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考试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2023-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
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气象条件范围值【答案】 D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答案】 A3. 改扩建项目,由于设备的更新和工艺的改进,且依托现有排放口排放废水。
改扩建建成后全厂排放的废水量及水污染物量比改扩建前有所减少,评价等级为()。
改扩建项目,由于设备的更新和工艺的改进,且依托现有排放口排放废水。
改扩建建成后全厂排放的废水量及水污染物量比改扩建前有所减少,评价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AD.三级B【答案】 D4. 某城市边缘未建成区规划先期建设一条城市主干路(中型工程),受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内,后期建设康复疗养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等。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城市主干路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确定为()。
某城市边缘未建成区规划先期建设一条城市主干路(中型工程),受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内,后期建设康复疗养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等。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城市主干路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确定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答案】 A5. (2016年)在下列场所中,其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2016年)在下列场所中,其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学校B.医院C.商场D.养老院【答案】 C6. 进行污染场地修复时,提出的修复目标不包括()。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含答案讲解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中应重点调查的是()。
A.勘察期和施工期B.勘察期和退役期C.施工期和运营期D.运营期和退役期【答案】 C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A.确定评价等级B.确定评价范围C.确定气象条件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答案】 C3.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距离声源源点远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B.声源周围高于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D.声源周围低于【答案】 B4. 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A.现有声源影响B.其他声源影响C.无规则声源影响D.远距离影响【答案】 A5.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不考虑()的管控要求。
A.环境质量底线B.生态保护红线C.资源利用上线D.能源利用底线【答案】 D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答案】 A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指标体系。
A.30种3项B.33种3项C.30种2项D.33种2项【答案】 B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B.1类C.2类D.3类【答案】 C9.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评价因子。
A.大于B.等于C.不少于D.少于【答案】 C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不包括()。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场厂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B.农贸市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铁路项目施工场地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 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为不包括()。
A.水温B.径流过程C.径流深D.水量【答案】 C3、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B.开发区周边环境C.开发区地域范围D.开发区地域环境【答案】 A4、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A.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B.可充分利用废弃矿区作为场址C.距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D.可选在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农业保护区【答案】 A5、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C.铅冶炼装置排放的铅及其化合物D.石化企业工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答案】 B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监测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秋季)监测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2期监测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答案】 B7、下列有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区域中,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
A.康复疗养区B.居民文教区C.物流仓储区D.商业金融区【答案】 D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环境D.生态景观【答案】 B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的数据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应结合工程分析从轻确定污染物排放量B.改建、扩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的数据只能采用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C.若采用补充污染源监测数据,可采用80%工况下的监测数据D.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应采用近3年内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答案】 D4.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规划不确定性分析内容的是()。
A.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B.规划区域环境政策分析C.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D.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答案】 B5. 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其导致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时,可采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过程中,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时,对水位不能恢复、持续下降的疏干漏斗,采用()进行评价。
A.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B.水位下降C.水位下降规律D.中心水位点流速【答案】 A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城市道路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是()。
A.至少设6个监测点B.只设4个监测点C.监测点数目根据当地城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的分布情况而定D.监测点数目根据道路布局、车流量、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而定【答案】 D7. 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A.3kmB.5kmC.8kmD.10km【答案】 A8. 某项目已获取评价范围内多个长期监测点的评价基准年SO2年均质量浓度统计值。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级。
A.1B.2C.3D.4【答案】 C2. (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 振级标准值为()A.昼间70dB夜间67dB.昼间75dB夜间72dBC.昼间80dB夜间75dBD.昼间80dB夜间80dB【答案】 B3. (2016年)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答案】 A4. 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A.整体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答案】 A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 D6. (2020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型不包括()。
A.CMAQB.EDMSC.AUSTAL2000D.AERSCREEN【答案】 D7. (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有害物质泄漏B.可能的事故风险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答案】 D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下列()费用。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B.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答案】 C2.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A.7个B.5个C.3个D.2个【答案】 C3. (2014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B.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C.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要求D.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A)【答案】 A4. 某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甲醇和甲苯两种危险物质,最大贮存量分别为2t、5t。
已知甲醇和甲苯的临界量均为10t,该项目涉及的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10,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
A.ⅠB.ⅡC.ⅢD.Ⅳ【答案】 A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制定噪声防治措施一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制定B.工业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实测值制定C.公路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近、中期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远期根据实测值制定D.公路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近期根据实测值制定,中、远期根据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答案】 A6. 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考试试卷附有答案详解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考试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为主。
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量化评价D.量性评价【答案】 C2. 某公路项目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路线长度30km,工程永久占地1.8km2,临时占地0.7km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B3.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由()组织制定、审批、发布。
A.国家环保总局B.生态环境部C.国家发改委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B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取得,并给出相应的条件。
A.类比分析B.类比测量C.系统分析D.引用已有的数据【答案】 B5.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选定。
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答案】 A6.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答案】 C7. 某办公楼受商场设备的结构传播稳态噪声影响。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该办公楼室内传播噪声影响时,噪声测量的量是()。
A.昼、夜间最大声级B.昼、夜间频发的最大声级C.昼、夜间偶发的最大声级D.昼、夜间各1min的等效声级【答案】 D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答案】 D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时,应重点关注()。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卷提供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模拟卷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某项目以烟尘排放为特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PM10影响预测的内容有()。
A.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B.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C.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D.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答案】 A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从资源能源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B.从区域或行业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C.从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D.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答案】 D3.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在焚烧设施于正常状态下运行1h 后,开始以1次/h的频次采集气样,每次采样时间不得低于(),连续采样三次,分别测定。
A.30minB.45minC.40minD.50min【答案】 B4. 某企业北侧、东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15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5m高围墙;西侧厂界处设有6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1m 的位置B.东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1m 的位置C.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D.西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在0.5m以上的位置,同时该在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答案】 D5.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以下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有()。
A.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B.贮存后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其产生过程的物质C.修复后不能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D.供实验室化验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答案】 D6. 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 (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2、某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内有一个工业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3、某新建工厂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一般情况下,其评价范围为()。
A.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B.以建设项目包络线边界向外200mC.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D.以建设项目中心点向外200m4、某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一般情况下,其评价范围为()。
A.道路中心线外两侧300m以内B.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C.道路边界线外两侧200m以内D.道路红线外两侧200m以内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
A.计算到L为80dB的区域EPNB.计算到L为80dB的区域WECPNC.计算到L为70dB 的区域EPND.计算到L为70dB的区域WECPN6、某机场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其评价范围一般为()。
A.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侧向各200m的范围B.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1~2km、侧向各6~12km的范围C.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D.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2~10km、侧向各2~4km的范围7、二、三级声环境评价范围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A.贡献值B.叠加值C.背景值D.预测值8、对于一级声环境评价项目,当敏感目标()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A.高于(含)二层B.高于(不含)三层C.高于(含)三层D.高于(含)四层9、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D.三级10、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D.三级11、在工程分析中,要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三级D.以上都是12、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这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三级D.—级和二级13、声环境现状调查需收集评价范围内()地理地形图。
A.1:2000~100000B.1:2000~50000C.1:5000~100000D.1:500~500014、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应()评价范围。
A.大于B.小于C.覆盖D.略大于15、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一般布设在()处。
A.机场场界B.机场跑道C.机场航迹线D.主要敏感目标16、对于单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个飞机噪声测点。
A.1~2B.9~14C.12~18D.3~917、对于二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个飞机噪声测点。
A.1~3B.9~14C.12~18D.3~918、对于三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个飞机噪声测点。
A.1~4B.9~14C.12~18D.3~919、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的关系是()。
A.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B.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C.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D.预测范围应大于等于评价范围20、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取得,并给出相应的条件。
A.类比分析B.类比测量C.系统分析D.引用已有的数据21、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A.远远大于B.远远小于C.等于D.远远小于等于22、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A.很多B.1倍C.3倍D.2倍23、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内容中,按()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
A.预测值B.背景值C.贡献值D.叠加值24、机场飞机噪声预测的内容中,需给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为()WECPN dB的等声级线图。
A.65、70、75、80、85B.70、75、80、85、90C.60、70、80、90、100D.75、80、85、90、9525、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作为评价量。
A.预测值B.背景值C.边界噪声值D.贡献值26、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改扩建建设项目以()作为评价量。
A.预测值B.背景值C.边界噪声值D.贡献值27、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作为评价量。
A.敏感目标背景噪声值B.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C.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D.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原始值28、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己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的噪声()作为评价量。
A.预测值B.背景值C.边界噪声值D.贡献值29、在噪声超标原因分析时,对于通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的路段,还应分析()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防噪声距离。
A.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间的距离B.建设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距离C.建设项目与工业区的距离D.建设项目与商业建筑的距离30、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为()。
A.贡献值B.背景值C.预测值D.叠加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评价类别可分为()。
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B.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C.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D.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评价类别可分为()。
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B.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C.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D.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3、根据GB3096,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有()。
A.昼间等效声级(L)dB.最大A声级(L)maxC.夜间等效声级L)nD.等效连续A 声级(L)eq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声源源强表达量有()。
A.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r)]A B.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C.A声功率级(L)AWD.等效连续A声级(L)eqE.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5、厂界、边界、场界噪声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的情况有()。
A.突发噪声B.非稳态噪声C.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D.频发、偶发噪声6、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评价量为()。
A.昼间等效声级(L)dB.等效连续A声级(L)eqC.夜间等效声级(L)nD.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7、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评价量为()。
A.昼间等效声级(L)dB.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C.夜间等效声级(L)nD.最大A声级(L)max8、“声环境质量预测”应该在()环节之后进行。
A.建设项目噪声贡献值预测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C.环境噪声现状调查D.声环境影响评价E.声传播路径分析9、“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该在()基础上进行。
A.声源调查B.声传播路径分析C.敏感目标的分布、数量D.声环境功能区确认E.声环境质量10、根据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噪声的影响特点,可按()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
A.退役期B.施工期C.筹建期D.运行期11、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工程预测的运营时段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12、某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A.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B.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C.建设项目投资额为中型规模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13、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B.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C.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14、某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A.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B.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C.评价范围内有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规定的I类地区15、某工业项目,与一级声环境评价范围相比,二级、三级可根据下列哪些情况适当缩小评价范围?()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B.建设项目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C.敏感目标D.投资规模16、下列哪些内容属于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A.工程分析中,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B.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C.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D.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予达标分析E.噪声预测应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17、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下列哪些情况应绘制等声级线图?()A.固定声源评价B.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C.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路段D.流动声源经过规划区路段E.面声源18、在工程分析中,下列哪些内容对于声环境各级评价都是需要的?()A.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B.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C.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D.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达标分析,并进行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论证19、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要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这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0、对于噪声预测,下列哪些内容是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E.当敏感目标高于(不含)三层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21、对于噪声预测,下列哪些内容是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E.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22、对于噪声预测,下列哪些内容是三级评价的基本要求?()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E.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23、对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