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劲健稚拙古雅天真 篆书知识与赏析

合集下载

古韵盎然,温润醇厚,劲健稚拙——郭源篆书书法赏析

古韵盎然,温润醇厚,劲健稚拙——郭源篆书书法赏析

古韵盎然,温润醇厚,劲健稚拙——郭源篆书书法赏析篆书,在我国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书中,位居首位,充分说明了它与其他四种书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其他四种书体均由篆书衍变而来,从中可看出篆书在中国书体发生、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篆书相对于其他书体,起收简净,大多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篆书还具有形体匀称的特点,它的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屈曲流美是篆书的审美特征。

郭源,法号“净玄”居士,北京琉璃厂的“土著”居民,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便受环境影响,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并致力于金石学,从13岁开始至今,已经和石头共同度过了三十多年。

现为中华国礼艺术家协会事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艺术创作中心创研员、北京市书协会员、西城美协会员。

从师于篆刻艺术家金禹民先生、著名书画家许林村先生、傅有业先生、陆一均先生、吕品先生、周羲先生等。

致力于书画与金石学,力求融合诸家之精华,从兌变中得其新意,更法古玺汉印,自成风貌,亦精印钮雕刻。

其书法以缘书为主,作品为众多行内人士喜爱并收藏。

郭源篆书书法《上善若水》集雅斋签约书法家郭源老师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书写标准、运笔娴熟自如,线条圆涩厚重,却写出灵动之感,古朴而从容,通篇富有韵律感,别具一格,实为佳作,可见郭源老师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底。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适合挂在家中书房、卧室等场合,启迪智慧,发人深省,不容错过。

编辑郭源篆书书法《厚德载物》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而产生、演变、发展的,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系统,它以一定的规范技法和形式来表现,具有强大的形式美表现力,深得人心。

欣赏教案 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的篆书知识与赏析

欣赏教案 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的篆书知识与赏析

课题: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的篆书知识与赏析课时:1课时课型:单一课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教材分析:从教材编排来看:一、要明白什么是篆书?二、要知道篆书的发展脉络;三、要知道的篆书的特征:1,笔法的单纯性2,结字的形状3,章法的变化性四、要明了篆书作品应该怎样进行赏析;从自身阅历来浅谈:可以先从教材中举出的古代篆书作品来分析:1,《四祀其铭》,此件作品造于商纣王四年。

铭文铸在底部圆形平面上,计8行,共42字。

每行字数不等,字形也大小不一,布局错落有致,符合该器底面的的要求,笔画粗壮不一,变化多样。

有些字同甲骨文类似,通篇铭文显示出古朴厚重的风貌。

2,《墙盘铭》,此件作品造于西周恭王时期,于1977年出土在陕西扶风县,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该铭文18行,共284字,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称颂西周国君的功绩,后部是史墙家史。

从作品来看行笔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字形修长方整,排列纵横有距,整齐、疏朗,代表了西周中期的金文最流行的书写风格。

3,《散氏盘铭文》,散氏盘,也称“散盘”、“矢人盘”,造于西周厉王时期,清代出土于陕西凤翔,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

该盘铸造之时,金文书法已进入成熟期。

铭文通常写得工稳考究,布局整齐,有强烈的秩序感和装饰色彩,而散氏盘则写得简便随意,十分生动,用笔也灵活,章法而是顺势而下,多有变化,结体也自由,字形略呈扁圆,俯仰、欹正相呼应。

通篇铭文奇态百出,如星斗满天,让人目不暇接。

4,《虢季子白盘铭》,此盘造于西周中晚期,口径长137.3厘米,宽86厘米,腹深36厘米,重约225千克。

清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盘主要记录虢季子白征战凯旋而受到周王嘉奖的事。

笔画纤细而又力度,字体严谨而自然,章法疏落大方,字行距较大,通篇气韵统一,秀美典雅。

5,《侯马盟书》,盟书,是各诸侯或卿大夫之间盟誓的记录。

1965年出土于山西,此件是写在玉片上的,计5000余片,字迹清晰约600余片,此件作品真实的保存了春秋晚期的毛笔笔迹。

篆书知识与赏析(新)

篆书知识与赏析(新)

《侯马盟书》盟书是各诸侯或卿大夫 之间盟誓的记录。写在玉片上,它们 真实地保存了春秋晚期的毛笔笔迹, 笔画粗细变化,比同时代的金文笔画 更灵活,结体更自由。
《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秦国刻石,因为文字是刻 在10个鼓形的石头上,所以 称作“石鼓文”。文辞是记述 秦国君臣游猎的事,石鼓文 章法疏朗整齐,用笔遒劲凝 重,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 书的重要范本。
二、篆书的发展:
籀文、大篆(今存的石鼓文) 最早的篆书,最早的郭成店系楚统墓的竹汉简字(是简甲牍骨书文)。
二、篆书的发展:
小篆《泰山刻石》 经过统一规范的秦代篆书称小篆
二、篆书的发展:
《峄《山琅刻琊石台》》
线条粗细均匀,字形匀称,结构严谨,笔画更简洁。
二、篆书的发展: 甲骨文: 金 文: 石鼓文: 小 篆: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甲骨文虽字形 大小不一,字 距、行距不等, 但基本上是纵 有行而横无列。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三、篆书的特征:(章法变化)
篆书已经奠定了汉字纵向排列的基 其卣铭》铸造于商纣王4年,铭文铸在底部 圆形平面上,计8行,共42字。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 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 。
《虎符》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动军队的信物。 结字严谨宽博,笔画骨劲肉丰。
识 篆:
连 连 看: 人正行六立大
篆书文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印
回顾总结:
一、什么是篆书?大篆、小篆 二、篆书的发展: 三、篆书的特征: 四、篆书名作欣赏: 五、课外作业:选一种你喜欢的篆书字体,
在课下练习
《墙盘铭》是西周恭王时期的青铜器,墙盘铭 文18行,共284字。

高中美术_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2课篆书书写指导课时1课时教材重点学习篆书的书写基本笔画、结构特点教材难点弧线的书写教材中地位、作用篆书是书法起始的状态,篆书的正确书写对楷隶行草的书写笔法上有帮助认知目标篆书发展过程及篆书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教材上文字与图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篆书产生、发展和技法。

能力目标尝试了解篆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和结构规律,并能基本正确地运用到临摹书写中去,能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并使之初步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方法以及结构规律。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之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并展开综合探究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五幅书法作品图片,以下哪幅作品是篆书?生:全部是篆书。

教师总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

小篆则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二、新授(一)篆书的分类1、殷商时期甲骨文因为是用刀契刻的,他的基本风格特征是瘦劲、挺拔,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2、商周时期金文金文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

3、春秋晚期石刻文其笔画曲折婉转、匀整圆润,结构平衡对称而不失变化。

4、战国时期简牍书简牍书最为反应书法真实面貌的墨迹5、秦朝小篆小篆结构呈长方形,线条粗细相等,圆转匀称,十分简练。

(二)篆书的基本笔画1、观察篆书与楷书在笔画上的不同篆书在笔画上横画很平,楷书横画左低右高;篆书转折处是圆转,楷书转折是方折。

2、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篆书笔画的基本特征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3、.直线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4、讨论:学生讨论竖的写法(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5、曲线曲线可以分为顺时针弧和逆时针弧两种形态。

美术《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课件

美术《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课件
(一)直线与曲线
1. 直线

( 1 )逆入藏锋至首端
( 2 )转成圆锋向右行
( 3 )行至末端转锋
( 4 )向左回锋
小组讨论:关于竖画的笔 法

• ( 1 )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 ( 2 )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 ( 3 )行至底点勿顿 • ( 4 )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2. 曲线
劲健稚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雅天 真 篆书书写指导
以下“好学乐学”五种书写方式哪种是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 鼓文、简牍书等。小篆则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殷商时 期1. 甲骨文。
因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
主要是中国商朝后期( 前 14 ~前 11 世纪) 王室用于占 卜 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内容一般是 占卜 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因为是用刀契刻的,他的基本风格特征是瘦劲、挺拔, 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且弧线不那么流畅,显得古拙 。
商周时期 2. 金文。是指商周时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镌铸文字。青铜器代表了贵族权利与地位。 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金文结 构 匀 称 准 确 , 线 条 遒 劲 稳 健
曲线可以分为顺时针弧和逆时针弧两种形态。曲线的书写以运腕为 主。顺时针弧和逆时针弧多数是对称组合,因为篆书具有对称性。
逆时针与顺时针
练 一对称
对称
接笔
3. 接 篆笔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
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 而写成的,要 使 接 笔 处 不 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 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 接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 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 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 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 ,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 自然。

第三课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

第三课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

崔子玉:原名瑗,字子玉,东汉人。

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工书,尤善章草。

本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被萧统作为铭文典范二篇之一,收录《文选》,受到后人的景仰。

正文: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吴让之善书画,尤精篆刻。

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各体皆能,尤工篆书,用笔精到,浑厚庄重,字形清超深稳,遒劲俏丽,柔中带刚,法度严谨,深得汉篆之妙,人称"吴带当风"。

《崔子玉座右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学写字也是在学做人。

《品篆刻之美》精品课件

《品篆刻之美》精品课件

第二课 篆刻之美
新知讲解
篆刻形式
印章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印章文章的布局往往以增减、屈伸、挪让、呼应等方法来处理,达到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等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 安排以及击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丰富变化效果。
朱文
又称阳文,白底红 字,用阳刻手法
出山小草 现代 陈巨来
兰生而芳 明代 梁袤
白文
又称阴文,红底白 字,用阴刻手法
第二课 篆刻之美
篆刻工具
一把刻刀,驰骋于方寸之间,将心灵的体验 融汇于点画之中。



新知讲解 床
第二课 篆刻之美
篆刻材料
新知讲解
第二课 篆刻之美 印面 印纽
新知讲解
印文
俊卿 清代 吴昌硕
边款
第二课 篆刻之美
印章的分类
按内容:
名章 闲章
课堂总结
汉印以冲刀为主,笔画平正通达,具有雄浑朴茂、庄重
平实的风格。从汉印入手是初学篆刻的最佳途径。
留浦
中黄翁伯
广陵王玺
第二课 篆刻之美
课堂总结
临刻肖形印首先选取造型生动、精神焕发者。肖形印
图底相间,布局考究,似图案又似绘画。利用刻痕,彰 显沉雄朴茂的石刻效果。
雀 战国
虎 汉代
车马出行 汉代
第二课 篆刻之美
第二课 篆刻之美
新知讲解

“印”字的古字为“爪”字下置一“卩 (卪)” 字 (古同“节”)。“爪”表示手, 以手持卩(卪), 表示“信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第二课 篆刻之美
新知讲解
五原车令 汉代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作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 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

高中美术_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2课篆书书写指导课时1课时教材重点学习篆书的书写基本笔画、结构特点教材难点弧线的书写教材中地位、作用篆书是书法起始的状态,篆书的正确书写对楷隶行草的书写笔法上有帮助认知目标篆书发展过程及篆书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教材上文字与图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篆书产生、发展和技法。

能力目标尝试了解篆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和结构规律,并能基本正确地运用到临摹书写中去,能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并使之初步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方法以及结构规律。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之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并展开综合探究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五幅书法作品图片,以下哪幅作品是篆书?生:全部是篆书。

教师总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

小篆则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二、新授(一)篆书的分类1、殷商时期甲骨文因为是用刀契刻的,他的基本风格特征是瘦劲、挺拔,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2、商周时期金文金文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

3、春秋晚期石刻文其笔画曲折婉转、匀整圆润,结构平衡对称而不失变化。

4、战国时期简牍书简牍书最为反应书法真实面貌的墨迹5、秦朝小篆小篆结构呈长方形,线条粗细相等,圆转匀称,十分简练。

(二)篆书的基本笔画1、观察篆书与楷书在笔画上的不同篆书在笔画上横画很平,楷书横画左低右高;篆书转折处是圆转,楷书转折是方折。

2、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篆书笔画的基本特征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3、.直线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4、讨论:学生讨论竖的写法(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5、曲线曲线可以分为顺时针弧和逆时针弧两种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篆书发展简史
大篆
甲骨文(契文、殷契、卜辞) —— 商代
钟鼎文(金文) 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
—— 商周、西周 —— 战国
小篆(秦篆或斯篆)
① 甲 骨 文
②先秦、两汉钟鼎文
③石 鼓 文
先 秦 石 鼓 文
④楚简
楚简
书 帛⑤








⑥ 小 篆
(秦)
(三)篆书的特征
(1)笔法单纯——只有直、弧两种笔画,多 圆转而无方折。
篆书知识与赏析
剑州中学 罗小敏
导入新课
(峄山刻石)
(毛公鼎铭文)
(一)什么是篆书?
1 、概念:篆书是在中国文字史和 书法史上,最早出现的,点画单纯,具 有吧、某种象形因素的古老汉字字体, 也是先秦时代、秦汉前期通行的正体篆指秦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 包括甲骨文、金文,还有石鼓文和 简牍书等。 ②小篆指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2)字形略 长——字形长方, 结构严谨,追 求对称。
(3) 章法变 化—— 大篆章 法变化 明显, 小篆章 法规整、 纵横有 度。
(四)篆书赏析
墙盘铭文
候马盟书
虢季子白盘铭
虎符
课堂总结
篆书的审美特征:
劲健 、稚拙 、古雅 、天真
课外作业
上网搜索篆书作品,自我赏析。
谢 谢 指 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