.如图所示为学校运动会接力赛交接棒情景,小铭同学发现在4×100 m 的接力赛交接棒的过程中有两种交接方式:第一种:下一棒的同学站在原地不动,上一棒的同学快速跑过来立即停下,再交接棒.第二种:下一棒的同学在上一棒的同学快到时也向前跑,在都向前跑的过程中交接棒.你觉得哪一种交接棒的方式较好?请分别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种交接方式的优点或缺点?解: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第一种方法容易接到棒,但停下来会影响成绩;第二种方法成绩会好一些,但如果不能保持相等的跑步速度容易掉棒.。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讲义

高效课堂※精讲精练知识点1 参照物情景激疑如图所示的是几位小朋友做游戏时的情景图中的四位小朋友谁运动了?你为什么认为他们运动了?教材全解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注意理解“位置的变化”.2.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都事先选定了参照物,但通常情况下,若选地面为参照物,常略去不提。

知识拓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指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没有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即无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选择参照物。

即学即练例1 如图所示的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000 m的高空表演时形成的造型,以A 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_______ (填“静止”或“运动”)的.解析当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时,B运动员相对于A运动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B运动员是静止的.答案静止例2下列歌词中所描述的运动,分别是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1>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________.(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靑山两岸走: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句意,找出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再分析参照物.答案(1)云朵(2)青山竹排例3兔子和乌龟在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之后的旅行中,在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贏.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解析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选项A错误,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选项B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 D巩固练习1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来说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点拨以树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巩固练习2 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乙车的驾驶员感觉自己的车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甲车的驾驶员以自己为参照物,他认为乙车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甲车运动点拨以甲车为参照物,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包括乘客)相对于甲车(参照物)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乙车的驾驶员觉得自己坐的这辆汽车在后退:甲车的驾驶员以自己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他位罝不断发生变化,他认为乙车是运动的.巩固练习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答案 A点拨小婷坐在电动自行车的座位上,妈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婷相对于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旁边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则B、C、D都不符合题意.知识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景激疑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加油机的空中加油技术.如用所示,位于上面的是加油机,位于底下的是受油机.要实现空中加油,两架飞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教材全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所选的参照物,对于同一个物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知识拓展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照物,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状态可能不同,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即学即练例4 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火车车厢 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解析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则必须选择一个相对于乘客位置没有发生政变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择铁轨,迎面开来的火车、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中的任意一者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他们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以他们为参照物,乘客都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答案 A例 5 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序在轨道上解析由于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先看到乙火车的车头,后看到车尾.可能是甲静止,乙向前运动,因此A正确;也可能是甲、乙同时向前运动,乙运动得快,因此B正确;也可能是甲倒车,乙静止,因此D正确;如果两车都倒车,应该是甲运动得快,因此C错误,故选C.答案 C例6 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 ( )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两运动C.车内的乘警在向东运动D.车内的乘警在向西运动解析如果小明看到站台向东运动,说明他自己是向两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如果看到小明站台向西运动,说明他自己是向东运动的.B符合题意;无论是看到车内的乘警向东或向西运动,他都无法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的运动方向.C、D不符合题意.答案 B巩固练习4一个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是选择_______为参照物的;当他向窗外望时,又说自己是运动的,则他是选择________为参照物的.答案司机路边的树木巩固练习 5 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得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得更快答案 D点拨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长度单位的换算: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3、长度的测量:使用刻度尺(卷尺、直尺、三角尺)测量。

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个最小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使用方法:(1):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放,放正并且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3):看,视线要垂直于被测物和刻度尺;(4):读,准确读出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4、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5、时间的测量:使用石英钟、秒表、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测量。

机械停表读数:先读小表盘,看是否过了0.5,在看大表盘,小表盘过了0.5则大表盘读数为30.0-59.9,没有则只读0.0-29.9.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区别,特点: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误差不是错误,要与错误区分,错误是人粗心造成,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是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定相同。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的时间,比较所经过的路程,路程越长则运动越快,反之则慢;(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以时间越短则越快,反之则慢。

1.2运动的描述

1.2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学习重点、难点:参照物的选择及判断。

学习难点:选择适当的参照物。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如猎豹奔驰、鱼儿戏水、地球运转、飞机航行、高山流水、麦浪滚滚、空中雪飘等。

2.机械运动的正确理解:(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它不同于政治中所说的“运动”;(3)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题讲解:例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飞行的飞机B. 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C.一杯开水变凉D. 地球的公转解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开水变凉不属于机械运动。

答案:C例2:①流星划过夜空;②小鸟在空中飞行;③河水在不停的流动;④稻穗在随风起伏;⑤房屋、树木随地球一起运动。

这些都是机械运动吗?解析: 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答案:这些都是机械运动。

跟踪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花香扑鼻 B.春风拂面 C.日出日落 D.波涛汹涌2.下列运动是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 B.放在水中的食盐正在溶解C. 流动的河水 D.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答案:1、A 2、C运动的是绝对的,宇宙中任何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知识点二、参照物1.定义:我们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 参照物的选取原则:例题讲解:例1.以下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行走时看到月亮也在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航天飞机跟空间站对接时,说航天飞机在运动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的C.静止物体可以选作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D.同一个物体,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以得出运动的结论,也可以得出静止的结论解析:月亮离地球很远,它绕地球的运动在短时间内人眼看不出来,但夜晚我们行走时,的确感觉到月亮也在走,这其实是以自已为参照物;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对接时,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必须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航天飞机是静止的,说航天飞机是运动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参照物选择不一定都是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作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6.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是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学习难点是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二、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二参照物
1.参照物: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参照物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方便性原则: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题中若不说明,默认地面作为参照物。

3.如何判定以哪个参照物作为参照物?
判定的关键是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物体是运动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是静止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未发生改变。

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时绝对的: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微观世界,达到天体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合理的。

4.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判定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若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时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三、深化理解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例题1】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

在美轮美奂的光彩中,冰上少年与智能机器人随音乐共舞。

20多台机器人动作整齐划一,精准优美,和炫舞少年相得益彰。

关于正在表演的机器人和冰上少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机器人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C.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滑行中的机器人是运动的
D.相对于自己的溜冰鞋,滑行中的少年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错误,运动方向改变;
B.机器人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错误,地球上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
C.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滑行中的机器人是运动的,正确。

D.相对于自己的溜冰鞋,滑行中的少年是运动的,错误,自己相对于溜冰鞋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例题2】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答案:人;运动。

解析: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背着书包上学,我们以人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书包是静止的;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书包是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