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临床营养学简答题重点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促进钙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25-羟胆钙化醇可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②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十分的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而促进钙的吸收;③乳糖经肠道菌发酵产酸,降低场内pH,与钙形成乳酸钙复合物可增强钙的吸收;④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有利于钙的吸收。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①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和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②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以及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阻碍钙的吸收;③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阻碍钙的吸收。
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吸水作用。
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或与水结合的能力。
此作用可使肠道中粪便的体积增大,加快其转运速度,减少其中有害物质接触肠壁的时间。
● 2.粘滞作用。
一些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黏滞性,能形成粘液型溶液,包括果胶、树胶、海藻多糖等。
● 3.结合有机化合物作用。
膳食纤维具有结合胆酸和胆固醇的作用。
● 4.阳离子交换作用。
其作用与糖醛酸的羧基有关,可在胃肠内结合无机盐,如钾、钠、铁等阳离子形成膳食纤维复合物,影响其吸收。
● 5.细菌发酵作用。
膳食纤维在肠道易被细菌酵解,其中可溶性纤维可完全被细菌酵解,而不溶性膳食纤维则不易被酵解。
而酵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酯酸、丙酯酸和丁酯酸均可作为肠道细胞和细菌的能量来源。
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胀气,改善便秘。
●书本中:①增强肠道功能、利于粪便排出;②控制体重和减肥;③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④预防癌症;⑤其他:如免疫调节、抗衰老、肿瘤抑制等。
简述缺乏维生素C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维生素C缺乏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困倦乏力,牙龈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等。
●出血症状: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皮肤受轻微挤压可出现散在性出血点,受碰撞后容易出现紫癜和淤斑;牙腿常肿胀出血,易继发性感染,牙齿可因牙槽坏死而松动、脱落;眼眶骨膜下出血可使眼球突出;颅内出血可导致突然发生抽搐、休克,以致死亡。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钙离子易溶于酸性环境(胃液是酸性的,肠液是碱性的),因此食物中的钙摄入体内后主要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吸收率高低常常依赖于身体对钙的需要量及膳食中钙的含量。
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孕妇和乳母等对钙的需求量较大,而且他们对钙的吸收率也较大。
钙的吸收除了受年龄和身体需求影响以外,还受某些膳食因素的影响。
【抑制因素】在消化过程中,凡在肠道中能与钙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沉淀物,均可干扰钙的吸收。
例如植物性食物(谷类、蔬菜、水果、茶等,回复“茶”可查看),它们中的植物酸和草酸含量较高,容易和钙形成难溶性植酸钙和草酸钙而抑制钙的吸收。
因此,含植酸和草酸高的食物烹调时应先用水焯一下,去除大部分的植酸和草酸,从而有利于钙的吸收。
膳食纤维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也就是纤维性食物使用过多,也会造成饮食中钙的流失。
脂肪消化不良时,钙可与那些未被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形成难溶性钙皂乳化物,影响钙的吸收。
在钙的吸收过程中,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小视。
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3通过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来促进钙的吸收。
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钙结合蛋白的合成量减少,钙的运载能力下降,主动吸收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同样,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也很重要,因为骨骼和牙齿中,钙的主要存在是羟基磷灰石,这里面钙和磷的比例约为2:1,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需要的钙磷比也是2:1,当然对于生长期的儿童少年来说,磷(细胞膜的构成成分)的需求量更大。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平衡,钙或磷任何一种矿物含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相互影响吸收率,因此食物中所含的钙磷比例应当适当。
比如美在,1岁以下最适钙磷比为1.5:1,1岁以上为1:1,一般认为成人的钙磷比为1:1~1:2之间。
此外,饮酒过量、活动很少或者长期卧床以及服用一些碱性药物都会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
【促进因素】维生素D充足的时候,钙结合蛋白合成量增多,可以明显影响钙的吸收。
凡是能降低肠道pH或增加钙溶解度的物质,均可促进钙的吸收。
复旦奥医金钙特:影响人体钙吸收的因素

168 影响人体钙吸收的因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北京 100050)安海滨综述 荫士安审校 摘要 由于膳食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使人们对钙的生理需要量和生物利用率存在不同的观点。
本文综述了膳食中促进和抑制人体钙吸收利用的各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钙 磷 维生素D 影响因素 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钙的吸收率可能相对较低,故应进一步研究影响人体钙吸收利用的膳食因素。
1 促进钙吸收利用的因素111 1,25-(OH)2D3 维生素D可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中特异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钙的主动吸收。
维生素D实际上是一种激素原,本身并无任何内在的生物学活性,只有首先在肝脏代谢成25(O H)D3,然后在肾脏转化为1,252(O H)2D3及24,252 (O H)2D3,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1, 252(O H)2D3介导的快速反应据推测是通过1,252(O H)2D3与位于细胞外膜上一种蛋白质受体的相互作用所介导的[1,2],这种膜受体称为mVDR。
据认为,mVDR参与电压闸的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或蛋白激酶C的活化或两者都有[3,4]。
已经证明,维生素D在化学结构上是一种类固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裂环类固醇。
其代谢产物1,252(O H)2D3被认为起一种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应归于激素类,只要人体能接受足量的日照,就不需要额外提供维生素D。
然而,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维生素D则成为一种真正的维生素,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112 蛋白质和氨基酸 当膳食蛋白质充足时,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有利于钙吸收。
尤其一些酸性氨基酸,大概与其产生的酸性环境有关,促使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
酪蛋白磷酸肽(CPP)是从酪蛋白中提取的一种多肽,可提高钙的溶解度。
张亚非等[5]通过对酪蛋白磷酸肽促进大鼠钙吸收作用的研究表明,基础饲料添加015%CPP组大鼠钙吸收率和储留率比对照组升高6%左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低钙饲料添加012%CPP亦使钙的吸收率和储留率增加5%~6%,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下列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下列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1.高磷饮食:过量的磷会干扰钙的吸收,建议在饮食中减少肉类、饮料和加工食品等高磷食物的摄入。
2. 饮酒:酒精会影响肠道中钙的吸收,喝酒后应适当增加含钙的食物摄入。
3. 饮料中过多的咖啡因:过多的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适量饮用。
4. 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适量晒太阳或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5. 饥饿和节食:饥饿和节食会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降低钙的吸收能力,建议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6.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利尿剂、药物治疗癫痫、糖尿病等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
7.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破坏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饮食卫生。
- 1 -。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前面几期我们讲解很多关于钙的相关知识,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很多读者了解了钙的重要性,并且迫不及待地开始补钙了,然而补钙并非只看重“量”,更重要的是“质”,即如何保证机体能够最高效率地吸收“钙”。
这首先需要了解钙的吸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一点就是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与肠钙的吸收有一定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膳食中钙摄人量的增加,肠道钙离子的吸收率也相应增加。
但是由于肠钙吸收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因此当摄入钙超过700毫克后,肠钙吸收增加的速度就非常缓慢甚至逐渐降低了。
第二是维生素D:是影响肠道钙吸收的决定性因素,维生素D必须通过肝、肾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才能起到帮助小肠吸收钙的作用,所以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肝、肾功能状况都影响钙的浓度。
第三是肠道内的酸碱度:含钙的盐类,尤其是磷酸盐及碳酸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而难溶于碱性溶液中。
钙盐经酸溶解后分离出钙离子,才能被肠道吸收,否则就不能被吸收。
在胃内的胃壁细胞可分泌盐酸,使进入小肠的食物呈酸性,因此,钙在十二指肠的位置吸收最多。
所以凡是能够增加肠内酸度的因素就有利于钙的吸收,反之则不利于吸收。
老年人、患萎缩性胃炎及进行了胃的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因胃酸分泌减少,钙的吸收也相应减少。
此外食量大的人,肠蠕动较快,食物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钙的吸收也相应减少。
第四是食物的成分:食物中的一些特殊成分能够影响钙的吸收。
乳糖、胆盐及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改、亮氨酸及组氨酸等都能促进钙盐的吸收。
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及赖氨酸,因此其所含的钙容易被吸收。
食物中的植酸盐(在谷类食物中较多)、碱性磷酸盐、纤维素等可与钙形成不能溶解的化合物,而减少了钙的吸收。
膳食中过多的脂肪也因其含有的膀肪酸能够与钙形成不溶性的钙皂,也降低了钙的吸收。
酒、浓茶、咖啡等也会降低钙的吸收。
有“吃咸”爱好的人摄入过多的钠盐,在肾脏滤过时,钠能够与钙的重吸收相竞争,使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增多。
人体对钙的吸收

人体对钙的吸收
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摄入钙:钙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如牛奶、酸奶、豆腐、芝麻、小鱼干等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2、消化:食物中的钙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钙离子。
3、吸收:钙离子通过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
4、分布:血钙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其生理功能。
5、排泄:未被吸收的钙以及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钙,会以固体形式沉积在骨骼中,或者通过尿液、汗液等排出体外。
6、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包括:摄入的钙量、膳食结构、维生素D的含量、身体状况(如怀孕、哺乳期、更年期等)、运动量等。
对于钙的吸收,需要合理安排膳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以维持钙的平衡和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钙的吸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摄入钙可能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补充。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1.影响维生素D和钙吸收的因素(1)促进因素适当的钙磷比,肠道pH为酸性环境,同时摄取维生素A、C等。
(2)阻碍因素膳食成分中的植酸、草酸、脂肪酸,膳食纤维,以及碱性药物。
2.钙过量与中毒钙摄入过量可能有增加肾结石的危险,陈升高钙尿;儿童将发生奶碱综合证(MAS), 表现为高钙血症、肾衰、昏迷、碱中毒等;另外,钙的过多摄入也干扰铁、镁、锌等其他物质的吸收。
3.与骨质疏松的区别骨质疏松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推行性疾病。
骨的强度和密度与钙等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当老年人的骨钙大量丢失以后,骨的坚实程度就会下降,造成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也包括年龄、性别、体力活动、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
维生素D能帮助小肠吸收钙,还可以促进骨胶原的合成,加速骨的形成,一次因此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4.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个为外源性,依靠食物来源;另一个为内源性,通过阳光照射由人体皮肤产生。
维生素D在自然界并不广泛存在。
植物性食物入蘑菇等含有维生素D2 ,动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3,以鱼肝油和动物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其次在鸡蛋、牛肉、黄油和咸水鱼中含量相对较高,牛乳和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蔬菜、谷类和水果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
由于维生素D来源不足,许多国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强化。
1、颜色搭配A、原色:红、黄、蓝复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间色:黄橙=橙黄橙绿=棕B、彩色系(1)色相:指色彩的冷、暖属相(2)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明度:指色彩的明亮度C、服装、服饰的颜色分类:(1)暖色:红、橙、黄、粉红(2)冷色:青、蓝、紫、绿、灰(2)中间色:黑、白、咖啡D、颜色搭配原则:(1)冷色冷色(2)暖色暖色(3)冷色中间色(4)暖色中间色(5)中间色中间色(6)纯色纯色(7)净色(纯色) 杂色(8)纯色图案E、颜色的搭配禁忌:(1)冷色暖色(2)亮色亮色(3)暗色暗色(4)杂色杂色(5)图案图案F、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1) 上深下浅:端庄、大方、恬静、严肃(2) 上浅下深:明快、活泼、开朗、自信(3) 突出上衣时:裤装颜色要比上衣稍深(4) 突出裤装时:上衣颜色要比裤装稍深(5) 绿色颜色难搭配,在服装搭配中可与咖啡色搭配在一起(6) 上衣有横向花纹时,裤装不能穿竖条纹的或格子(7) 上衣有竖纹花型,裤装应避开横条纹或格子的(8) 上衣有杂色,裤装应穿纯色(9) 裤装是杂色时,上衣应避开杂色(10) 上衣花型较大或复杂时,应穿纯色裤装(11) 中间色的纯色与纯色搭配时,应辅以小饰物进行搭。
人体钙流失的原因

人体钙流失的原因
1. 年龄增长:随着岁数的增长,人体的钙储备会慢慢减少。
2.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有氧运动会降低人体的钙储备。
3. 饮食不均衡: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会加速人体的钙流失。
4. 饮食过程中摄入酸性食物:酸性食物的过多摄入会使人体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导致骨质流失。
5. 慢性疾病:长期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病等疾病会加速人体的钙流失。
6. 长时间吸烟或喝酒:长期吸烟或大量饮酒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加速钙的流失。
7. 长时间处于压力、紧张状态下:长期受到心理压力的人由于体内分泌失调,也容易加速钙的流失。
总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时补充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是预防钙流失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中国预防科学院的殷泰安教授告诉记者,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1、年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钙的吸收能力强,年龄增加,钙的吸收率就下降。
婴幼儿可高达50-60%,儿童青少年30-40%,成年人20-30%,中年人10-20%,60岁以上低于10%。
所以从年幼开始,摄入足够的钙,对老年时的骨骼质量,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2、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保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比例,使钙和磷能够钙化,沉积在骨骼中,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
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0%。
3、愈是缺钙吸收率越好,机体不缺钙时,吸收率低,摄入多余的钙就从汗、尿中排除体外,形成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4、高脂肪膳食或对脂肪吸收不良时,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
5、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吸收不良时,情绪状态如紧张、抑郁、愤懑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6、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笋、菠菜、苋菜可将钙结合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如果在下锅前,先在热水锅中焯一分钟,可使大部分草酸丢失。
食品多样化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页脚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