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共18张PPT)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政策
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 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 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经降落下来……”。 ——温斯顿· 丘吉尔: 《和平砥柱》
右图是英国的一幅 政治漫画。
1946年,英国首相邱 吉尔用“铁幕”一词 来说明资本主义阵营 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 互不信任的情形。
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扶植控制西欧
1)提出: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也叫“马 歇尔计划”。 2)内容: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 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自1948年至1952年,美国用 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30亿美元 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巩固了美国在西欧的势力, 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4)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 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 政治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 要步骤。
“冷战” 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标志
1)提出: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2)内容:美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 担义务”,援助“自由” 国家,遏 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确保美国的 安全和繁荣。 3)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 球战略。 4)影响: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 始的标志,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终结,美国进 入全球扩张阶段。
高潮
20世纪80 双方实现 1.苏联经济负担沉重 年代 2.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有限缓和 西欧、日本的竞争

第16课 冷战(共28张PPT)

第16课 冷战(共28张PPT)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 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 之内。”
——丘吉尔《和平砥柱》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 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
具体指苏联东欧等社会主 义国家(共产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马歇尔计划”,也 叫“欧洲复兴计划”。从 1948年到1950年,共16个 “全势美的,国援常协国助家态助应,接欧…该…洲尽其受美走力中美国上协国9政复助0府兴1%世3是能之界0赠多够路回尽”复予亿力。至,美缓经元和济局健 —10—%摘是自贷马款歇。尔在因哈此佛丘大学吉的尔演把说 “马歇尔计划”称为“人 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
1、国情咨文中提到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 是指哪一政治力量?
•极权政体”指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自由国家”指的是以美英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2、美国这一原则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美苏二战时的同盟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目的:援助西欧,稳住资 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经济上:推尼 亚 行马歇尔土计耳划其。
(3)军事上: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
两极格局
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以 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
政治格局。
注意:两极格局不等同于冷战,冷战是两极对峙 的主要形式。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第16课
冷战
冷战的发生
1、冷战的原因:(1)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 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思维导图第16课 冷战

思维导图第16课 冷战
Leabharlann 德国的分裂冷战的发生

1949 年,北约成立

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的开始)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建立
1955 年,华约成立 影响:两极格局形成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的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 欲望十分强烈 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原因 1948 年,柏林危机爆发 1949 年,西德和东德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强大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第16课 冷战 课件(69张PPT)

第16课  冷战  课件(69张PPT)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30万,国防预算超过 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 舰,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垄断着原子弹。
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
⑵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 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在历史上的影响: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 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 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 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美国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最优越;全世界都应该 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美国还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 主政权,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 。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2)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 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 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干涉别国内政
控制其他国家 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
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
控制其他国家,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 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 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 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第16课 冷战(解析版)

第16课  冷战(解析版)

第16课冷战1.(2020年四川乐山)1947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绥靖政策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答案】C【解析】二战结束后,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故C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俄实行,排除A;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前和二战初期英法等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政策,排除B;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计划,排除D。

故选C。

2.(2019·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A.苏联和东欧B.美国和西欧C.轴心国集团D.同盟国集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因此,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故A符合题意;美国和西欧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B不符合题意;轴心国集团是1937年成立,故C不符合题意;同盟国集团与一战有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广东金平·初三三模)如下图为中国漫国家绘制的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讽喻漫画。

漫画家意在揭示马歇尔计划A.推动了西欧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C.把西欧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D.使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各国沦为美国在海外的州,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把西欧纳入了美国势力范围,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补丁不能代表西欧的分裂,因为材料中站着的人代表的是美国,西欧被补在了一起,故A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框架,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不能得出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六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六课-笔记

第16课冷战一、冷战的发生※※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相比有什么异同?两者提出方式不同:杜鲁门主义赤裸裸地表现公开的挑战性,马歇尔计划采取较为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阵营。

根本目的和本质相同:都是遏制共产主义,以利于美国称霸世界。

※评价一下冷战政策?冷战造成了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紧张局面,对人类进步和安全造成了威胁;但冷战期间,由于美苏对峙,实力相当,使战后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和平。

二、德国的分裂三、北约与华约对峙1,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2,美苏争霸、冷战、两极格局的联系和区别。

(1)美苏争霸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

(2)冷战是战后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

二战后的40多年,美苏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对抗,但没有动用大规模的武力和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3)两极格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苏联及其盟友组成强有力的集团,彼此对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而形成的形势。

那时的美国和苏联就是两“极”,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称为两极格局。

3,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影响:①冷战给美苏双方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世界整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②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面对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并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启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国策。

4,二战后美国为什么推行冷战政策?(1)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2)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

(3)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第16课冷战课件(共39张PPT)

第16课冷战课件(共39张PPT)

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 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表明在洲际导弹方面已超过了美 国。
说明什么问题?
苏联在战后由于政治、军 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惟一能 抗衡美国的国家。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2.冷战的原因
丘吉尔说:国际关 系中没有永恒的朋
国家利益的冲突。
友,也没有永恒的
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3、丘吉Ir尔on“C铁ur幕ta演in说”
4.冷战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
资本主义世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 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 义的渗入”。
北约标志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 政治集团。
冷战时期苏联 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 人说 :“你最好别 惹我!”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 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 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 约组织,简称“华约”。
华约是为苏联所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1)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 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 (3)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星球 大战计划”。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 级。
英国占领区
苏联占领区
苏、美、英、法
美国占领区 法国占领区
2.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 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完整版)第16课冷战

(完整版)第16课冷战

第16课冷战一、【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冷战的具体表现。

简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漫画、地图、历史照片等相关史料,分析冷战的背景,归纳冷战初期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的影响,逐步提高运用史料说明、分析、归纳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难点:冷战背景及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漫画《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学生:描述漫画内容,观察漫画体现了美苏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走向的冷战,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长期的争霸。

美苏为何会由盟友变为冷战对手?什么是冷战?为何冷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

(二)探究新知1.冷战的发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教师归纳:“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与“热战”相对而言。

展示:材料一: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设问: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分析冷战的原因。

预设:二战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

美国欲称霸世界,而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同样变得强大起来,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教师补充:20世纪上半叶,人类刚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渴望和平,美苏双方不敢也不愿再把自己卷入另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