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关于MCS-51的堆栈操作,正确的说法是( )A、先入栈,再修改栈指针B、先修改栈指针,再出栈C、先修改栈指针,在入栈D、以上都不对答案:C2、已知(A)=59H,(R0)=30H,(30H)=6CH,执行指令XCHD A,@R0后,R0的内容为():A、59HB、30HC、6CHD、5CH答案:D3、当RS1RS0=10时,Rn的地址是():A、08H~0FHB、00H~07HC、18H~1FHD、10H~17H答案:D4、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A、RAMB、ROMC、CPUD、寄存器答案:B5、OV(PSW.2)的定义是()A、溢出标志位B、用户标志位C、进位标志位D、寄存器组选择位E、辅助进位标志位F、奇偶标志位答案:A6、RST引脚功能是()A、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B、访问程序存储控制信号C、+5 V电源D、复位信号答案:D7、汇编结束指令是():A、ENDB、EQUC、ORGD、BIT答案:A8、执行下面一段程序; MOV SP, #60H MOV A, #10H MOV B, #01H PUSH A PUSH B POP A POP B A , B的内容是:(A)= (B)=A、(A)=00H (B)=10HB、(A)=01H (B)=10HC、(A)=01H (B)=12HD、(A)=00H (B)=13H答案:B9、INTEL 8051 CPU是()位的单片机.A、16B、4C、8D、32答案:C10、ANL C, bit 是()A、数据传送指令B、算术运算指令C、逻辑运算指令D、控制转移指令E、位操作指令答案:E11、下列指令能使累加器A低4位不变,高4位置F的是()A、ANL A,#OFHB、ANL A,#OFOHC、ORL A,#OFHD、ORL A,#OF0H答案:D12、指令MOVC A,@A+DPTR 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A、寄存器寻址B、直接寻址C、立即数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E、变址寻址F、相对寻址G、位寻址答案:E13、8031单片机的内部主要组成部分不包含():A、CPUB、I/O接口C、ROMD、定时计数器答案:C14、已知(A)=50H,(R0)=30H,(30H)=6CH,执行指令MOV A,@R0后,A的内容为():A、50HB、30HC、6CHD、00H答案:C15、一个具有4K字节的程序放在首地址为5000H的存贮区,则末地址为():A、5F00HB、5FFFHC、6000HD、6FFFH答案:B16、INC direct 是()A、数据传送指令B、算术运算指令C、逻辑运算指令D、控制转移指令E、位操作指令答案:B17、已知(A)=88H,(PSW)=80H,执行指令SUBB A,#66H后PSW的内容为():A、C4HB、04HC、C0HD、00H答案:B18、哪个不是常用的晶振频率():A、11.0592MHzB、12MHzC、3MHzD、6MHz答案:C19、( )指令是MCS-51指令系统中执行时间最长且长达8 us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0-1绪论1.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即(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 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及(中断系统)等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2.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解: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存放程序或数据的ROM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中断系统和其他多种功能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机,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特点: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控制功能强、具有丰富的控制指令、低电压、低功耗、片内存储容量较小、集成度高、体积小、性价比高、应用广泛、易于产品化等。
第1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15.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中有多少根I/O线?它们与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有多少位?对外可寻址的地址空间有多大?解:MCS-51系列单片机有4个I/O端口,每个端口都是8位双向口,共占32根引脚。
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即专用寄存器P0~P3)、一个输入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
通常把4个端口称为P0~P3。
在无片外扩展的存储器的系统中,这4个端口的每一位都可以作为双向通用I/O端口使用。
在具有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P0口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MCS-51系列单片机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总线为18位,对外可寻址空间为64KB。
25. 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哪组工作寄存器(R0-R n)?它们的地址是什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R0-R n)?解: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第0组工作寄存器。
它们的地址是00H-07H。
CPU通过对程序状态字PSW中RS1和RS0的设置来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
27. MC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定义的?当主频为12MHz的时候,一个机器周期是多长时间?执行一条最长的指令需要多长时间?解:时钟周期又称为振荡周期,由单片机内部振荡电路OSC产生,定义为OSC时钟频率的倒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考核方式

考评方式与标准《单片机原理》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总计100分=实验(30分)+综合型设计大作业(15分)+期末试卷(50分)+平时(5分)(1)实验实验部分总计30分,其中:●必做实验10个,每个2分,共计20分。
●选做实验5个,每个1分,共计5分。
●实验表现及出勤情况5分,由实验课教师给分。
基础实验题目(必做及选做)事先在“乐学网”上公布,所有实验题目均来自辅助教材(张毅刚主编,《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的第6章,要求实验题目在课下事先在Proteus环境下虚拟仿真通过,然后向“乐学网”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提交相应的虚拟仿真文件,包括源文件(.c文件与汇编语言源文件均可)、.dsn 仿真运行文件以及.hex文件。
提交的实验题目文件超过截止时间不予受理。
待助教检查通过后,再在测控实验中心实验室的E型实验装置运行虚拟仿真通过。
如果不向“乐学网”提供虚拟仿真文件或者未检查通过,则不允许进入实验室在E型模块化硬件实验装置上进行调试。
在进行硬件实验装置上运行调试时,学生要提供源程序程序文件,且当场进行编译(或汇编)并进行ISP编程写入,以考察实际的调试能力。
凡是向“乐学网”提交的虚拟仿真文件发现抄袭者,需重做再提交,如再发现抄袭,则取消该题目的分数。
抄袭两次以上者,则取消实验的成绩。
实验时的表现及实验出勤情况总计5分,由实验课教师及助教根据实验表现及出勤情况酌情给分。
(2)综合型设计大作业 15分总计10个综合性设计题目,题目事先在“乐学网”上公布,所有题目均来自辅助教材(张毅刚主编,《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4月)的第7章,所完成的综合型设计大作业题目要求事先在Proteus环境下虚拟仿真运行通过,然后向“乐学网”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提交相应的虚拟仿真文件,包括源文件(.c文件与汇编语言源文件均可)、.dsn仿真运行文件以及.hex文件,并提供程序清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

网络教育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题目:数字式电子秒表设计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概述秒表计时器是电器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国防、实验室及科研单位理想的计时仪器,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继电器、电磁开关,控制器、延时器、定时器等的时间测试。
有关计时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
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
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
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
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
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
20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
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
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
腕表的年代到来了!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从我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合成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内部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电子器件和电路。
它可以完成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指令的执行来完成相应的任务。
它内部的处理器通过解析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不同的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与外部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并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单片机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家电领域,它可以作为控制中心,实现灯光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控制等功能。
在汽车电子领域,单片机可以用于控制发动机系统、车载娱乐系统、车身电子系统等。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单片机可以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此外,单片机还可以应用于电子计算器、遥控器、安防系统、医疗设备等领域。
总的来说,单片机通过内部的处理器和外部设备的交互,实现各种控制和计算任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工18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

大工18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AT89系列单片机是8位单片机。
正确答案已给出,无需改写。
关于STM32的多种低功耗模式说法错误的是:D.在待机模式下,所有IO引脚处于高阻状态。
改写为:在STM32的多种低功耗模式中,不是所有模式下IO引脚都处于高阻状态,其中待机模式是例外。
Cortex-M3内核优势不包括:B.完整的电源管理,较高功耗。
改写为:Cortex-M3内核的优势包括小处理器内核、系统和存储器、快速的中断处理以及增强的系统调试功能,但不包括完整的电源管理和较高功耗。
计数器方向控制由TIMx_CR1中的DIR位控制。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GPIOx_IDR是端口输入数据寄存器。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以下关于ARM7系列内核说法正确的是:A.XXX结构,ARMv4指令集。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Bit-band区域的存储器以32位的方式进行访问。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STC89C系列单片机是8位单片机。
改写为:STC89C系列单片机是一种8位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为微控制器。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关于系统定时器(SysTick)说法错误的是:A.24位加计数器。
改写为:系统定时器(SysTick)是一种用于提供精确的短延时的计数器,但并非24位加计数器。
PIC单片机不是32位单片机,应选择F.错。
内嵌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包括两个NMI和64个通用物理中断,可配置中断240个,优先级位3~7位。
改写为:内嵌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包括两个NMI和64个通用物理中断,可配置中断240个,优先级位3~7位。
电源随负载变化、不稳定是影响AD转换精度的因素之一。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已给出正确答案,无需改写。
ARM10系列内核针对高性能应用,具有6条流水线,也可支持向量浮点单元。
改写为:ARM10系列内核被设计用于高性能应用,具有6条流水线,同时还支持向量浮点单元。
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

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和时钟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
2. 单片机的原理单片机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它执行程序并控制系统的运行。
单片机中的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存储程序运行时的数据,而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单片机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如LED灯、温度传感器等。
3. 单片机的应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中。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单片机应用领域:•家用电器控制:单片机可以用于智能电饭煲、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实现自动化功能和节能效果。
•工业自动化:单片机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智能车辆:单片机可以用于智能车辆系统中,包括动力控制、导航系统、安全监测等。
•无人机:单片机可以用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功能。
•医疗设备:单片机可以用于医疗设备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
4.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下是单片机发展的几个趋势:•高性能:单片机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得它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算法。
•低功耗:随着能源消耗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单片机需要更低的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或减少能耗。
•物联网应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可靠性:单片机在工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要求高可靠性,开发商需要更稳定、可靠的单片机产品。
5. 总结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家用电器控制、工业自动化、智能车辆、医疗设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单片机具有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工15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题目及要求5篇

大工15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题目及要求5篇第一篇:大工15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题目及要求2015年9月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具体要求:题目一: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准则: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或STM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且能够实现时分秒的显示和调节撰写要求:(1)首先介绍课题背景,并进行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包括软硬件功能分配、核心器件的选型等;(2)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包括硬件功能模块划分、电路原理图设计等;(3)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选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给出软件开发流程;(4)总结: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题目二:基于单片机的音频播放器设计准则: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或STM单片机的音频播放器。
撰写要求:(1)首先介绍课题背景,并进行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包括软硬件功能分配、核心器件的选型等;(2)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包括硬件功能模块划分、电路原理图设计等;(3)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选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给出软件开发流程;(4)总结: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题目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准则: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或STM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测量的温度分辨率为0.5℃。
撰写要求:(1)首先介绍课题背景,包括温度采集系统的发展、应用情况等,并进行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包括软硬件功能分配、核心器件的选型等;(2)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包括硬件功能模块划分、电路原理图设计等;(3)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选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给出软件开发流程;(4)总结: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题目四: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准则: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或STM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实现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控制、显示功能。
撰写要求:(1)首先介绍课题背景,并进行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包括软硬件功能分配、核心器件的选型等;(2)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包括硬件功能模块划分、电路原理图设计等;(3)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选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给出软件开发流程;(4)总结: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作业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学习中心:奥鹏福州直属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14年03学号: ************学生姓名:**一、课题背景1、数字电子钟的发展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
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
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 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
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
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数字电子钟的原理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
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3、数字电子钟的应用情况以及特点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4、51单片机简介单片机技术在计算机中作为独立的分支,有着性价比高、集成度高、体积少、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低功耗、低电压、便于生产、便于携带等特点,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单片机全称,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从应用领域来看,单片机主要用来控制系统运行,所以又称微控制器或嵌入式控制器,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AT89S51有PDIP、PLCC、TQFP三种封装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40Pin 封装的双列直接PDIP封装。
芯片共有40个引脚,引脚的排列顺序为从靠芯片的缺口(见右图)左边那列引脚逆时针数起,依次为1、2、3、4。
40,其中芯片的1脚顶上有个凹点(见右图)。
在单片机的40个引脚中,电源引脚2根,外接晶体振荡器引脚2根,控制引脚4根以及4组8位可编程I/O引脚32根。
4-1、主电源引脚(2根)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GND(Pin20):接地线4-2、外接晶振引脚(2根)XTAL1(Pin19):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XTAL2(Pin20):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4-3、控制引脚(4根)RST/VPP(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PSEN(Pin29):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EA/VPP(Pin31):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接低电平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如果接高电平则从内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
芯片引脚功能芯片实物图4-4、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32根)AT89S51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每个口有8位(8根引脚),共32根。
每一根引脚都可以编程,比如用来控制电机、交通灯、霓虹灯等,开发产品时就是利用这些可编程引脚来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吧,实现你想要的:)强大无比。
PO口(Pin39~Pin32):8位双向I/O口线,名称为P0.0~P0.7P1口(Pin1~Pin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1.0~P1.7P2口(Pin21~Pin2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2.0~P2.7P3口(Pin10~Pin17):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3.0~P3.7二、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0计时中断程序每隔0.01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设定定时1秒的中断计数初值为100,每中断一次中断计数初值减1,当减到0时,则表示1s到了,秒变量加1,同理再判断是否1min钟到了,再判断是否1h到了。
为了将时间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可采用静态显示法和动态显示法,由于静态显示法需要译码器,数据锁存器等较多硬件,可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LED显示,通过对每位数码管的依次扫描,使对应数码管亮,同时向该数码管送对应的字码,使其显示数字。
由于数码管扫描周期很短,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数码管看起来总是亮的,从而实现了各种显示。
针对要实现的功能,采用AT89S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S51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
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项功能。
程序可分为闹钟的声音程序、时间显示程序、日期显示程序,秒表显示程序,时间调整程序、闹钟调整程序、定时调整程序,延时程序等。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各模块的兼容和配合,若各模块不匹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首先,在编程之前必须了解硬件结构尤其是各引脚的用法,以及内部寄存器、存储单元的用法,否则,编程无从下手,电路也无法设计。
这是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是硬件部分:依据想要的功能分块设计设计,比如输入需要开关电路,输出需要显示驱动电路和数码管电路等。
第三部分是软件部分:先学习理解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再根据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分块的编程调试,最终完成程序设计。
第四部分是软件画图部分:设计好电路后进行画图,包括电路图和仿真图的绘制。
第五部分是软件仿真部分:软硬件设计好后将软件载入芯片中进行仿真,仿真无法完成时检查软件程序和硬件电路并进行修改直到仿真成功。
第六部分是硬件实现部分:连接电路并导入程序检查电路,若与设计的完全一样一般能实现想要的功能。
最后进行功能扩展,在已经正确的设计基础上,添加额外的功能!三、电路设计与软件开发A.电路设计1. 整体设计此次设计主要是应用单片机来设计电子时钟,硬件部分主要分以下电路模块:显示电路用8个共阴数码管分别显示,星期(年份),小时、分钟(月份)和秒(日),通过动态扫描进行显示,从而避免了译码器的使用,同时节约了I/0端口,使电路更加简单。
单片机采用AT89S51系列,这种单片机应用简单,适合电子钟设计。
电路的总体设计框架如下:2. 分块设计模块电路主要分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复位和晶振电路。
2.1 输入部分输入信号主要是各种模式选择和调整信号,由按键开关提供。
以下为输入部分样例:在本实验中主要用用P3口输入按键信号,还用到了特殊的P0口。
对于P0口,由于其存在高阻状态,为了实现开关功能,给其添加上拉电阻,具体如下图所示:2.2 输出部分本电路的输出信号为7段数码管的位选和段选信号,闹铃脉冲信号,提示灯信号。
本实验的数码管是共阴的,为了防止段选信号不能驱动数码管,故在P1口连接上拉电阻后,再送段选信号,以提高驱动,位选信号直接从P2口接入,如下图:闹铃由P2.6端输出,模块如下:2.3 晶振与复位电路本实验单片机时钟用内部时钟,模块如下:复位电路为手动复位构成,模块如下:各模块拼接组合,电路总体设计图如下:B.软件开发B.1 程序总体设计本实验用汇编程序完成.程序总的流程图如下:B.2 程序主要模块B.2.1 延时模块数码管显示动态扫描时,用到延时程序,这里使用延迟1ms的程序,此程序需反复调,除数码管动态扫描外,数码管的闪烁提示,以及音乐模块也用到了延时,只是延时的长短不同罢了,在此不再赘述。
B.2.2中断服务程序本实验中,计数器T0,T1中断都有运用,其中T0中断为时钟定时所用,T1中断用于音乐播放。
T0的定时长度为0.01s,工作于方式1,计数1次,时长1us,故计数器计数10000次,进入中断,计数初值为65536-10000=55536=#0D8F0,装满定时器需要0.01s的时间,从而100次中断为一秒,一秒之后,判断是否到60秒,若不到则秒加一,然后返回,若到,则秒赋值为0,分加一,依次类推。
包括日期显示的功能也是如此。
另外,由于要实现倒计时功能,因此在中断程序中还要加入减一的寄存器,需要时将其进行显示。
基于以上考虑,以R3为倒计时中的秒,R4为倒计时的分,当秒加1时R3减一,减到0之后,秒赋值为59,分减一,直到分为0。
计数器T1工作于方式1,当调用响铃程序时,其计数功能开启,为音乐音调不同频率的方波的形成,提供延时。
其中断服务程序就是根据音调改变音乐方波输出口电平的高低,用语句 CPL实现。
中断服务程序中日历的实现较为复杂,要考虑平年,闰年,特殊的2月,每月的天数的不尽相同。
具体的逻辑判断方法为:首先,要考虑年份是不是闰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将年份除以100,若能整除,则将年份除以400,若还能整除,则为闰年,若不能,则为平年;若不能被100整除,则判断是否能被4整除,若能,则为闰年,若不能则为平年。
只有2月与平、闰年相关,因此在闰年和平年的子程序中,要判断是不是2月,若是则在相应的年中进行日期的增加,若不是则转入平时的月份。
其中1、3、5、7、8、10、12月是每月31天,4、6、9、11月为每月30天。
日历进位判断流程图如下:本实验用8个数码管,刚好能显示年,月,日,扫描显示与时间的扫描显示类似。
年比较特殊,由两个寄存器存储,个位,十位为0时,表明年数能被100整除,若此时千位,百位组成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年数被400整除,为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