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综述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4月,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公里、距浙江大学4公里。
区域内6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杭州地铁3号线、5号线贯穿其中,通过杭州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杭州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亿元。
成立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名,“省千”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个。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家央企相继落户。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ppt课件

创业项目
本项目是美国生元信息和资源公司合作,是在苏州晨健作为研发中心 完成以下四种药物(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期研发基础上,进一
步投资建立产业化基地,对产品进行中试和临床试验直至拿到新药证
书上市。
恶性B细胞淋巴瘤抗体药物(Hladraliximab,又称chLym-l) 聚乙二醇化抗TNF小型化抗体药物(Haipeglimumab pegol) 双重作用靶向抗肿瘤(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单抗药物(Arbaliximab) 全人抗TNF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Haidalimumab)
浙江杭州未来 科技城(海创 园)
经历
剑桥大学博士
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工作八年(资深研究员)
1984年,第二军医大学,1987年获免疫学硕士学位,1991年,剑桥大学(获博士), 1991-1992年NIH,NCI,1993-199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艾尔文分校 博士后研究,1994 年 3月至 2002年4 月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获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获胡锦涛主席亲切会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Science、Cell、Nat Med等杂志上发表论文99篇,影响因子 超过600,1996年在Cell上发表的有关FLICE的工作被Science杂志评为1996年10大科学 突破之一。 中国微生物学会干扰素和细胞因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二届美国 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医药生物技术委员会主任
哈佛大学波士顿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医科大学皮肤科客座副教授, 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MBA并获院长成就奖学金,长期从事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2000起在美 国从事药物开发和管理工作,历任泛太平洋药物公司资深科学家、医疗总监;美国Cell Essentials公司副总 裁;美国Pan Pacific Pharmaceutical公司医学研发部主任及开发组组长;斯格本斯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员。
《未来科技城》解说词

《未来科技城》解说词
欢迎来到未来科技城!在这里,科技的力量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探索未来科技城的奇妙之处。
首先,让我们瞩目的将是这座城市的独特设计。
未来科技城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将城市内的各个功能区域紧密连接起来。
高速铁路、无人驾驶车辆和电梯等交通工具将带给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同时,城市的建筑也紧跟着科技的步伐,拥有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区域,我们将体验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最领先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他们致力于开发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将通透于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慧医疗还是智能交通,未来科技城都将为我们带来更便利、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而在城市的娱乐休闲区域,未来科技城同样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虚拟现实游戏、全息演出和互动体验等都将让您身临其境、沉浸式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您还可以尽情探索未来科技城的美食街,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满足您的味蕾。
此外,未来科技城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的能源利用率高,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我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浪费,并且使用可再生资源来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未来科技城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它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和科技的魅力。
无论您是科技爱好者、探索者还是享受者,这里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欢迎您来到未来科技城,开启一个充满奇迹的科技之旅!。
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慢行系统建设成效及经验总结

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慢行系统建设成效及经验总结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慢行系统包括余杭塘河、闲林港、红卫港、汪桥港等滨水绿道慢行空间,及创景路、创明路沿路绿道等。
慢行系统串联了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内众多重要公共空间。
步道景色优美尺度宜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在生态、便民等方面体现重要价值。
(一)设计理念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水网湿地资源丰富,通过加强滨水慢行系统的联通性,凸显“湿地湖链”空间魅力。
1.全域覆盖,串联成环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慢行系统内部形成“一环两廊”的空间结构,串联了梦想未来样板区内欧美金融城公园、奥克斯广场、国际会议中心、梦想小镇等重要节点,打造出生态景观优美,智慧跑道覆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完善的区域慢行系统联通网络。
2.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梦想未来城市风貌样板区慢行系统建设问需于民,多层次考虑周边活动人群,在建设绿道的同时升入挖掘,打造了多处与绿道相连的运动场地、儿童乐园、亲水平台等设施。
(二)特色亮点 1.开放空间,沟通串联慢行系统覆盖整个样板区,联通样板区内多个公园、广场节点等开放空间,以及国际会议中心、海云幼儿园、梦想小镇等公建设施。
通过此慢行系统使居民方便畅通的到达各个公共场所。
2.绿色空间,舒适宜人样板区慢行系统景观优美植被丰富,具有饱满的绿色空间,使人们在慢行过程中既能休闲娱乐,又享受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同时绿荫覆盖率高,高大的树木设置更加注重人性化,为人们打造避荫乘凉的慢行环境。
慢行系统与海云幼儿园相联通慢行系统与欧美金融城公园3.休闲设施未来科技城慢行系统沿河岸设有亲水平台,提升慢行系统亲水性;合理布置休憩空间,满足行人休憩娱乐功能;同时曲线的绿道,多样的景观节点带来丰富的步行体验。
4.智慧跑道在慢行系统内智慧跑道起于欧美金融城公园,沿闲林港畔布局,终于梦想小镇天使村,总长约1.25公里。
起点设置了带有AI 热身功能的智慧大屏,共5根AI 智慧杆。
这些智慧杆仓前塘路绿道余杭塘河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亲水平台不仅可以自动进行智慧识别打卡,还能记录使用者的奔跑速度、距离和各种运动数据。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王立军【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16-21)【作者】王立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5月,杭州未来科技城成为浙江首个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区域内的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浙江首个国家级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统筹规划区面积123.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面积49.5平方公里,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也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重点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区、体制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
在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中,杭州虽起步最晚,但在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发展质量等指标上均表现出色,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政府”合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未来科技城如何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战略,抓平台、聚要素、增活力,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潮(见表1)。
2011至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从203亿元上升到4997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85.7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8.0%和57.9%(见图1、2)。
杭州未来科技城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动能来自于全方位、实质性、大力度和高水平的创业与创新。
其双创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1 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各类指标表数字经济企业营收数字经济企业税收累计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累计注册企业各类产业园、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各类资本管理机构管理资本3 9 7 4亿元2 4 7.6亿元3 1 2 6名1 3 6名1 9 3名1 1支1 3 0 0 0余家5 5个3家1 0家2 4 1家4 5家4 5 0家5家2 8家1 3 9 0余家2 9 5 0亿元图1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示意图图2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税收示意图☆“最多跑一次”优化营商环境未来科技城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成效,提升便民服务便利化水平。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杭州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始终坚持人 才引领,今年 3 月份,在 “2019 未 来科技城招聘会” 上,来自未来科 技城、梦想小镇、海创园、余杭组 团下辖各街道等 230 家企业现场提
供岗位 3600 余个,吸引 了 包 括 硕 士、 博 士 等 高 学 历 人 才 4800 余 人入场求职。为深入 推进人工智能小镇建 设, 大 力 引 进 海 内 外
空间体量,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建设, 提高创新孵化的专业度、精准度。
打造科技创新梦想小镇。梦想 小镇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 规划面积 3 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 众创空间的新样板、信息经济的新 增长点、特色小镇的新范式和田园 城市的升级版,成为世界级的互联 网创业高地。目前,梦想小镇互联 网村、天使村、创业集市和创业大 街已建成投用,成功创建 4A 级景区, 并 被 命 名 为 省 级 特 色 小 镇。 截 至 2019 年 3 月底,梦想小镇累计引进 孵化平台 50 余家、互联网创业项目 1824 个、创业人才近 16200 名,其 中 166 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 融资总额达 110.25 亿元 ;集聚金融 机构 1395 家、管理资本 2955 亿元 ; 举办创新创业类活动 1466 场,参与 人数近 20.0 万人次,创业氛围和品 牌形象不断提升。
杭州未来科技城旅游景点

杭州未来科技城旅游景点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区域,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几个景点: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这是一个充满科技氛围的园区,可以参观阿里巴巴的全球访客体验中心和亲橙里,感受智慧与便捷,体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
2.梦想小镇:这是一个国家4A级特色小镇类景区,也是“浙江省智慧景区”。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和现代都市风的完美融合,还可以参观章太炎故居等历史文化景点。
3.四无粮仓陈列馆:这是一个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余杭粮食人的光辉历史。
4.金色梦想长廊:这是一个现代风情的小镇景点,可以在这里享受美丽的余杭塘景色,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和美食。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一些景点,希望您在这些地方能够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 年4 月,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 公里、距浙江大学4 公里。
区域内6 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杭州地铁3 号线、5 号线贯穿其中,通过杭州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杭州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 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 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1.5 亿元。
成立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 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 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 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 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 名,“省千” 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 个。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 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 家央企相继落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技术 及创新
已申请中国发明和PCT专利
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PCT专利4项
关键技术 及创新
四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技术先进性
恶性B细胞淋巴瘤抗体药物(Hladraliximab,又称chLym-l): (1)抗HLA-DR10人源化/嵌合抗体(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 采用放射性标记HLADR10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B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属于国内首创,目前世界上 也没有同样产品批准上市。
创业项目
本项目是美国生元信息和资源公司合作,是在苏州晨健作为研发中心 完成以下四种药物(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期研发基础上,进一
步投资建立产业化基地,对产品进行中试和临床试验直至拿到新药证
书上市。
恶性B细胞淋巴瘤抗体药物(Hladraliximab,又称chLym-l) 聚乙二醇化抗TNF小型化抗体药物(Haipeglimumab pegol) 双重作用靶向抗肿瘤(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单抗药物(Arbaliximab) 全人抗TNF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Haidalimumab)
全人抗TNF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Haidalimumab): (1)全人抗制备技术(国际领先)。(2)建立抗体的表达体系和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全人抗体 研发和生产的技术平台,建立了具有完善的动物细胞规模培养肝癌、肺癌等)单抗药物(Arbaliximab): (1)利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株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 找到并筛选出靶向物。(2)血管抑素受体β 亚基抗体能结合至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的血管 抑素受体β 亚基,直接抑制肿瘤生长;还能结合至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Angiostatin结合位点,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国际领先) (3)属于人源化/嵌合抗体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 聚乙二醇化抗TNFa小型化抗体药物(Haipeglimumab pegol): (1 )属于抗TNF全人抗体Fab片段(国际领先) ;(2)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Fab抗体, 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没有补体结合和ADCC等效应引发的副作用。(3)采用聚乙二醇 合成和定点修饰技术,拥有成熟的PEG合成和定点修饰技术,并已在三臂PEG上拥有全球 专利,在三臂及多臂PEG上拥有国内专利。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 2012年第一期投融资项目推介会
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 药物产业化
倪健 浙江晨健抗体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
经历
剑桥大学博士
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工作八年(资深研究员)
1984年,第二军医大学,1987年获免疫学硕士学位,1991年,剑桥大学(获博士), 1991-1992年NIH,NCI,1993-199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艾尔文分校 博士后研究,1994 年 3月至 2002年4 月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获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获胡锦涛主席亲切会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Science、Cell、Nat Med等杂志上发表论文99篇,影响因子 超过600,1996年在Cell上发表的有关FLICE的工作被Science杂志评为1996年10大科学 突破之一。 中国微生物学会干扰素和细胞因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二届美国 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医药生物技术委员会主任
16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发明专利被授权,二项诊断产品(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酶联免疫 检测试剂,M2型抗线粒体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国家食药 监械(准)字2006第3400310,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400707号)并上市
创业团队
团队简介 拥有一流的科学家和交叉创新研究团队,研发人员13人,硕士以上学历6人,股东和高管8名, 博士5名,4位有海外留学经历。技术管理团队中有多位长期从事生物医药产业化的科学家和管 理人才,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许国贞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第二军医大学硕士
已获美国专利局批准专利共179项,大部分已经成为蛋白和抗体药物开发的候选者和靶 标,BLys、THANK (LymphoStat-B),DR4(mapatumumab) 与DR5 (lexatumumab) 的单抗等6项基因组药物和抗体组药物已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 其中三项己完成二期临 床试验, BENLYSTA 已批准上市(系统性红斑狼疮)
历任上海克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张江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上海华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 总经理、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总经理;具有药物临床申报及上市的丰富经验,已成功申报干扰素γ(IFN- γ ) 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GM-CSF等产品的临床报批、临床实验及上市。
谢勇
医学总监
波士顿大学博士后
哈佛大学波士顿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医科大学皮肤科客座副教授, 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MBA并获院长成就奖学金,长期从事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2000起在美 国从事药物开发和管理工作,历任泛太平洋药物公司资深科学家、医疗总监;美国Cell Essentials公司副总 裁;美国Pan Pacific Pharmaceutical公司医学研发部主任及开发组组长;斯格本斯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员。
徐沪济
公司首席科学官
第二军医大学博士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主任医师 。先后承担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委员会、澳大 利亚疫苗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等11项国际和国内基金的研究工作。现为上海风湿 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科年鉴风湿和免疫性疾病专业主编,Rheumatology(Oxford)杂志中国唯一 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