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维生素c实验报告

维生素c实验报告

维生素c实验报告维生素C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维生素C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我们首先测定了某品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1. 将橙子切开,挤取橙汁。

2. 取一定量的橙汁,加入已知浓度的碘液。

3. 碘液会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的混合物。

4. 通过比色法,测定蓝色混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每100毫升橙汁中含有约30毫克的维生素C。

这个结果与维生素C的日常摄入量推荐值相符,说明橙汁是一种良好的维生素C来源。

实验二:维生素C的稳定性为了探究维生素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我们将维生素C溶液分别暴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包括强光、弱光和黑暗。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测定了维生素C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强光条件下,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降低,损失约30%;弱光条件下,维生素C的损失约为10%;而在黑暗条件下,维生素C的损失非常小。

这表明,光照是维生素C降解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保存维生素C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我们将维生素C溶液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包括常温、冷藏和冷冻。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测定了维生素C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的含量损失最快,损失约为50%;冷藏条件下,维生素C的损失约为20%;而在冷冻条件下,维生素C的损失非常小。

这表明,温度也是维生素C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保存维生素C时,应尽量将其冷藏或冷冻。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橙汁是一种良好的维生素C来源,每100毫升橙汁中含有约30毫克的维生素C。

2. 光照是维生素C降解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避免阳光直射。

3. 温度也是维生素C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将其冷藏或冷冻以延缓维生素C的损失。

c程序实验报告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运行方法

c程序实验报告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运行方法

c程序实验报告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运行方法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C程序是需要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因此它需要一个运行环境。

C语言最常见的运行环境是Windows和Unix/Linux。

1. Windows运行环境在Windows环境下,可以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或Code::Blocks等集成开发环境(IDE)来编写和运行C程序。

Visual Studio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功能强大的IDE,它集成了调试器、编辑器和编译器。

在Visual Studio中,可以直接输入C代码,编辑并编译运行,也可以在命令行使用编译器gcc来编译运行C程序。

2. Unix/Linux运行环境在Unix/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诸如打开源软件组合(GCC)之类的编译器来编写和运行C程序。

GCC是一种功能齐全的C编译器,它在大多数Unix系统上都可用。

在Unix/Linux环境下,C程序可以在命令行上使用gcc编译并运行。

C程序的运行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使用命令行运行C程序和在IDE中运行C程序。

1. 命令行运行C程序使用GCC编译器将C代码编译为可运行二进制文件,然后在命令行上运行该二进制文件即可运行C程序。

以下是在Linux环境下的例子:(1)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hello.c:```c#include <stdio.h>(2)使用gcc编译这个程序:$ gcc -o hello hello.c-o指定输出文件名,hello是可执行文件名。

(3)在终端上运行程序:$ ./hello输出:Hello World!2. 在IDE中运行C程序在IDE中运行C程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打开IDE(例如Visual Studio)并创建一个新项目。

(2)在新项目上创建一个新的C源代码文件并输入C代码。

(3)编译代码,IDE将使用内置的编译器将C代码编译为可执行文件。

(4)运行程序,IDE将启动应用程序并附加调试器,编译器会自动转换代码并在调试器中执行。

c语言实验报告册

c语言实验报告册

c语言实验报告册C语言实验报告册。

实验一,C语言基本程序设计。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C语言的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包括变量的定义和使用、表达式的计算、控制结构的使用等。

2.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C程序,实现输入两个整数,然后输出它们的和、差、积和商。

(2)编写一个C程序,实现输入一个实数,计算并输出它的绝对值。

3. 实验步骤。

(1)定义两个整型变量a和b,用来存储输入的整数。

(2)使用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两个整数,并使用scanf函数将用户输入的值分别赋给变量a和b。

(3)定义四个整型变量sum、diff、product和quotient,分别用来存储a和b的和、差、积和商。

(4)分别计算a和b的和、差、积和商,并将结果分别赋给sum、diff、product和quotient。

(5)使用printf函数输出sum、diff、product和quotient的值。

4. 实验结果。

输入:a = 5。

b = 3。

输出:sum = 8。

diff = 2。

product = 15。

quotient = 1。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C语言的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包括变量的定义和使用、表达式的计算、控制结构的使用等。

在实际编程中,我需要注意变量的类型和范围,以避免数据溢出和精度丢失的问题。

实验二,C语言函数的使用。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C语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函数参数的传递和返回值的使用。

2.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C程序,实现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编写一个C程序,实现输入一个整数n,计算并输出1到n的阶乘之和。

3. 实验步骤。

(1)定义一个函数gcd,用来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2)定义一个函数lcm,用来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3)定义一个函数factorial,用来计算一个整数的阶乘。

(4)在主函数中,调用gcd和lcm函数计算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调用factorial函数计算阶乘之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C 语言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 C 语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加深对 C 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使用定义不同类型的变量,如整数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等,并进行赋值和运算操作。

熟悉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2、控制结构的应用使用ifelse 语句实现条件判断,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运用 switch 语句进行多分支选择,处理不同的情况。

利用 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dowhile 循环实现重复执行的操作,例如计算数列的和、打印特定的图案等。

3、数组和字符串的操作定义和使用一维数组、二维数组,进行数组元素的访问、赋值和遍历。

掌握字符串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使用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如strlen、strcpy、strcmp 等)进行字符串的操作。

4、指针的应用理解指针的概念和指针变量的定义,通过指针访问变量和数组元素。

实现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的结合使用,体会指针在程序中的灵活运用。

5、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编写自定义函数,实现特定的功能,如计算阶乘、判断素数等。

掌握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值传递和地址传递),理解函数的返回值。

6、结构体和共用体的使用定义结构体类型,创建结构体变量,访问结构体成员。

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和使用场景,比较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打开 Visual Studio 2019 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新的 C 语言项目。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某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在空气中易受热和光的影响而分解,所以在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需采取适当的措施。

本实验采用I2-苯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此法原理是利用维生素C与碘化钾反应生成褐色的碘褐色物质,通过测定生成物的浓度来间接计算维生素C含量。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所选水果洗净并去皮,然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取100g水果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混合均匀。

2.提取维生素C:将上述混合液分装到锥形瓶中,加入5ml三氯乙酸并摇匀,使之完全酸化。

然后放置于阴暗处静置24小时。

3.滴定:将上述混合液分装到滴定筒中,加入适量I2溶液,并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以0.1mol/L C6H8O6溶液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根据对照组的颜色变化,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变化程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颜色愈淡,维生素C含量愈低。

根据滴定计算出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水果样品的新鲜程度:新鲜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过了保质期的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会降低。

2.样品制备的操作:样品制备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样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较短,以防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

3.滴定的准确性:滴定过程中,需仔细控制滴定剂和指示剂的添加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出某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这个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并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含有更多维生素C 的水果。

参考文献:1. 魏彩霞,林辉,李晓彤,杨龙. 微波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J]. 食品与机械,2015,31(12):198-200.2. 张文英,周文杰. 技术指标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J]. 食品计量学报,2014,8(2):093-097.。

C语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通用5篇)

C语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通用5篇)

C语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通用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C语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C语言实训总结报告篇1这个星期,我们迎来了C语言实训——一次至为重要的实训。

在这个星期里,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做着那20多道实训题目,遇到不懂的互相请教,或请问老师。

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帮助,这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

通过C语言实训,让我加深了对C语言的了解,而不只是单单的在课本中学到的那些理论,平时乏味的课程,通过自己动手亲自编写,变的生动有趣,而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比理论要难的多,当一个程序写完以后,经常会有很多错误而没法解决。

不过,通过几天的实训,逐渐积攒了一些经验,有些错误可以很快就看出来。

这次实训有很大的收获,让我对C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可以自己动手编写,将其转化成一些实用的技能。

如果是一个程序写完一处错误也没有,会有种成就感,于是兴趣就来了,兴趣来了,自然学的东西也就多了,能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技能,让我对C语言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层的认识。

C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学习,学了最基本的替换,然后扩展到循环,嵌套,条理很清楚,不是一个零散的知识,实际上所有的课程都如此,不过通过实训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存在的很多问题。

比如自己写的写的小程序出了问题,不会解决了就叫老师帮忙,虽然说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但是会养成一种依赖的心理,碰到问题了第一个想到的是求助而不是自己独立解决,所以以后要多多锻炼自己的信心和增加自己的能力,争取做到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写与错误排除。

还有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遇到的问题,没有很好的逻辑思维,亲自编写一个陌生的程序的时候会有种无法下手的感觉,找不到突破口。

通过实训,逐渐理清了顺序,对于简单的程序和一些相对比较繁琐的嵌套,循环,不在是看着一头雾水。

c语言程序设计_实验一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_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C 语言的运行环境的使用实验目的及要求:1. 了解 Windows 系统下 C 语言的运行环境,熟悉 C 程序编辑、调试、运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练掌握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C 程序的方法。

3. 通过运行简单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 源程序的特点。

4. 初步理解 C 语言的数据类型,了解变量定义、变量赋值以及简单运算方法,了解程序运行结果的基本输出方法。

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1、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三行文字Hello, world !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printf("Hello,World!\n");printf("We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n");printf(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n");return 0;}运行结果:2、编写程序,将两个整数相加,并输出结果。

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b,c;a=12;b=26;c=a+b;printf("c=%d\n",c);return 0";}运行结果:3. 编写程序,要求从键盘输入2 个整数,输出其中较大的数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max(int x,int y);int a,b,c;scanf("%d,%d",&a,&b);c=max(a,b);pintf("max=%d",c);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 int z;if (x>y) z=x;else z=y;return(z);}运行结果:4.输入并运行下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和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可以被2,6-二氨基苯酚(DPIP)还原成无色的化合物。

当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时,它会与DPIP发生反应,使DPIP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通过测定果汁中DPIP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果汁样品加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的DPIP试剂,混合均匀;3. 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Xmg/100ml。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果汁、蔬菜等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同时,我们也发现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汁的种类、保存方式等。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维生素C的认识。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剂的飞溅和溅洒;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3.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维生素C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美白肌肤等功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维生素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更加珍惜并正确利用维生素C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学生:吴健班级:软131学号:*********目录实验一、VC6.0环境入门与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3)实验二、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 (7)实验三、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14)实验四、C++程序结构实验报告 (22)实验五、数组、指针与字符串实验报告 (26)实验六、继承和派生实验报告 (33)实验七、多态性实验报告 (42)实验八、面向对象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48)实验一、VC6.0环境入门与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系软件工程班级 131 学号 139074164 姓名吴健同组者指导教师柯栋梁一、实验目的:1、熟悉VC++6.0开了环境并编写简单的C++程序。

3、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

4、使用VC++6.0的DEBUG调试功能:单步执行、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值。

二、实验内容:1、使用VC++建立一个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如下程序:#include<iostream>Int main(){Cout<<”Hello World!\n”;Cout<<”Welcome to C++!\n”;}2、编程计算图形的面积。

程序可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积,运行时首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类型,然后根据不同图形类型,输入相关参数计算其面积,并将其显示出来。

3、使用DEBUG功能观察任务2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要求:1、任务1要求熟悉VC++开发环境,并能够使用其建立第一个C++程序。

2、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程序清单、调试步骤、调试方法,以及对程序结果的分析等。

四、实验报告:1.程序运行截图2.面积计算1、程序说明。

用if -else语句进行选择程序功能,while语句实现功能的循环实现程序如下:#include<iostream>#include<cmat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cout<<"1计算圆面积"<<endl<<"2计算矩形面积"<<endl<<"3计算正方形面积"<<endl<<"4退出"<<endl<<"请选择相应功能代码:";int x; //x对应编号cin>>x;double area;while(x!=4){if(x==1){double r;cout<<"半径:";cin>>r;area=3.14*r*r;cout<<"面积为 "<<area<<endl;}else if(x==2){double a,b;cout<<"长和宽:";cin>>a>>b;area=a*b;cout<<"面积为 "<<area<<endl;}else if(x==3){double a,b,c,d;cout<<"边长:";cin>>a;area=a*a;cout<<"面积为 "<<area<<endl;}elsecout<<"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endl; cout<<"功能代码:";cin>>x;}return 0;程序截图:实验二、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系软件工程班级 131 学号 139074164 姓名吴健同组者指导教师柯栋梁一、实验目的: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练习重载函数的使用。

3、练习使用系统函数。

4、学习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使用STEP INTO追踪到函数的内部。

二、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转换公式:C=(F-32)*5/9。

2、编写重载函数Max1可分别求取两个整数,三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3、使用系统函数pow(x,y)计算X Y的值,注意包含头文件math.h。

4、使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级数,观察递归调用的过程。

三、实验报告:1、温度转换A.程序#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double FtoC(double F){return (F-32)*5/9;}void main(){double F,c;cout<<"输入华氏温度:";cin>>F;c=FtoC(F);cout<<"输出摄氏温度"<<c<<endl;}B.截图2.重载函数A.程序#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x1(int a,int b)//两个整数{return a>b?a:b;}int max1(int a,int b,int c)//三个整数{return max1(a,max1(b,c));}double max1(double a,double b)//两个双精度{return a>b?a:b;}double max1(double a,double b,double c)//三个双精度{return max1(a,max1(b,c));}void main(){int a,b,c,m;double x,y,z;cout<<"1、两个整数"<<endl<<"2、三个整数"<<endl<<"3、两个双精度数"<<endl<<"4、三个双精度数"<<endl<<"5、退出"<<endl<<"请选择相应功能代码:";cin>>m;while(m!=5){if(m==1){cout<<"请输入两个整数"<<endl;cin>>a>>b;a=max1(a,b);cout<<"最大值为"<<a<<endl;}else if(m==2){cout<<"请输入三个整数"<<endl;cin>>a>>b>>c;a=max1(a,b,c);cout<<"最大值为"<<a<<endl;}else if(m==3){cout<<"请输入两个双精度数"<<endl;cin>>x>>y;x=max1(x,y);cout<<"最大值为"<<x<<endl;}else if(m==4){cout<<"请输入三个双精度数"<<endl;cin>>x>>y>>z;x=max1(x,y,z);cout<<"最大值为"<<x<<endl;}cout<<"请选择相应功能代码:";cin>>m;}}B.截图3系统函数pow(x,y)计算X YA.程序#include<iostream>#include<cmat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x,y;cout<<"请输入两个数x,y"<<endl;cin>>x>>y;cout<<"x的y次方为"<<pow(x,y)<<endl; }B.截图4使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级数A.程序#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ib(int n){cout<<"Processing fib("<<n<<")…";if(n<3){cout<<"Reutrn 1!\n";return(1);}else{cout<<"Call fib("<<n-2<<")and fib("<<n-1<<")."<<endl;return(fib(n-2)+fib(n-1));}}int main(){int n,answer;cout<<"Enter number:";cin>>n;cout<<""<<endl<<endl;answer=fib(n);cout<<answer<<"is the"<<n<<"th Fibonacci number"<<endl;}B.截图实验三、类与对象实验报告系软件工程班级 131 学号 139074164 姓名吴健同组者指导教师柯栋梁一、实验目的:1、掌握类与对象的声明和使用。

2、观察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3、掌握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二、实验内容:1、声明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