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档案模板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信息表2023年模板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身份证号
体检类别
上岗前口在岗期间口离岗时口应急照身(说明:请在相应类别的“口”内打“J”)
寸口事故照射后口
职业病危害因素
X射线□Y射线□其它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
科室/部门
工种
昭,、、、射源
1核燃料循环
铀矿开采口铀矿水反应堆运行口燃料
冶口铀浓缩与转化口燃料制造口后处理□核燃料循环研究口其它口
2医学应用
诊断放射学口牙科放射学口核医学□放射治疗口介入放射学口其它口
3工业应用
工业辐照口工业探伤口发光涂料工业口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口测井口加速器运行口其它口
4天然源
民用航空口煤矿开采口其它矿藏开采口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口矿物和矿石处理口其它口
5其它
教育口兽医学口科学研究口其它口
放射工作职业史:(请按用人单位、放射危害因素名称、接触起始时间列出)
受检人签名:
年月日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非放射工作职业史:(请按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接触起始时间列出)
目前不适症状:无口;有口
既往病史:无口;有口
吸烟史:无口;有口。饮酒史常口、是否怀孕:否□;是口。(女性填写)
声明:本人所填写情况属实,且了解本次体检项目,同意进行体检,如有虚假,由此产生的后果本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同意医疗机构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工作单位,并由单位将体检结果转交给本人。
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表模板

附件: 《核技术利用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表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日期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由贵州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核技术利用单位填写。
此表一式三份,报告表填写单位、发证机关、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各留存一份。
二、评估表封面右上角框内内容由贵州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和各市(州)环保局填写。
三、报告表提交材料要求适用A4纸打印或复印。
并加盖单位公章(公章要求原件)。
四、报告表电子版与材料同时上报,报告表格电子版可从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网站下载。
五、表格中涉及的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六、本表上报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1月31日。
法定代表人声明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第18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并于每年1月31日向发证机关提交上一年度的评估报告J要求本单位法人代表熟悉以上法规相关要求,并对报告表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年月日二、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情况(警示灯、警示标志、门机联锁、屏障防护、放射源暂存库、警示线、监控设施等防护设施的情况简介):例如:本年度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了新的机房,对各种硬件软件都进行了配备,完善各项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
辐射工作场所设立警示标志;X线机房的辐射防护门和工作指示灯正常,屏蔽效果良好,确保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安全。
四、辐射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管理情况(包括本年度从事过辐射工作岗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调离辐射岗位或已经辞职的)六、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及个人剂量监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含现场执法检查及企业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九、有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是否落实法律、法规中相关要求)十、需要补充的内容十一、发证机关评估意见评估意见:评估结论:。
苏州大学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人员信息登记表06月中级工...

苏州大学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人员信息登记表06月中级工...
苏州大学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人员信息登记表(06月中级工业班)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邮编:
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传真:
从事辐射岗位类别:1.环保监管2.单位辐射安全与防护3.放射诊断4.放射治疗5.核医学6.工业辐照7.工业探伤8.核子仪9.测井10.开放性实验室11.同位素销售12.同位素生产13.安检仪14.其他序号姓名性
别
年
龄
身份证号
从事辐射
岗位类别
工作职位
工作岗位
最高
学历
备注
(学员手机号)
是否
住宿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请根据要求将个人信息填写详细。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病人姓名:
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项目:肺部
影像编号:
检查结果描述:
1. 两肺野中央可见多个散在结节影,最大约为直径1,边界清晰,内部组织均匀,密度与肺间质相近,无磨砂征象。
2. 两肺下叶可见少许淤血斑点影。
3. 两肺胸膜表面光整。
4. 纵隔和心包无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 两肺多发结节性病变,考虑为诊断性肺结节。
2. 轻度肺下叶淤血。
该记录本纯属范例,仅供学习参考。
内容不包含任何实际病人信息,也不构成真实医疗文件。
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

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背景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是用于记录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的重要文档。
该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辐射测量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到过高的辐射剂量,并能够监测辐射暴露情况,以保障其个人健康与安全。
内容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包含以下关键信息:1. 姓名:记录辐射测量员的姓名,以便进行个人识别。
2. 工作单位:记录辐射测量员所在的工作单位,便于查找相关信息。
3. 个人剂量记录:记录辐射测量员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个人剂量数据。
这包括测量日期、剂量单位以及所测得的剂量值。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辐射测量员在工作中的辐射暴露程度。
4. 剂量限值:记录国家或地区规定的辐射剂量限值。
这个信息对比辐射测量员实际个人剂量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5. 个人防护措施:记录辐射测量员在工作中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使用防护设备等。
6. 定期验算:记录辐射测量员剂量的定期验算情况,以确保被合理计算和记录。
使用方式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由辐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维护。
每个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应定期录入档案表中,并妥善保存。
相关人员在进行辐射剂量评估和监测时,可以通过查阅该个人剂量档案表来获取所需数据。
此外,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其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结论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是一份重要的文档,用于记录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和相关信息。
它有助于评估辐射测量员的辐射暴露程度,并监测其个人健康与安全状况。
合理使用和维护该档案表将有助于保障辐射测量员的工作安全,并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辐射保护法规。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1. 引言本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确保放射卫生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机密性,以促进放射卫生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2. 职责和义务2.1 单位相关责任和义务2.1.1 确保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工作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2.1.2 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其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2.1.3 负责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归档、保密和销毁工作。
2.1.4 积极开展放射卫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2.2 负责人责任和义务2.2.1 对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并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2.2.2 指定专人负责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归档和保密工作,确保工作的规范运行。
2.2.3 定期对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 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3.1 放射卫生档案的分类3.1.1 放射卫生档案按病人身份分类建立,包括普通患者档案、职业接触人员档案等。
3.1.2 放射卫生档案按疾病分类建立,包括放射疗效评估档案、放射损伤档案等。
3.2 放射卫生档案的内容3.2.1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3.2.2 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3.2.3 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包括放射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结果等。
3.2.4 患者的随访记录,包括随访时间、检查结果等。
4. 放射卫生档案的归档和保密4.1 放射卫生档案的归档4.1.1 患者放射卫生档案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存放。
4.1.2 归档的放射卫生档案应加盖公章,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4.2 放射卫生档案的保密4.2.1 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应严格保密,未经相关权限人员同意,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4.2.2 离职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签署保密协议,并交出手中的放射卫生档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标题: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引言概述: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是放射科室用于记录和监控放射影像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详细填写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放射影像质量方面的问题,提高放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内容和作用。
一、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基本信息1.1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命名和编号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命名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命名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如“放射科质控记录单-年份-月份-编号”。
编号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递增,或者根据不同的质量控制项目进行分类编号。
1.2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填写人和审核人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明确填写人和审核人的身份和责任。
填写人应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放射科技术人员,负责准确记录各项质量控制数据。
审核人可以是放射科室质量管理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负责对填写内容进行审核和确认。
1.3 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的时间范围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明确记录的时间范围,一般以天、周、月为单位。
通过设定时间范围,可以对不同时间段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记录2.1 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应包括常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和特殊影像质量控制指标。
常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曝光指数、分辨率、噪声等;特殊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对比度、几何失真等。
根据放射科室的具体情况和设备要求,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记录。
2.2 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测量方法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科学合理、准确可靠。
常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可以通过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如使用曝光指数测量仪、分辨率测量软件等;特殊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可以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测量,如对比度测量仪、几何失真测量仪等。
2.3 放射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记录和分析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单应详细记录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
职业健康档案模板

附件1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一、档案管理要求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制定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公司总部的职业卫生档案可适当简化,但其下属用人单位必须按本通知要求设立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由一个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组成,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应分别使用统一的档案盒分类保存,档案盒应注明档案名称。
3.《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应永久保存,妥善保管。
当管理人员变化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职业卫生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和单位的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
5.若用人单位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可参照样表增加表格予以补充。
6.《职业卫生档案》式样可根据工作实际做适当调整,但所—1 —涉及主要内容不能缺少,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的设置不能减少。
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并分类归档保存。
二、档案设置(一)汇总档案(二)分类档案1.分类档案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2.分类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3.分类档案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4.分类档案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5.分类档案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6.分类档案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7.分类档案七:职业卫生培训档案8.分类档案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9.分类档案九: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10.分类档案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11.分类档案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2 —申报档案12.分类档案十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三、档案内容(一)汇总档案内容1.本档案目录;2.分类档案目录;3.《鄂尔多斯市安监局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标准化管理的通知》;4.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附表一);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工作人员档案
(模板)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说明页
为规范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和水平,切实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 )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模板,供各医疗机构参考。
希望各医疗机构切实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认真组织并落实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培训和个人剂量监测等工作,详细记录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经历,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有序、规范地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 学历: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部门:____________ 放射工作岗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从事放射工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医师注册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系列: _________________
注:非医师人员按实际填写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系列,如护士、技士等
相关证书
注: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核准内容分为:诊断放射学2A、牙科放射学2B、核医学2C、放射治疗2D、介入放射学2E、其它2F。
放射工作经历记录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及考核记录
注:培训类别指初训、复训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复查情况
职业病诊断及处理情况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记录
注:1.每年检测次数超过6次,可自行添加;2.如监测了Hp⑶、Hp(o.o7)可自行增加相应记录
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记录
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情况调查
个人剂量计佩戴日期:_____ 年_月_日至_______ 年_月_日监测结果:_____________ mSv 辐射源种类或射线装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照射发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法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员处理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故或应急健康检查情况
事发日期:年月日辐射源种类或射线装置名称:
事发地点:关键受照器官:吸收剂量:Gy 事发经过:
事故原因: 应急检查结果: 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