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修订稿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教学工作计划

外科护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外科护理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外科护理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外科护理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的护理人才;2. 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其职业素养;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确保其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三、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外科疾病概述、外科手术麻醉、外科术后并发症、外科护理技术等;2. 外科临床护理技能:包括患者评估、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3. 外科护理伦理与法规: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伦理和法规的认识,增强其职业责任感;4. 外科护理科研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教学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临床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实习,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仿真教学:利用仿真模拟器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4. 在线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在线答疑。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安排2次课,每次课2学时,共计4学时;2. 临床教学:每周安排2天,共计8学时;3. 仿真教学:每月安排2次,每次2学时,共计4学时;4. 在线教学:每周安排1次,每次1学时,共计4学时。

六、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临床实习考核等;2. 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2. 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 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 加强与临床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临床教学的有效性。

外科护理教学设计方案

外科护理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使学生了解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外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无菌操作、伤口护理、静脉输液等。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3.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激发学生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 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3. 外科护理管理、护理伦理和法律法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护士、患者等角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技能。

4. 实践操作法:在实验室或模拟病房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外科护理基本理论:系统讲解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护士、患者等角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技能。

5.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模拟病房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21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21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1/ 20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一、绪论 1 0 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2 0 三、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2 0 四、麻醉病人的护理 2 0 五、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2 0 六、手术室护理工作 3 0 七、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 0 八、损伤病人的护理 2 0 九、肿瘤病人的护理 1 0 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一、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二、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三、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7 0 十四、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五、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病人的护理 6 0 十六、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七、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八、皮肤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九、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合计 56 0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
3、重点、难点:掌握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的护理、外科休克、麻醉患者、围手术期、外科感染患者、急腹症、胃肠疾病、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护理。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一、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备教法、因材施教。
二、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多指导,多讲评,多总结。
三、多听课,评课,取长补短。
四、在课堂上多采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姿势、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计划教学内容进度
主要活动安排
实际完成时间
1
2.16-17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外科体液失衡的护理
讲述,调动同学兴趣
2
2.20-24
第三章外科休克的护理
3
2.27-3.3
第四章外科营养代谢支持患者的护理
PPT、观看视频
4
3.6-3.10
第五章麻醉患者的护理
PPT、观看视频
5
3.13-3.17
12
5.2-5.5
第十三章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我也四章急性腹膜炎及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PPT
14
5.15-5.19
第十五章胃肠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
15
5.22-5.26
第十六章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
16
5.27-6.2
第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
“我也上讲台”
17
本期教学内容的主要任务、要求及分析重、难点
1、完成第一章至第二十章的新授课程。
2、教学内容: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的护理、外科休克的护理、麻醉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的护理的护理、损伤患者的护理、肿瘤患者的护理、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乳房疾病患者的护理、胸部疾病、急腹症、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肿瘤患者、皮肤疾病患者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外科疾病病人护理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处理原则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等。

本课程与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关联密切,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强。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课、小组讨论、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达到以下目标:(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病理,熟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熟悉外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配合。

(二)基本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并注重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三)参考学时总学时:154学时(理论课91学时,实践课63学时)。

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范畴。

2.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1.了解体液的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

2.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病因。

3.熟悉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处理原则。

4.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1. 了解休克的概念、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

2.熟悉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1.了解麻醉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局部麻醉的概念,方法和护理。

2.熟悉麻醉前准备,麻醉后苏醒期间的护理。

3.掌握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概念,方法、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1.了解手术器械名称、分类及用途。

2.熟悉外科病人手术皮肤消毒。

3.熟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4.熟悉外科皮肤缝合和打结的方法。

《外科护理学》计划教案

《外科护理学》计划教案

《外科护理学》计划教案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案编写人:[你的名字]学员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课程时长:2学时课程目的: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2.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对外科患者的关怀和愿意。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外科护理学介绍(10分钟)a.外科护理学的定义与内容b.外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c.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15分钟)a.术前准备:患者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b.手术室准备:手术室的消毒与准备c.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准备3.外科手术的护理过程(30分钟)a.手术期护理:手术室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b.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后的护理和恢复措施c.术后并发症护理: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外科创面护理(20分钟)a.创面护理的原则和方法b.开放性创面的护理和处理措施c.闭合性创面的护理和处理措施5.外科手术的安全控制(15分钟)a.外科手术的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b.外科手术的器械管理和安全检查c.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控制要点第二课时:6.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0分钟)a.牵引并发症的护理和处理b.休克并发症的护理和处理c.感染并发症的护理和处理7.外科疼痛管理(20分钟)a.外科疼痛的类型和特点b.外科疼痛的评估和管理方法c.外科疼痛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8.外科护理技能演示与训练(20分钟)a.外科手术准备和手术室准备的演示b.创面护理的演示和训练c.外科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演示和训练9.课程总结与讨论(15分钟)a.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b.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和讨论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模型、教学练习册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相关问题的解答能力;4.学生课后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和相关教学PPT;2.模型和手术器械样品;3.教学练习册和答题卷。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2)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3)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

3.情感目标:(1)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护理人才。

(2)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理人才。

(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观念的护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1.总论: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护理评估,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等。

2.各论: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外科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扮演护士和病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技能评价:通过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外科护理学的学习计划

外科护理学的学习计划

外科护理学的学习计划第一部分:学习目标1. 理解外科病人的特点和护理需求。

2. 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患者评估、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手术室后护理、术后康复护理等。

3. 熟悉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4. 学习外科护理中的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5. 提高对外科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1.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患者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 术前评估和准备- 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2. 外科护理技能- 导尿、留置导尿管- 拆线、更换敷料- 定位翻身、卧床护理- 静脉输液和吸引护理- 疼痛评估和镇痛护理3. 外科护理仪器设备- 手术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监护设备的使用和监测- 外科器械的清洁和消毒4. 外科护理团队协作- 与外科医生和手术室人员的协作- 与康复治疗师和营养师的协作- 与患者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协作第三部分: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外科护理的理论知识。

2. 参加外科护理技能培训班,学习外科护理的具体操作技能。

3. 到临床实习中学习,亲自参与并实践外科护理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参加外科护理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会,了解外科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发展。

第四部分:学习计划1. 月度学习计划- 第1-2周:系统学习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 第3-4周:参加外科护理技能培训班。

- 第5-6周:到外科病房进行临床实习,学习外科护理的实际操作。

- 第7-8周:参加外科护理学术讲座和交流会,了解最新的外科护理发展。

2. 学习重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术前评估、手术室护理、伤口护理、术后并发症处理等。

- 注重实践操作,多次实习和练习外科护理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关注外科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发展,及时了解最新的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五部分:学习评估1. 通过平时考核和实习评估,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秋级)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
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
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
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旅游经贸部2011春季级共1个班,每周5节课;由于本教材为学年教材,本学期为每周5课时,下学期为每周3课时。

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学与健康评估之上的临床专业课程。

学生通过必要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掌握外科护理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打好基础。

四、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人卫版《外科护理》,在医学领域,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学与健康评估之上的临床专业课程。

尤其严谨的系统性、科学性;而中职外科护理课程,则定位于一般护理岗位的基本需求,打破学科的系统性,遵循护理岗位系统化工作过程,研究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以减轻病痛、促进康复、保持身心健康的一门护理临床课程。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收集相关材料,如图谱、视频、模型、案例等,采取多媒体授课,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二)加强课前复习提问与巩固练习并加强实际操作训练的力度,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评估。

(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说明
《外科护理》以采用闭卷考试考核方法为主,试卷构成主要以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单、案例等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