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畜牧渔业论文
畜禽舍场址选择与生产布局

养殖区、牧场不少于2000米。
(二)场址要求 1、地势、地形
(1)地形:指场地的形式大小和地物(山岭、河流、
道路、草地、树林、居民点等)情况
要求: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边角不要太多,
否则会影响建筑物的合理布局;畜牧场边线拉
长,不利于防疫,同时,饲养路线拉长,机械
规模
100-400头成乳牛 100-600头基础母猪 年出栏0.2-2万头
面积(m2/头)
160-180 75-100 5-6 15-20 0.65-1.0 0.5-0.7 0.4-0.5 0.7-0.8
备注
按基础母猪计 自养母猪,按肥猪计
自养种鸡,笼养,按蛋鸡 不养种鸡,笼养,按蛋鸡 笼养,按存栏20万只计 平养,按存栏20万只计
屋顶和天棚
1. 屋顶: 对防止风沙、风、雨、雪和太阳辐射有一定作用。 通过屋顶散热占36-44%。
屋顶材料: 要保温性能良好,质量要轻,坚固,不透水,价格低。
屋顶的基本形式有坡屋顶、平屋顶和拱形屋
顶三种。坡屋顶又可分为单坡式、联合式、双坡
式、半钟楼式、钟楼式,多个畜舍单元或多幢畜
舍组合在一起则形成联体式。 • ⑴单坡式 屋顶只有一个坡向,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可就地取材。前面敞开无坡,利于采光,但跨度
天棚上放一些质轻的保温隔热的材料(如锯末等) 可以增强天棚的作用。
各种类型畜舍
一.畜舍的基本类型
(一)按畜舍的平面分 方形、 矩形、 镰刀形、 门字形 等 (二)按畜舍与外界隔绝程度分 封闭舍、 开放舍和半开放舍、 棚舍。
棚舍
开放舍
半开放舍
三面有墙,一 面仅有半截墙
封闭舍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选址
小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距离公路约500—1500米,交通便利,便于运输饲料和送交原料奶。
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它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应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场、医院、兽医院等,交通供电方便。
布局
奶牛小区包括3个功能区,即管理居住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病畜管理区。
设计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小区内水电路、绿化等设施齐备,消毒池、兽医室、饲料加工、人工授精等附属设施完善。
生产区包括牛舍、挤奶厅、饲料间、青贮池等设施。
要有充足的运动场,运动场要求平整干燥,排水良好。
每头牛占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
挤奶厅应建在小区的上风头或中部侧面,距离牛舍50—100米。
根据小区奶牛的头数建造挤奶厅的个数,按照每200—300头牛一个挤奶厅建造设计。
青贮池与饲料间应根据牛舍的分布合理设计,以便于饲料的储存及饲喂为宜。
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与总体布局

国畜禽业中种2019.04作者简介:魏兆堂(1967.9-),男,大学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与总体布局魏兆堂孙建亮(山东省莒县陵阳畜牧兽医站276521)摘要: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与总体布局要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需要,各方面设计都要符合优质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求,本文论述了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与总体布局技术要点,为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场址选择;总体布局(1)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实验室尚未竣工验收,现有兽医实验室面积过小,达不到国家考核验收认证标准,严重影响和制约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2)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津贴未落实,挫伤了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兽防站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平衡,人员不稳定,部分乡兽防站只有1~2名,人员过少,个别乡镇10名以上,人浮于事,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4)乡镇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热爱本职工作,怕吃苦受累、怕脏、怕承担责任,对动物防疫工作漠不关心,热衷于兽医以外的行政等其他工作。
(5)乡镇专业人员管理与业务工作协调不佳。
基层乡镇兽防站归乡镇政府考核管理后,乡镇兽防站人员全部忙于包村搞精准脱贫、禁毒、民事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所有行政事务工作,部分兽防站职工已成为乡镇行政工作的骨干,身兼会计、出纳、司机、扶贫专干、司法助理员、民政专干、团干、妇干等等,忙得不可开交,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也无时间搞动物防疫工作,甚至于牲畜发生普通疫病出诊乡镇也不准假,致使工作“两张皮”。
部分乡镇对动物防疫重视不够,“政府保密度”落实不到位,免疫工作进展迟缓,达不到“畜不漏针”的要求。
(6)部分养殖场的防疫条件不合格,畜禽养殖粪便等排泄物处置不合理,污染较大,有的几种畜禽混养、卫生环境较差,对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造成一定的隐患。
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和合理布局是建设好规模化养殖场的根本性问题,场址选择合适,且布局合理可促进生产,选择不当或布局不合理将会给畜禽场建设和今后的生产带来困难,甚至造成不良后果[1]。
畜禽养殖场场址选择及规划布局研究

X u m u s h o u y i建设畜禽养殖场的过程中,场址的选择和养殖场的规划布局是十分重要的,若是场址的选择与畜禽防疫的实际需求不相契合,即便做好养殖场场内规划工作,也无法达到畜禽防疫的相关要求。
畜禽养殖场的科学布局是营建良好养殖环境,保证生产高效性的前提条件,于畜禽疾病传播的防治十分有利,确保了畜禽的健康生长。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场场址选择的相关要点,研究了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布局,以期能够对畜禽养殖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一、畜禽养殖场场址的选择1、场址位置首先,相距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和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500米之上,相距种畜禽场1000米之上,相距无害化处理厂和动物隔离场所3000米之上。
其次,相距文化教育和居民区等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和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路线500米之上。
2、地势关于畜禽养殖场地势,需要选取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且排水相对较好的地方。
3、土质选择具有较强渗透性且土质坚硬厚实的沙质土壤。
4、水源在水源较为充足且水质较好的地方建设畜禽养殖场,没有被污染的河水和井水均是可供选择的水源。
二、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布局1、场地布局畜禽养殖场中需要设置多个区域,如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等。
针对畜禽养殖场实施场地布局的过程中,应对生产与防疫布局加以全面考虑。
关于风向与地势的选择方面,对于生活区,应位于上风向与地势较高的地方,之后依次是管理区、生产区与隔离区,对于隔离区,处在下风向与地势较低的地方。
生活区的地势最高,通常会建设员工食堂与宿舍等建筑,这一区域需要和畜禽养殖场分离,通常位于养殖场的外围地带,且要确保较好的饮水及卫生状况。
管理区通常处在行政办公的位置,通常会设立饲料保存室、消毒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管理区应紧邻生产区,这样会更加方便生产管理。
对于进入畜禽生产区的路线,需要设立相应的消毒通道,物料需要设立专有的进入通道,并配置完善的消毒设施。
生产区是畜禽生活的主要地方,应严加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的进入,养殖场需要指派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平日中确保生产区的安静与舒适的环境条件,做好保暖与通风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内清理粪便,保证卫生条件的良好,同时进行消毒,物料的进出均需经过消毒处理。
养牛场选择与规划

第八章养牛场建设及环境控制知识要点:✧养牛场选择与规划✧奶牛养殖场及肉牛场内部设施的建设✧奶牛场的建设✧养牛场公共卫生设施及环境保护✧规模化养牛场粪尿污水处理及利用第一节养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选牛场和建筑牛舍,需要根据现有牛的数量和今后发展规模的大小、资金多少、机械化程度和设备而确定。
同时,应符合畜牧兽医卫生、经济适用、便于管理和有利于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条件。
1、牛场场址的选择地势地形水源土质社会环境气象因素其他还应考虑的因素。
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2m以下,最高水位要在青贮窖底0.5m以下,坡度2.5%左右。
地形:开阔整齐,矩形,尽量避免狭长形或不规则形状。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卫生指标要求,取用方便。
土质:坚实,抗压性和透水性强。
社会环境:四周幽静,无污染源。
交通、供电、饲料供应方便。
不能对居民区造成污染。
应距交通道路不少于100m,主干道200m以上。
牛场附近不应有90分贝的噪音的企业。
最好能有一定面积的饲草地,用于青贮。
气象因素:应减少气象因素的影响,不要将牛场建于西北风口处。
其他还应考虑的因素:山区牧场应考虑建在放牧出入方便的地方。
场址大小、间隔距离等应遵守卫生防疫的要求。
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160-200m2,建筑系数10-20%。
2、牛场内规划原则: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要节约用地。
考虑今后的发展,应留有余地。
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做好防疫卫生,同时为管理和实现机械化创造方便。
有利于环境保护。
分区规划:管理区:为全场生产指挥、对外联系等部门。
辅助区:饲料调制、贮存、加工、设备维修等部门。
生产区:牛场的核心,包括各种牛舍、挤奶台或挤奶附属设备用房等。
畜粪处理区:应处于生产区的下风处。
病牛隔离区:选址和设计应以避免病原体扩散为原则。
布局原则:各建筑物在功能关系上应建立最佳联系。
在保障卫生、防疫、防火、采光、通风前提下要有一定卫生间隔。
供电、供水、饲料运送、挤奶奶牛行走路线应尽量缩短功能相同的建筑物应尽量靠近。
畜牧业养殖场设计与规划

畜牧业养殖场设计与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形式,畜牧业养殖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的畜牧业养殖场设计与规划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场地选择、建筑布局、设施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畜牧业养殖场的设计与规划。
一、场地选择畜牧业养殖场的场地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应选择地势平坦、水系发达的区域,以便于排水和供水。
其次,应注重土壤质量和环境条件,选择土壤肥沃,无重金属污染的地区。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周边交通便利性和市场状况,方便产品的销售和运输。
二、建筑布局在畜牧业养殖场的建筑布局中,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区、生活区和管理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养殖区应根据不同畜禽种类的特性进行设置,保证养殖环境的合理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生活区应包括员工宿舍、餐厅、医疗室等设施,以提供员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条件。
管理区则应设立办公楼、实验室、仓库等,方便管理和监控养殖场的运营。
三、设施设备养殖场的设施设备直接决定了养殖效益和工作效率。
在设施设备的选择上,应根据畜禽养殖的特点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配置。
如饲养舍、猪圈、鸡舍等养殖场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隔离、保温和通风等性能。
同时,还应注重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保护畜牧业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和废气治理等环境问题。
养殖场应建立科学、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降低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和处理废弃物,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在养殖设施的建设中,应加强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畜牧业养殖场的设计与规划至关重要。
合理的场地选择、建筑布局、设施设备配置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确保畜牧业养殖场的发展,我们应不断优化设计与规划,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养牛宽5米的活动场

养牛宽5米的活动场一、养牛场地的选择与规划1.场地面积要求养牛场地的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个牛舍占地约20-30平方米,再加上活动场地、饲料槽等设施,总面积应在500平方米以上。
对于宽5米的活动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合适的牛舍数量。
2.地形地势要求养牛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低洼地带,以免雨水积聚导致疫病传播。
同时,场地应避免位于风口,以减少寒风对牛只的影响。
3.环境要求养牛场地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等嘈杂地带,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还要考虑附近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以满足养殖场的日常需求。
二、养牛活动场的建设1.场地布局在宽5米的活动场上,可以合理布局牛舍、饲料槽、饮水设施等。
一般来说,牛舍应占据一半以上的面积,饲料槽和饮水设施应设在方便牛只获取的地方。
2.设施配置1.牛舍:应选择保暖、通风、易于清洁的材质搭建,以保证牛只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2.饲料槽: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
3.饮水设施:设置足够的饮水设施,保证牛只在任何时候都能喝到清洁的水。
4.粪便处理设施:设立专门的粪便收纳区,定期清理,以保持场地的卫生。
3.场地管理养牛场地的管理应注重清洁卫生、饲料供应和饮水保障。
同时,要定期对牛舍、饲料槽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
三、养牛活动场的维护与安全管理1.日常管理1.清洁卫生:每天对牛舍、活动场地等进行清扫,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饲料供应:根据牛只的年龄、体重、生长状况等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充足。
3.饮水保障:确保饮水设施正常运行,定期检查水质,保证饮水安全。
2.安全管理1.防疫措施: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定期接种疫苗,密切关注牛只健康状况。
2.防范自然灾害: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防范。
3.紧急事故应对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如火灾、疫病爆发等,制定应对预案,确保能迅速妥善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养牛场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牛只的健康生长。
畜牧场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布局

生产车间、道路、绿化等地段的位置,全面考虑家畜粪尿、污水的处理利用;
布局:根据场地规划方案和建筑物的卫生要求,合理安排每栋建筑物和每种设
施的位置和朝向。提出几种方案,反复比较分析,最后按确定方案绘出总平面图。
(一)畜牧场的功能区规划
畜牧场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 布局
§3—1 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布局
畜牧场是集中饲养家畜和组织畜牧生产的 场所,是家畜的重要外界环境条件之一。
一、良好畜牧场的环境条件 二、舍内小气候主要受制约因素 三、场址选择的自然条件 四、场址选择的社会条件 五、畜牧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一、良好畜牧场的环境条件
中雏舍、后备鸡舍、成鸡舍。即孵化室在上风向,成年鸡舍在下风向,使幼雏舍得到新 鲜的空气,从而减少发病机会,也能避免由成鸡舍排出的污浊空气造成疫病传播。
3.隔离区
内容:病畜隔离舍、兽医室、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 处理及贮存设施等,是畜牧场病畜、污物集中之地,是卫 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位置:设在全场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为了运输隔离区的 粪尿污物出场,应该单独修建通往隔离区的道路。
4.饲料供应
在满足各种营养全面的条件下,饲料尤其草食家 畜的青饲料应就近选择,或本场饲料地种植,以 避免因大量粗饲料长途运输而提高饲养成本。
5.产品销售、粪尿和废弃物处理和利用
产品就近销售,牧场粪尿和废弃物的就地处理和 利用,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五、畜牧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场地规划和布局是畜牧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考虑不同场区和建筑物之间 的功能关系,场区小气候的改善,以及畜牧场的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
地势低洼的场地容易积水而潮湿泥泞,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有 利于蚊蝇和微生物孳生,而冬季则阴冷;还会降低畜舍保温隔热性能 和使用年限。因此,场地应高燥以利排水。场地不平坦、坑洼、沟坎 或土堆太多,势必加大施工土方量,并给基础施工造成困难,使基建 投资增加。在坡地建场宜选向阳坡,有利于冬季保温。阴坡场地背阳、 冬季迎风夏季背风,对场区小气候十分不利,阴坡场地接受阳光较少, 土壤热湿状况和自净能力也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畜牧渔业论文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李国冬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畜牧兽医局150300 )
1 场址选择
场址要选择通风良好、背风向阳、较干燥的环境。
牛场地势应较高,排水良好;稍有缓坡(不超过2.5%),北高南低,总体平坦。
切不可建于低洼地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地形要开阔整齐,方形有利于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避免狭长和多边角的地形。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沙壤土最理想,黏土不适合。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强,透水性好,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利于防止蹄病的发生。
地下水位2m以下,水源要清洁、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
切忌在严重缺水或水源严重污染的地区建场。
因为牛场生产中需水量很大,1头奶牛仅饮水量每天就达70~130kg。
牧区牛场应选择牧地广阔,牧草种类多、品质好的场所,牛场附近要有可种植牧草的优质土地来种植高产牧草,以补充天然饲草不足。
农区若以舍饲为主,更要有供应足够饲料饲草的基地或来源。
牛场场址要电源充足,通信条件方便,这是现代化、规模化牛场对外交流、合作的必备条件,便于产品交换与流通。
奶牛场周围地区应为无疫病区,牛场与牛场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国外的牛场之间相距都比较远,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要避免牛羊在牛场近区放牧,要远离居
民区的垃圾和污水排出处,更要远离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等。
牛场一般离居民区500m以上,与主于公路、铁路至少应相距1000m以上,且周围要有绿化隔离带。
同时也要考虑到饲料供给、鲜奶的运出及工作人员的往来等交通便利因素。
2 场区的规划与布局
牛场规划和布局应以经营方针、饲养规模、饲养工艺、机械化程度、气象条件、地形、交通、水、电和通信等为依据,在满足经营管理和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总体布局要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凑整齐、美观大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节约基本建设投资的原则来设计,以保证养殖环境的洁净和畜产品的安全。
一般把牛场分为职工生活和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及粪尿堆贮区,各区相互隔离。
运送饲料和鲜奶的道路与装运牛粪的道路应分设,并尽可能减少交叉点。
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有顺序地规划布局各区。
职工生活和管理区。
在全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m 以上的距离,以保证生活区的良好卫生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防止人畜共患疫病的相互传播。
管理区是牛场经营活动与社会联系的场所,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产品的销售等都集中在本区内。
生产区是牛场的防疫重地,为防止疾病的传播,本区域应设有隔离室和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和场外运输车量进入生产区,以保证生产区的安全和安静。
生产区牛舍布局要合理,分阶段分群饲养。
以挤奶厅为中心,按泌乳牛舍、产房、干奶牛舍、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顺序排列。
为便于管理和防疫,
原则上每栋牛舍不超过100头牛。
各牛舍之间要保持10m以上的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但也要适当集中,以节约水电线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
由于我国地处北纬20°~50°,太阳高度角冬季小,夏季大,为使牛舍“冬暖夏凉”,应采取南向即牛舍长轴与纬度平行,这样既有利于牛舍冬季的采光,又可防止夏季太阳光的强烈照射。
因此,在全国各地均以南向配置为宜,并根据纬度的不同偏向东或偏向西。
生产区还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干草及块根饲料存放处、青贮窖、锅炉房等。
饲料库、青贮窖、干草及块根饲料存放处应在距牛舍较近的地方,应处在上风处,并充分考虑火灾和其他灾害。
隔离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建有诊疗室、药房、病牛隔离室。
该区与其他区相对独立,与牛舍相距300m以上,并有隔离屏障,设有单独的通道和入口,便于消毒和隔离。
病牛区的污水和废弃物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传播和污染环境。
粪尿堆贮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地势低处,与牛舍至少有200~300m的间距。
贮粪场的位置既要便于把粪便由牛舍、运动场运出,又要便于运到田间施用,同时,应使粪便在堆放期间不致造成环境污染和蚊蝇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