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代码及截图

合集下载

JSP实验报告 截图

JSP实验报告 截图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JSP实验报告10级电子商务(1)班李俊敏101405071019里仁学院经济管理系2013年5月实验一1.实验目的(1)掌握怎样设置Web服务目录、怎样访问Web服务目录下的JSP页面。

(2)掌握怎样在JSP页面中使用成员变量、怎样使用Java程序片、Java表达式。

2.实验内容1.输出所有1到1000内的完数。

(perfect.jsp)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除它本身外的因子之和,这个数就称为"完数",也叫“完美数”。

例如6=1+2+3.(6的因子是1,2,3),因此,6 就是一个完数。

2.输出乘法口诀表。

(multi.jsp)3.编写两个JSP 页面,名字分别为inputName.jsp和people.jsp。

3.实验要求1)在硬盘分区D下新建一个目录,名字为:student,将student设置为Web服务目录,并为该Web服务目录指定名字为practice的虚拟目录。

在tomcat的安装目录中的\conf\Catalina\localhost下新建一个xml文件,通过文件来设置新的web服务目录。

必须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Tomcat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通过虚拟目录practice访问Web服务目录student下的JSP页面。

2)启动Tomcat服务器(如果已经启动,必须关闭Tomcat服务器,并重新启动)。

3)用文本编辑器ultraedit编写JSP页,并保存到Web服务目录student中。

4)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目录student中的JSP页面。

5)inputName.jsp的具体要求该页面有一个表单,用户通过该表单输入自己的姓名并提交给people.jsp页面。

6)people.jsp的具体要求(1) JSP页面有名字为person、类型是StringBuffer以及名字是count,类型为int 的成员变量。

(2) JSP有public void judge ()方法。

铜陵学院c语言实验报告

铜陵学院c语言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班级 2016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黄永青实验一 Visual C++ 6.0编程环境与C语言程序的调试过程一、实验学时2 学时。

二、实验目的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三、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1章。

四、实验内容1.请调试、运行下面的程序一。

#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Hello,World!\n");return 0;}给出以上程序的运行结果(或其截图):2.请调试、运行下面的程序二。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j;for(i=1;i<=9;i++){for(j=1;j<=i;j++)printf("%1d*%1d=%2d ",j,i,j*i);printf("\n");}return 0;}给出以上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3.请改正下面程序三中的语法错误,然后调试、运行该程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sum;a=3b=4;sun=a+b;printf("%d+%d=%d\n",a,b,sum);return 0;}(1)改正后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sum;a=3;b=4;sum=a+b;printf("%d+%d=%d\n",a,b,sum);return 0;}(2)以上程序的运行结果(或其截图):五、思考题1.调试C语言程序的步骤有哪些?答:1. 编辑2. 编译3. 连接4. 运行2.程序的基本结构有哪三种?答: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一、实验学时2 学时。

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发光二极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实验学院: 电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掌握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输入输出。

2、掌握用查表方式实现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控制。

3、练习单片机简单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4、熟练运用Proteus 设计、仿真AT89C51 系统。

二、实验内容1、编写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0.1S。

代码:void delay(){int i, j;for (i = 0; i 100; i++)for (j = 0; j 125; j++);}2、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实现亮点以由上到下循环移动,间隔时间为0.1S。

代码:#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void delay(){int i, j;for(i = 0; i 100; i++)for(j = 0; j 125; j++);}void main(){P1 = 0xFE;while(1){P1 (转载于: 写论文网: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_crol_(P1,1);delay();}}运行结果截图:图一3、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循环实现亮点由上到下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由下到上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闪烁1 次(即先全亮0.1S,再全灭0.1S)。

代码:#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delay(){uint i, j;for (i = 0; i 100; i++){for (j = 0; j 128; j++){//delay 100ms, do nothing.}}}void shangXia(){uchar k;P1 = 0xFE;for (k = 0; k 8; k++){delay();P1 = _crol_(P1,1);}}void xiaShang(){uchar k;P1 = 0x7F;for (k = 0; k 8; k++){delay();P1 = _crol_(P1,-1);}}void main(){while(1){shangXia();xiaShang();}}截图与题一相同,增加由下至上。

实验一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

实验一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

实验⼀查看CPU和内存,⽤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实验准备前⾔:由于⼤家的电脑⼤多使⽤的是64位的操作系统,不能在系统⾃带的MS-DOS环境下编写汇编源程序,所以我们需要DOSBox这个软件,以便在64位环境下编写汇编源程序。

下载完成后进⾏挂载,进⼊挂载虚拟盘进⼊debug环境即可⼆.使⽤debug将书中事例程序段写⼊内存,逐条执⾏,观察每条指令执⾏后CPU相关寄存器中内容的变化(可⽤E命令和A命令以两种⽅式将指令写⼊内存)1.使⽤e命令将指令机器码写⼊指定1000:0地址的内存2.使⽤u命令进⾏反汇编查看是否与对应的汇编指令相符合经过核对与相应的汇编指令符合3.使⽤t命令单步执⾏由于指令⾏数过多,这⾥只列出了部分代码截图。

经核对,其符合汇编指令的执⾏第⼀步,将寄存器ax的值设为4e20h第⼆步,将寄存器ax的值加上1416h变为6236h第三步,将寄存器bx的值设为2000h第四步,将寄存器ax的值与bx的值想加并赋给ax......步骤过多就不在此⼀⼀列举了,总之可以发现⽤e指令通过机器码修改内存的内容可以达到汇编指令的作⽤4.使⽤a命令以汇编指令的形式在内存中写⼊机器指令5.使⽤u反汇编指令检查汇编指令与机器码是否对应可以发现将汇编指令反汇编后的机器码与之前所列机器码⼀致6.使⽤t命令进⾏单步执⾏通过汇编指令与单步执⾏的结果与机器码单步执⾏的结果⼀致三.将下⾯三条指令写⼊从2000:0开始的内存单元中,使⽤下⾯三条指令计算2的8次⽅1.代码分析---恢复内容结束---实验结论⼀.实验准备前⾔:由于⼤家的电脑⼤多使⽤的是64位的操作系统,不能在系统⾃带的MS-DOS环境下编写汇编源程序,所以我们需要DOSBox这个软件,以便在64位环境下编写汇编源程序。

下载完成后进⾏挂载,进⼊挂载虚拟盘进⼊debug环境即可⼆.使⽤debug将书中事例程序段写⼊内存,逐条执⾏,观察每条指令执⾏后CPU相关寄存器中内容的变化(可⽤E命令和A命令以两种⽅式将指令写⼊内存)1.使⽤e命令将指令机器码写⼊指定1000:0地址的内存2.使⽤u命令进⾏反汇编查看是否与对应的汇编指令相符合经过核对与相应的汇编指令符合3.使⽤t命令单步执⾏由于指令⾏数过多,这⾥只列出了部分代码截图。

Java实验一实验报告

Java实验一实验报告

Java实验⼀实验报告实验⼀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实验内容1. 使⽤JDK编译、运⾏简单的Java程序2.使⽤Eclipse 编辑、编译、运⾏、调试Java程序⼆、实验要求1.没有Linux基础的同学建议先学习《》《》课程2.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模板见QQ群,注意实验报告重点是运⾏结果,遇到的问题(⼯具查找,安装,使⽤,程序的编辑,调试,运⾏等)、解决办法(空洞的⽅法如“查⽹络”、“问同学”、“看书”等⼀律得0分)以及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有什么收获,教训等)。

3.实验报告中统计⾃⼰的时间步骤耗时百分⽐需求分析 40min20%设计 40min20%代码实现 60min30%测试 30min15%分析总结 30min 15%4. 严禁抄袭。

三、实验步骤(⼀)命令⾏下Java程序开发1.⾸先双击桌⾯上的Xface终端图标。

2.打开终端(类似Windows下的cmd),之后会⾃动运⾏shell程序。

3.输⼊cd Code命令进⼊Code(注意C要⼤写)⽬录。

4.输⼊mkdir 20135109 命令建⽴实验⽬录,注意⽬录名⼀定是⾃⼰的学号(学号要体现在实验报告截图中),可以使⽤ls命令或dir命令查看建⽴的⽬录情况。

5.输⼊cd 20135109命令进⼊实验⽬录,再输⼊类似mkdir exp1建⽴第⼀个实验⽬录,然后输⼊cd exp1进⼊实验⼀⽬录,可以输⼊pwd命令查看当前⼯作路径。

6.输⼊gedit Hello.java(注意把代码保存到exp1⽬录中)或vim Hello.java 编辑Hello.java。

7.输⼊javac -d . Hello.java命令编译代码,输⼊java ljp.Hello命令运⾏程序。

(⼆)Eclipse下Java程序开发、调试1.在命令⾏中输⼊eclipse命令并回车或单击桌⾯上的Eclipse EE图标打开Eclipse。

2.在Eclipse中单击File->New-> Java Project新建Java项⽬。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班级>_<学号>_<实验X>.RAR文件形式交付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

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public struct sequenlist{public const int MAXSIZE=1024; /*最大值为1024*/public elemtype[] vec;public int len; /* 顺序表的长度 */public sequenlist( int n){vec=new elemtype[MAXSIZE ];len = n;}};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equenlist list1 = new sequenlist(5);for (int i = 0; i < 5; i++){list1.vec[i] = i;}for (int i = 0; i < 5; i++){Console.Write("{0}---", list1.vec[i]) ;}Console.WriteLine("\n");Console.WriteLine("表长:{0}\n",list1.len );Console.ReadKey();}}程序2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public void insertlist(int i, int x){if (len >= MAXSIZE)throw new Exception("上溢"); /*长度大于最大值则抛出异常*/if (i < 1 || i > len + 1)throw new Exception("位置");/插入位置小于1或大于len+1则抛出插入位置错误的异常for (int j = len; j >= i; j--)vec[j] = vec[j - 1]; //注意第j个元素存在数组下标为j-1处vec[i - 1] = x;len++;}};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equenlist list2 = new sequenlist(7);list2.vec[0] = 21;list2.vec[1] = 23;list2.vec[2] = 14;list2.vec[3] = 5;list2.vec[4] = 56;list2.vec[5] = 17;list2.vec[6] = 31;Console.Write("请输入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int loc =Convert.ToInt32( 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请输入第{0}个位置插入的元素:", loc);int ele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插入前的线性表:");for (int i = 0; i < list2.len ; i++){Console.Write("{0}---", list2.vec[i]);}Console.WriteLine("\n");list2.insertlist(loc, ele);Console.WriteLine("插入后的线性表:");for (int i = 0; i < list2.len ; i++){Console.Write("{0}---", list2.vec[i]);}Console.WriteLine("\n");Console.ReadKey();}}程序3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class Node{private int num;public int Num{set { num = value; }/输入值get { return num; }/获得值}private Node next;public Node Next{set { next = value; }get { return next; }}}class Pp{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Node head;Node tempNode, tempNode1;int i;head = new Node();Console.WriteLine("输入六项数据:\n");Console.Write("输入第1项数据:");head.Num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head.Next = null;tempNode = head;for (i = 1; i < 6; i++){tempNode1 = new Node();Console.Write("输入第{0}项数据:",i+1);tempNode1.Num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插入项转换为整形数值 tempNode1.Next = null;tempNode.Next = tempNode1;tempNode = tempNode.Next;}Console.WriteLine("线性表:");tempNode = head;for (i = 0; i < 6; i++){Console.Write("{0}", tempNode.Num);if (i < 5){Console.Write("--");}tempNode = tempNode.Next;}Console.ReadKey();}}五、程序运行结果截图程序1程序2程序3六、收获,体会及问题(写得越详细、越个性化、越真实越好,否则我不知道你做这个实验的心路历程,也就无法充分地判断你是否是独立完成的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做这个实验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这次试验刚开始做时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才刚上了几节课,对于线性表、链式表都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不知道用哪个软件编写程序。

51系列单片机实验一LED等全亮全灭汇编代码及注释

51系列单片机实验一LED等全亮全灭汇编代码及注释

实验一汇编代码及注释ORG 0000H伪指令ORG 指定0000H 作为AJMP MAIN的地址,也就是单片机上电后CPU取指的初始地址;AJMP MAIN无条件跳转到主程序MAIN;ORG 0030H伪指令ORG指定030H作为主程序MAIN的第一个地址,也就是MOV P1,#00H的地址;MAIN: 主程序MAIN;MOV P1,#00H将立即数00H赋值给P1口,使P1口对应的8个LED的阴极置0,点亮;ACALL DELAY02调用延迟程序DELAY02,延迟2秒;MOV P1,#0FFH将立即数0FFH赋值给P1口,使P1口对应的8个LED的阴极置1,点熄灭;ACALL DELAY02调用延迟程序DELAY02,延迟2秒;AJMP MAIN无条件跳转到主程序MAIN;DELAY02:延迟子程序DELAY02MOV R5,#2将立即数2赋值给寄存器R5;D1: 延迟子程序D1MOV R6,#200将立即数200赋值给寄存器R6;D2: 延迟子程序D1MOV R7,#250将立即数250赋值给寄存器R6;D3:DJNZ R7,D3条件转移指令,若R7-1≠0,则跳转到D3,否则执行下一条指令;因为R7初始值为250,每执行一次DJNZ R7,D3需要2个机器周期,所以这个循环结束后需要2*250T(T为机器周期);DJNZ R6,D2;条件转移指令,若R6-1≠0,则跳转到D2,否则执行下一条指令;因为R7初始值为200,每执行一次本指令需要2个机器周期。

每延迟1 D3 执行一次本指令,所以这个循环结束后需要200*(2*250+2)T DJNZ R5,D1;条件转移指令,若R5-1≠0,则跳转到D1,否则执行下一条指令;因为R5初始值为2,每执行一次本指令需要2个机器周期。

每延迟1 D2执行一次本指令,所以这个循环结束需要2*((200*(2*250+2)+2)T≈200000T;每个T为1微秒。

C语言实验学生版(最新版)

C语言实验学生版(最新版)

实验一: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了解C语言程序的编译环境和编写过程。

2、掌握C语言程序在Visual C++ 6.0环境下的调试过程。

3、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特点。

4、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三、实验内容:1、计算两个数x和y的和。

(教材P5【例1-2】)2、从键盘输入华氏温度h,输出摄氏温度c(摄氏温度=5/9*(华氏温度-32))。

(实验教材P18)3、给定圆环,输入内圆环半径r1、外圆环半径r2,求出圆环的面积。

(实验教材P27)4、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x、y,实现两个数的交换,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和两个数的平均值。

(实验教材P21)5、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教材P27)#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i);i=8; j=10;printf(“%d,%d\n”,i++,i);}四、实验程序代码:五、实验运行结果(截图):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掌握标识符、常量、变量的定义及使用。

2、掌握C语言的常用运算符及表达式。

3、掌握单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

4、掌握双分支if-else语句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1、从键盘输入一个3位整数,请输出该数的逆序数。

(实验教材P27)2、输入3个字符型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后,求它们的平均值并输出。

(实验教材P27)3、判断箱子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实验教材P33)4、有一函数: x (x<1)y= 2x-1 (1≤x<10)3x-11 (x≥10) 编写程序,输入x值,输出y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础
实验目的
1、掌握Visual Studio运行环境的配置方法。

2、通过编写简单的页面,掌握网页的编写和运
行方法。

实验内容
一、创建文件系统网站;
1. 在D盘新建文件夹03soft,作为网站目录;
2. 在网站的默认的主页上添加控件Button,双击该控件添加如下代码: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Write("欢迎光临学习天地!");
}
3. 运行这个页面,写出这个页面运行时的页面地址。

实验截图:
二、创建HTTP网站
1、打开IIS管理器,进入管理页面,添加网站名称mysite,并设置物理路径;
2、创建HTTP网站,并选取mysite作为网站目录;
3、在的默认的主页上添加控件Button,双击该控件添加如下代码: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Write("欢迎光临学习天地!");
}
4、运行这个页面,写出这个页面运行时的页面地址。

实验截图:
三、创建单一文件模式网页
1、打开第一题中的文件系统网站,新建一个名为Default2.aspx的单一文件模式的网页,并在网页中添加Label控件和Button控件,双击Button控件,添加如下代码:
Label1.Text = "Clicked at " + DateTime.Now.ToString();
2、运行这个页面,写出单击Button时的运行结果
实验截图:
四、打开第一题中的文件系统网站,在Default.aspx网页的Page_Load事件中编写代码,实现在ListBox1中填充选项,并且单击按钮时不重复加载。

实验截图:
五、思考题
1、文件系统网站由什么服务器支持它运行?HTTP网站由什么服务器支持它运行?两种类型的网站在调试运行时显示的网址有什么不同?
答:文件系统网站由 Development Server支持其运行,HTTP 网站由IIS服务器支持它运行。

文件系统显示的是localhost:端口号/文件夹名/网站名,HTTP网站显示的是:localhost:端口号/网站名。

2、IIS管理器中的Default Web Site的物理目录是什么?绑定的端口号是什么?如果在这个网站中创建虚拟目录并指定为一个HTTP网
站的目录,则该网站在运行时网址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IIS管理器中的Default Web Site的物理目录是程序映射的地址,绑定的端口号80,该网站运行的物理地址是localhost:端口号/网站名。

例如localhost:8010/Default.aspx
3、单一文件模式网页中的程序代码包含在什么标记中?
答:.aspx文件中
4、如何解决出现“无法在Web服务器上启动调试”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该错误的原因。

开始---程序---Visual Studio 2010--- Visual Studio Tools---VS 命令提示
---输入aspnet_regiis -i
出现“开始安装IIS……”
或者输入aspnet_regiis -r
原因是:正确的安装顺序应该先装IIs ,再装.NET,如果顺序反了,就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5、如果将第四题中的IsPostBack属性语句去掉,再次运行程序,会出现什么结果?能否找到其他方法实现页面首次加载时,在ListBox1中填充选项,并且回发刷新时不重复加载。

会出现listbox中的文字重复加载。

其他方法是,直接在Page_init 中编辑
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第一次运行的网站,有很多步骤操作不是很熟练,比如新建一个HTTP网站时,新建未按步骤,新建的不正确。

之后经由老师的讲解演示,之后的实验进行的很顺利。

写代码要多看多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