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4月,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公里、距浙江大学4公里。
区域内6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杭州地铁3号线、5号线贯穿其中,通过杭州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杭州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亿元。
成立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名,“省千”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个。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家央企相继落户。
《未来科技城》解说词

《未来科技城》解说词
欢迎来到未来科技城!在这里,科技的力量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探索未来科技城的奇妙之处。
首先,让我们瞩目的将是这座城市的独特设计。
未来科技城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将城市内的各个功能区域紧密连接起来。
高速铁路、无人驾驶车辆和电梯等交通工具将带给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同时,城市的建筑也紧跟着科技的步伐,拥有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区域,我们将体验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最领先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他们致力于开发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将通透于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慧医疗还是智能交通,未来科技城都将为我们带来更便利、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而在城市的娱乐休闲区域,未来科技城同样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虚拟现实游戏、全息演出和互动体验等都将让您身临其境、沉浸式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您还可以尽情探索未来科技城的美食街,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满足您的味蕾。
此外,未来科技城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的能源利用率高,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我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浪费,并且使用可再生资源来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未来科技城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它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和科技的魅力。
无论您是科技爱好者、探索者还是享受者,这里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欢迎您来到未来科技城,开启一个充满奇迹的科技之旅!。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王立军【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16-21)【作者】王立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5月,杭州未来科技城成为浙江首个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区域内的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浙江首个国家级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统筹规划区面积123.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面积49.5平方公里,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也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重点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区、体制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
在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中,杭州虽起步最晚,但在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发展质量等指标上均表现出色,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政府”合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未来科技城如何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战略,抓平台、聚要素、增活力,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潮(见表1)。
2011至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从203亿元上升到4997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85.7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8.0%和57.9%(见图1、2)。
杭州未来科技城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动能来自于全方位、实质性、大力度和高水平的创业与创新。
其双创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1 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各类指标表数字经济企业营收数字经济企业税收累计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累计注册企业各类产业园、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各类资本管理机构管理资本3 9 7 4亿元2 4 7.6亿元3 1 2 6名1 3 6名1 9 3名1 1支1 3 0 0 0余家5 5个3家1 0家2 4 1家4 5家4 5 0家5家2 8家1 3 9 0余家2 9 5 0亿元图1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示意图图2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税收示意图☆“最多跑一次”优化营商环境未来科技城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成效,提升便民服务便利化水平。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杭州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始终坚持人 才引领,今年 3 月份,在 “2019 未 来科技城招聘会” 上,来自未来科 技城、梦想小镇、海创园、余杭组 团下辖各街道等 230 家企业现场提
供岗位 3600 余个,吸引 了 包 括 硕 士、 博 士 等 高 学 历 人 才 4800 余 人入场求职。为深入 推进人工智能小镇建 设, 大 力 引 进 海 内 外
空间体量,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建设, 提高创新孵化的专业度、精准度。
打造科技创新梦想小镇。梦想 小镇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 规划面积 3 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 众创空间的新样板、信息经济的新 增长点、特色小镇的新范式和田园 城市的升级版,成为世界级的互联 网创业高地。目前,梦想小镇互联 网村、天使村、创业集市和创业大 街已建成投用,成功创建 4A 级景区, 并 被 命 名 为 省 级 特 色 小 镇。 截 至 2019 年 3 月底,梦想小镇累计引进 孵化平台 50 余家、互联网创业项目 1824 个、创业人才近 16200 名,其 中 166 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 融资总额达 110.25 亿元 ;集聚金融 机构 1395 家、管理资本 2955 亿元 ; 举办创新创业类活动 1466 场,参与 人数近 20.0 万人次,创业氛围和品 牌形象不断提升。
学军海创园班型

学军海创园班型
一、学军海创园简介
学军海创园,坐落于我国美丽的海滨城市杭州,是一所集中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培训、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园区。
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旨在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优质、创新的教育环境。
二、班型设置及特点
学军海创园班型分为常规班和特色班。
常规班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特色班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设置,如编程、美术、音乐、体育等,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机会发掘潜能、展现才华。
三、教学理念及目标
学军海创园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通过优质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程体系、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四、招生对象及申请流程
学军海创园招生对象为全国各地适龄儿童,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
家长可通过园区官网、招生办公室或电话咨询了解招生信息。
报名时需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学历证明等相关材料。
招生办公室将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安排学生参加入学测试。
测试合格者,方可正式入
学。
五、园区优势及发展前景
学军海创园凭借其卓越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杭州未来科技城旅游景点

杭州未来科技城旅游景点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区域,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几个景点: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这是一个充满科技氛围的园区,可以参观阿里巴巴的全球访客体验中心和亲橙里,感受智慧与便捷,体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
2.梦想小镇:这是一个国家4A级特色小镇类景区,也是“浙江省智慧景区”。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和现代都市风的完美融合,还可以参观章太炎故居等历史文化景点。
3.四无粮仓陈列馆:这是一个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余杭粮食人的光辉历史。
4.金色梦想长廊:这是一个现代风情的小镇景点,可以在这里享受美丽的余杭塘景色,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和美食。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一些景点,希望您在这些地方能够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杭州未来科技城案例

1
合理布局功能结构,营造未来活力焦点
空间上形成以湿地水系为纽带的空间活动轴,将商业商务、科技研发、综合 服务三大功能组团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交通、建筑、景观设计,营造多元活力 的城市核心。
乌市现代服务产业园
未来科技城仓前片区
梦想小镇——生态化互 联网孵化加速空间, 高效集聚创新人才与企 业。
乌市高铁片区 未来科技城商务中心
浙江产城发展经验
杭州未来科技城——天堂智谷、未来之城
位于杭州市西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中东部,规划总面积123.1平方公 里,重点建设区面积49.5平方公里,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研发、新能源新材 料研发等产业门类,着力建设产业研发、生活配套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已集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5家,省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达31家,引进“两院”院 士10名、海外院士5名,海归人才逾3000名,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 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
济细分方向云计算。 园区景区化:以3A级景区标准
建设“生产工作+休闲体验” 综合型产业平台,造就网红打 卡圣地。 活动常态化: 常年举办云栖大 会,提高品牌知名度
浙江省未来社区
借鉴点: 三化(人本化、生态化、数字
化)、九场景(未来邻里、教 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 低碳、服务和治理场景),开 启数字科技在生活场景中的实 地应用 营造充满未来活力与智慧便捷 服务的生活社区,以吸引高端 人才留驻为核心考核指标。
高端商业金融配套与总部 办公中心,与生态化孵化 空间形成功能环节与空间 形态的互补
00
1.5 浙江经验
经验总结
10平方公里左右
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
借鉴点: 产业核心——梦想小镇 商业商务——欧美金融城 公共服务——科技文化中心 生态基底——余杭塘河、湿地
案例海创园:构筑国际一流创新创业平台

案例海创园:构筑国际一流创新创业平台作者:沈芳明来源:《杭州》 2017年第7期杭州这座南宋古都,历来贸易发达,这注定了这座城市的创新创业基因。
说到杭州未来科技城,有一个必提的“门面”那就是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简称“海创园”),2011 年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这是一个集研发孵化、创业服务、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主平台,是海归创业根据地,也是展示未来科技城形象的主窗口。
一大批优秀的国际人才和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在海创园诞生,他们在充满创业激情和一流配套设施的“创业之家”踏上新征程。
打造海归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的根据地海创园首期研发孵化平台位于文一西路与高教路交叉口东北角,南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占地 212 亩,总建筑面积 37 万方。
平台于 2010 年12 月开工,于 2013 年 6 月正式开园并投入使用,总投资金额达 20 亿元,共有大小楼宇 19 栋组成,其中14万方用于孵化办公,7万方用于银行、酒店、餐饮、咖啡馆和健身馆等商业配套,2 万方用于形象展示、会议中心等,剩余近 2 万方为架空层,精心布置了一个开放式、嵌入式的空中花园。
截至 2016 年底,平台累计落户海归创业项目 570 余个,其中近三分之一已实现产业化;现入驻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共 203 家,其中电子信息类92 家,生物医疗类 18 家,新材料新能源类 25 家,装备制造类 16 家,软件创业类 27 家,央企 4 家,研究院所 2 家 , 股权基金类 12 家,其他中介机构7 家,共计 8000 余人入驻办公。
2013 年,阿里巴巴的一次万人迁徙大搬家对余杭带来了蝴蝶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未来科技城,越来越多的海归听闻海创园纷纷赶来。
入驻海创园首期孵化平台不仅富有得天独厚的商业设施配套,更具从优的政策待遇,大力扶持海创园首期引进的人才创新创业。
海创园首期孵化平台针对电子信息研发、生物医药研发、软件与创意设计等门类,构建了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涵盖了人才安家、企业孵化、项目研发、房屋租赁、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等优秀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4月,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公里、距浙江大学4公里。
区域内6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杭州地铁3号线、5号线贯穿其中,通过杭州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杭州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亿元。
成立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
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名,“省千”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个。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家央企相继落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安进公司在亚太区域首次投资的贝达安进制药公司已在科技城顺利落户。
295个海归研发项目中已有103家进入产业化阶段。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达、民间资本充沛,正积极探寻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为推动海外智力与民间资本有机结合,立足未来科技城实际,确立了“人才+资本+民企”的特色发展模式。
为有效引导民间资本成为科技资本、产业资本,科技城将专门建立1亿元引导基金,设立4亿元贷款风险池。
截至5月底,累计引进股权机构50余家,吸引省市区引导基金阶段参股2亿元,101家海归企业获得融资,融资规模达20亿元。
杭州未来科技城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为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对人才项目的集聚功能,我们借助城市化动力,高起点规划建设,近期锁定3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按照“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理念,突出生态、低碳、智慧导向,注重引绿入城、引水润城,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加快建设宜居宜
业的杭州城西副中心。
目前,杭州师范大学新校区已经开学;浙医一院海创园门诊部、西溪印象城、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已经投用;浙医一院余杭院区、浙大医学研究中心、纽蓝顿商业综合体加快推进;学军中学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幼儿园正在加紧建设(其中幼儿园已和香港维多利亚教育集团签约),争取在2015年9月完成基础建设。
人才是我们最珍视的资源,未来科技城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将当好“店小二”,做好入驻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工作。
为此,我们会指定专人全程跟踪协助您完成项目洽谈、评审、落地等相关事宜。
同时也欢迎您献计献策,帮助我们提升科技城软硬件配套服务,期待您的事业在科技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附:海创园政策介绍
一、人才政策
1.人才奖励:通过园区自主申报成功的国千人才,可享受国家、省、市、区400万奖励和区级配套的300万安家费。
通过园区自主申报成功的省千人才,可享受省、市、区280万奖励和50万安家费(外省国千全职在科技城创业,一般可认定为省千)。
2.创业资助:园区引进的国千创业人才,可给予最高50万的创业资助和100万安家费补助。
3.引才荐才奖励:引荐的人才在园区自主申报成功国千的,给予推荐单位(个人)50万奖励;引荐的人才在园区自主申报成功省千的,给予推荐单位(个人)20万奖励;引进外省国千人才
到园区创业的,给予推荐单位(个人)20万奖励;引进省内国千人才到园区创业的,给予推荐单位(个人)10万奖励。
4.人才房补助:经过评定的A、B、C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分别可享受3年免租金的150平方米、120平方米、60平方米的精装修人才公寓,也可按享受标准进行货币化补助。
二、项目扶持政策
1、经评审通过海归项目可享受政策
(1)研发补助:根据项目研发设备投入的20%和研发经费投入的30%作为补助对象,未来科技城3年给予最高600万元的补助额度。
同时,对评审结果为重点推荐的项目,根据项目注册资本、人才构成、风投机构注资情况,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启动资金。
(2)房租补助:根据项目所租的办公楼或厂房的租金的60%作为补助对象,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补助3年。
(3)地方配套奖励:企业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类专项和科技成果奖励,分别给予相应地方配套。
2、产业化补助政策:
(1)贷款贴息。
给予两年内最高500万元银行(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全额贴息,并给予再担保和使用还贷周转应急资金的支持。
(2)设备资助。
单个项目在建设期内完成设备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给予项目设备投资额15%的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不超过500万元。
本条款和项目贷款贴息不重复享受。
(3)房租补助:根据项目所租的办公楼或厂房的租金的60%作为补助对象,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补助3年。
3.税收政策:
(1)总部经济。
对年实缴税收(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300万元以上、未获得土地资源配置的新引进总部企业,三年内逐年按其实缴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的80%、70%、60%给予奖励;获得区内土地资源配置的新引进总部企业,减半执行上述奖励。
(享受此条政策企业,不再享受余杭区内其他财政扶持政策)
(2)楼宇经济。
对入驻本区域重点楼宇的年实缴税收100万元以上(含)的企业,三年内逐年按其实缴税收地方留存(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部分的80%、70%、60%给予奖励。
(享受此条政策企业,不再享受余杭区内其他财政扶持政策)
三、金融政策
1、鼓励上市。
对经认定的区上市培育企业,在完成上市改制时,按因上市改制而缴纳的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全额奖励;对列入上市培育计划的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后奖励50
万元;在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受理后奖励100万元,其中部分可用于奖励企业上市工作推进团队。
对列入上市培育计划的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且支付负责企业上市的中介机构费用在100万元以上后,奖励50万元。
企业从完成股改当年起至上市,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环比增长部分的地方留存奖励给企业,年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期限不超过三年。
奖励资金在企业上市后一次性兑现。
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采取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上市公司再融资,其融资额80%以上投资余杭区的,按融资额的1‰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区外上市(含借壳上市)企业注册地迁入我区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同时可享受我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财政扶持政策。
2、股权投资。
对在我区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自在我区缴纳税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当年起,三年内逐年按其实缴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给予70%、60%、50%的奖励;高级管理人员工资薪金所得及企业分红个人股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其实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60%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