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2018版)

合集下载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1、严禁人员随意进行料区;2.现场贴警示标识。
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培训。
口罩、耳塞
操作作业能正确掌握熟练使用应急器具,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
2
3
6
四级
岗位级
60
料仓区域装卸作业
1.来往的车辆没有看到员工,发生车辆伤害;2.装卸物料,摆放较高,不整齐,出现倒塌,发生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火灾爆炸
——
1、氧气、乙炔瓶存放、使用必须采取防倾倒装置;
2、乙炔瓶严禁放倒使用。3.氧气、乙炔瓶存放和使用与明火间距不小于5米。4.使用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安装。5.使用前要将氧气瓶、乙炔瓶放置在晒不到的地方,并采取防倾倒措施后在进行作业。
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培训。
口罩、耳塞
操作作业能正确掌握熟练使用应急器具,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
触电、机械伤害
——
1、维修时停电进行挂牌,上锁、佩戴防护手套。2、设备停电,配电柜上锁,悬挂正在维修标示牌。电工持证上岗。 Nhomakorabea口罩、耳塞
操作作业能正确掌握熟练使用应急器具,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54
线路维修
1.平台维修或及高于2米的维修人员未佩戴安全帽安全带;2.维修工在维修时误送电造成维修人员触电;3.使用切割机时未带护目镜,损伤眼睛。
口罩、耳塞
操作作业能正确掌握熟练使用应急器具,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36
计量作业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2.违规操作。
其他伤害
设有监控报警装置。
1.现场贴警示标识,操作规程;2.开机前进行检查。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电力工程公司施工)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电力工程公司施工)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8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电力施工和土建部分№: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9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架空线路立杆№: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20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架空线路拉线安装№: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
作业中
未指挥车辆在磅上的指定位置停靠
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2
4
8
4
蓝色
岗位级
22
车辆上下磅过程中不允许称重操
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2
4
8
4
蓝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岗位级
23
设备出现故障、异常现象,未及时处理
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2
4
8
4
蓝色
岗位级
24
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2
4
8
4
蓝色
岗位级
25
作业后
现场没有清理
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搅拌罐操作
生产区
2
称重作业
地磅操作
过磅区
3
卸料作业
装载机操作、物料的堆放
物料存放区
4
运输作业
搅拌车驾驶
厂区、道路
5
一般检维修作业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厂区
6
用火作业
电气焊作业
厂区
7
临时用电作业
接电、布线等
厂区
8
高处作业
高处相关作业
厂区
2.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表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2
3
6
4
蓝色
岗位级
6
作业中
未按规定及时添加润脂和润滑油
机械伤害、触电、其他伤害
2
3
6
4
蓝色
岗位级
7
空载试机检查各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机械伤害、触电、其他伤害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1)1.3评价目的 (5)1.4评价范围 (5)1.5评价内容 (6)1.6评价方法 (6)1.7评价程序 (7)1.8质量控制 (9)1.9评价单元划分 (11)2建设项目概况 (12)2.1基本情况 (12)2.2工程分析 (15)2.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 (17)3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19)3.1总体布局调查 (19)3.2总体布局评价 (19)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21)4.1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21)4.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调查 (21)4.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23)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4)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4)5.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7)5.3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9)6建筑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34)6.1建筑卫生学调查 (34)6.2建筑卫生学评价 (34)7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 (35)7.1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35)7.2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评价 (36)8职业健康监护调查与评价 (40)8.1职业健康监护调查 (40)8.2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评价 (41)9职业卫生检测与分析 (43)9.1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及判定 (43)9.2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52)10辅助卫生用室调查与评价 (53)10.1辅助卫生用室调查 (53)10.2辅助卫生用室评价 (53)11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调查与评价 (54)11.1原料运输区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调查与评价 (54)11.2搅拌区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调查与评价 (57)11.3公辅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调查与评价 (58)1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59)12.1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59)12.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臵情况调查 (59)12.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 (61)13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63)14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及建议 (64)14.1职业病防护设施补充措施及建议 (64)14.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补充措施及建议 (64)14.3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及建议 (64)14.4职业健康监护补充措施及建议 (64)FGEM-XSSJ-2018-0707615评价结论 (65)15.1关键控制点 (65)15.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65)15.3评价结论 (65)15.4防治效果分析 (67)附录: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评价委托书;2.立项批复;3.变更名称的函;4.地理(区域)位臵图;5.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一览表;8.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与告知一览表;9.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职业病防护情况管理说明;10.****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法律责任承诺书;11.现场采样点设臵示意图;12.总平面布臵图;1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整改情况;14.现场影像资料。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是一种评估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害的方法,以确保对工作场所的风险有全面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个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的范例。

日期: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工作岗位: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1.工作流程概述:请对工作流程进行简要描述,包括所涉及的所有步骤和活动。

2.危害识别:请列出与该工作过程相关的所有潜在危害。

危害潜在事故/伤害可能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事故排除措施:请提供控制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或消除潜在危害。

危害控制措施预防措施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监控措施:请列出需要采取的监控措施,以确保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危害监控措施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5.培训需求:请说明工作岗位所需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并列出相关的培训计划或活动。

培训需求培训内容计划/活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JHA评估结果:请对该工作流程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并说明应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化工生产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化工生产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
1、有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作业过程中进行巡查,及时制止违章违规行为;3、加强对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责任考核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
4Hale Waihona Puke 84无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2
4
8
4
63
检查不认真、不细致,未做好记录
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2
4
8
4
64
发现设备异常现象未及时上报处理
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2
4
8
4
65
发现作业人员违规行为,未及时纠正
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2
4
8
4
66
手或者身体接触设备转动、高温等危险区域
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
4
8
4

44
酒后等身体不适情况下上岗作业
其他伤害
2
4
8
4
45
未检查取样器,确保完好
其他伤害
2
4
8
4
46
作业时
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操作
其他伤害
2
4
8
4
47
取样阀开启速度过快
其他伤害
2
4
8
4
48
需到车顶部等高处取样时,爬梯打滑
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2
4
8
4
49

搅拌站作业活动风险分级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

搅拌站作业活动风险分级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3
黄色 公司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2
2
2
2
2 2 3
2
2
配备防护手 套、绝缘手 套等劳动防
护用品
制定应急预 案,定期开 展应急演练
2 3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配备防护服
、安全帽、 制定应急预
3
9
4
8
4
8
评价级别
4 4 4
4
风险 分级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 (新增)措

蓝色 岗位级
蓝色 岗位级
蓝色 岗位级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3
黄色 公司级
4
蓝色 岗位级
4
蓝色 岗位级
高处坠落、 其他伤害

56
梯子或绳梯不符合安全要求,安装不牢 高处坠落、

其他伤害
57
出现工艺异常或设备故障时,继续作业
高处坠落、 其他伤害
58
作业 后
现场没有清理,拆架子板等

水稳料搅拌站职业病危害评价

水稳料搅拌站职业病危害评价

水稳料搅拌站职业病危害评价1.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稳料搅拌站作为建筑材料生产的重要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水稳料搅拌站的运营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问题。

本文将对水稳料搅拌站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更好地掌握其危害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水稳料搅拌站职业病危害评价2.1 粉尘危害评价水稳料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装卸、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中可能含有石英、水泥等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要对粉尘危害进行评价,可以进行现场监测,测量搅拌站周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同时,还可以进行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包括呼吸道功能检测等,以了解员工的职业病风险程度。

2.2 噪声危害评价水稳料搅拌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震动和设备运转声音,会导致工作现场噪音超标。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对工人的听力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为评价噪声危害,可以使用噪声计进行现场测量,测量各个工作岗位的噪声水平。

对于超标的岗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比如在设备上安装隔音罩,减少噪音产生。

2.3 化学物质危害评价水稳料搅拌站常用的原料包括水泥、骨料等,这些原料中存在着一些有害物质,如含铅水泥、可能含有石英等。

工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化学物质危害评价可以通过现场采样和分析,确定搅拌站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作人员暴露时间和工作环境,评估员工的职业病风险。

3. 水稳料搅拌站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3.1 粉尘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粉尘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区的空气流动,减少粉尘积聚; - 使用湿式喷雾系统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 配备个人呼吸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全面罩等。

3.2 噪声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实施技术控制措施,如在设备上安装隔音罩、使用低噪音设备; -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 - 合理组织工作岗位,尽量减少工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配料工操作
1.违章作业; 2.未佩戴劳 保用品。
机械伤 害、灼 烫、粉尘 ——
1.现场张贴警示标 示、操作规程;2.佩 戴劳保用品。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按照企业安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操作作业能正确 2 4 8 四级 岗位级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机械伤 设备设有防 识,操作规程;2.配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备劳保用品;3.开机 化要求进行 塞 前进行检查。 培训。
45取样作业Fra bibliotek1.违章作业; 2.未佩戴劳 机械伤 保用品。 害、灼烫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46
实验室分析 作业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违规操作; 3.未佩戴劳保 用品。
安全带、安全帽;2. 执行作业票一人作业 一人监护,悬挂“禁 止合闸有人工作”标 识牌;3.定期检查护 目镜的完好性,严格 岗位操作规程中要求 切割必须佩戴护目 镜。 操作作业能正确 电工持证上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岗。 塞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1.一次线绝缘无破 损,二次回路宜直接 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 或压接。二次回路接 点应紧固,无电气裸 露,接头宜采用电缆 耦合器,且不超过 3 个。 55 电气焊作业 违规操作, 未佩戴劳保用 品。 火灾、灼 烫、触 电、粉尘 —— 2.焊机在有接地装置 的焊件上进行操作, 应避免焊机和工件双 重接地。 3.禁止搭载或利用厂 房金属结构、管道、 轨道、设备可移动部 位, 以及 PE 线等作为 焊接二次回路。 4、 危险区张贴警示标 志、危害告知牌。 操作作业能正确 焊接人员应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持证上岗。 塞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培训教育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52
设备设施清 设备设施清理时, 设备设 机械伤 洗作业 施未停机、断电。 害、触电
1、 清洗时停机、 停电 ——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进行挂牌,上锁。2、 化要求进行 塞 急器具,并经常 现场张贴警示标识。 培训。 进行应急演练。
九、检维修作业活动 1.维修时,人员误开机, 53 设备设施检 造成人员挤伤、夹伤;2. 触电、机 维修 维修时, 人员误操作容易 械伤害 造成触电伤害。 —— 1、 维修时停电进行挂 牌,上锁、佩戴防护 操作作业能正确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漏电保护措施失效。 及接地等保 护措施。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44 搅拌机操作 违规操作; 3.未佩戴劳保 用品;4.防护措施失效。 六、实验室作业工序 1.现场张贴警示标 —— 示、操作规程;2.佩 戴劳保用品。 1.现场张贴警示标 机械伤 害、灼烫 —— 按照企业安 化要求进行 塞 培训。 按照企业安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2 3 6 四级 岗位级 2 4 8 四级 岗位级 1.现场张贴警示标 害 护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化要求进行 培训。 按照企业安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3 6 四级 岗位级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37
开关输送泵 作业
电保护装置 定期检查,及时消除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38
外加剂计量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其他伤 设有监控报 作业 违规操作。 害 警装置。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1.现场张贴警示标 39 外加剂存 1.违规操作; 2.未佩戴劳 储、使用 保用品。 灼烫 —— 培训教育 按照企业安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3 6 四级 岗位级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一、铲车上料工序 1.开车未进行检查;2. 发动机启动后, 未空运行 31 铲车操作 一定时间;3.起步时,未 将推铲举升地面 400 毫 米;4 超载使用。 车辆伤 害 —— 1.开车前进行检查; 2.发动机启动后,空 步时,须将推铲举升 持证上岗。 塞 地面 400 毫米;4.禁 止超载使用。 1.现场张贴警示标 物体打 击 —— 按照企业安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口罩、耳 塞 操作作业能正确 掌握熟练使用应 急器具,并经常 2 3 6 四级 岗位级 2 3 6 四级 岗位级 2 3 6 四级 岗位级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运行一定时间;3.起 作业人员应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32
铲车上料作 业
1.上料前未进行检查; 2. 违规操作; 3.未佩戴劳保 用品。
识,操作规程;2.配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备劳保用品;3.开机 化要求进行 塞 前进行检查。 培训。 按照企业安
33
皮带机运输 作业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违规操作; 3.未佩戴劳保 用品;4.防护措施失效。
识,操作规程;2.指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定区域存放,专人负 化要求进行 塞 责。 培训。
四、水泥输送工序 电源线压线、 松动脱落会 导致漏电,会导致电击, 触电 漏电保护措施失效。 设备设有漏 及接地等保 缺陷 护措施。 1.现场张贴警示标 识,操作规程;2.开 机前进行检查。 按照企业安 化要求进行 塞 培训。 按照企业安 化要求进行 塞 培训。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3 6 四级 岗位级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机械伤 害
传动部位设 有防护措 施。
1.现场张贴警示标
识,操作规程;2.配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备劳保用品;3.开机 化要求进行 塞 前进行检查。 1.现场张贴警示标 机前进行检查。 培训。 按照企业安 化要求进行
34
控制室作业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其他伤 设有监控报 违规操作。 害 警装置。
电工持证上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手套。2、设备停电, 岗。 塞 急器具,并经常 配电柜上锁,悬挂正 进行应急演练。 在维修标示牌。 1.严格按照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作业,佩戴
1.平台维修或及高于 2 米的维修人员未佩戴安 全帽安全带; 2.维修工在 54 线路维修 维修时误送电造成维修 人员触电; 3.使用切割机 时未带护目镜,损伤眼 睛。 高空坠 落、机械 伤害、触 电 ——
识,操作规程;2.配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备劳保用品;3.开机 化要求进行 塞 前进行检查。 培训。 按照企业安
47
实验室设备 开关
使用用电设备, 电气设备 使用不当, 容易造成触电 事故。 触电
设有漏电保 护装置。
张贴警示标识。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化要求进行 塞 培训。
49
中控室操作
1.开机前未进行检查; 2. 违规操作。
设有监控报 警装置。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1.使用前未进行检查, 磅 其他伤 50 司磅操作 台存在杂物;2.违规操 作。 害、粉 尘、噪音 ——
1.现场张贴警示标 识,操作规程;2.使 用前进行检查。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现有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 主要后 物、作业环境、管理) 果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1.按照操作规程要求 操作;2.开机前检查 56 气割作业 违规操作, 未佩戴劳保用 火灾、灼 品。 烫、爆炸 设备是否良好。3.作 —— 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4、 危险区张贴警示标 志、危害告知牌。5. 佩戴劳保用品。 1、 氧气、 乙炔瓶存放、 使用必须采取防倾倒 1.气瓶瓶存放、 使用未采 取防倾倒装置, 乙炔瓶放 倒使用;2.气瓶瓶存放、 57 氧气、乙炔 瓶使用 使用与明火安全间距不 够;3.气瓶胶管老化、破 裂, 乙炔气瓶使用无回火 防止装置; 4.夏季高温天 气,将氧气瓶、乙炔瓶暴 露在阳光下。 火灾爆 炸 —— 装置; 2、 乙炔瓶严禁放倒使 用。3.氧气、乙炔瓶 存放和使用与明火间 按照企业安 用前进行检查,发现 化要求进行 塞 问题及时更换、 安装。 培训。 5.使用前要将氧气 瓶、乙炔瓶放置在阳 光晒不到的地方,并 采取防倾倒措施后在 进行作业。 操作作业能正确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距不小于 5 米。4.使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操作作业能正确 作业人员应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持证上岗。 塞 急器具,并经常 进行应急演练。 2 5 10 三级 车间级 培训教育 个体防 护 应急处置 L S R 评价级 别 管控级 别 备注
42
搅拌机投料 作业
识,操作规程;2.配 全生产标准 口罩、耳 掌握熟练使用应 备劳保用品;3.开机 化要求进行 塞 前进行检查。 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