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4课 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紧跟潮流,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
随着中国单身人士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商家纷纷开发“提升形象气质”和“愉悦感官”的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他们的消费方式,并获得了客观的收益。
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B )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②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③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因而导致了许多商家开发订制产品和服务,这表明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①正确;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许多商家开发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大多数单身人士的消费需求而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表明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③正确;消费并不支配生产发展的方向,④错误。
2.近年来,国内家电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展开。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中坚的涌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也迅速推进,同时这一系列市场变化让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期待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功能满足,而是上升到了更多细节体验和技术创新的层面。
这说明( C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年轻一代消费中坚的涌现,对家电产品的期待影响着家电产业的发展,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3.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
材料说明( C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公开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发展生产是满足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掌握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掌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明白消费对生产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3.教学过程:
a.教师发放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强调易错点。
c.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等。
(二)教学难点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如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制度自信。
教学设想: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经验,但可能缺乏对消费行为背后经济原理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关注不够。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3.利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培养数据解读能力。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课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ppt

C
ABD
我国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我国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 A.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 A.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 展生产 B.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巩固我国 B.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巩固我国 的社会主义制度 C.才能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C.才能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D.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D.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 际地位
生产 分配
决定作用 桥 梁 和
重 要 的 响 ; 影 对 生 产 和 消 费 有
和
决 定
给我们什 么启示? 么启示?
我国必须大力 发展生产力
2004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 2004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 年世界各国
1.美国 1.美国 12.955 万亿 2.日本 2.日本 4.5905 万亿 3.德国 3.德国 2.7901 万亿 4.中国 4.中国 2.329 万亿 5.英国 5.英国 2.202 万亿 6.法国 6.法国 2.118 万亿 7.意大利 7.意大利 1.726 万亿 8.西班牙 8.西班牙 1.131 万亿 9.加拿大 9.加拿大 1.119 万亿 10.巴西 0.796 万亿 10.巴西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消费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1)、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1、原因 (2)、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 )、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4)、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客观要求。 展的客观要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课件(共21张PPT)

天气太热了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古代
现代
通信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古代人的没有摄像机、 电视机等。见闻只能 通过口述书写等。
现代人发达的网络 通讯,足不出户就 可以享受精彩真实 的实况,以及各种 网络服务。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所以
有了“电动轿车”
的强烈向往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社会再生产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 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 高劳动积极性。
?
4.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意
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
义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重视人才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1、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拉 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 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 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积极性。
生产与消费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决定作用) (桥梁、纽带) (目的和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3.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之间的关系
生产
桥梁、纽带
分配 交换
消费
决定作用
目的、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体现在:
1.由于生产的发展,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刺激消费
2.由于生产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商品的 性能得到进一步改进,刺激消费欲望。
3.生产发展使得居民收入增加,提高消 费水平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B市市长,请你为该市的生 产力发展提提自己的做法。
中日经济实力PK
GDP总量 人均收入 产业工人
素质 技术品牌
层面
制度层面
中国
世界第2位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想不想消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1.由于生产的发展,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刺激消费。(价低) 2.由于生产与技术水平的发展,商品的性能 得到进一步改进,刺激消费欲望。(质好) 3.生产发展使得居民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 水平。(收高)
产品生产完成并投入市场 , 消费者才能购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24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1课件: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成就,认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2)可以从家庭生活的住房、购车、饮食等消费方面谈谈感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教材 P30 探究问题二
【提示】
上述两个观点并不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人才、
重视科学技术,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 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们要 重视科技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2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有何作用?
【提示】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使新能源汽车的消
费成为现实。(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 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减少了人们风吹日晒, 提高了生活质量。(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使人们 的购买热情大大提高。
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 (2)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______ ________相适
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预习· 提升] 1.判断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决定生产状况。( ×) (2)消费对生产的升级有引导作用。(√ ) (3)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 (4)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基础· 初探]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____。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____。
质量和____ 水平。 (3)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课件

议题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 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 2 月 28 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 122 亿元,在世界排名第 二,仅次于美国。然而人均 GDP 为 59 660 元,约合 8 836 美 元,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3.7 万美元以上的 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减少了
人们风吹日晒,提高了生活质量。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使人
们的购买热情大大提高。
(2)①新能源汽车消费对该行业的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能
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发展。
②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对该行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典例剖析| [例 1] (2019·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一期中)网约车充分利 用了大数据智能调度订单,使乘客和司机的需求有效匹配起来, 极大地方便了乘客的出行。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 C.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 D.消费决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问题探究|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要解决人均 GDP 偏低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你认为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赶美超美,成为世界
第一大经济体? 提示:(1)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 GDP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存在较大差距。
(2)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四课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共29张PPT)

思考
生产者要不断开发产品新功能的意义 ?
对消费者意义 对生产者意义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生产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生产者才 能得到商品的价值,收回资金,继续进行生产。
手机的发 展能够带 动哪些产 业发展?
手机 挂坠
电池
可换 外壳
时尚 饰品
游戏 音乐
玩具
多媒体
充电器
电源
手机
文字 输入
无线 键盘
数字笔
(2)消费所形成的新数的据线需要,数连对据接 生产音的频调整图处和像理升级起手印机着机打导向作用
存储
免提
车载
相机
蓝牙 免提
消费对生产有调节(导向)作用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 用,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消费扩张 供不应求
第二单元地位与逻辑结构
1.本单元的地位 生产什么 (消费)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生产、劳动与经营) 核心 承上启下
生产的舞台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你在超市买了什么? 怎么买的? 买的满意吗? 还想再去买吗?
超市大调查
消
费消
的 对 象
费 什 么
消费的完整过程
消 费怎 的样 方消 式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
理论层次 基础。(理解)
必要性 大 力 发 展 生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 现实角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产
力
重要性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关系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决定作用)(桥梁和纽带) (最终目的 和动力)
练习:
1.北京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后市民可以吃上更 多的放心食品,可以预见市民的餐桌上将更加丰富多 B 彩,由此可见( ) A.消费促进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2.我国居民对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电信行业 的蓬勃发展说明( B )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为什么 大力发展 生产力
怎么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决 定生产?
顺口溜:毛泽东真伟大没有用过大哥大; 周总理日理万机没有用过BB机
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观察· 思考
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 但是他有这些东西消费吗?为什么?说明什么问 题?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古代
现代
以前买东西 都要亲自上 街买
现在可以 在网上进 行购物了
观察· 思考
几年前,为适应人们对彩电、冰箱需求的 增长,彩电业、冰箱业迅猛发展;目前,住 房和汽车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热点,房地产 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 消费对生产有 什么影响?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 进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扩张 → 供不应求 → P↑ → 扩大生产 消费萎缩 → 供过于求 → P↓ → 缩小生产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
(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 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 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 的地位。 2、我国的根本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生产劳动与经营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周总理曾经形象地说,中国有两件事,一件是除
法,一件是乘法;生产用除法,分摊到每个人就 不多,而消费就用乘法,每人一点点,全国总消 费就多了.要统筹考虑生产和消费,大力发展生 产力,合理安排人们的生活.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3.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能带动一个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出现和成长)
对住房的消费可以带动房地产业的发 展:对汽车的消费可以带动与汽车有关 的产业的发展.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 以 前 是 这 样 聊 天 的 )
( 现 在 可 以 网 上 聊 天 )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20世纪70年代,结婚置备“三转一响”
21世纪,结婚“三件事”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所以
有了”家庭影院 “的消费欲望
所以
有了”家庭轿车 “的强烈向往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邓小平说:“不发展 生产,不改善人民生 活,只能是死路一 条。”
看课本30页思考: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
(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不相应的部分 发展科技、培养人才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生产与 消费
生产决 定消费 消费反 作用于 生产
对象、方式、 质量和水平 动力 目的、调节生 产、动力、创 造新劳动力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 三个”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