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第1学期《沉积岩石学》 A卷)答案
沉积岩石学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共15分)1、沃尔索(Walther)相律2、叠层石3、丘状层理4、晶体印痕5、压扁层理、透镜状层理和波状复合层理二、填空(每空分,共15分)1.沉积岩中的同生变形构造包括、、、等。
2.结核是岩石中的自生矿物集合体,结核按形成阶段可分为、、,其中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早。
3.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可分为、、、、、五种。
与碎屑岩结构组分相比较,这五种结构组分中的、则是碳酸盐岩所独有的。
4.石盐的化学成分是 NaCl , 石膏的化学成分是。
玉髓的化学成分是。
白云石的化学成分。
5.火山碎屑岩是介于与之间的类型,兼有二者的特点,又与两者相互过渡。
6.海洋碳酸盐岩的主要沉积环境有:、、、和等环境。
7.海洋中水动力作用可以概括为、和三种形式。
8.半深海、深海中沉积物按照其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可以归为以下三类:⑴,⑵,⑶。
三.问答题(共60分)1.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哪些它们对岩石孔隙演化有何影响(10分)2.浅海陆棚中风暴沉积的成因是什么风暴岩的特征和鉴别相志有哪些(10分)3.从陆源碎屑湖泊亚环境划分和沉积特征来谈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
(12分)4.试述海相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10分)5.试比较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环境的差别,以及两者沉积相特征的差别。
(10分)6.试叙生物礁相带划分和生物礁的识别标志。
(10分)四、论述题(8分)(任选一题回答)1.试对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碎屑岩结构组分进行比较和论述。
2.试对碳酸盐岩潮坪相与碎屑岩潮坪相的同异处进行论述。
资源勘查工程“沉积岩和沉积相”期末试卷B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共16分)1、文石和方解石2、冲积扇和扇三角洲3、等深流和浊流4、陆源碎屑和内碎屑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来源有、、、和,其中是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2.普斯托瓦洛夫提出的化学分异作用,影响分异顺序的主要因素是溶解度,按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沉淀的顺序是:氧化物、、、、。
沉积岩石学 考试试卷

长江大学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1 、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是①_________ ,其次分别是②_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_ 。
①粘土岩,②砂岩,③碳酸盐岩。
2 、能指示确切古水流方向的沉积构造主要有①______ 、②__ ____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等。
①流水波痕,②交错层理,③槽模,④长形颗粒定向排列。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
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4 、在偏光显微镜下,海百合碎片的显微结构是①__________ 。
①连生单晶结构。
5 、0.125mm 粒径对应的φ值是①__________ ,4 φ对应的粒径是②__________mm 。
①3 φ,②0.0625mm 。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
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__________ 。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4 分,共32 分)1 、压实作用与压溶作用2 、胶结物与亮晶方解石3 、压扁层理与透镜状层理4 、泥岩与页岩5 、沉积相与岩相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7 、内波与内潮汐8 、陆表海与陆缘海1 、压实作用与压溶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是同一物理- 学作用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是连续进行的,只不过压实作用是由物理因素引发,压溶作用是物理- 学因素共同引发的,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物理因素。
岩石学 沉积岩岩石学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沉积学》模拟试题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按粒度大小、密度、形状以及矿物成分等物理性质进行分异并依一定顺序分别集中的沉积现象。
3.杂基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4.结构成熟度是指碎屑物质经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
结构成熟度愈高,表示碎屑物质分选性愈好,杂基含量越少。
5.沉积后作用沉积后作用是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6..叠层石构造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沉积构造类型。
由亮暗基本组成:暗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
这两种基本层交互出现,即成叠层石构造。
形态有柱状、层状、锥状、波状等。
主要出现在潮坪环境。
8.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
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
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9.沉积相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10.重力流在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成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三、简答题(共30分)3.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白云石的主要成因机理有原生沉淀作用(1分)、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蒸发泵作用)(1分)、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1分)、混合白云化作用(1分)、淡水白云岩(1分)、调整白云化作用(0.5分)和生物作用(0.5分)等。
07《沉积岩石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沉积岩石学》课程考试试卷( A卷) 注意:1、本试卷共7 页;2、考试时间: 120 分钟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任课教师:何幼斌、李维锋授课班级:资工10501~10506班、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__等。
2、0.5mm粒径对应的φ值是①__________φ,0φ对应的颗粒粒径是②__________mm。
3、福克(Folk)的石灰岩结构分类中的三个端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
4、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一般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三类。
5、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一步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四亚相。
6、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sedimentary rock2、沉积后作用3、结构成熟度4、纹层5、鲕粒6、盐岩7、沉积体系8、广盐性生物9、陆表海10、生态礁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比较杂基与胶结物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2、从形态特征、岩性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比较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
3、简要说明沉积相、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关系。
4、某剖面二叠系石灰岩中含有腕足类、腹足类、三叶虫、介形虫、海百合等生物碎屑,在偏光显微镜下如何区分它们?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在括号中标“√”;若不正确,则在括号中标“×”。
沉积岩考试 试题和答案

概念题1.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沉积后作用形成的岩石;母岩:指早于该沉积岩而存在的岩浆岩、变质岩、以及较老的沉积岩。
表生带:也是沉积圈,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重叠的范围。
该带具有富含h2o、o2、co2以及低温低压生物活动强烈的特点。
风化作用:在温度、压力及h2o、o2、co2的作用下以及生物活动的影响下,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转化的一种作用。
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成分上的变化);化学风化作用(岩石中有矿物的分解和化学成分的改变)生物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引起的而使岩石发生变化)。
4.元素的风化分异:元素从母岩中迁移出有一定的顺序,称为元素的风化分异。
5.碎屑物质:由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不溶残积物: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及氧化物;溶解物质:化学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呈溶解状态被搬运的物质。
?6.牵引流:靠自身能量携带载荷向前运动的一种牛顿流体;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7.载荷:流体中被搬运的沉积物;载荷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横断面的沉积物的总量;溶解载荷:呈溶解状态被搬运的沉积物;悬移载荷:呈悬移状态被搬运的沉积物;推移载荷:也称床沙载荷,指直接覆于床底上的有两个被搬运颗粒直径那么厚的做层状运动的底部颗粒。
8.佛罗德数:用来表示流体流动强度的,是表示惯性力和重力之比的一个数值,其公式为:ghVFr;急流:佛罗德数大于1的水流;缓流:佛罗德数小于1的水流;临界流:佛罗德数等于1的水流。
9.层流:一种缓慢的流动,流体的质点做有条不紊的平行的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杂.在管流里,Re<2000;紊流:是一种充满旋涡的急湍的流动,流体的质点做极不规则运动,其流速大小和流速方向随时间改变,彼此互相掺杂。
在管流里,Re >2000。
10.浊流:指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一种流体;碎屑流:砾、砂、泥和水相混合的高密度流体;颗粒流:无凝聚力颗粒(砂、砾)所组成的重力流。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沉积岩石学练习题名词解释1.沉积岩:2.风化作用:3.风化壳:4.沉积分异作用:5.沉积后作用:6.弗劳德数:7.重矿物:8.胶结物:9.杂基:10.成分成熟度:11.结构成熟度:12.层系:13.孔隙:14.圆度:15.分选:16.层理:17.层面构造:18.原生流水线理:19.槽模:20.沟模:21.包卷层理:22.泄水构造:23.生物扰动构造:24.结核:25.泥裂:26.波痕:27.压实作用:28.压溶作用:29.胶结作用:31.次生孔隙:32.内碎屑:33.鮞粒:34.生物格架:35.萨布哈:36.叠层石:37.球粒:38.煤系地层:39.蒸发岩:40.油页岩:41.沉积相:42.相序递变规律:43.相模式:44.岩相:45.相标志:46.冲积扇:47.泥石流:48.筛余沉积:49.二元结构:50.牛轭湖:51.三角洲:52.扇三角洲:53.障壁岛:54.河口湾:55.泻湖:56.浪基面:57.潮汐:58.等深流:D:60.陆表海:61.陆缘海:填空题1.物理风化作用有: 、、、、。
2.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等。
3.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有: 、。
4.碎屑岩中常见的重矿物有:、、、、 ____ 、等。
5.杂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等。
6.碎屑岩的结构组分包括_______、 _____、 ______。
7.按成分,胶结物的主要类型有、、、等。
8.若碎屑颗粒的直径是D,则碎屑岩的粒度 = 。
9.按粒度大小分级碎屑岩可分为: _____、 ______、 _____、 ____等4类。
10.碎屑颗粒的圆度可分为: ____、 ____、 ____、 ____等几个级别。
11.碎屑颗粒的分选可分为: ______、 ______、 ______3个级别。
12.从胶结物本身的特征出发,胶结物的结构可分为、、、、、等类型。
13.从胶结物与碎屑颗粒之间的关系考虑,胶结类型可分为_ _、 __、 _、 4种。
沉积岩考试卷A

《沉积岩》考试试卷A卷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01、沉积岩02、正常浪底03、痕迹化石04、异化颗粒05、叠层石0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07、准同生白云岩08、底砾岩09、平行层理10、长石砂岩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1、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砾、粗砂和细砂的粒级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专属性的火山碎屑岩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碎屑岩常见的胶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将砾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根据成因将波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类型波痕。
三、问答题(46分)1、试述沉积岩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8分)2、试述Folk(1962)石灰岩分类及其意义?(10分)3、试从岩性特征、形成机理、形成时间及环境等方面说明毛细管浓缩作用和回流渗透作用形成的白云岩两者之间的异同?(8分)4、绘图说明砂岩的胶结类型、颗粒支撑性质、颗粒接触关系、填隙物主要类型及各类岩石所反映的水动力条件?(10分)5、试述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主要变化?(10分)《沉积岩》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01、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和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尖岩石。
成人教育地质工程专业 岩石学试卷A 带答案

《岩石学》试卷(A卷)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1侵入岩:岩浆未上升到达地表而是在地壳内固结成岩的火成岩2硅铝矿物:又称浅色矿物,是指主要成分为硅铝的矿物,比如斜长石和石英等。
3斑状结构:指岩石大体由晶体矿物(斑晶)和隐晶物质及火山玻璃(基质)组成。
4变质作用:地球上已经形成的岩石因地质环境变化而处于新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发生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5结构:矿物颗粒大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6岩脉:板状侵入体产于块状构造的火成岩之中。
7自生矿物:指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母岩分解的易溶物质沉积形成的矿物。
8.特征变质矿物:是指仅稳定存在于很小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矿物。
它对外界的变质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
9胶结作用:松散的沉积物由化学物质或其他细小物质粘结而变成坚硬岩石的作用。
10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的产出状态。
二、填空(共29分)1.按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分类中作用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2.常见的岩浆岩的造岩矿物的种类包括:石英、长石、辉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3.碎屑岩包含三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化学胶结物和自生矿物、基质,基质和胶结物又可称为填隙物。
4.内源沉积岩的结构按成因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交代结构。
5.变质岩的结构类型繁多,按成因可分为四大类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和交代结构等。
6.变成构造主要有: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Χ)1. 构造是指岩相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
(√)2. 内源沉积岩按成分可分为八类:1、铝质岩类;2、铁质类岩,3、镁质岩类,磷质岩类,5、蒸发岩类,6、可燃有机岩类,7、石英岩类,8、碳酸盐岩类。
(Χ)3.某岩石中,方解石含量85%,粘土含量10%,白云石含量5%,定名为泥灰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沉积岩石学》课程考试试卷( 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4、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5、①河床亚相、②堤岸亚相、③河漫亚相、④牛轭湖亚相。
6、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7、沉积体系—指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8、广盐性生物—耐盐度广泛的生物。
9、陆表海—是指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10、生态礁—指造礁生物的原状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简要说明沉积相、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关系。
关于沉积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岩相是他们的产物;一种观点是特定的岩石组合即岩相,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就是岩相,沉积环境是其基础;一种观点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包含沉积环境和岩相。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在括号中标“√”;若不正确,则在括号中标“×”。
(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七、根据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回答下述问题:①划分三个能量带的依据,②三个能量带的位置,③三个能量带的环境特点,④三个能量带与油气的关系。
(10分,图及每小点各2分)(1)划分三个能量带的依据:是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大小划分为三个能量带(即X低能带、Y高能带和Z低能带)。
(2)三个能量带的位置:X带:远离海岸,其海底位于开阔海波基面以下的地带。
Y 带:稍近海岸,从波浪触及海底的地点开始向岸方向延伸,直至波浪能潮汐能基本上被海底的摩擦力消耗掉为止的地带。
Z带:靠近海岸,从波浪能、潮汐能基本消失的地点起直至岸边为止的浅水地带。
(如图)(3)三个能量带的环境特点:X带位于波基面以下的开阔海,为水体安静的低能带,局部有海底底流干扰,为阳光不足,海水循环受到限制的还原环境。
Y带:此带为水动作用强的高能带,水循环良好,氧气充足,阳光充足。
Z带:此带水体很浅,一般不超过几英尺,为波浪、潮汐作用很弱的低能带,坡度平缓,水循环不畅,在干热条件下易形成高盐的蒸发环境。
(4)三个能量带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X带:为安静缺氧的还原环境,沉积物多呈暗色泥晶灰岩,是生油的有利相带。
Y带:由于水动力强可形成分选良好具交错层理的生物灰岩、内碎屑灰岩、或鲕粒灰岩,或生物礁灰岩,其粒间孔隙率很高,是有利的储油相带。
Z带:常出现白云化和膏盐层沉积,主要岩石类型为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次生白云岩形成晶间孔,有利于储油气,膏盐层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八、根据剖面描述资料,分析其沉积相类型和每一层(①~③)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
(10分,其中,相3分,亚相3分,依据每点1分共4分) 陆源碎屑潮坪沉积,①低潮坪(砂坪),②中潮坪(砂泥混合坪),③高潮坪(泥坪)。
主要依据:分别从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四个方面论述。
沉积岩石学2007(B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①粘土岩,②砂岩,③碳酸盐岩。
2、①2,②0.125mm。
3、①颗粒、②泥、③胶结物、④晶粒、⑤生物格架。
4、①海绿石、②鲕绿泥石、③磷灰石。
5、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临滨)。
6、①远离海岸的X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7、相标志—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包括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古生物特征(生物的种属和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8、狭盐性生物—耐盐度有限的生物。
9、陆缘海—即大陆边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或大洋边缘的、坡度较大的(海底坡度约每英里2~10英尺)、范围较小的(宽度一般100~300英里)、深度较大的(水深可达200~350m)的浅海。
10、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清水是碳酸盐沉积作用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比较曲流河沉积与辫状河沉积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河流沉积,砂泥岩沉积,下粗上细正粒序层序;不同点:曲流河沉积边滩发育,二元结构发育;辫状河沉积心滩沉积发育,二元结构顶层沉积不发育。
4、对比浊流与等深流的主要区别。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体。
是深水沉积物重力流的一种类型。
沿斜坡向下运动。
可出现于半深海-深海环境,也可出现于半深湖-深湖环境中。
等深流是深水牵引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地球旋转的结果而形成的温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这种底流平行于海底等深线作稳定低速流动(5~20cm/s),主要出现在陆隆区。
二者均出现于深水环境中,但运动方向不同。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在括号中标“√”;若不正确,则在括号中标“×”。
(每小题1分,共8分)1、(√),2、(×),3、(×),4、(√),5、(√)6、(√),7、(×),8、(√),9、(√),10、(√)八、根据剖面描述资料,分析其沉积相类型和每一层(①~③)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
(10分,其中,相3分,亚相3分,依据每点1分共4分) 三角洲沉积相:①为前三角洲亚相,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③为三角洲平原亚相。
主要依据:分别从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四个方面论述。
地质(A卷)一、填空 (每空题0.5分,共20分)5、沉积物重力流的四种类型是:(1)碎屑流(2)颗粒流(3)液化流(4)浊流6、海相沉积中常见的自生矿物有(1)海绿石 _、(2)_鲕绿泥石_ 和(3)___自生磷灰石___等。
7、Young et al.(1972)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1)___潮上带_(2)___潮间带_ (3)_开阔潮下带_(4)__局限潮下带__。
8、暴露成因的构造有:(1)_____泥裂_____(2)__ __雨痕______(3)_ 冰雹痕 ____等。
(4)______晶粒____(5)_____生物格架 ______。
10、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划分那六个微相:(1)_____水下分流河道____(2)___水下天然堤____(3)___水下河道间___(4)___ _河口坝_ ___ (5)_ 远砂坝 ______ ___(6)___ 席状砂____1三、试述三角州相的鉴别标志(10分)。
(一)地质上:6分1、建设性的河控三角洲岩性主要由较厚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的互层沉积组成。
在三角洲平原中往往夹有暗色有机质细粒沉积,泥炭层或煤层。
在细粒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云母片,因为过多的云母片呈悬浮被河流搬而来。
2、粒度变化范围一般不是太大,从陆地向海/湖,砂岩中的碎屑粒度和分选总体上逐渐变细变好。
3、沉积构造类型比较复杂,既可见到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类型,又可见到波浪或潮汐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
另外,也发育各种波状、脉状、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及生物扰动构造等。
4、生物方面,三角洲具有海陆生物混生的现象,这表明三角洲形成时是正常盐度的,同时半咸水的和淡水的生物皆有发育。
异地搬运埋藏的主要为河流携带的陆生动、植物碎片。
5、沉积层序上多出现向上变粗的反韵律结构,在层序顶部三角洲平原部分多出现下粗上细的正旋回。
6、砂体的几何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线分布,剖面上为透镜状或发散的扫帚状,并与前三角洲或海/湖泥岩呈齿状交叉。
(二)测井上 2分以顶部突变,底部渐变的锯齿状漏斗形为主要特征。
其中夹有底部突变,顶部渐变的锯齿状钟形;其幅度中等。
(三)地震剖面上 2分发育大型的前积构造,或者叠瓦状前积构造。
五、简要说明下列岩石的主要形成环境(每小题3分,共15 分 )1 、灰白色亮晶鲕粒石灰岩;2 、深灰色泥晶球粒石灰岩;3 、灰黑色泥晶石灰岩;4 、灰色珊瑚礁石灰岩;5、深灰色泥晶含石膏假晶白云岩1、灰白色亮晶鲕粒石灰岩:形成于高能、氧化环境,如浅滩、潮汐水道等环境。
3分2、深灰色泥晶球粒石灰岩:形成于较还原、低能环境,如局限台地、开阔陆棚等环境。
3分3、灰黑色泥晶石灰岩:形成于还原、低能环境,如盆地、斜坡、开阔陆棚、局限台地等环境。
3分4、灰色珊瑚礁石灰岩:形成于浪基面以上、能量较高的浅海环境。
3分5、深灰色泥晶含石膏假晶白云岩:形成于还原、低能、蒸发的环境,如咸化泻湖。
3分六、试述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10 分)。
相同点:2分砂泥岩沉积,成分复杂,成熟度较低。
垂向上,自下而上常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不同点:见下面表格(8分,每个方面各1分)八、根据下面剖面描述资料,确定每层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10分)。
⑤红色泥岩,有石膏夹层,具水平层理、干裂、石膏假晶。
④含粉砂泥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具水平层理,上下相邻的粉砂岩透镜体中的前积层反向,偶见干裂。
③粉砂岩、泥岩互层,上下相邻层中的上叠沙纹层理反向,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叠加波痕、修饰波痕发育。
②细砂岩、中砂岩,具平行层理、大型羽状交错层理,偶见脉状层理,再作用面构造发育。
①块状砂岩,可见侧向迁移含砾砂岩的透镜体,常见羽状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构造,可见海相生物化石。
每个部分各占2分。
答:⑤为潮上带:潮上带暴露,可见干裂,且蒸发可见石膏假晶。
④为潮间带的高潮坪:高潮坪为泥坪,水动力弱,见水平层理,退潮时暴露,见干裂,泥多砂少,见透镜状层理。
③为潮间带的中潮坪:中潮坪为混合坪,粉砂与泥混合,在一定的潮汐作用下表现为波状层理。
②为潮间带的低潮坪:低潮坪为砂坪,砂多泥少,见脉状层理,强烈的涨潮与退潮形成大型羽状交错层理。
①为低潮坪:强烈的潮汐作用形成块状砂体,羽状交错层理。
地质(B卷)答案一、填空 (每空题0.5分,共20分)5、泥石流沉积漫流沉积河道沉积筛状沉积6、层间砾石层内砾石底砾石7、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8、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9、底部递变层段、下平行纹层段、流水波纹层段、上平行纹层段、泥岩段、深水页岩段五、简要说明下列岩石的主要形成环境 (每小题3分,共15 分 )1 、深灰色泥晶鲕粒石灰岩;2 、深灰色泥晶含石盐假晶白云岩;3 、浅灰色亮晶砂屑石灰岩;4 、灰色珊瑚礁石灰岩;5、浅灰色柱状叠层石石灰岩1 、深灰色泥晶鲕粒石灰岩:高能形成、低能环境下沉积,如滩后,滩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