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及答案
沉积岩岩石学试题与答案

1.试对比具颗粒结构的灰岩与陆源碎屑岩的结构组分,并按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相似性,举出相当的岩石类型两对以上。
1颗粒支撑,亮晶胶结,泥晶较少,颗粒含量>60% 2常呈浅灰色至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或块状 3颗粒成分:生物碎屑、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团粒)等4*冲洗干净、分选好的颗粒灰岩,常形成于水浅、波浪和流水作用较强的环境,灰泥被簸选走,颗粒被亮晶胶结,波痕、交错层理及冲刷构造常见。
2.碳酸盐岩中泥晶和亮晶胶结物是怎样形成的?试对比二者特征的异同点。
(2)泥晶(<30μm):基质(3)亮晶(>30μm):胶结物都是填隙物3.简要说明下列岩石的主要形成环境:亮晶鲕粒石灰岩、泥晶球粒石灰岩、泥晶石灰岩。
泥晶灰岩主要发育于基本没有簸选的低能环境,如浅水泻湖、局限台地或较深水的斜坡、盆地区a.泥晶灰岩(Mudstone) 基质支撑, 颗粒<10%, 泥晶方解石为主,含零星生屑,常发育水平纹理,层面常发育水平虫迹,层内可见生物扰动构造,纯泥晶灰岩常具光滑的贝壳状断口。
d. 颗粒灰岩(Grainstone)◆颗粒支撑,亮晶胶结,泥晶较少,颗粒含量>60%◆常呈浅灰色至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或块状◆颗粒成分:生物碎屑、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颗粒成分(团粒)等◆*冲洗干净、分选好的颗粒灰岩,常形成于水浅、波浪和流水作用较强的环境,灰泥被簸选走,颗粒被亮晶胶结,波痕、交错层理及冲刷构造常见。
4.试述硅质岩中的二氧化硅主要来源。
5.简述两种主要的白云岩化模式。
a. 浓缩海水模式(碳酸盐(文石)和硫酸盐(石膏)析出,Ca2+被大量消耗,海水中相对富Mg2+,Mg/Ca比增高(>10,pH>9,盐度为正常海水5-8倍)b. 混合水模式海水和淡水混合,导致白云石化本章重点内容:碳酸盐岩主要类型及特征成分结构成因模式(白云岩)。
《沉积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沉积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五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海解作用指沉积物刚刚沉积后而且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也称为"海底风化作用"或"同生作用"。
3.成熟度是指碎屑物质经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终极成分特征的程度。
4.流动成因构造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沉积物内部或表面形成的构造,属机械成因构造。
5.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6.鲕粒具有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或椭球状碳酸盐颗粒,因为很像鱼子,所以叫鲕粒。
7.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8.冲积扇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9.陆表海也可称作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等,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10.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二、填空题1.常见的胶结物的结构类型有、、和等。
2.主要的同沉积变形构造有、、和等。
3.砾岩常见的成因类型有、、、和等。
4.狭义火山碎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
5.按照组成特征和成因,碳酸盐岩颗粒分为、、、和等。
6.理想的陆源碎屑湖泊在平面上沉积物呈状分布。
7.根据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及沉积物特征,无障壁海岸沉积相由陆向海依次为、、、和四个亚相。
8.形成重力流一般需如下条件:、、和。
沉积岩大题题目和答案

b、对比水平{理和平行{理的异同点。
X:水平层理:①主要*于鈿碎质君(如泥填岩、粉易1左丿知呢术热主中。
②农比就逼的水助力条件下遇:滲畅朋淤积而成的。
Fr<1③出現pfil低能的环境中如曲沟泳木区;诵湘及嫁潦环死。
⑥鈿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鈿层可建旗或靳魚"鈿々釣0・1~nmm。
平行层理:Q)主要*于廿盖中・②直戌戦孤的水劭力条件下彫成的Fr>1③岀现◎念浇及富能的环境中如阿道.海冲.呦片。
⑥外仇与水平层理奴相仪.沿层理面黒开可见黒育筑理构it,常与大矍交得层理集生。
5 •浇水汶癢.浪成次痕和禺成发痕的特点。
怎:浇水it痕:(D由龙向淙劝的水浇产生。
②见于时淙和存农底浇的海幽近片地帶。
③次參.次铃均轶圖滑。
®RI>5F多<8-15 RSI>2F星不对穂状液成汶痕:①由产生比冰L的劫落水浇形成。
②帝見涨呦的肉木地帶。
③发坪尖録o次參圖滑。
④Rl=4-13, ><6-7 RSI«1形状对淼也有不对畚RSG1・1~3・8庵成试.痕①由支向凤形成。
②帝見于沪漠及海.呦读片的廿負阅积中。
③发嫌.次谷那就圖滑开亀。
@)Rle10~70 RSI 庵:> RSI 汛木12.简述砾岩和角砾岩的屍本特点。
篆:砾岩(D圖状,次圆状砾石含量〉50%。
②一般都是沉欣作用形成的。
③呈旦厚屋出现,分布(2丸。
角砾岩①拔角状和次檢角状砾石含量>50%②稳定纽分多,如石美岩、燧石寻。
③分布于地形较圾的读岸地带。
14.对比海成砾岩与何成砾岩,洪积砾岩19. 对比杂凰和腔结杨。
篆:杂晟1指与砂.砾等一起由机械沉积下来的细粒场质,主要是粘土矿场施,还冇细扮廿和碳酸盐.灰混.额蔻小于0・03mm2杂疑房于虑妗的机城沉积产杨。
胶结杨1指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决杨,其含量小于。
2胶结腸是化学成因场施。
20. 对比石其廿岩和长石廿岩。
X:石冀廿左①石其舍童占90%以上,舍少量枚石和処石孑岩4L 舍量权少。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沉积岩石学练习题名词解释1.沉积岩:2.风化作用:3.风化壳:4.沉积分异作用:5.沉积后作用:6.弗劳德数:7.重矿物:8.胶结物:9.杂基:10.成分成熟度:11.结构成熟度:12.层系:13.孔隙:14.圆度:15.分选:16.层理:17.层面构造:18.原生流水线理:19.槽模:20.沟模:21.包卷层理:22.泄水构造:23.生物扰动构造:24.结核:25.泥裂:26.波痕:27.压实作用:28.压溶作用:29.胶结作用:31.次生孔隙:32.内碎屑:33.鮞粒:34.生物格架:35.萨布哈:36.叠层石:37.球粒:38.煤系地层:39.蒸发岩:40.油页岩:41.沉积相:42.相序递变规律:43.相模式:44.岩相:45.相标志:46.冲积扇:47.泥石流:48.筛余沉积:49.二元结构:50.牛轭湖:51.三角洲:52.扇三角洲:53.障壁岛:54.河口湾:55.泻湖:56.浪基面:57.潮汐:58.等深流:D:60.陆表海:61.陆缘海:填空题1.物理风化作用有: 、、、、。
2.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等。
3.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有: 、。
4.碎屑岩中常见的重矿物有:、、、、 ____ 、等。
5.杂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等。
6.碎屑岩的结构组分包括_______、 _____、 ______。
7.按成分,胶结物的主要类型有、、、等。
8.若碎屑颗粒的直径是D,则碎屑岩的粒度 = 。
9.按粒度大小分级碎屑岩可分为: _____、 ______、 _____、 ____等4类。
10.碎屑颗粒的圆度可分为: ____、 ____、 ____、 ____等几个级别。
11.碎屑颗粒的分选可分为: ______、 ______、 ______3个级别。
12.从胶结物本身的特征出发,胶结物的结构可分为、、、、、等类型。
13.从胶结物与碎屑颗粒之间的关系考虑,胶结类型可分为_ _、 __、 _、 4种。
沉积岩大题题目和答案

4.对比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异同点。
答:水平层理:①主要产于细碎屑岩(如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中。
②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悬浮物质沉积而成的。
Fr<1③出现在低能的环境中如湖泊深水区;泻湖及深海环境。
④细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细层可连续或断续,细层约0.1~nmm。
平行层理:①主要产于砂岩中。
②在比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Fr>1③出现在急流及高能的环境中如河道、海滩、湖岸。
④外貌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沿层理面剥开可见剥离线理构造,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5.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和风成波痕的特点。
答:流水波痕:①由定向流动的水流产生。
②见于河流和存在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③波谷、波锋均较圆滑。
④RI>5,多数8~15RSI>2,呈不对称状浪成波痕:①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
②常见涨湖的浅水地带。
③波峰尖锐,波谷圆滑。
④RI=4~13,多数6-7RSI≈1形状对称也有不对称RSI≈1.1~3.8风成波痕①由定向风形成。
②常见于沙漠及海、湖滨岸的砂丘沉积中。
③波峰、波谷都较圆滑开阔。
④RI≈10~70RSI风>RSI流水12.简述砾岩和角砾岩的基本特点。
答:砾岩①圆状,次圆状砾石含量>50%。
②一般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③呈巨厚层出现,分布范围大。
角砾岩①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②稳定组分多,如石英岩、燧石等。
③分布于地形较缓的滨岸地带。
14.对比海成砾岩与河成砾岩,洪积砾岩19.对比杂基和胶结物。
答:杂基1指与砂、砾等一起由机械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主要是粘土矿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混、颗粒小于0.03mm2杂基属于原始的机械沉积产物。
胶结物1指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其含量小于。
2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
20.对比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
答:石英砂岩①石英含量占90%以上,含少量长石和燧石等岩屑,重矿物含量极少。
②石英大都是单晶石英,多晶石英和波状消光石英很少。
①磨圆度和分选性都比较好,结构成熟度都很高。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第一篇1111总论1、试全面阐述沉积岩的涵义?2、试述沉积岩的一般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分布)?3、试述近来沉积学(包括沉积岩石学)的进展与展望?4、试述沉积岩的分类?5、试述物理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6、试述化学风化作用中的主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7、简述生物风化作用?8、试述主要造岩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及其产物?9、试述花岗岩、玄武岩的风化作用阶段及其风化产物?10、试述母岩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顺序及母岩风化的阶段性?11、何谓风化壳?有何地质意义?12、何谓母岩风化成熟度(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13、试述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4、试述雷诺数(Re)的含义及其在水动力学解释中的应用?15、试述弗罗达数(Fr)的含义及其在水动力解释中的应用?16、试以尤尔斯特隆图解为例,说明碎屑颗粒的搬运与沉积和流速的关系?17、试述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方式(类型)及其影响因素?18、何谓底形及其影响因素?何谓水流强度及其影响因素?19、何谓斯托克沉速公式,及其适用条件?20、试述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过程的变化及其机械分异作用?21、试述碎屑物质在水盆(海、湖)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22、何谓横浪、何谓纵浪?试绘图表示和说明碎屑物质在两种波浪作用下的搬运和沉积作用?23、试简述碎屑物质在风力作用下的搬运与沉积及其沉积物的特征?24、试简述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特点?25、何谓胶体溶液,试述其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方式及控制因素?26、试述重力流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特点?27、试述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及其产物?28、何谓溶解度?何谓PH值,如何划分?何谓EH值,如何划分?29、试绘图说明主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搬运和沉积与PH值的关系?30、试述EH值对Fe,Mn等变价元素搬运和沉积作用的影响?31、试述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32、试以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和沉淀为例,说明水体中CO2溶解度的影响作用?33、试述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其沉积顺序?34、试述机械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35、试列表说明沉积物沉积后阶段的划分与命名?36、何谓同生作用(海解作用)?37、何谓准同生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环境和见于何种沉积物中?38、何谓成岩作用,试述沉积物成岩作用的因素?39、试述碎屑物质、粘土物质、碳酸盐物质在成岩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40、何谓后生作用,试述沉积岩在后生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分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1、试列表对比沉积、成岩、后生等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特征和划分标志?42、试从原始物质、搬运方式、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方面,说明三大类(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篇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1、试述碎屑岩的物质组成及其主要类型和特征?2、试列表对比碎屑岩的各种粒级划分方案,并指明各种方案的优缺点?3、何谓Φ值?何谓2的几何级数?4、何谓碎屑颗粒的圆度?划分几级?5、何谓碎屑颗粒的球度?如何表示?6、何谓碎屑颗粒的形状,划分几种类型?形状和球度有何关系?7、试列表说明碎屑岩胶结物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8、试列表说明颗粒接触类型,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并解释胶结类型与油气储集性能的关系?9、试解释杂基支撑及颗粒支撑,及其形成作用和沉积环境?10、何谓机械分析?简述主要方法及原理?11、何谓直方图?频率曲线?概率曲线?它们是如何编制的?12、试解释中值(Md)、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So)、偏度(SKI)、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的含义。
沉积岩石学试题三

《沉积岩石学》试题三一、填空 (每空题0.5分,共20分)1、研究砂岩成分成熟度时,常用"ZTR”指数。
“ZTR”指数是用(1)、(2)和(3)三种矿物占透明矿物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的。
2、能指示确切古水流方向的沉积构造主要有(1) 、(2) 、(3) 和 (4) 等。
3、在粒度分析中,常用Φ值作为粒度单位,那么2Φ=(1) mm,0.0625mm= (2)Φ。
4、在偏光显微镜下,海百合碎片的显微结构是(1)。
5、沉积物重力流的四种类型是:(1)(2)(3)(4)6、海相沉积中常见的自生矿物有(1)、(2)和(3)等。
7、Young et al.(1972)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1)(2)(3)(4)。
8、暴露成因的构造有:(1)(2)(3)等。
9、碳酸盐岩的基本结构组分主要有:(1)(2)(3)4)(5)。
10、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划分哪六个微相:(1)(2)(3)(4)(5)(6)11、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包括(1)、(2)、(3)和(4)等,其中(5)是最主要的。
二、试述碎屑岩中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三种结构组分的含义并对比三者在搬运方式、沉积特点、水动力条件及形成阶段上的差异(15分)。
三、试述三角州相的鉴别标志(10分)。
四、试述化学分异作用,并且根据化学分异作用的原理画图说明湖泊化学沉积的环带状分布特征(10分)。
五、简要说明下列岩石的主要形成环境(每小题3分,共15 分 )1、灰白色亮晶鲕粒石灰岩;2、深灰色泥晶球粒石灰岩;3、灰黑色泥晶石灰岩;4、灰色珊瑚礁石灰岩;5、深灰色泥晶含石膏假晶白云岩六、试述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10 分)。
七、根据你实验课的经验总结,怎样鉴定一个碳酸盐岩薄片(10 分)?八、根据下面剖面描述资料,确定每层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10分)。
⑤红色泥岩,有石膏夹层,具水平层理、干裂、石膏假晶。
④含粉砂泥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具水平层理,上下相邻的粉砂岩透镜体中的前积层反向,偶见干裂。
岩石学(沉积岩)复习题及答案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 可包括一些细粉砂胶结物: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纹层:(细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
亦称细层。
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
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陆缘海:亦称大陆边缘海,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相序递变规律: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的规律基底胶结:碎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接作用的胶结类型孔隙胶结: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冲天于孔隙中的胶结类型杂基支撑: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的支撑结构颗粒支撑:颗粒含量高,颗粒相互接触构成孔隙使杂基充填其中的支撑结构内碎屑:沉积不久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颗粒颗粒石灰岩:颗粒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小于50%的石灰岩三角洲:海(湖)陆交互地带的近河口处,河流携带沉积物倾泻入海(湖)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扇三角洲: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湖中滨-浅湖地区形成的扇状砂体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由暂时性洪水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槽状交错层理: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形成的槽状层系楔状交错层理:层系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沉积岩、杂基、胶结物、层系、纹层、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层流、紊流、槽痕、陆表海、陆缘海、相序递变规律、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内碎屑、颗粒石灰岩、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剥离线理构造、沉积相、沉积体系、φ值、海相自生矿物、岩屑、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颗粒、晶粒、重结晶作用、蒸发岩、冲积扇、冲刷-充填构造、曲流河、二元结构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 可包括一些细粉砂胶结物: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纹层:(细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
亦称细层。
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
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陆缘海:亦称大陆边缘海,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相序递变规律: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的规律基底胶结:碎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接作用的胶结类型孔隙胶结: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冲天于孔隙中的胶结类型杂基支撑: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的支撑结构颗粒支撑:颗粒含量高,颗粒相互接触构成孔隙使杂基充填其中的支撑结构内碎屑:沉积不久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颗粒颗粒石灰岩:颗粒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小于50%的石灰岩三角洲:海(湖)陆交互地带的近河口处,河流携带沉积物倾泻入海(湖)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扇三角洲: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湖中滨-浅湖地区形成的扇状砂体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由暂时性洪水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槽状交错层理: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形成的槽状层系楔状交错层理:层系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
层系间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
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层理构造(河流沉积常见)剥离线理构造:沿层面剥开体现原生流水线理的平行层理薄层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φ值:是一种粒度标准,粒级划分转化为φ值,φ=-log2D海相自生矿物:指一般形成于弱碱性、弱还原、盐度正常浅海海底海底沉积物中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自生磷灰石)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结构成熟度: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的特征程度(颗粒圆度、球度、分选性程度)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通过化学作用代替另一种矿物的作用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动力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碳酸盐颗粒晶粒:是晶粒碳酸盐岩盐(结晶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重结晶作用:指在成岩过程中,矿物的晶体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而矿物的主要成分不改变的作用蒸发岩:指由于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冲刷-充填构造:又称充淤构造,是水流在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经过时冲蚀出来的浅而不对称的凹坑,随后又被沉积物充填的沉积构造曲流河:单河道,弯度指数>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一般小于40,发育下游平原,坡度较缓,流量稳定,具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侧向迁移具二元结构的河流二元结构: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造二、简答与论述题1.母岩风化的产物①碎屑残留物质(母岩的岩石碎屑或矿物碎屑)②新生成的矿物(主要是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和铝土矿等。
)③溶解物质(主要是指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分,如CI、S、Ca、Mg、K、Na、Si、Fe、Al、P等。
)2.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①破碎阶段(碎屑阶段):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化产物主要为岩屑或矿物碎屑②饱和硅铝阶段: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将全部被溶解,首先带出Cl-和SO42-。
然后在CO2和H2O的共同作用下,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开始分解。
③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大量被溶滤掉,SiO2进一步游离出来。
④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风化的最后阶段。
在此阶段,铝硅酸盐被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的元素都被带走。
3.试根据尤尔斯特隆图解说明碎屑颗粒在流水中搬运、沉积时流速和颗粒大小之间关系,该图可解释哪些地质现象。
关系:开始搬运时,为克服颗粒自身吸附力,所需流速比较大;0.05-2mm的颗粒所需的始动流速较小,而且始动流速与沉积临街流速相差较小;大于2mm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两个流速曲线更接近,流速与颗粒的粒径成正比;小于0.05mm的颗粒,所需的搬运与沉积流速相差很大。
可解释:竹叶状灰岩和泥砾岩等砾屑共生现象4.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的异同点相同:形成时都有相应沙泥供应,且沉积和保存较为有利的条件不同:脉状层理形成于强水动力条件,砂的供应、沉积、保存比泥有利,主要分布于波谷;透镜状层理形成于弱水动力条件,泥的供应、沉积、保存比砂有利,波状层理是介于上面两种层理的过渡类型,它是沙泥供应、沉积、保存都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形成,往往是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进行,其砂层和泥层交替连续出现。
5.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异同点区别:①水平层理在弱水动力条件低能环境中形成(深湖泻湖);而平行层理产于较强水动力条件的急流或高能环境(河道)。
②水平层理泥质岩和粉砂岩,平行层理产于砂岩中。
联系:纹层呈直线状,且相互平行,而且平行于层面6.标准相模式的四方面作用①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②对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③对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④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一个基础的作用7.根据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回答下述问题:①划分三个能量带的依据,②三个能量带的位置,③三个能量带的环境特点,④三个能量带与油气的关系。
依据:按波浪对海底沉积物的扰动情况划分能量带位置:XYZ-低-高-低X:浪基面以下,很少扰动,安静缺氧的还原环境,有高能带带来的丰富沉积物,为有利的生油岩带Y:波浪潮汐剧烈运动,水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碳酸盐岩为良好的油气储积岩;Z : 水浅,波浪潮汐作用弱,靠近滨岸气候炎热干燥8. 试对比颗粒支撑和杂基支撑在流体性质、搬运方式、沉积特点、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颗粒接触关系、粒间填隙物特征、油气储集性能等方面的差异。
流体性质 搬运方式 沉积特点 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 颗粒接触关系 填隙物特征 油气储集性能 颗粒支撑 点、线、凸凹、缝合线接触 储集性能好杂基 支撑 漂浮状储集性能差9. 试从含义、分布状况及所起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和形成阶段上对比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及孔隙四种组分的区别。
10. 试说明底砾岩、层间砾岩和层内砾岩在剖面中的形成位置及形成条件底砾岩:位于海侵层序底部,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成分简单,分选性好,是长期风化、搬运改造的产物 层间砾岩:整合的夹于其它岩层间,分选差,成分复杂,多为事件作用边冲刷边沉积的产物层内砾岩:位于一套连续沉积的岩层内,不代表沉积间断。
沉积岩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经侵蚀破碎再沉积形成(风暴沉积)11. 砂岩分类的依据(石英、长石、岩屑、粘土基质)1)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 砂岩、杂砂岩、泥质岩2)对砂岩和杂砂岩进行三角图解三单元分类:石英、长石、岩屑3)对于富长石特别是富岩屑的砂岩,可以采用辅助三角图解,三单元按具体情况而定4)当砂岩中含有次要矿物和特殊矿物时,可以采用附加定名,其格式为:颜色+特殊矿物+胶结物成分+结构+岩石基本名称12. 形成鲕粒的条件取决于两个因素: 水动荡强度(a ) 搬运水流强度(c )1)ac 时,所有颗粒均被水搅动,参与成鲕作用,此时大多形成正常鲕2)ac 时,大碎屑颗粒难以泛起形成而鲕粒,只有小颗粒参与成鲕,此时主要形成假鲕和表皮鲕3)ac 时,大部分颗粒形成“假鲕状”内碎屑,少量颗粒形成假鲕和表皮鲕4)当a 稍大于外来水流携带的最小颗粒时,只有最小的颗粒形成表皮鲕,其余均为假鲕碎屑颗粒 杂基 化学胶结物 孔隙含 义 母岩机械破碎的颗粒,是碎屑岩的主体和骨架,决定着碎屑岩的生要特征 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下来并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细小机械混入物,其粒级与碎颗粒有明显的大小间隔 在碎屑颗粒沉积之后由粒间孔隙水中某些物质达到过饱和时而产生化学沉淀的物质,对碎屑颗粒起着胶结作用 碎屑岩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碎屑颗粒之间的那一部分空间,沉积时或沉积后形成的分布状况及 所起的作用岩石的主体和骨架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起胶结作用 碎屑颗粒之间、杂基之间的空孔隙,起主要的胶结作用 分布于碎颗粒之间 搬运方式 挪动、滚动、跳跃 悬浮 溶解沉积方式及 控制因素机械沉积,受流体力学定律支配 机械沉积,受流体力学定律支配 化学沉积,受化学和物理化学定律支配水动力条件强而稳定 由强急剧减弱 弱而稳定 水动力强而稳定时, 孔隙多 形成阶段 二者同时沉积 同生、成岩、后生 沉积时或沉积后1.使颗粒悬浮的水流搅动强度,2.外来水流所能携带的最大碎屑度水动荡强度>搬运水流的强度13.不同世代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的区别第一代:晶粒呈小针状或小马牙状垂直颗粒生长,它不含Fe2+,高镁,含有机质晶体,是早期成岩阶段海底胶结作用产物;第二代:为较大的粒状亮晶,生长于第一代外侧,常含e2+,低镁,不含有机质晶体,是晚期深部成岩作用阶段的产物;第三代:空间足够的化还会生长第三代,晶粒更大,长在粒间孔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