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公路知识点

道路公路知识点
道路公路知识点

2018新教材试验检测道路专业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蓝色为新增,红色为变化,黑色为无变化】

【第一章总论】

1、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技术等级。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水温稳定性和耐久性,表面平整度和表面抗滑性。

2、路基工作区指比值大于0.1的范围;路床指路面结构层以下0.8~1.2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其中上路床厚度为0.3m,下路床在轻、中等及重交通公路为0.5m,在特种、极重交通公路为0.9m。上路堤指路床以下0.7m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拦水带泄水口的间距一般为25~50m,截水沟与排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沟底纵坡不小于0.3%。

3、路基坡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排水垫层、隔离层、暗沟(管)、渗沟、仰斜式排水孔、渗井、排水隧洞、检查井与疏通井等。

渗沟可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洞式渗沟、无砂混凝土渗沟、边坡渗沟和支撑渗沟;目前多采用管式渗沟,渗沟材料应采用洁净的砂砾、粗砂、碎石、片石;渗水管可选用带孔的HPPE管、PVC管、PE管、软式透水管、无砂混凝土管等。

4、坡面防护分为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支挡结构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等支撑和锚固结构。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路堤填料必须满足承载比(BCR值)和粒径要求,路堤每层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0.3m。

5、路面结构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必要的功能层组成;面层可由一层、两层或三层构成,依次是表面层或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采用路面按面层所用材料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砂石路面。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称为有铺装路面;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路面称为简易铺装路面;砂石路面称为未铺装路面。

6、基层和底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作用力,交通荷载很小的情况下,可不设底基层。路面结构中的功能层包括封层、黏层、透层、排水层和防冻层。

其中封层是用以阻止水下渗的功能层,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

黏层是起黏结作用的功能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

透层是透入表面一定深度,增强非沥青材料层与沥青混合料层整体性的功能层,采用稀释沥青和乳化沥青;排水层是排除路面结构内部水的功能层;防冻层是按防冻要求所设置的功能层;

排水层和防冻层在我国习惯上统称为垫层,都采用粗砂、砂砾和碎石等粒料类材料。

7、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弹性模量测试时的龄期:水泥稳定类、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为90d,石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为180d。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lg=176pr/Eo,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进行路基验收,落锤式弯沉仪荷载为50kN,荷载盘半径应为150mm。道路石油沥青检测60℃动力黏度,聚合物改性沥青包括SBS类、SBR类、EVA与PE类改性沥青,检测135℃动力黏度。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稳定度应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

8、当水泥混凝土面层粗集料的磨光值大于42时,可使用露石抗滑构造,实测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80%后,可停止养生,面层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应在养生7~10d内检测弯沉。

粒料类基层和底基层常见类型有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未筛分碎石、天然砂砾和填隙碎石;贫混凝土基层的水泥剂量宜不大于13%;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常采用空隙率为3%~6%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

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选点方法包括均匀法、随机法、定向法、连续法和综合法,在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时,通常以1km为一个测试路段,测量数据的表达方法有表格法、图示法和经验公式法三种。变异系数Cv=S/X,可疑数据的舍弃可按照k倍标准差作为舍弃标准,舍弃那些在X±kS范围以外的实测值。当试验数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N等于或大于7时,k值采用3。落在X-3S~X+3S之间的概率为99.73%,范围之外的概率为0.27%。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和验收的依据,在合同段中,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和结构功能的工程为单位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路线长度、结构部位及施工特点等划分为分部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根据施工工序、工艺或材料等划分为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有:

路基土石方工程(1~3km路段)、排水工程(1~3km路段)、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人行天桥,渡槽(每座)、涵洞,通道(1~3km路段)、防护支挡工程(1~3km路段)、大型挡土墙,组合式挡土墙(每处)。按路段长度划分的分部工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取低值,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取高值。

11、关键项目是分项工程中对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80%。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评定的项目有:压实度、强度、厚度、弯沉值及路面横向力系数等指标。

12、【数理统计方法】

(1)压实度:细粒土现场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孔取样蜡封法。

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为99%,路基、路面面层为95%;

其他公路的基层、底基层为95%,路基、路面面层为90%。

对于路基、基层和底基层,单点压实度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为合格;

对于沥青面层是大于等于规定值减1个百分点为合格。

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度应全部符合要求,且样本数不少于6个。

(2)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应使用标准小梁法或钻芯劈裂法,标准养生时间为28d,路面钻芯劈裂时间宜控制在28~56d以内,不掺粉煤灰宜用28d,掺粉煤灰宜用28~56d。

弯拉强度统计均方差=变异系数×统计平均值

当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合格判定系数11~14组时为0.75;15~19组时为0.7;≥20组时为0.65。

当试件组数为11~19组时,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但不得小于0.8f;

当试件组数大于20组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不得小于0.85f;

其他公路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但不得小于0.8f;

当试件组数等于或小于10组时,试件平均强度不得小于1.15f,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f。

实测弯拉强度统计变异系数Cv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0.05≤Cv≤0.10;二级公路:0.10≤Cv ≤0.15;三、四级公路:0.15≤Cv≤0.20。

(3)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组数大于等于10组时,m≥f+λ1S1及fmin≥λ2f;Sn<2.5MPa时,取Sn=2.5MPa。

试件组数小于10组时,m≥λ3f及fmin≥λ4f。

(4)水泥砂浆强度:标准养生28d,试件为边长70.7mm的立方体,每组3个试件。试件组数应不少于3组,水泥砂浆强度的合格标准: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1.1倍;任意一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以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2000m2或每工作班制备1组试件,当偏差系数Cv<10%时为6;10%~15%为9;15%~20%为1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保证率为95%,保证率系数为1.645;其他公路的保证率为90%,保证率系数为1.282。

(6)厚度、路面横向力系数:同压实度,都是下置信界限(-),沥青面层一般按总厚度进行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2~3层铺筑时,还应进行上面层厚度检查和评定。

(7)弯沉值:上波动界限(+),弯沉值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自动弯沉仪或贝克曼梁测量。

每一双车道(不超过1km)检查点数:落锤式弯沉仪为40,自动弯沉仪或贝克曼梁为80,多车道公路应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得舍弃特异值。

(8)水泥基浆体的强度评定应以标准养护28d的试件为准,试件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每组3个试件。测定每组6个抗压强度值,合格标准是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任意一组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13、土方路基的关键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其中压实度按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三档设定,路床的压实度规定值分别是96、95、94;检查频率都是每200m测2处,极值为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石方路基的关键项目是压实和弯沉,压实的检查方法和频率有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1处;精密水准仪:每50m测1个断面,每个断面测5点。弯道加HY、YH两点,砂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m,反压护道的压实度不低于90%,塑料排水板超过孔口的长度应伸入砂垫层不小于500mm。

14、关键项目:袋装沙井、塑料排水板、粒料桩的桩长;加固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刚性桩的桩长、强度;排水工程中都是混凝土强度或砂浆强度;挡土墙中的砂浆强度或者混凝土强度、断面尺寸;抗滑桩的混凝土强度、桩长、孔径或断面尺寸;锥、护坡的砂浆强度、厚度;浆砌砌体的砂浆强度、断面尺寸;

干砌片石的厚度。

15、管节接头处流水面高差不得大于5mm,管径大于750mm时,应在管内作整圈勾缝。砌体、片石挡土墙,当平均墙高大于或等于6m且墙身面积大于或等于1200m2时,以分部工程进行评定。浆砌缝开裂、勾缝不密实和脱落的累计换算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1.5%,且单个最大换算面积不应大于0.08m2,换算面积应按缺陷缝长度乘以0.1m计算;喷射混凝土为1.5%、0.08m2、0.1m。

16、锚杆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长度,锚杆插入锚孔内的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8%。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开始填土,距面板1m范围以内的压实度(关键项目)规定值为90%,每50m 每压实层测1处,并不得少于1处,填土表面不平整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总长度的10%。土钉插入锚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

17、透层油透入深度应不小于5mm,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透层油透入深度宜不小于3mm。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关键项目是弯拉强度和板厚度,其中板厚度增加了极值要求,抗滑构造深度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一般路段为0.7~1.1mm,特殊路段为0.8~1.2mm。

18、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关键项目是压实度、厚度、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压实度规定值为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试验段密度的98%(99%)括号内指SMA路面。其他公路不检测渗水系数、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厚度的代表值为-8%H,合格值为-15%H(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为-5、-10、-15)。沥青面层表面裂缝、松散、推挤、泛油、离析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50m。

19、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关键项目是厚度、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检查项目无压实度、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多了沥青总用量。沥青表面处置的关键项目是厚度。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的关键项目是压实度、厚度、强度;都没有中线偏位,基层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10m,累计离析不得超过50m。级配碎(砾)石基层的关键项目是压实度、厚度;强度换成了弯沉值。填隙碎石基层的关键项目是固体体积率(密度法)、厚度。土方路基+石方路基+沥青混凝土有弯沉;水泥混凝土无弯沉;基层只有级配碎石和填隙碎石有弯沉。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公路工程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以90和75为界。

20、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的值域为0~100,公路技术状况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90、80、70、60、<60)。

沥青路面损坏分11类21项,水泥混凝土路面为11类20项,砂石路面为6类,路基为8类。

1)龟裂:轻、中、重对应的裂缝宽度为2mm以下、2~5mm、大于5mm;裂缝块度为0.2~0.5m、小于0.2m、小于0.2m。

2)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轻、重对应的裂缝宽度为3mm以内、3mm以上;

3)沉陷、波浪拥包:轻、重对应的深度或高差为10~25mm、大于25mm;

4)纵向、横向裂缝、修补的影响宽度都是0.2m换算成面积;车辙是0.4m;水泥混凝土路面中1m的有裂缝、错台、唧泥、边角剥落和接缝料损坏。

5)有效坑槽面积在0.1m2以内(约0.3*0.3m);沉陷是指大于10mm的路面局部下沉。错台是指接缝两边的高差大于5mm;坑洞是指板面出现有效直径大于30mm、深度大于10mm的局部坑洞;拱起是指横缝两侧板体抬高大于10mm。路基沉降是指深度大于30mm的沉降。

6)路基损坏中的边坡坍塌、路基构造物损坏和路基沉降:轻、中、重对应的长度为小于等于5m、5~10m、大于10m。

21、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包括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SCI、PQI、BCI、TCI)比重为0.08、0.7、0.12、0.1;

其中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又包括路面损坏(PCI)、平整度(RQI)、车辙(RDI)、抗滑性能(SRI)、结构强度(PSSI)。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都是以1000m路段长度为基本单元,沥青路面为5项,水泥混凝土路面为3项(路面损坏、平整度、抗滑性能),砂石路面为1项(路面损坏)。

【第二章土工】

22、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的水有化学结构水和化学结晶水;存在矿物颗粒表面的水有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结合水是靠静电引力所吸附,自由水包括毛细水(表面张力)和重力水(重力作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密度、比重、含水率、干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孔隙比、空隙率、饱和度。其中前三项指标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干密度ρd,饱和密度ρsat(孔隙充满水),浮密度ρ’=ρsat-ρw,孔隙比e,孔隙率n=e/(1+e),饱和度Sr指孔隙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分三种状态:0~0.5为稍湿状态,0.5~0.8为潮湿状态,0.8~1为饱和状态。ρsat≥ρ>ρ’

23、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包括含水率、密度、比重、颗粒分析和相对密度等;土的水理性质试验包括界限含水率、稠度、膨胀、收缩和毛细上升高度等;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包括渗透性、击实性、压缩性、黄土湿陷性、直接剪切、三轴剪切、无侧限抗剪、土基承载比及回弹模量等;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包括酸碱度、烧失量、有机质含量、可溶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矿物成分等。

24、含水率试验:包括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比重法。

烘干法:适用于各种土(包括有机质土和冻土),烘干温度为105~110℃,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温度应控制在60~70℃,烘干12~15h为宜。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为:含水率在5以下为0.3;40以下为≤1;40以上为≤2;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为<3。

酒精燃烧法:取代表性试样(黏质土5~10g;砂类土20~30g),需燃烧3次,本法适用于无黏性土和一般黏性土,不适用于含有机质土、含盐量较多的土和重黏土。

比重法:仅适用于砂类土。

25、密度试验:包括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

蜡封法:适用于易破裂土和形态不规则的坚硬土,ρ=m/(总体积-蜡体积)

灌砂法: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层厚度为15~20cm;在测定细粒土密度时,可以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如最大粒径超过15mm,达40~60mm粗粒土,灌砂筒直径应为15~20cm。在储砂筒内装满砂,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测定含水率所需的样品数量: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粗粒土不少于500g。

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的密度。

26、比重试验(相对密度):主要有比重瓶法、浮称法、浮力法、虹吸筒法。

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对含有一定量可溶盐、非亲水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真空抽气法的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土的比重Gs=ms*Gw/(m1+ms-m2),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浮称法:适用于粒径大于或等于5mm的土,其中粒径大于或等于20mm的土不超过总土质量的10%。

浮力法:适用于粒径大于或等于5mm的土,其中粒径大于或等于20mm的土不超过总土质量的10%。

虹吸筒法:适用于粒径大于或等于5mm的土,其中粒径大于或等于20mm的土含量大于或等于总土质量

的10%。土的比重Gs=ms*Gw/(m1-m0)-(m-ms)

27、颗粒分析试验:对于大于0.075mm的土粒常采用筛分法;对于小于0.075mm的土粒采用沉降分析法。沉降分析法的原理是司马克斯定律,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粒度成分的表示方法有表格法、累积曲线法和三角型坐标法。不均匀系数Cu=d60/d10,反映粒组的分布范围和分布情况;曲率系数Cc=d302/d10*d60,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其中d10指有效粒径,d60指限制粒径。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Cu<5时,为匀粒土,级配不好;Cu>10时,为级配良好的土。当同时满足不均匀系数Cu>5和曲率系数Cc=1~3这两个条件时,为级配良好的土;如不能同时满足,则为级配不良的土。属于沉降分析法的有密度计法及移液管法。

筛分法: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方法不适用。取代表性试样的要求: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小于10mm的土300~900g;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对于无凝聚性的土用干筛法,对于含有黏土粒的砂砾土用水筛法。

密度计法、移液管法:都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一般用25%氨水作为分散剂,取代表性试样,黏质土为10~15g,砂类土为20g,按密度计法制取悬液。

28、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本试验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5mm的土,且粒径2~5mm的试样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相对密度等于最大空隙比与天然空隙比之差和最大空隙比与最小空隙比之差的比值,对于最小和最大干密度,均需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误差值不得超过0.03g/m3,相对密度的分级:Dr≥0.67时为密实;0.33~0.67时为中密;0.2~0.33为松散中的稍松,<0.2时为松散中的极松。

29、液塑限试验:液限(W L)是指土从液体状态向塑性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率;塑限(Wp)是指土由塑性体状态向脆性固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率。在国际上称为阿太堡界限,塑性指数代表塑性的大小,Ip=W L-Wp;液性指数表示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的相对关系,I L=(W-Wp)/(W L-Wp),当I L=1时,土处于液限;当I L=0时,土处于塑限。当含水率减少而土的体积不再收缩时的界限含水率称为缩限Ws。固态(缩限Ws)半固态(塑限Wp)可塑状态(液限W L)液态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土。过0.5mm的筛,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使土样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应小于2%,入土深度为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液限含水率。

液限碟式仪法、塑限滚搓法、缩限试验:均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土。

当搓到土条直径恰好为3mm左右时,土条自动断裂时的含水率即为塑限。收缩指数指液限与缩限的差值。土的天然稠度试验:土的天然稠度是土的液限与天然含水率之差和塑性指数之比:Wc=(W L-W)/Ip

30、一般对粗粒土主要按粒度成分进行分类,黏性土则按照塑性指数分类,土分类的依据有:土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的存在情况。土粒组分类:分为巨粒组、粗粒组、细粒组,对应的粒径分界点为60mm、0.075mm;其中巨粒组中又分为漂石和卵石,分界为200mm;粗粒组又分为砾和砂,分界为2mm。将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2、2、3、5)。细粒土包括粉质土、黏质土、有机质土;特殊土包括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和冻土。土的塑性图是以液限为横坐标,塑性指数为纵坐标。

31、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15%的土称为巨粒土;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的15%,但巨粒组和粗粒组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粗粒土;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细粒土。砾类土又分为砾(细粒土含量≤5%)、含细粒土砾(5%~15%)、细粒土质砾(15%~50%);砂又可分为粗砂(大于0.5mm粒径的多于总质量的50%)、中砂(大于0.25mm粒径的多于总质量的50%)和细砂(大于0.075mm粒径的多于总质量的75%)。

32、细粒土中粗粒组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的25%的土称为粉质土或黏质土;细粒土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25%~50%的土称为含粗粒的粉质土或黏质土。

试样中有机质含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且少于总质量的10%的土称为有机质土;试样中有机质含量多于或等于10%的土称为有机土。

33、塑性图中右上角为高液限黏土(CH)其中膨胀土为CHE;右下角为高液限粉土(MH)其中红黏土为MHR;左上角为低液限黏土(CL)其中黄土为CLY;左下角为低液限粉土(ML)。A线Ip=0.73*(W L-20),B线W L=50%;含砾细粒土后面加G,含砂细粒土后面加S,若烘烤24h后试样的液限小于烘烤前的3/4,则该试样为有机质土。

34、击实试验:击实使粗粒土增强了摩擦力和咬合力,细粒土增强了分子引力。

室内击实试验:适用于细粒土,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00mm的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 的土;内径152mm的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当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40mm

的含量大于5%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大尺寸试筒要求最小尺寸大于最大粒径5倍以上,分层厚度大于最大粒径3倍以上,单位击实功控制在2677.2~2687范围内。轻型Ⅰ法分为Ⅰ-1和Ⅰ-2,重型Ⅱ法分为Ⅱ-1和Ⅱ-2,这四种类别对应的锤底直径都是5cm,锤质量是2.5、2.5、4.5、4.5;落高是30、30、45、45;内径和高是100及127、152及120、100及127、152及120;容积是997、2177、997、2177;层数是3、3、5、3;每层击数是27、59、27、98;击实功是598.2、598.2、2687、2677.2;最大粒径是20、40、20、40。干法制样:按土的塑限来估计最佳含水率,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静置时间对高液限黏土不得少于24h,低液限黏土不少于12h。击实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小筒)或6mm(大筒),影响压实的因素有含水率、击实功、压实机械、土粒级配等。

35、压缩试验(固结特性):饱和土体受到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之和,压缩性试验分为室内压缩试验和野外承载板试验。孔隙率=e-△h/h(1+e),表示圧缩曲线的方法有e-p曲线和e-lgp曲线,土的压缩系数α=-△e/△p,α不是常数,一般随着压力p的增大而减小,工程上常以p=100~200kPa时的压缩系数作为评价土层压缩性的标准。土的压缩模量Es=(1+e1)/α,在e-lgp曲线中有压缩指数Cc,在曲线过渡到直线段的拐弯点的压力值是历史上的最大固结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Pc。天然土层的三种固结状态:超固结状态(Pc>гz土的重度、上覆压力)、正常固结状态(Pc=гz)、欠固结状态(Pc<гz)。

粗粒土的三轴压缩试验:适用于测定最大粒径为60mm粗粒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参数,试件尺寸分为φ30cm*60cm和φ30cm*75cm两种,试件应分层装填,一般分6层,试验开始阶段,每产生1mm垂直变形测记一次,当接近峰值时应按每产生0.5mm垂直变形记录一次读数,已出现峰值后,继续测读1~2次即可停机,如果没有出现峰值,当相邻两级压力差小于5kPa时即可关机。

36、抗剪强度试验: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主要是稳定问题、环境问题和承载力问题。

直剪试验:分为应变式和应力式两类,前者是等速推动、后者是分级施加,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应变式直剪仪。砂性土的平均剪应力=法向应力σtanψ;黏性土的平均剪应力=黏聚力c+σtanψ。土的抗剪强度与土受力后的排水固结状态有关,直剪试验有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试验方法。快剪从加荷到剪坏只用3~5min。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峰值时,取峰值作为抗剪强度破坏值,如曲线无峰值,一般取其剪应变的15%或试样直径的1/15~1/10剪切变形时的剪应力作为破坏值。

三轴试验:三轴剪力仪包括三个部分:主机、稳压系统、量测系统。其中主机包括压力室、加荷系统(包括传动装置)等。三轴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固结不排水剪(CU试验)、固结排水剪(CD 试验)。ψ依次增大,c依次减小。

单轴试验(无侧限压缩试验):主要用于测定饱和软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灵敏度是表示土结构对强度影响的指标,灵敏度St<2、2~4、4~8、>8四个范围对应于不灵敏的黏土、中等灵敏黏土或一般黏土、灵敏性黏土、高灵敏性黏土。

粗粒土的直剪试验:适用于最大粒径为60mm的粗颗粒土。

37、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适用于0.075mm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不大于15%的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振动器功率为0.75~2.2kW,振动频率为30~50Hz,激振力10~80kN,产生18kPa以上的静压力。干土法中装填量宜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振动器振动6min,相对密度Dr=(max-0)/(max-min)=(d-min)*max/(man-min)*d。

振动台法:适用于0.075mm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不大于15%的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干土法中装填量宜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振动台在振动频率50Hz下振幅为0.5mm,振动10min;在振动频率60Hz下振幅为0.35mm,振动8min。

38、土的承载比(CBR)试验:适用于各种土、路面基层、底基层,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5%。试筒内径152mm,高170mm,套环高50mm,筒内垫块直径151mm,高50mm;贯入杆端面直径50mm,长约100mm的金属柱;路面材料强度仪能量不小于50kN,贯入速度每分钟1mm。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5mm的筛孔,采取有代表性的试样50kg,用40mm筛筛除大于40mm 的颗粒,用四分法取出25kg,再用四分法分成4份,每份6kg。测定含水率用试样数量:粒径<5mm、5mm、20mm、40mm对应的试样质量为15~20g、50g、250g、500g。按重型击实试验Ⅱ-2要求,浸润时间:重黏土不得少于24h,轻黏土可缩短到12h,砂土可缩短到1h,天然砂砾可缩短到2h。如每种干密度试件制3个,共制9个试件,每层击数分别为30次、50次和98次,使试件的干密度从低于95%到等于100%的最大干密度,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55kg。在多孔板上加4块荷载板,在泡水期间,槽内水面应保持在试件顶面以上约25mm,通常泡水4昼夜。先在贯入杆上施加45N荷载,加荷使贯入杆以1~1.25mm/min的速度压入试件,注意使贯入量为2.5mm时能有5个以上读数,第一个读数应在贯入量为0.3mm左右。一般采用贯入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p/7000,计算至0.1,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CBR=p/10500,如贯入量为5mm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应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当承载比变异系数大于12%,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如变异系数小于12%且三个干密度偏差小于0.03,则取三个结果的平均值;如三个干密度的偏差大于0.03,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39、土的回弹模量试验:

承载板法: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杠杆压力仪的最大压力1500N,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进行预压,含水率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率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次,每次预压1min,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土的回弹模量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每个测定值与均值相差均应不超过5%。

强度仪法: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及其加固土。

40、黄土湿陷试验:测定黄土的大孔隙比和相对下沉系数,仪器设备有固结仪、环刀、透水石、变形量测设备及其他。单线法要取5个试样,双线法只需要2个试样。

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测定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仪器同黄土湿陷试验。

湿陷起始压力试验:湿陷系数为0.015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湿陷起始压力。

41、土工合成材料主要发挥过滤、防渗、隔离、排水、加筋和防护等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四大类。复合土工膜可用于路基防水、盐渍土隔离等场合;复合排水材料可用于地基处理和路基排水等场合;土工格栅可用于路基加筋、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特殊土路基处置、地基处理等场合;土工格室可用于路基加筋、防沙固沙、路基防护等场合。

42、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性能指标、力学性能指标、水力学性能指标、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相互作用指标及耐久性能指标等。物理性能有密度、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效孔径;力学性能有拉伸、撕裂、各种破和摩擦;水力学性能有两个渗透加梯度比;耐久性能有抗+3性。

43、土工合成材料的用途有路基加筋、路基防排水、路基防护、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和路面裂缝防治。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计算抗拉强度应考虑蠕变折减、老化折减和施工损伤折减。在实际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排水截面最大压缩率应小于15%。土工合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检验的强度保持率应大于80%。

44、取样与准备:全部试验的试样应在同一样品中裁取,卷装材料的头两层不应取作样品。样品上应标明下列内容:商标、生产商、供应商;型号;取样日期;标记卷装长度方向。样品上的标志必须标到试样上,经调湿后制成规定尺寸的试样。土工织物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调湿24h;塑料土工合成材料是在温度23±2℃的环境下调节不少于4h。

45、【物理性能试验】:单位面积质量测定:截取面积为10000mm2的试样10块,单位面积质量G=m×106/A,计算10块试样的平均值,精确到0.1g/m2,同时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厚度测定:土工织物:常规厚度是在2kPa压力下测得的试样厚度,基准板面积应大于2倍的压块面积,计算10块试样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土工膜:沿样品的纵向距端部大约1m的位置横向截取试样,试样条宽100mm,试验结果以试样的平均厚度和厚度的最大值、最小值表示,准确至0.001mm。

46、土工格栅、土工网网孔尺寸测定:每块试样应至少包括10个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网孔,当网孔为矩形或偶数多边形时,测量相互平行的两边之间的距离;当网孔为三角形或奇数多边形时,测量顶点与对边的垂直距离。同一测点平行测定两次,两次测定误差应小于5%,取均值;每个网孔至少测3个测点,读数精确到0.1mm,取均值。面积换算不要背公式,圆的面积为A=πD2/4,当量孔径D=2×√A/π。每个当量孔径精确到0.1mm,10个网孔当量孔径的平均值精确到1mm。

47、【力学性能试验】:宽条拉伸试验:土工合成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最大负荷下伸长率是各项工程设计中最基本的技术指标,适用于大多数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织物及复合土工织物,也适用于土工格栅。包括调湿和浸湿两种试样,试验程序包括单位宽度的最大负荷和最大负荷下的伸长率以及特定伸长率下的拉伸力的测定。夹具至少应与试样200mm同宽,使用伸长计时,标记点应标在试样的中排抗拉肋条的中心线上,两个标记点之间应至少间隔60mm,土工织物试验前将两夹具间的隔距调至100±3mm,试验机的负荷量程应使断裂强力在满量程负荷的30%~90%之间,试验机的拉伸速率应为名义夹持长度的(20%±1%)/min。试件预张的预张力相当于最大负荷的1%,如试样在距钳口5mm范围内断裂,结果应予剔除;纵横向每个方向至少试验5块有效试样。如试样在夹具中滑移,或者多于1/4的试样在钳口附近5mm范围内断裂,可采取下列措施:夹具内加衬垫;夹在钳口内的试样加以涂层;改进夹具钳口表面。拉伸强度=最大负荷×计算系数,试样的伸长率=△L/(L0+L0')。

48、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适用于大多数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材料,也适用于土工格栅。每块试样的长度不少于200mm,接头/接缝应在试样的中间部位,并垂直于受力方向,每块试样最终宽度为200mm。接头/接缝效率=平均接头接缝强度/无接头接缝的平均拉伸强度。

条带拉伸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格栅、土工加筋带。土工格栅纵向和横向各截取至少5根单筋试样。

49、梯形撕破强力试验:在每块试样的梯形短边正中处剪一条垂直于短边的15mm长的切口,调整拉伸试

验机卡具的初始距离为25mm,设定拉伸速率为100±5mm/min,最大撕破强力值以N为单位,取10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

CBR顶破强力试验:受顶压荷载直至破坏时的最大顶压力,反映抵抗各种法向静态应力的能力,用于测定土工织物顶破强力、顶破位移和变形率,顶压杆直径为50mm、高度为100mm的圆柱体,变形率=(L1-L0)/L0,其中L1=√h2+L02。

刺破强力试验:受顶刺荷载直至破坏时的最大顶刺压力,反映抵抗小面积集中荷载破坏的能力,平头顶杆直径8±0.01mm,计算10块试样刺破强力的平均值,单位也是N。

50、直剪摩擦特性试验:直剪仪有接触面积不变和接触面积递减两种,滑板的长度至少为剪切盒长度加上试样尺寸的16.5%,对试样施加50kPa的法向压力,直至达到剪切面长度的16.5%时结束试验。在100kPa、150kPa、200kPa法向应力下各试验一块试样,当剪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出现峰值时,该峰值即为最大剪应力;当关系曲线不出现峰值时,取位移量为剪切面积长度的10%时的剪应力作为最大剪应力。直线与法向压力轴之间的夹角为摩擦角ψ,最大剪应力轴上的截距为表观黏聚力c。摩擦比=最大剪应力/标准砂土的最大剪应力。

51、拉拔摩擦特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恒压,垂直和水平位移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为0.01mm,压实后,土面水平面略高于试验箱一侧窄缝下缘,在长度方向试样埋入土中的长度为100~150mm,居中放置。试验结束的条件:水平荷载出现峰值或试验进行至获得稳定值;不出现峰值或试样被拉断,表明试样埋在土内的长度超过拔出长度,应缩短埋在土内的长度重新试验。

52、【水力性能试验】:垂直渗透性能试验(恒水头法):仪器能设定的最大水头差应不小于70mm,有达到250mm恒定水头的能力,试验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得超过10mg/kg。将试样置于水中至少浸泡12h 直至饱和并赶走气泡,向渗透仪注水,直至试样两侧达到50mm的水头差,关掉供水看试样两侧的水头在5min内能否平衡。然后调节水流使水头差达到70±5mm,精确到1mm,用量杯收集通过仪器的渗透水量,体积精确到10mL,时间精确到s。试验结果有流速指数、垂直渗透系数和透水率,其中流速指数中采用流速仪时,应计算20℃时的流速。

53、耐静水压试验:使集水器内的水压上升至0.1MPa,保持压力至少1h,观察是否有水渗出,如试样未渗水,以每0.1MPa的级差逐级加压,每级均保持至少1h,直至有水渗出。以3个试样测得的耐静水压值中的最低值作为该样品的耐静水压值。

54、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孔径反映土工织物的过滤性能,既可评价土工织物阻止土颗粒通过的能力,又反映土工织物的透水性。O90表示土工织物中90%的孔径低于该值,剪取5×n块试样,n为选取粒径的组数,当试样在间隔至少2h的连续称重中质量变化不超过试样质量的0.25%时,可认为试样已经调湿。直至取得不少于三组连续分级标准颗粒材料的过筛率,并有一组的过筛率达到或低于5%。曲线上纵坐标10%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有效孔径O90,曲线上纵坐标5%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有效孔径O95,读取两位有效数字。

【第三章集料】

55、沥青混合料(含SMA10)的粗细集料的界限尺寸是2.36mm,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和SMA13以上的粗细集料的界限尺寸是4.75mm。集料最大粒径指100%通过,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是指筛余量不超过10%,集料取样量的多少取决于集料将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和公称粒径的大小,试验用量的多少取决于具体试验要求和公称粒径的大小。

56、表观密度(又称视密度)ρa:表观体积是集料自身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之和;

毛体积密度ρb:单位毛体积是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之和;

表干密度ρs:体积是单位毛体积,表干质量是粗集料表面干燥而开口孔隙中充满水的质量;

堆积密度ρf:单位堆积体积是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之间的孔隙体积。

57、粗集料的技术性质:描述级配的相关参数包括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针片状颗粒的判断方法:用于水泥混凝土时,采用针状或片状规准仪;用于沥青混合料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等于3的颗粒。粗集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抗压碎能力和磨耗性两大指标,当用于表层路面时,还涉及磨光值和磨耗值。磨耗性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法,仪器是洛杉矶磨耗仪;磨耗值又称磨耗率,采用道瑞磨耗试验机。磨耗值越小,集料抗磨耗性能越好;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石灰岩为碱性集料,花岗岩为酸性集料,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属于酸性集料;低于52%为碱性集料,介于中间为中性集料。

58、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100,粗度是描述砂粗细程度的一项指标,用细度模数表示=

(A2.36+A1.18+A0.6+A0.3+A0.15)-5A4.75/100-A4.75。(A指筛上的累计筛余)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依次是3.1~3.7、2.3~3.0、1.6~2.2、0.7~1.5。有害物质包括泥或泥块、有机质、云母、轻物质、三氧化硫和氯离子等。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压碎值要求为26、28、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为28、30、35;吸水率为2、3、3;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分为总的混合料为15、18、20、9.5mm以上颗粒、9.5mm以下颗粒。

59、粗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将待测试样过4.75mm的筛,将所需试样放入盛水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将吊篮浸入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一般烘干时间不少于4~6h,表观相对密度=m a/(m a-m w),毛体积相对密度=m a/(m f-m w),表干相对密度=m f/(m f-m w),其中m a是集料烘干质量,m w是集料水中质量,m f是集料饱和面干质量。粗集料的吸水率精确至0.01%,密度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密度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试验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25℃,并且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超过2℃。

60、粗集料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振动台频率为3000土20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5mm,空载时振幅为0.5mm。松装堆积密度试验中,要求铁锹下沿离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在50mm左右;紧装振实密度试验中,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每装完一层,在筒底垫一根直径为25mm的圆钢筋,按住筒左右颠击地面各25下,注意每层颠击时,要将钢筋放置的方向掉转90°,启动电源振动3min。粗集料的空隙率或间隙率VV=1-ρ/ρa或ρb,其中ρ是振实密度或捣实密度,ρa或ρb分别是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水泥混凝土采用ρa,沥青混合料及捣实采用ρb)

61、集料压碎值试验:压力试验机:500kN,能够在10min内达到400kN,压碎值试验专用试模由试筒、压柱和底板三部分组成。风干试样用13.2mm和9.5mm的标准筛过筛,取9.5~13.2mm的试样三组各3000g 待用,分三层装入金属量筒中,在每个层面均匀捣实25次,达到规定荷载后稳压5s,然后卸荷,将试样倒出过2.36mm的筛,需筛到1min内无明显筛出物为止。粗集料压碎值=通过2.36mm筛的质量/加载前质量,以3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2、洛杉矶磨耗试验:用于测定粗集料抵抗摩擦和撞击的力学能力,洛杉矶磨耗损失与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耐磨性、耐久性密切相关。钢球的直径约46.8mm,质量在390~445g间变化,粒度类别A类和B 类对应的钢球数量分别是12个和11个;对应的钢球总质量分别是5000土25g和4850土25g。以30~33r/min 的转速转动500转,倒出试样后过1.7mm的方孔筛,粗集料的磨耗损失=(m1-m2)/m1,m1是试验前的

质量,m2是留在1.7mm筛上的试样质量。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要求两次试验误差不大于2%。

63、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

规准仪法:测定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大于4.75mm的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颗粒总含量,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判定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的宽度者判定为片状颗粒。

游标卡尺法:测定用于沥青混合料和基层材料的4.75mm以上的粗集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选取1kg左右的试样过4.75mm的筛,取筛上部分试样,精确至1g,要求试样不少于800g,并不少于100颗。用游标卡尺取出底面最长尺寸与厚度方向尺寸之比大于等于3的颗粒。

64、粗集料磨耗试验(道瑞试验):评定沥青路面表层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的能力,将待测试样过9.5~13.2mm的筛,一块试模中排布的集料颗粒不少于24颗,集料颗粒之间的空隙用细砂(0.1~0.3mm)填充,填充高度约为颗粒高度的3/4,在环氧树脂中按比例加入固化剂,再加入0.1~0.45mm的细砂拌合均匀,要求环氧树脂:固化剂:细砂的比例为1g:0.25mL:3.8g。两块试样大约需环氧树脂30g,固化剂7.5mL,细砂114g。常温下养生24h后拆模,以28~30r/min的转速转动转盘100圈,然后再磨400圈,此过程可连续转动400圈一次完成,也可分4个100圈四次完成。集料磨耗值=3(m0-m1)/ρ,m0是磨耗前质量,m1是磨耗后质量,ρ是表干密度。两块试件的试验平均值作为集料磨耗值,如单块试件磨耗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10%,则需重做试验,并以4块的平均值作为集料磨耗值。

65、粗集料的磨光试验:加速磨光机上的道路轮轮槽中可安放共12块试样及2块标准样(只允许使用一次,不得重复使用),橡胶轮有标记为C的磨粗金刚砂轮和标记为X的磨细金刚砂轮。待测集料过筛,取9.5~13.2mm粒径的颗粒,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5~1:4拌和均匀,然后将此粘结剂与干砂按质量比1:4.5~1:4的比例拌和均匀,通常一个试模中填料用量约为环氧树脂9g,固化剂2.4g及干砂48g。将已填好填料的试模置温度为40℃的烘箱中烘3h,再自然冷却9h拆模。每轮一次可磨14块试件,每种集料各2块,包括6种集料和1种标准集料。标准集料为13、14号放置于道路轮的1号和8号位置上。采用C 橡胶轮时,控制溜砂量在27土7g/min,流量计达到60mL/min,总转数达到57600转,所需时间3h。然后采用X橡胶轮重新开机,溜砂量控制在3土1g/min,再磨光试件3h后停止试验。将试件面向下放入18~20℃的水中2h后,测定摩擦系数。一块试件重复测试5次,5次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3,取5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磨光值,计算两次平行试验4块待测试件(每轮2块)磨光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但4块试件磨光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4.7,否则试验作废,而且四块标准试件的磨

光值平均值必须在46~52范围内,否则试验也作废。磨光值PSV=待测试件磨光值+49-标准试件磨光值。

66、坚固性试验:在饱和硫酸钠溶液中多次浸泡与烘干,考察在烘干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晶涨压力,不产生明显破坏或降低强度的性能。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加入蒸馏水加热至30~50℃,每1000mL蒸馏水加无水硫酸钠300~350g或10水硫酸钠700~1000g。烘干4h取出冷却,溶液体积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保持水温在20~25℃的范围内,浸入溶液应上下提降25次,浸泡20h后取出烘烤4h,待试样冷却至20土5℃后,开始下次循环试验,浸泡和烘烤时间均控制在4h,完成5次循环后冲洗烘干冷却并过筛。

67、细集料筛分试验:

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干筛法):将砂过9.5mm的筛,记录筛余百分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称取500g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用摇筛机或者手摇过筛10min,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停止过筛,称取各筛上存留量,精确至0.5g,所有筛上加底盘上质量之和与原总质量之差不得超过1%。

沥青混合料用砂的筛分(水筛法):称取待测砂样500g,精确至0.1g,将悬浮液倒在由1.18mm和0.075mm 组成的套筛上,细度模数=A4.75+A2.36+A1.18+A0.6+A0.3+A0.15。对水泥混凝土用砂可采用干筛法,也可采用水筛法。

68、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用四分法缩分,称取砂样约650g,准确称取制备好的砂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静置24h,测量水温控制在23土1.7℃的范围内,然后倒出水和砂样后重新加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前后两次水温差不超过2℃,砂的相对表观密度=m0/(m0+m1-m2),其中m0是砂样烘干质量,m1是水和容量瓶总质量,m2是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砂的表观密度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两次平行试验误差应在0.01g/cm3,超出应重新试验。

69、细集料毛体积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本方法仅适用于小于2.36mm以下的细集料,用2.36mm的筛子过筛,砂样分成1000g试样,倒入23土1.7℃的洁净水中至高出试样20mm,静置24h,用捣棒在10mm处以自由落下的方法轻捣25次,试模提起后坍落大致达到1/3左右,且砂样上部2/3处呈现出圆锥形,此时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如试样不是天然砂而是机制砂或石屑时,提起试模第一次出现坍落现象时,即为饱和面干状态。毛体积相对密度=m0/(m3+m1-m2),其中m3是饱和面干砂样质量,表干相对密度=m3/(m3+m1-m2),细集料饱和面干吸水率=(m3-m0)/m0。密度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cm3,吸水率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2%时,都应重新试验。

70、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取有代表性的砂样5g,容量筒容积校正时,将温度为20土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四分法缩分至约1000g,烘干冷却后称取约400g试样两份,精确至0.1g。水面高出砂样200mm,静置24h,将1.18mm和0.075mm 筛上存留颗粒转移到浅盘中。

71、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测定细集料中所含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适用于0~2.36mm的细集料以及小于0.075mm的矿粉等材料的质量检验,当细集料中小于0.075mm数量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试验,并判定材料质量合格。亚甲蓝试剂(C16H18CN3S·3H2O)纯度不小于98.5%,将亚甲蓝在搅拌过程中加到盛有600mL温度不超过40℃的水中,然后倒入1L的容量瓶中定容达到1000mL,可用时间不超过28d。用转速600r/min的搅拌器搅拌约5min,形成悬浊液后,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土40r/min的速度搅拌。每1min进行一次色晕试验,如形成的色晕在4min内消失,则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则补加2mL亚甲蓝溶液,直到色晕可持续5min以上,记录色晕持续5min 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亚甲蓝值MBV=10V/m,精确至0.1,单位是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72、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细集料中所含黏土或杂质的含量,机械振荡器振幅203土1mm,频率180土2次/min,化学试剂有无水氯化钙、丙三醇(甘油)和甲醛。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加入到试筒中至80~100mm刻度处,放入砂样后放置10min,然后横向固定开动机械振荡器,在30土1s 的时间内振荡90次。使试筒液面位于380mm刻度线处,静置20min后,量取高度,试样的砂当量=h2/h1,h2是用活塞测定的集料沉淀物的高度,h1是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砂当量越大,说明砂中小于0.075mm 的颗粒中黏性土所占的数量越小,对应砂的洁净度越高,品质越好。

73、级配曲线横坐标采用对数坐标,纵坐标采用常数坐标,级配设计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和图解法两类。相邻两条级配曲线的关系有重叠关系、相接关系、分离关系,其中重叠关系最常见。集料吸水率试验的吸水率大小与集料空隙率大小、孔隙构造特征及集料密度有关,用来判断集料的抗冻性及抗风化能力;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结果越大,表明粗集料力学性能越差;集料棱角性对混合料形成良好的嵌挤结构具有直接影响;细集料压碎指标越高,表明细集料的抗压碎能力越好;矿粉筛分试验通过水洗法进行;矿粉密度试验采用李氏比重瓶法。

【第四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

74、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行为分为刚性类、半刚性类和柔性类;按材料组成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无黏结粒料类和再生类材料;柔性基层包括沥青结合料类及无胶结料的粒料类基层。石灰稳定类只能用于轻交通的基层和各级底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基层和底基层。

75、半刚性基层的力学性能主要是7d(标准养护6d,浸水24h)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路面结构设计时水泥稳定类采用90d龄期、石灰与二灰稳定类采用180d龄期的试验结果,水泥稳定类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基层按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分为三级:5~7、4~6、3~5;石灰粉煤灰稳定类也是这三级:≥1.1、≥1.0、≥0.9,不满足要求时,可外加混合料质量1%~2%的水泥;石灰稳定类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0.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0.8,碾压贫混凝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7MPa,且不宜高于10MPa。

76、集料中0.075mm以下的含量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影响非常大,在抗冻性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应不超过5%,水泥稳定类材料中的水泥用量在5%左右,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二级公路应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二级以下宜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

77、生石灰指标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未消化残渣含量;分为钙质生石灰和镁质生石灰,以氧化镁含量5%为界,钙质生石灰Ⅰ、Ⅱ、Ⅲ级对应的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为≥85、≥80、≥70;镁质生石灰Ⅰ、Ⅱ、Ⅲ级对应的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为≥80、≥75、≥65;

消石灰指标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含水率、细度;以氧化镁含量4%为界,钙质消石灰Ⅰ、Ⅱ、Ⅲ级对应的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为≥65、≥60、≥55;镁质消石灰Ⅰ、Ⅱ、Ⅲ级对应的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为≥60、≥55、≥50。细度检测采用0.6mm和0.15mm的方孔筛。

78、当粉煤灰中CaO含量为2%~6%时,称为硅铝粉煤灰;CaO含量为10%~40%时,称为高钙粉煤灰。SiO2、Al2O3、Fe2O3总含量>70%,烧失量≤20%,比表面积>2500,湿粉煤灰含水率≤35%,另外检测0.3mm和0.075mm筛孔通过率。细集料规格XG1、XG2、XG3对应的工程粒径为3~5mm、0~3mm、0~5mm;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发表时间:2018-05-16T14:59:09.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段惠姗1 李文娟2 [导读]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2天水孚嘉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项目实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两者设计理念、方法的不同,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异同 一、引言 公路和城市道路从功能定位、服务需求、设计思路、技术标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只有在掌握和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后,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异同 1.功能定位 公路主要是以汇聚地方交通,疏散主干交通,连接城市之间节点,起到连通性的作用;城市道路一般不用于吸引大量车流,主要起到连接城市内各分区的作用,以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 2.参照标准 公路的设计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规范号一般以“JTG”打头;城市道路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设计指导,规范号一般以“CJJ”打头。 3分级 公路按照行政管理等级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按照技术等级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城市道路等级则有四个: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设计理念 选线:公路路线方案的选择一般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是以项目所在的省、市公路路网规划为依据,受路线经过区域自然环境、地形、地质、农田保护用地、河流、饮用水源区、铁路、高压铁塔、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果园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路线选取的时候需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方案作为比较,从而选择出一条安全、经济、合理的线位。在沙漠区、戈壁区、盐渍土区、冻土区、泥沼区等特殊地质区,更应根据区域特点,合理采用曲线、绕避、尽量选择最短距离、采用较高指标等措施布线。 城市道路一般则不存在选线的说法,通常是依照当地规划局颁布的城市总规、控规,甚至详规的要求,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确定道路的起终点坐标和基本设计参数。 纵断面:在遵照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公路纵断面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土方平衡、避免大填大挖,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尽量减少取弃土数量;其次可通过纵坡、竖曲线等调节将公路路面上的水排至公路外,如果处在低填或长路堑等排水不畅地段时,可设置边沟和横向排水辅助等措施;最后还应注意起终点的设计高程和纵坡应与两端公路做好衔接,避免出现错位、错台等接不上的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基本位于城区,其纵面的起伏较公路则平缓的多,且高程一般比道路两侧低:一是将收集到的路面雨水通过雨水篦子和管道排走,二是考虑与道路两侧用地的衔接,尤其是有车辆出入口、居住区和机关单位的出入口等房屋建筑;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还应考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交专用道等附属设置对纵断面参数的要求;另外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较多,则需要单独对交叉口进行竖向设计。 横断面:公路横断面的设计应秉承安全第一、经济节约、断面合理等原则同时需结合公路所处的位置、等级、功能、设计速度、交通量、地形地质等综合因素确定,根据项目特点也可采用高低错位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市政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两者横断面具体组成部分详见下表:表格 1 路基横断面组成表 二、项目列举 1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非示范段主、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二期工程)—濠江路本项目是典型的市政道路,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内的一条次干路,道路长度6.8km,起终点明确,设计速度为40km/h,横断面组成包含管廊带、人行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断面下方还敷设有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电力电信管道等。 2莞番高速公路桥头至沙田段工程本项目是典型的公路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在寮步至东坑段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现状民房、厂房、安置地、华源玩具有限公司、富港工业区、高英村等控制因的限制素,此段就提出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且方案间摆动幅度较大。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 (1)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可直接用作路堤填料的是()。 A.石质土 B.粉质土 C.重黏土 D.电石渣 2.关于雨期开挖路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挖方边坡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B.炮眼应尽量水平布置 C.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下而上层层削坡 D.土质路堑挖至离设计标高20cm时应停止开挖 3.为保护开挖界限以外山体,使拟爆体与山体分开,可采用的爆破方法是()。 A.预裂爆破 B.光面爆破 C.微差爆破 D.洞室爆破 4.宜修建加筋土挡墙的路段是()。 A.挖方路段 B.地形陡峭的山坡路段 C.半填半挖路段 D.地形平坦宽阔的填方路段 5.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工序代码如下:①撒布主层集料;②浇洒第一层沥青;③采用6~8t钢轮压路机碾压;④撒布第一层嵌缝料;⑤采用8~12t钢轮压路机碾压。上述5道工序正确的施工顺序是()。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⑤→②→④→③ 8t压路机碾压2~4遍。 6.沥青路面结构中垫层的主要作用是()。 A.承重、排水、隔水、透水 B.排水、隔水、防冻、防污 C.承重、耐磨、排水、隔水 D.耐磨、防热、排水、透水 7.关于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 B.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可以采用雾状喷水法喷水碾压 C.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静压 D.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 8.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铺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是()。 A.钢筋混凝土路面 B.装配式混凝土路面 C.碾压混凝土路面 D.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9.下列桩基类型中,不属于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的是()。 A.端承摩擦桩 B.竖向受荷桩 C.水平受荷桩 D.复合受荷桩 10.桥梁混凝土浇筑时,若施工缝为斜面,则施工缝应()。 A.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B.设置止水带 C.及时修整抹光 D.补插拉杆 11.关于应力钢绞线进场检测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批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 B.每批进行抗拉强度和弯曲试验 C.每批进行长度与直径偏差及力学性能试验 D.每批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12.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严重时,需进行二次搅拌。关于“二次搅拌”的正确的是()。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 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4、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城市道路的分级标准: (一)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保证城市中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主要道路。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骨架。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为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接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2019年整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练习题 ) (如有类同,纯属巧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钢筋类习题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钢筋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HRB335¢32- (128)Q235¢ 10-(10)2.公路工程用钢筋一般应检测项目有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冷弯和塑性性能。3.帮条焊接头或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 b 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4.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412.2MPa、抗拉强度为587.5MPa,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410 MPa、585 MPa。 二、判断题 1.钢筋牌号 HRB335中 335 指钢筋的极限 ( 屈服 ) 强度。(×)2.焊接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应每批成品中切取6(三)个试件。(×)4.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的实验结果值偏小(大)。(×) 5.当用钢筋牌号是HRB335的材料进行帮条焊和搭接焊,可用E4303焊条进行焊接。 (√) 三、选择题 1.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D)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 35℃ C 、5- 40℃D、10- 35℃ 2.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A) A.升高、降低B、降低、降低C、升高、升高 D 、降低、升高3.钢结构构件焊接质量检验分为(ABD) A、焊接前检验 B、焊后成品检验 C、焊缝无损伤 D、焊接过程中检 测 4.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所用万能试验机测力计示值误差不大于极限荷载的±1% (C) A.± 5%B、±2% C ±1% 5.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 2 根发生脆断,应再取(C)根进行复验。 A.2 B.4 C . 6 6.当牌号为HRB335钢筋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弯曲直径应取(B)。 A、 2d B 、 4 d C、 5 d 7、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C)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 A、 5 B 、6C、 7D、 8

第23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第23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23.1 引言 本章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分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需要车道数、交通影响和形状设计。 本章介绍的方法是以一项NCHRP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用这项研究成果,再补充另外参考资料建立了本章介绍的方法(2-11),在随后的研究中又改进了最初的方法(2-12)。 23.1.1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是指在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可达到最大通行能力,有良好的天气状况、良好的能见度、无突发事件和无交通事故的条件。本章中的分析程序假定都满足理想条件。如果不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高速公路路段的速度、服务水平、通行能力都会下降。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速度—流量—密度的特定关系取决于路段上主流的交通和道路条件。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一系列理想条件已经确定,本章中下列这些条件作为本章方法的出发点: ●最小车道宽度为3.6米; ●最小右侧侧向净空为1.8米,即行车道边缘到最近的障碍物或影响交通 行为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中央分隔带最小侧向净空为0.6米; ●交通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一个行车方向至少有五条车道(仅限于城市地区); ●立交间距至少为3千米; ●平原地形,坡度不大于2%; ●驾驶员总体主要由经常使用该设施的正式驾驶员组成。 这些理想条件代表了较高的运行等级,自由流速度为110千米/小时或更大。

23.1.2 方法的限制条件 本章介绍的方法不能应用于或者(未经分析修正)考虑下列问题: ●专供某些单一车型使用的车道,例如:高承载率车辆车道、货车车道、 爬坡车道; ●延长的桥梁、隧道路段; ●接近收费广场的路段; ●自由流车速低于90千米/小时或高于120千米/小时的路段; ●需求超过通行能力的路段(第22章有详细的讨论); ●受下游阻塞或排队影响的路段; ●有限速标志、警方执法范围、有智能交通系统实施车辆或驾驶员导航的 路段; ●利用匝道调节提高通行能力的路段。 考虑上述情况的影响,分析人员必须利用其它的研究信息,对本章方法进行具体修正。 23.2 方法 本章所描述的方法用于分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扩大范围的分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连接点组合体的方法参见第22章。图表23-1描述了计算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数据输入和基本计算次序。该方法的主要输出结果为服务水平。 图表23-1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分析方法 23.2.1 服务水平 可用三个性能度量来描述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特征:密度(小客车/千米/车道)、速度(小客车平均车速)以及流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这些度量中的任意一个都表明高速公路对交通流适应程度如何。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公路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部门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连接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道口。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 道路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修建的,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包括相关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1)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不同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必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为城市自身服务,更强调的是沿线的服务功能及到达功能;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不一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功能定位是为区问的交通联系服务,主要强调交通功能。由于公路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公路的分级考虑交通量大小,技术指标主要考虑汽车的荷载及动力特性,因此,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指汽车,足一种”以车为本”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位于人口集中、稠密的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强调人的安全舒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设计标准不同 公路设计主要考虑线型的流畅性、土质问题、桥涵构造,相关的技术

标准一般由国家交通部颁布,由于公路主要是联系区间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时一般不敷设管道;而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衔接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关的技术标准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道路要求与用地衔接的要求更为紧密,包括竖向,市政管线及管线的相关设计。? (3)分级标准不同 公路技术标准中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则分为四个等级。 规划建设部门不同 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规划归属于当地的规划部门,建设归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委管理,城市道路的养护由当地的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负责,建设资金主要由城建资金以及房产开发项目交纳的市政配套费,还有一部分城市道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于融资渠道;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一般相应地由当地的交通部门负责,建设资金一般视公路等级以及立项的主体单位即建设单位而定,主要以下拨资金为主,但仍有部分资金为自筹资金与财政资金。

2018年一建公路工程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一建《公路工程》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土质路基中,低路堤应对地基表层土(),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 A.超挖 B.振动碾压 C.掺粉煤灰拌合 D.整平 【答案】A 【解析】P2;低路堤应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 2.山区公路中,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不宜选择()。 A.砂类土地段 B.路堑的弃方地段 C.碎砾石地段 D.重黏土地段 【答案】D 【解析】P13;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困难,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3.软基处理方法中,强夯置换应按照()的方式施工。 A.由内向外,隔行跳打

B.由内向外,逐行跳打 C.由外向内,隔行跳打 D.由外向内,逐行跳打 【答案】A 【解析】P27;强夯置换应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施工。 4.下列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缝处理的做法,错误的是()。 A.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 B.半幅施工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黏层沥青 C.横接缝首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按45°斜交于路中线切齐清除 D.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15cm以上横向接缝错开1m以上 【答案】C 【解析】P81;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直尺检査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 5.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尺是()。 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平面半径为50mm—100mm的平曲线路段 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P97;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6.预应力张拉的千斤顶与压力表,不需要重新标定的情形是()。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城市划分标准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城市道路和公路道路的区别

城市道路和公路道路的区别 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本文只涉及城市道路和公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公路则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两者同属于道路的范畴,但是服务功能不同,城市道路服务的是人和车,所以在细部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而公路服务的主要是车,则主要强调驾乘感受。 设计人员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很好的把握两者的设计理念,很好的进行道路设计。下面就在概念层次浅谈一下城市道路设计与公路设计的区别。 道路分类与分级方面的区别 城市道路按照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采用Ⅲ级标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

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相应的计算行车速度通过分类按照相应的规范选择,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在平面设计方面 城市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大多根据城市规划的路网设计,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中已经确定,红线外的用地都有相应的规划用途,总体上看平面线形的设计受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相对简单。 公路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以公路网的规划为依据,但是公路网的规划在线位上没有具体要求,一条公路一般里程较长,路线摆动的范围和幅度较大,要经过选线工作,选择一条经济合理的线位。 如果在山岭重丘区进行公路设计,复杂的地形致使平面线形设计也较为复杂。 纵断面设计方面的区别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新区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先考虑整个规划区的场地平整,尽量使土方平衡,确定道路两侧用地高程,城市道路要收集道路两侧用地的水通过管道排走,所以大多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要比道路两侧用地标高低。 公路则要把路面上的水排到公路外,所以公路设计高程大多比道路两侧地面高程高,即使低的话也要设置边沟及截水沟排水。另一个区别就是城市道路交叉口比较多,交叉口竖向设计比较多,公路由于交叉口较少,交叉口竖向设计就相对少一些。

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异同

1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异同 1.1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概念界定 公路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部门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修建的,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连接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道口。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 道路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修建的,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包括相关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1.2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区别与联系 公路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可从四点[3] [4]进行分析: ●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不同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必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为城市自身服务,更强调的是沿线的服务功能及到达功能;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不一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功能定位是为区问的交通联系服务,主要强调交通功能。 由于公路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公路的分级考虑交通量大小,技术指标主要考虑汽车的荷载及动力特性,因此,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指汽车,足一种“以车为本”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位于人口集中、稠密的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强调人的安全舒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标准不同 公路设计主要考虑线型的流畅性、土质问题、桥涵构造,相关的技术标准一般由国家交通部颁布,由于公路主要是联系区间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时一般不敷设管道;而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衔接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关的技术标准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道路要求与用地衔接的要求更为紧密,包括竖向,市政管线及管线的相关设计。 ●分级标准不同 公路技术标准中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则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平裴玉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常成利 【摘要】以大量实测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运行特性,提出等级公路服务水平衡量标准;通过双车道公路延误分析,建立了延误-流量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模型参数,籍此确定双向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并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实际的不同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指标。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等公路路段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某些瓶颈路段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延误-流量模型评估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快捷通达,人们的时效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行已不仅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还可能是为了旅游、娱乐和消闲。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出行的质量和效益。服务水平正是这样一种衡量出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它代表着可以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快速、舒适、便利和经济等指标水平的满意程度。在实际的交通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公路服务水平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建或扩建交通设施需要确定车道宽度和车道数;评价道路改建后的交通运行特性和服务水平,进而为确定道路使用者的费用、油耗,以及受空气、噪音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提供基本参数值。因此对道路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衡量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以下简称HCM)把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以下简称LOS)定义为描写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1]。选择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应根据不同形式公路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通常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慢车在同一车道混合行驶,超车造成的被动延误较大。因此,采用平均运行速度和车辆延误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但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来说,仅以速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车辆间相互靠近的程度即车头间距的大小,只有当车头间距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不会影响司机自由选择车速。因此,宜选用车流密度、平均运行速度、交通流状态(V/C比)和最大服务流率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412-02-01)

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异同

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 异同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1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异同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概念界定 公路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部门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修建的,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连接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道口。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 道路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修建的,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包括相关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区别与联系 公路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可从四点[3] [4]进行分析: 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不同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必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为城市自身服务,更强调的是沿线的服务功能及到达功能;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不一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功能定位是为区问的交通联系服务,主要强调交通功能。 由于公路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公路的分级考虑交通量大小,技术指标主要考虑汽车的荷载及动力特性,因此,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指汽车,足一种“以车为本”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位于人口集中、稠密的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强调人的安全舒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标准不同 公路设计主要考虑线型的流畅性、土质问题、桥涵构造,相关的技术标准一般由国家交通部颁布,由于公路主要是联系区间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时一般不敷设管道;而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衔接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关的技术标准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道路要求与用地衔接的要求更为紧密,包括竖向,市政管线及管线的相关设计。 分级标准不同 公路技术标准中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则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 公路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 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快速路城市中大运量长距离快速交通,全部或部分控制出人的干线道路

公路与城市道路有何区别

1.公路与城市道路有何区别?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有何区别? (1)公路:指连接城镇、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城市道路:指供城市各地区间交通用(2)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试述道路的分类、组成和道路工程的内容。 (1)道路分类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2)道路组成 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路基:土基 路面:面层、基层、垫层 附属设施:排水设施、信号标志、防护设施、绿化照明 (3)道路工程 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规划:各种交通综合功能协调,勘测并选定技术经济优化线路。 设计:线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面综合设计,路基、路面、隧道、桥梁、排水等附属设施设计。 施工:路基土石方施工、路面机械化施工、各类附属设施施工。 养护:路面、路肩、路边、人行道、附属设施养护,排水和冰雪控制。 改建、大修:原有工程设施的改善、改建、扩建等。 3.试述道路的基本组成 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路基:土基; 路面:面层、基层、垫层; 附属设施:排水设施、信号标志、防护设施、绿化照明。 4.什么是道路的线形?它由哪些因素决定?在直线和园曲线 之间为什么必须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1)道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物地貌的限制,在平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伏。 它的中线是一条三维空间曲线,称为线路。概念:线路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2)地形,路况,路的起伏,地下水都会影响道路线形。(3)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4)1、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不同转弯半径的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2、曲率连续变化。

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区别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异同 程嘉希2012151473014 城市规划2班 一、概述 公路和城市道路都是属于交通承载方式的范畴,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通过交通运输工具跨越地域空间上的联系方式。公路是位于市区之外,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不含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是以其公共交通之路得名。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二、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历史发展 1、公路的历史发展 有人必有路,走的人多势必成路,这是真理。不过,这路并非公路。若说公路的历史,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为修建金字塔而建设的路,应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接着是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人的街道,比我们中国公路要早很多。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波斯帝国大道贯通了东西方,并连接起通往中国的大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丝绸之路,这可算是二千五百年前最伟大的公路了。古罗马帝国的公路曾经显赫一时,它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周放射了二十九条公路,号称世界无双。所以产生了至今人们还常用的外国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最早时期公路是叫马路,“马路”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特别是陆路交通。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设计了上面所说的“马路”。由于“马路”的出现使得英国不仅水路畅通而且陆路也很便利,这样,为迅速发展英国工业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取这种路的设计者姓氏,称这种路为“马路”,以表纪念。公路的修建也有个不断提高技术和更新建筑材料过程。最早的公路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坏,雨水一多,车马多行,便凹凸不平甚至毁坏了。欧洲较早出现了碎石路,这比土路进了一大步。再后出现了砖块路,也比中国早很多。在碎石上铺浇沥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这是近代的事了。中国自古有驿站驿路,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中央与其他边远地区的联系以及对外军事防御的需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国道公路“驰道”。但是真正第一条较先进的公路,是1906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到后来人类发明了汽车,汽车数量开始巨额增长,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能力,1932年,德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至波恩线)。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我国在1984年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城市道路的历史发展

上海市城市道路和公路设计指导意见

上海市城市道路和公路设计指导意见 《试行》 1、总则 l.1 城市道路和公路是彰显城市建设水平和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提高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原则,统一设计标准,特制定《上海市城市道路和公路设计指导意见(试行)》 (以下简称《设计指导意见(试行)》。 1.2本意见依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地方规范和标准,结合上海市特点和条件,遵循安全、先进、适用、环保、经济、美观等原则,制订各条款。 1.3本意见适用于上海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公路建设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子路,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支路或三级(含)以下公路设计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1.4 适用项目应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及《设计指导意见(试行)》相应条款;本意见未作规定的,按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当国家、行业、地方,颁布新的规范或标准,相关条款要求高于本意见的,适用从高、从严原则。 1.5 本意见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具体技术规定的解释工作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l.6 本意见自2 0 0 9年9月1日起施行。 2、路基设计 2.1 一般规定 2.1.1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l.2 路基设计采用保证路基稳定和控制工后沉降的双控指标确保路基工程质量。一般路段通过提出路基填料、压实度控制指标,采取边坡防护和排水等措施确保路基强度和路基稳定;对于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路段,需进行地基处理。 2.l.3 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地下水位埋深进行路基填料的选择。对于处于潮湿和过湿状态的路基应换填粒料或采用固化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 2.1.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承受重交通荷载的二级公路等道路土基回弹模量应不小于4 OMPa;一般二级以下公路、城市主干路、承受重交通荷载的城市次干路等道路土基回弹模量应不小于 3 0MPa;城市次干路、承受重交通荷载的城市支路等道路土基回弹模量应不小于25 MP a。 2.2基底地表处理要求 城市次干路、二级公路及其以上道路的填方路基基底清除表土后,应在路基底面设置3 O厘米砂砾或矿渣或宕渣。对于二级以上公路,当地下水位高,影响到上路床底面时,应设置盲沟或加厚砂砾垫层;对于次干路以上城市道路,当地下水位高,影响到上路床底面时,应加厚砂砾垫层。 2.3 一般路基设计 2.3.1二级公路、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上的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填方路段,当采用粉质粘土、粘土等细粒土填筑时应集中场拌掺加3%~5%的石灰处置后方可使用,水泥等固结建筑渣土可用于各级道路路基。 2.3.2 对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路床,采用粉质粘土、粘土等细粒料填筑时,应采用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 (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2、城市道路组成 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 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 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 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 半挖半填路基 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 (一)结构组成: 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 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 (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 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 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