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Ⅰ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四车道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Ⅱ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四车道15000~30000辆——六车道25000~55000辆Ⅲ二级公路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15000辆Ⅳ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6000辆Ⅴ四级公路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上述二、三、四级公路的通过量是将在公路上混合行驶的自行车、人力车、畜力车、轿车、拖拉机、汽车拖带挂车或半挂车等,都按一定系数换算成载货汽车数。
中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路交通量多超过原定的通过能力,故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公路进行改造,以适应车辆通过能力的需求。
公路等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第一章 1-2道路分级和分类

二.公路的分级
1。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的规定:
公路按其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 为:
确定公路等级的 主要因素是交通量, 除应满足近期交通量 的需要外,主要应以 远期交通量发展需要 为依据。
1).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
①.一条公路可以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等级。 ②.一条公路设计交通量不同,而在同一地形分区采用不同的公路等级 时,相邻路段的设计车速之差不宜超过20km/h。 ③.一条公路通过不同的地形分区时,相邻路段的设计车速相差一般较大 ,在相互衔接处前后一定路段,主要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避免突变。 ④.按照不同车速设计的路段长度不宜太短。高等级公路一般不小于20 公里,其它公路不小于10公里。
在确定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宽度时,远期交通量的年限 作为道路设计年限的指标。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 年限按道路等级分为三种:快速路、主干路为 20 年;次 干路为 15年;支路为 10 年~15 年。道路等级高则设计 年限长。在设计年限内,车行道的宽度应满足道路交通增 长的要求,保证车辆能安全、舒适、通畅地行驶。
(三)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为:快速路、主干路应为 20 年;次干路应为 15 年;支路宜为 10 年~15 年。
各种类型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四)城市道路的设计荷载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为标准轴载。 对有特殊荷载使用要求的道路,应根据具体车辆确定路面结构 计算荷载。 桥涵的设计荷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 的规定。
道路分级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道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分级标准对于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分级标准是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内部连接各个区域的主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
快速路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快速通行和连接城市主要区域。
主干道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次要干道,其设计速度较快速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主次干道的连接。
支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小区域的道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城市内部的小区域通行。
二、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各个村庄和农田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乡村道、二级乡村道和三级乡村道三个等级。
一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主要村庄的主要通道,其道路宽度较大,路面平整,适宜机动车通行。
二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次要村庄和农田的次要通道,其道路宽度适中,路面平整度较一级乡村道低,适宜小型车辆通行。
三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各个农田和村庄的小路,其道路宽度较窄,路面平整度较低,适宜非机动车通行。
三、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高速公路、二级高速公路和三级高速公路三个等级。
一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行。
二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次要通道,其设计速度较一级高速公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接。
三级高速公路是连接乡村和乡村之间的小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乡村之间的小区域通行。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道路分级标准,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城市道路等级

一、我国城市道路根据道路在其城市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频率,将其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大类。
1、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主要对外公路。
设计车速80Km/h.2、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是城市内部的主要大动脉。
主干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Ⅰ级设计车速50-60Km/h;Ⅱ级设计车速40-50Km/h;Ⅲ级设计车速30-40Km/h。
3、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为多的一般交通道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的功能。
次干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Ⅰ级设计车速40-50Km/h;Ⅱ级设计车速30-40Km/h;Ⅲ级设计车速20-30Km/h。
4、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Ⅰ级设计车速30-40Km/h;Ⅱ级设计车速20-30Km/h;Ⅲ级设计车速20Km/h。
二、根据我国现行道路技术标准,通常按路面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将路面分为四个等级:1、高级路面: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使用年限30年;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和条石,使用年限15年,适应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2、次高级路面:面层类型沥青贯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石,使用年限12年;面层类型沥青表面处治,使用年限8年,适应二级、三级公路;城市次干路、支路。
3、中级路面:面层类型泥结或级配碎(砾)石、水结碎石、其他粒料、不整齐石块,使用年限5年,适应三级、四级公路4、低级路面:面层类型各种粒料或当地材料改善土,使用年限5年,适应四级公路。
三、按力学特性路面分为:1、柔性路面,一般包括各种沥青路面、碎(砾)石路面、沥青加固土路面。
2、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路的等级分类标准

公路的等级分类标准公路是连接城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等级分类标准对于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路等级主要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下面将对这五个等级的公路进行详细介绍。
高速公路是指设计时速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道路,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大城市、枢纽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快速通行、大容量、安全舒适等特点。
高速公路一般为四车道或以上,采用分隔式双向六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具有较高的通行速度和通行能力,是国家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网络。
一级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地级市和经济重镇的主要干线公路,其功能是承担长途运输和地区交通的重要任务。
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较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较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网络。
二级公路是连接县城、乡镇和主要生产区的次干线公路,其作用是发挥区域联系和农村交通的重要作用。
二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适中,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较好,是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网络。
三级公路是连接乡村、村庄和农田的支线公路,其功能是便利农民生产和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较低,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一般,是地方政府和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公路网络。
四级公路是连接农田、林区和牧场的野路,其作用是便利农民生产和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较低,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较弱,是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民个人建设和管理的公路网络。
总的来说,公路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公路的功能定位、通行能力、安全性等因素进行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公路在国家和地方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对于公路的建设和管理部门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等级,加强对各等级公路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公路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 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3、县公路(县道)
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 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4、乡公路(乡道)
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
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 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 20 年;二级公路为 15 年;三级公路为 10 年;四级公路一般为 10 年,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 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 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 均昼夜交通量为 15000~30000 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 均昼夜交通量为 25000~55000 辆。
Ⅲ、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
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 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3000~7500 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 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
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 辆以上。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
均昼夜交通量(ADT)为 2500~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等级分、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
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又称汽车专用道。
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次
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除上述分级外,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统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
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 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 15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00辆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
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
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4、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城市道路的分级标准:
(一)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保证城市中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主要道路。
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道路。
是城市道路的主骨架。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为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接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道路分级:为了使道路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节约土地及投资,规范规定,除快速路外,城市各类道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1、一般情况下,大城市应采用各类指标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指标中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指标中的Ⅲ级标准。
2、我国各城市所处的位置不同,地形、气候条件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等级的城市也不一定采用同一等级的设计标准。
无论提高或减低技术标准,均需经过城市总体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1级公路、2级公路、3级公路、4级公路五个等级。
1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80公里/小时,双向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4道,车道宽度3.75米,道路总宽度70米,必须设有分隔带;
2级公路设计时速为40-60公里/小时,双向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4道,车道宽度3.5米,道路总宽度30-60米,应该设有分隔带;
3级公路设计时速为30-40公里/小时,双向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2道,车道宽度3.5米,道路总宽度20-40米,可以设有分隔带;
4级公路设计时速为30公里/小时,双向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2道,车道宽度3.5米,道路总宽度16-30米,没有分隔带。
一般情况下:
1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每日通车量10000~25000辆。
2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每日通车量2000~10000辆。
3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每日通车量200~2000辆。
4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每日通车量<200辆。
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就可以被称为某级公路。
公路等级和具体的道路没有关系。
例如:318国道,是上海通往西藏友谊桥的,有些路段是高速公路、有些路段是1级公路、有些路段是2级公路、有些路段是3级公路、有些路段是4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