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九下综合性学习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的答案。
1~4题每句1分,第5题(1)~(3)小题每题2分,第(4)小题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2. 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辕门外的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东坡借用典故表示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岁月有时就像一本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①yǔn落的尘埃,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素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里,也能将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②襟.,叫人不禁慨叹光阴的易逝,欢愉的短暂。
回眸驻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香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
冷暖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甲】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乙】的岁月里。
纵然时光不语,【丙】。
当你瞬间的蓦然落笔,岁月便帮你填满了最美的期许。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并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字母)①_________(A. 殒 B. 陨) ②_________(A. jīn B. jìn)(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字母)【甲】_________(A. 微小 B. 琐碎)【乙】_________(A. 有声有色 B. 无声无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①也无需担心能否运筹帷幄②而你依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让人想起③无需刻意的起承转合A. 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①③②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人九下综合性学习练习题附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脚踏一方土1.你调查到我国现有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面的漫画《最后的耕地》,说说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土地问题极为严重,请你就耕地锐减,侵占、浪费土地等现象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但在这次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活动中,看到的是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造成大量土地的荒芜,对此你产生了哪些思考?(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5.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
“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
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
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
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
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
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
人教版九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练习题

3、岁月如歌一一我的初中生活。假如以下是你们班毕业时丼行的几项 活劢,你将如何参不和表达. (1) 、活劢一:难忘的岁月(说说你在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戒印象 最深刻的亊,50 字左史.) ( 3 分) 获奖、纠纷、感劢、可乐、真情友谊、叙亊清楚 (2) 、活劢事:带着祝福进航(临别赠言,诶注明给谁的,但丌要 写出真实姓名.) ( 3 分) 静静地回眸,静看曾经的奋斗;轻轻地挥手,告别昨日的懵懂;时光 此刻难停留,毕业之际各自走,唯愿你牵着拼搏的手,伴着祝福,成 功走过人生每一个关口。 六月的天空晴朗,毕业的钟声敲响,丌舍可爱的同窗,难忘尊敬的师 长,作别熟悉的面庞。迈向成功的殿堂,踏着前迚的曙光,迎接明日 的辉煌。 挥挥手再见,记忆留在昨天,分离就在眼前,祝顺风,祝平安,祝美 好愿望都实现。丌要眼泪,丌要离愁,友谊丌会毕业,真情将永驻心 头。 把稚嫩锁在宿舍的抽屉,把珍重装迚打包的行李,毕业起,告诉自己 我能行!一步踏出去,留一个骄傲的背影,从此忚乐前迚。愿你毕业 大展鸿图,前程似锦!
(3) 、活劢三:总结得失(说说初中三年来最大的收获和 最大的教训,各写一句话)( 4 分) 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训:绅节决定成败。
4、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耄过。相聚犹在昨 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丌清 校园里留下多 少欢乐不惆怅,耄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忛。 毕 业在即的你,诶参不以下活劢,幵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劢任 务。 (1)【成长的日记】诶你列丼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 次典型的成功亊例,幵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 要的自我点评 。(3分) 所述内容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耄丏是一件积极的、有 益的亊例(1分);自我点评:(2分)(能围绕上述亊例迚 行适当点评,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2)【挥丌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丌仅见证了自 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 灾害面前所展 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丌息的精神。在纪忛四川“汶川大地 震”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细了一次“支 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劢,假如你是这次活劢的主持 人,诶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下)练习(word版 有答案)

专题2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下)岁月荏苒,青春行走在时间的河岸,渐行渐远。
记忆在风中飘落,为我们唱着过去的赞歌。
哪些琐碎的记忆在脑海里定格成一个个片段,个个镜头在脑中回放,将他们连成一条永恒的线,穿起那些落叶般美好与幸福,让我们打开记忆的书页,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
1.综合性学习毕业前夕,班级开展“岁月如歌一我的初中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如歌的行板]同学们准备演话剧《初三,我们痛并快乐着》,下面是剧本的节选,请阅读后答题。
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进行中考复习。
请同学们打开昨天发的材料。
(甲打哈欠,乙用手支着头,老师拍拍桌子。
)老师:看你们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昨晚几点钟睡的啊?学生甲:老师,我做作业效率低,我凌晨一点钟睡的。
老师:乙,你几点钟睡的啊?(乙没有反应,还在睡觉。
同桌推了他一把,乙惊慌地站了起来。
)学生乙:老师,这题选C。
(全班哄堂大笑。
乙抓头,摇摆身子,涨红了脸。
)老师:怎么不选D?(乙低着头,一脸羞愧。
)[小题1]卓远同学马上要出演剧本中的“学生乙”,但他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表现“学生乙”的心理,于是,你走上前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远的赠言][小题2]同学们都在互写赠言,请按要求答题。
赠言一一:赠言二:赠言三:(1)结合“赠言一”的内容,选择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赠言一”出自《朝花夕拾》的前言“星星”喻为“希望”,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B.“赠言一”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此书里有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歌颂。
C.“赠言一”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白了”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少年的追忆。
D.“赠言一”形式短小但意味深长,写出了同学间离别的惆怅,语言清新而又悲凉。
(2)下列对“赠言一”内的字体及字体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颜体楷书点画丰厚饱满C.隶书笔画蚕头燕尾B.欧体楷书笔画游丝连绵D.隶书整体空灵飘逸(3)根据“赠言二”的特点,仿写句子将“赠言三”补充完整。
初中语文九下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3)【颂友谊】分别在即,依依不舍之情充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请你在老师 的纪念册上写留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示例:尊敬的老师,在这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再看一眼您的白 发,摸一把您的座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再见了,老师!请接受我深情地敬 礼!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1.九年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 完成下列任务。 (1)【写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条有感染力的标语。 示例:忆初中美好生活,品三载师生情谊。 (2)【创氛围】为了缓解大家面对离别时悲伤的氛围,同学们选了几句千古流 传的诗句,下面诗歌中适.合.的两项是( AC )
B.欧体楷书 笔画游丝连绵
C.隶书 笔画蚕头燕尾
D.隶书 整体空灵飘逸 (2)请你根据赠言二的特点仿写句子,将“赠言三”补充完整。
示例:像一支画笔,我们只有不断地挥舞起来,它才能涂抹出绚丽的色彩。
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为留下 珍贵记忆,九年级各班同学分工合作,制作班史。 (1)请将编写班史步骤补充完整。 ①成立编委会,分配任务; ② 示例: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 ③分类整理资料,编辑加工; ④ 班史定稿,装帧制作 。
(2)下面不.适.合.作为班史名字的一项是( D )。
A.同学情,良师恩 B.青春年华
C.情义永存
D.三春晖
【解析】D.“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喻母爱,用在这里不合适。
(3)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要作为代表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
中考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九题

综合性学习练习九题1.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各班团支书:为了更好地动员同学们参加“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之星”选拔賽,校团委经研究决定,拟于2020年5月6日下午3点举办筹备会,请各班团支书准时参会,并做好会议记录。
各班团支书无故不得不缺席。
特此通知。
校团委2.九年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强不息”的偶像,请你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介绍你心中“自强不息”的偶像。
示例:苏轼——北宋,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3)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
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Vlog即视频博客,是指记录性和人格化较强的视频,制作者多以自己为主角记录,再经过剪辑、配乐和适当字幕,制作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日记。
它比文字博客更具视觉形象,比搞笑娱乐的短视频更真实。
材料二:短视频一般为15—60秒,微电影在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Vlog的长度则多为4—10分钟,创作者一般是拍摄者,其内容主要与拍摄者亲身经历相关,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更有生活代入感。
材料三:Vlog需要在大量视频素材的基础上再进行剪辑和拼接,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到不同片段之间的流畅“转场”,以避免观看的突兀感。
这对拍摄者的技术手法、审美水平、设备的专业化都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
(1)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Vlog的特点。
(2)同学们想拍摄一个以“毕业·成长”为主题的Vlog,请你帮助策划。
你会建议选取校园里的哪个场景拍摄哪些镜头?请说出理由。
(不少于80字)4.新世纪中学新星文学社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特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文学沙龙活动,你作为学生嘉宾被邀请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相关任务。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8 综合性学习(含答案)

专题八综合性学习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天津)近几年, 天津港为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多个领域走在同行业前列。
某班将开展以“走进百年港口——天津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
请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17—2021年天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图材料二天津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智能化升级。
如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搬运机器人,依托5G网络和北斗导航系统运输集装箱,做到了更安全、便捷、高效。
材料三天津港码头附近建成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机,于202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构成了智慧绿色能源系统。
通过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建设,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全部设备率先用上清洁能源,实现了能耗进一步“瘦身”。
材料四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天津港建成了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港为建设智慧港口探索了哪些新路径。
2.(2022河南)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字左右。
标题:材料一2021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破圈”走红。
紧接着,《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播出,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材料二2022年,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播出之后,对传统文化再度挖掘,推出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
目前已播出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奇遇记》等节目,均受到高度关注。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综合性学习新题赏析题一:1、清明节期间,学校小记者进行了一些相关采访和报道。
请你根据下面三则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为校刊写一段简要介绍清明节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100字。
【材料一】某高校民俗专家采访记录(片段):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
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先,通过扫墓、祭祖,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材料二】校刊4月5日讯清明内涵更丰富,追怀先烈成风尚。
在某公墓,前来祭奠革命英烈的市民络绎不绝。
来自密云的一对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先带着孩子拜祭了爷爷奶奶,然后就赶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三】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政部门和公墓陵园都开设了专门的祭祀网页,人们可以在网页中,为已逝的亲人献花、点烛、留文,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除网上祭奠外,社会公祭、家庭追思等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
2、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1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
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题二:1、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70字。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2、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
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50字左右。
题三: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踏一方土1.你调查到我国现有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面的漫画《最后的耕地》,说说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土地问题极为严重,请你就耕地锐减,侵占、浪费土地等现象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但在这次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活动中,看到的是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造成大量土地的荒芜,对此你产生了哪些思考?(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5.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
“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
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
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
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
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
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
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非常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脚踏一方土1.示例:人均耕地少;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东西部资源匹配失衡;耕地后备资源太少;可开发土地基本已被开发利用;土地开发强度大;盲目用地突出;城市存量潜力大;村镇用地超标。
2.某些地方盲目地进行土地开发,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完善土地制度、完善不健全的法律、加强珍惜土地的宣传、保护环境等。
4.从土地大量荒芜将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思考即可。
5.①土地孕育万物②土地孕育人类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走进小说天地1.依据下列对小说中人物评价的例子,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取一至两个,进行评价。
例:孔乙己——科举制度造就的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闰土——三座大山压迫而成的木头人。
备选人物:鲁达、香菱、猪八戒、曹操、何大学问、奥楚蔑洛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根据下边提示猜猜这些小说人物是谁,出自哪本名著?(1)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
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2)“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3)“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人:(4)“智演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的人:(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哪本名著中哪个人物之手?:3.名著阅读考查。
一天半夜里,我突然被一阵高呼声惊醒,几位朝廷大臣要求我马上赶到皇宫去,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失火了。
我一路小心赶往皇宫,没有踏伤一个行人。
皇后寝宫火势很猛,虽然侍卫们一桶一桶地把水供应给我,但因水源离这儿很远,显然无济于事。
看来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要烧成平地。
幸亏我当时心眼特别活,忽然想起一条妙计:我在适当的地方撒了一大泡尿,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这才把他们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宫殿救了下来。
(1)以上这段文字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一个情节,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一段经历。
除了小人国之外,格列佛还游历了其他一些国家,请任意写出两个国家的国名。
___________(2)大火扑灭后,皇帝和皇后对格列佛的救火行为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初中三年你一定读过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有关内容,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作者、作品。
作者作品有关内容①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③④他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5.欢迎来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小说天地”的现场。
(1)课本剧演出专场,根据节目表《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是《孔乙己》,请你写几句串联词来连接这两个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次活动的结语暂且残缺,请你帮主持人补充完整。
一篇篇精美的小说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故乡》让我们看到家园的衰败失落和迷茫中的追寻;《孤独之旅》让我们看到追风少年在经历风雨经历孤独后迎接挑战的坚强;《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小说天地1.示例: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豪杰。
香菱——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才女。
猪八戒——由于缺点才成就了他的可爱。
曹操——被小说所扭曲了的英雄。
何大学问——名不符实的一介武夫。
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
2.(1)《水浒》中的李逵(2)《水浒》中的吴用(3)《西游记》中孙悟空(4)《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5)《红楼梦》中的林黛玉3.(1)大人国、飞岛国、马国/慧骃国(任写两个)(2)皇帝赦免格列佛无罪,皇后发誓要报复格列佛。
4.①奥斯特洛夫斯基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施耐庵④《水浒传》5.(1)示例:于勒的命运与遭遇,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西方的资本主义如此,那么,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孔乙己》或许会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
(2)示例:《童年》让我们看到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少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看到革命战士是怎样战胜艰难与困苦走向坚毅的。
关注我们的社区1.美丽的小区我的家,我们大家呵护她。
有人把生活垃圾抛散在小区,污染小区环境。
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小区,请你为小区拟一则公益广告。
___________2.假如你的邻居有个坏习惯,为了省事,每天早晨都会在出门时顺手将几袋垃圾扔在楼道口。
你怎样对他(她)进行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完成以下任务。
(1)情况调查组准备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①对老年人:②对家里人:(2)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
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
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
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愉快服务组决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办一台“母爱·感恩”的主题晚会。
请你为节目诗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
4.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为了响应市委市府发出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号召,巴川中学初三(8)班开展了“关注社区”的调查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你编拟一个调查活动计划活动目的:活动过程:(2)走进社区,同学们发现了社区有下面一些现象:①社区内,很多人中老人在搓麻将,稀里哗拉之声不绝,有的人还在为打麻将大吵大闹。
②小区的狭小绿化带里,一些小孩在追逐嬉闹,把花草树木弄得惨不忍睹。
③地上随外可见乱扔的垃圾,甚至有的窗子的防盗网上也挂着塑料袋。
④墙上张贴着许多“牛皮癣”广告,弄得墙壁面目全非。
⑤几乎家家户户的窗子、阳台上都安着防盗网,门装的是防盗门。
A.你从上面的现象,发现了在哪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答:B.为了创建“和谐社区”,让大家生活在一个文明、祥和的环境中,有必要制订社会区文明公约。
请你给小区居委会提几点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5.(2010·北京)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社区居委会王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
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
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也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XX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②20XX年5月11日《北京日报》)材料二:2007~20XX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年度总人口数(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20071213.3158.813.120081229.9162.213.220091245.8168.813.5(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XX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②《北京市20XX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③20XX年5月14日《北京晚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为社区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餐桌”已经覆盖到北京市2600多个社区。
下面是对三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年餐桌”的三条理由。
(每空要用4个字回答)张爷爷: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
现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
真好!李奶奶:“老年餐桌”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赵爷爷:政府不但给补贴,还给指定餐馆挂牌呢,要是饭菜不好,不讲卫生,服务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一:①理由二:②理由三:③(3)在与居委会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一番话。
面对王主任的困难,请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