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模拟题目Word版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模拟试题+答案

学前心理学模拟试题+答案

学前心理学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幼儿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因为同情被抓走的小鸡而修改了游戏规则,鸡妈妈可以把抓走的小鸡救回来,这体现的幼儿想象特点是: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B、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C、想象脱离现实D、想象易受情绪的影响正确答案:D2、下列对幼儿想象发展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幼儿的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C、幼儿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D、幼儿想象的创造性优于成人正确答案:D3、以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儿童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而其心理是被动发展的B、儿童心理发展在各年龄段会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C、儿童心理各组成成分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D、儿童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的正确答案:A4、下列选项中幼儿最先掌握的时间概念是A、白天、黑夜B、星期C、今天、明天、昨天D、整点半点正确答案:A5、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半个小时左右,这是因为幼儿注意稳定的时间是A、15T8分钟B、10-12分钟C、20-25分钟D、3-5分钟正确答案:A6、幼儿对“儿子”的理解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就无法理解“爸爸”“叔叔”也是爷爷的儿子。

这体现的思维特点是A、具体性B、概括性C、形象性D、间接性正确答案:C7、人们睡觉时会做梦,梦属于A、有意想象B、空想C、无意想象D、幻想正确答案:C8、下列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应只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B、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地进行教学C、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D、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后面,以更好地促进发展正确答案:C9、在个体早期生命的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A、关键期B、危险期C、发展期D、幼儿期正确答案:A1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弗洛伊德C、高尔顿D、华生正确答案:C11、婴儿期是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其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的。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
如理解数学概 念、逻辑推理
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天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因素: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03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记忆策略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前儿童逐渐掌握和应用各种记 忆策略,如分类、联想、重复等, 以提高记忆效果。
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
影响因素:年龄、智力、情绪、睡眠等 培养方法: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05
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思维的概念和作用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思维能够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创造力 思维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
影响因素:家庭语言环境、 社会交往、教育、遗传等
培养方法:提供丰富的语言 环境、多与孩子交流、阅读 和讲故事、使用多种语言等
07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特点:易变、易受外界影响,逐渐从简单、原始向复杂、 分化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
影响因素:家 庭环境、亲子 关系、教养方 式、社会文化
背景等
培养方法:建 立良好的家庭 氛围、加强亲 子沟通、采用 适当的教养方 式、提供丰富 的社交环境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记忆容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前儿童的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从最初的短期记忆发展到长期记 忆。
记忆方式多样:学前儿童逐渐掌 握多种记忆方式,如形象记忆、 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等,使得记 忆更加全面和深刻。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学前⼼理学试题及答案福师《学前⼼理学》在线作业⼀单选题1.学前⼉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很喜欢做游戏B. 幼⼉很喜欢提问题C. 幼⼉已能控制⾃⼰的不愉快情绪D. 幼⼉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B2.学前⼉童⼼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B. ⼉童解剖⽣理学的进⼀步发展C. 发展⼉童⼼理学的⼀个组成部分D. 普通⼼理学的基础C3.⼿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B. ⼝腔与⼿的协调C. ⼿与脚的协调D. 眼⼿协调D4.阿特⾦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B. 追求成功的倾向C. 树⽴⽬标D. 对⽬标的向往B5.⼉童产⽣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 ⽼师语⾔的描述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D. 丰富的游戏内容C6.幼⼉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B. ⾏动性C. 具体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C7.幼⼉指着天空中的某⼀⽚云彩⾼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孩骑⼤马。

”这是属于()。

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A8.矫正⼝吃的重要原则性⽅法是()。

A. 反复练习B. 回避说出某些词C. 放慢说话的速度D. 解除紧张D9.⼉童⼼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理原**使⼉童⼼理特征有所变化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童⼼理特征有所变化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童⼼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 ⼉童从掌握知识到⼼理机能都会发⽣变化C10.学前⼉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C. ⾃我调节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C11.在感知运动阶段,⼉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头⾔语12.⼉童⼼理发展的()是指⼉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或⾏为⽐较容易、⼉童⼼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其研究范畴?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生物学发展答案:D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个体差异逐渐增大B. 生理发展逐渐减缓C. 认知能力逐渐增强D. 情绪情感逐渐稳定答案:C3. 以下哪个阶段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答案:B4.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B. 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C. 记忆方法逐渐丰富D. 记忆效果逐渐降低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环境D. 生理成熟答案:C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生理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绪发展D. 社会性发展答案:B7.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具体形象思维B. 抽象逻辑思维C. 直观动作思维D. 情境思维答案:B8. 以下哪个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答案:B9.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情绪逐渐丰富B. 情绪逐渐稳定C. 情绪逐渐分化D. 情绪逐渐减弱答案:D10. 以下哪个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认知方式逐渐从直观动作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3)认知内容逐渐丰富,包括对物体、事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知;(4)认知策略逐渐丰富,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 从胎儿直至青少年的发展过程B. 仅指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C. 仅指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D. 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社会因素C. 情绪因素D. 智力因素答案:D3. 对于学习相关的心理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 只有婴幼儿期开始产生B. 只有青少年期会经历变化C. 在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D. 只有学龄期才会发展出来答案:C4. 下面哪项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和智力表现:A. 儿童发展阶段B. 儿童认知发展C. 儿童行为发展D. 儿童表情发展答案:A5. 儿童性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C. 社交关系和兴趣爱好D. 电子娱乐和虚拟世界答案:A二、多选题1. 下面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多选)A. 家庭关系B. 教育质量C. 儿童陶醉D. 社会经济地位答案:A、B、D2. 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A.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B. 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C. 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认知D. 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的认知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生理发展过程。

A. 对B. 错答案:B2. 儿童发展心理学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A. 对B. 错答案:B四、解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

答: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包括:- 前运算阶段:指的是从出生到约2岁之间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

- 具体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2岁到约7岁之间的阶段,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具体的、操作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 形式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7岁到青少年期的阶段,儿童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符号操作和推理。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第一套:一、选择题A.自我意识的形成B.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C.情绪情感的不断丰富D.社会化的逐步实现答案:A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猜测思维答案:BA.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B.情绪情感的内隐性C.情绪情感的丰富性D.情绪情感的生理性答案:B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1)认知能力快速发展,但认知水平较低,依赖直观动作和具体形象。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3)记忆力较差,需要通过重复和练习来巩固记忆。

(4)问题解决能力较弱,需要成人引导。

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情绪情感的丰富性,表现出多样的情绪情感体验。

(3)情绪情感的生理性,与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不易被成人察觉。

第二套:一、选择题A.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B.社交技能的不断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增多D.情绪情感的稳定性答案:D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合句阶段答案:AA.家庭教育B.社会环境C.学前教育D.遗传因素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2)社交技能的不断发展,学会与他人交往。

(3)亲社会行为的增多,表现出助人、合作等行为。

(4)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简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1)单词句阶段,幼儿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名词、动词。

(2)双词句阶段,幼儿开始使用两个词组合表达意思。

(3)简单句阶段,幼儿能够使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4)复合句阶段,幼儿开始使用复合句表达复杂的意思。

第三套:一、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逆性答案:D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猜测思维答案:BA.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B.情绪情感的丰富性C.情绪情感的生理性D.情绪情感的掩饰性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学前心理学试题10套附答案(详细版)

学前心理学试题10套附答案(详细版)

学前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A、劳动B、生活C、学习D、游戏正确答案:D2、幼儿主要以()思维为主。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直观思维正确答案:A3、学前儿童主要使用的是()A、复合句B、简单句C、单词句D、多词句正确答案:B4、幼儿正在组织游戏,突然外面下起大雪,幼儿的注意转移到雪上,这是()注意。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正确答案:A5、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兴趣选择活动B、排除无关刺激C、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交互使用D、连续进行单调活动正确答案:D6、以下关于幼儿时间知觉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B、时间知觉与幼儿生活经验呈正相关C、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由远及近的发展趋势D、理解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正确答案:C7、刚入园的幼儿存在“分离焦虑”,一个孩子哭了,其他孩子也跟着哭起来。

说明情绪具有()作用A、动机作用B、认知作用C、人际交往作用D、感染的作用正确答案:D8、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岁A、2岁B、3岁C、4岁D、6岁正确答案:B9、自我意识中的意志成分是指()A、自我控制B、自尊C、自我评价D、自我监督正确答案:A10、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岁A、2-3B、3-6C、7岁以后D、4-5岁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共7题,18分)1、表象的主要特征是()和()正确答案:第1空:直观性第2空:概括性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第1空:心境第2空:激情第3空:应激3、儿童个性的形成是在()岁正确答案:第1空:5-64、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第1空:再造想象第2空:创造想象5、幼儿自制的两种形式是()和()正确答案:第1空:抗拒诱惑第2空:延迟满足6、对幼儿来说,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和()正确答案:第1空:性格7、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主要区别是()正确答案:第1空: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做支柱三、判断题(共6题,12分)1、想象和情绪没有必然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一)(闭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 把被研究者称为。

2、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3、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有重要联系。

4、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5、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再,然后是。

6、皮亚杰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将感知运动阶段划分为个子阶段。

7、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复述策略、、提取策略。

8、音乐感知能力包括、、。

9、儿童岁开始掌握歌词的能力有较大进步,能唱出较为完整的歌,错词明显减少。

10、儿童独自一个人游戏,即使有其他人在场,也不与他们发生任何联系;而且儿童之间从事着不同的游戏活动是社会游戏中的游戏,该游戏出现在。

1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等心理成分。

其中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个体心理发展
2、自我中心
3、儿童的社会化
4、安全型依恋
5、社会性游戏
三、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同伴交往关系的因素。

2、简述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

3、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四、论述题(本题共一题,共20分)
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学前儿童心理学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主试、被试
2、视觉偏爱
3、气质
4、无意记忆
5、上下、前后、左右
6、六
7、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组织性策略
8、旋律感、节奏感及音高辨别能力
9、四到五岁10、独自游戏,2-2.5岁
11、气质、能力、性格,性格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自我中心: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则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3、儿童的社会化:又称为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
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过程。

4、安全型依恋:属于儿童依恋的一种,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5、社会性游戏:指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同伴交往关系的因素。

答题要点:其一,教养方式,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受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

如母亲的态度采用照顾过度,这孩子的性格易为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或胆怯;母亲采取忽视的态度,则孩子表现为冷酷、攻击、情绪不稳定、创造性强等。

其二,身体吸引力,在童年早期和中期,儿童对于相貌漂亮的同龄人和相貌平平的同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

第三,行为特征,通过社会测量技术发现儿童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也密切关系着儿童交往的成败、儿童同伴地位的不同。

第四,认知能力,有研究表明,智商搞的儿童与同伴的接纳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第五,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的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2、简述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

答题要点: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为:(1)兴趣指引;(2)注意力集中;(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4)自由性;(5)假想与真实的转换;(6)人与人、物的交流;(7)各方面能力的延展。

3、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答题要点:在早期教育领域,关键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到了20世纪70年代,关键期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人们发现,在关键期之后,如果将是以的刺激呈现足够长的时间,同样也能产生印刻印象。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四、论述题(本题共一题,共20分)
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题要点:皮亚杰先是观察自己的三个孩子,之后与其它研究人员一起,对成千上万的儿童进行观察,他找出了不同年龄儿童思维活动质的差异以及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独特的儿童智力阶段性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识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的增加,而是一个有着质的差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或12岁开始)。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引发了一场儿童智力观的革命,虽然这一理论在很多方面目前也存在争论,但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这是"迄今被创造出来的唯一完整系统的认知发展理论",形式运算思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皮亚杰虽然提出了认识的起源离不开儿童的主体的活动,但归根到底还是必须以先天的图式为基础的,不少研究者也因此批评他的"生物决定论"是唯心的,认为这是他理论的最大局限,但是,我们认为这正是皮亚杰理论被人们重视的一个根本原因,他既不脱离人的生物性基础来研究人的认知心理,也不拘泥于生物性而忽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着眼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充满了辩证的色彩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