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等级划分
公路等级划分

公路等级划分
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Ⅰ高速公路
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Ⅱ一级公路
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15000~30000辆
——六车道25000~55000辆
Ⅲ二级公路
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5000~15000辆
Ⅳ三级公路
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2000~6000辆
Ⅴ四级公路
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双车道2000辆以下
——单车道400辆以下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交通枢纽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公路,对公路进行级别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公路级别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公路的功能、承载能力、交通量等因素进行的。
下面将对公路级别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国家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是指连接国家重点城市,承担长途客运、货运和旅游交通的高速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20公里以上,具有较大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标准。
国家高速公路采用隔离式双向六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国家交通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省级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是指连接省内重要城市和地区,承担省际客运、货运和地区交通的高速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具有较大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标准。
省级高速公路采用隔离式双向四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省级交通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道。
国道是连接国家重要城市和地区,承担长途客运、货运和地区交通的干线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80公里以上,具有较大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标准。
国道采用双向四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干线。
四、省道。
省道是连接省内重要城市和地区,承担省际客运、货运和地区交通的干线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60公里以上,具有较大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标准。
省道采用双向两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省级重要的交通干线。
五、县道。
县道是连接县城和乡镇,承担地方客运、货运和农村交通的次干线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40公里以上,具有一定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标准。
县道采用双向单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县级重要的交通次干线。
六、乡村公路。
乡村公路是连接村庄和农田,承担农村客运、货运和农业交通的基层公路。
其设计速度一般在每小时30公里以上,具有基本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标准。
乡村公路采用单向单车道或以上的标准建设,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基层交通线。
以上就是公路级别划分标准的详细介绍,不同级别的公路在功能和承载能力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新版]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99a41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a.png)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00Ⅰ高速公路00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00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00——四车道25000~55000辆00——六车道45000~80000辆00——八车道60000~100000辆00Ⅱ一级公路00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00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00——四车道15000~30000辆00——六车道25000~55000辆00Ⅲ二级公路00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00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00——5000~15000辆00Ⅳ三级公路00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00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00——2000~6000辆00Ⅴ四级公路00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00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00——双车道2000辆以下00——单车道400辆以下00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0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00上述二、三、四级公路的通过量是将在公路上混合行驶的自行车、人力车、畜力车、轿车、拖拉机、汽车拖带挂车或半挂车等,都按一定系数换算成载货汽车数。
中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路交通量多超过原定的通过能力,故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公路进行改造,以适应车辆通过能力的需求。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城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其等级划分对于交通运输的组织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我国,公路等级划分主要根据公路的功能、通行能力和技术状况来确定,下面将就公路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国家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是指连接国家重要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经济区域的高速公路。
其设计标准为每小时车速100公里以上,是我国最重要的道路等级之一。
国家高速公路主要分为四车道和六车道,是我国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一级公路。
国家一级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和重要县城的干线公路,其设计标准为每小时车速80公里以上。
国家一级公路主要承担着长途客运和货运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公路网的骨干线路之一。
三、国家二级公路。
国家二级公路是连接县城和乡镇的次干线公路,其设计标准为每小时车速60公里以上。
国家二级公路在农村地区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方便了农民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四、国家三级公路。
国家三级公路是连接乡村和农田的支线公路,其设计标准为每小时车速40公里以上。
国家三级公路在农村地区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便利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五、其他公路。
除了以上四种国家公路等级外,还有一些其他公路,如城市快速路、县乡村公路等。
这些公路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需求,有着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
总之,公路等级划分是根据公路的功能、通行能力和技术状况来确定的,不同等级的公路承担着不同的交通任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公路等级划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2021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2021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世界各国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100千米/小时、120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道路规模双向四车道以上、单向两车道以上,车道宽度3.75米、3.5米(应急车道),曲线半径400米、700米、1000米(设计速度80、100、120下的一般值),最大纵坡 3%-6% ,通行能力日均15000辆次小客车以上(双向四车道),使用年限15年以上。
2、一级公路设计路肩宽度为1.5米至3米,困难地区(山岭重丘)路基宽度最低值控制在16至25米左右,极限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125米。
作为干线公路或在平原微丘时,行车限速为每小时80至100公里;作为集散公路或在山岭重丘时,行车限速为每小时60至80公里,最大纵坡6%;正常使用年限为20年。
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对于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一般分别为13米和9米,对于一般二级公路分别为15米和10米。
二级公路大多为双向两车道至六车道不等,行车限速每小时40至80公里。
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在平原微丘地区为8.5至10.5米,在山岭重丘地区为7.5至9.5米,最大纵坡8%,行车限速每小时30至60公里,正常使用年限为10年。
5、四级公路平原微丘: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车道宽度:3.75m,路基宽度一般值7.5m,变化值7.0m,极限最小半径38m,停车视距40m,最大纵坡9%。
山岭重丘: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5.5m,极限最小半径25m停车视距20m,最大纵坡9%。
最小纵坡0.3%。
直线最大长度:1000米(左右),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40米(左右)反向曲线间无超高加宽可相接,无超高有加宽须10m以上缓和段。
有超高时不小于15m。
公路分级标准

公路分级标准
公路分级标准根据道路的地理位置、设计速度、车流量、交通用
途等因素进行划分,常见的公路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公路:建在沿海和内陆经济带等重要区域,为最高级别的公路,设计车速≥100km/h,双向4车道或更多,每年车流量≥3000万辆,主要用于货物和人员运输。
二级公路:连接省会和地级市,设计车速70~100km/h,双向2
车道或以上,每年车流量50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中长途货运、支线
旅游和地方性交通。
三级公路:连接县城和乡镇,设计车速≤60km/h,单向2车道或
双向1车道,每年车流量10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短途货运、城乡公
交和农村驾车出行。
四级公路:连接村庄和景点,设计车速≤40km/h,单向1车道或
路宽仅能容纳一辆车,每年车流量1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农村居民、
旅游和农业运输。
以上标准为一般情况下的公路分级标准,具体标准还需根据道路
实际情况、规划需要等因素确定。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
公路级别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是最高等级的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是国家的交通大动脉。
它连接着各大城市,承担着大量的长途运输任务,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一级公路是次高等级的公路,连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地区的交通主干线。
它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都很高,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较低等特点。
二级公路是中等等级的公路,连接着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适中,具有一定的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是较低等级的公路,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或城乡之间,是公路网的基础。
它们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是农村地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划分等级外,公路还可以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等。
这些公路的等级标签可能与实际等级不完全相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公路等级与区别

公路等级与区别
作为车主,每天都和公路打交道,那么你对公路了解吗?你知道你每天行走的公路是哪个级别的吗?目前,我国的公路根据使用功能、使用任务、交通量等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下面5种:
1,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最高等级的公路,是指可以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超过25000辆。
高速公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能适应120km/h 的车速,且路面有超过4个车道的宽度,不允许非机动车与行人在路上行走,使用年限为20年。
2,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为15000~30000辆(四车
道)或35000-55000辆(六车道),设计速度有60km/h、80km/h、100km/h三种,使用年限为20年。
3,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为3000~7500辆,设计速度有60km/h、80km/h,使用年限为15年。
和一级公路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二级公路基本上不设置中央分隔带;而一级公路是设置有中央分隔带的。
4,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为1000~4000辆,有两车道,使用年限为10年。
5,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为1000~4000辆,有两车道,使用年限为1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路等级的划分一、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为专门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为沟通县、乡(镇)、村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二、根据公路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划分为5个行政等级国家公路(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干线公路。
省公路(省道)——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县公路(县道)——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公路(乡道)——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三、路面等级按面层类型分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次高级——沥青贯入或路面式沥青碎石路面。
中级——沙石路面。
低级——泥结碎石或土路。
道路级别划分标准一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商业网点集中,道路旁商业店铺占道路长度不小于70%的繁华闹市地段。
2主要旅游点和进出机场、车站、港口的主干路及其所在地路段。
3大型文化娱乐、展览等主要公共场所所在路段。
4平均人流量为100人次/分钟以上和公共交通线路较多的路段。
5主要领导机关、外事机构所在地。
6本市确定的重点道路、景观道路、快速路。
二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城市主、次干路及其附近路段。
2城市网点较集中、占道路长度60—70%的路段。
3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所在路段。
4平均人流量为50—100人次/分钟的路段。
5有固定公共交通线路的路段。
三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商业网点较少的路段2居民区和单位相间的路段3城郊结合部的主要交通路段4人流量、车流量一般的路段四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城郊结合部的支路。
2居住区街巷道路。
3人流量、车流量较少的路段。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公路的分类一、按行政等级划分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
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3000~75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1000~40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15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辆以下。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根据地形地貌,分8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两类。
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其行车道宽度,根据上述两类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9米和7米。
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
二级公路的路肩宽度,按上述两类,分别为1.5米和0.75米。
停车视距分别为110米和40米,超车视距分别为550米和200米。
路基宽度分别为一般值25.5米和22.5米,变化值24米和20米。
其他还有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极限指标、最大纵坡、最小坡长、路面等级、桥涵等等等等,有很多指标。
具体可以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一般来说,设计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80公里,双向行驶无中央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都为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最大区别就是,一级路有中央分隔带,分道行驶;二级路基本没有中央分隔带。
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等级中的一种,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级公路为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2000辆以下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为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三级公路具有两条车道。
路基宽度在平原微丘地区为8.5米,在山岭重丘地区为7.5米。
三级公路使用年限三级公路为10年。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根据地形地貌,分8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两类。
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其行车道宽度,根据上述两类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9米和7米。
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
二级公路的路肩宽度,按上述两类,分别为1.5米和0.75米。
停车视距分别为110米和40米,超车视距分别为550米和200米。
路基宽度分别为一般值25.5米和22.5米,变化值24米和20米。
其他还有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极限指标、最大纵坡、最小坡长、路面等级、桥涵等等等等,有很多指标。
具体可以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三级公路的标准一般是指设计标准,路基宽度为8.5米(7.0米),路面宽度为7米(6米),长度是不限的,与路线长度相关,(括号中数字为山岭重丘区,括号外的为平原微丘区标准).路面材料为沥青碎石或水泥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