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修辞方法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六 修辞手法基础知识整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六 修辞手法基础知识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六修辞手法《2021年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学问点的要求是“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方、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力量层次为B、C:理解、分析综合。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要求推断选出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同学运用修辞的力量。

学考《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学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方、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一般说,比方、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是增加语气类。

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简要归纳。

1.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生疏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浅显、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方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方词。

(比方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方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方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比方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方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比方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

例句: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冰心《荷叶·母亲》)明喻在形式上是相像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消灭喻体,本体与比方词都不消灭。

例句:我好像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家乡》)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比方”即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2021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精练: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1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精练: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用句式: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E级2018课标全国Ⅱ,212017浙江,52016山东,172015浙江,5选择题主观题★★★☆☆仿用句式: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变换句式:能根据一定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分析解读 1.选用句式指按照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除对句式有要求外,还要求语意准确,与语境协调。

2.仿用句式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变换句式是一种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常用题型,这种题型要求在保持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句式的变换。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

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

虽然近五年课标卷考查很少,但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基本语言素养、基本表达能力的考查。

以考纲为纲、以语基为本扎扎实实地做好考点复习,这样就能以不变(考点)应万变(题型),也就不会因题型的调整而让我们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地打乱复习计划。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1.(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一模,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示例: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兴民之业,以民为本是伟大复兴的康庄道。

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讲(全国通用)

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讲(全国通用)
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先对研究失败的意味进行提问,并从辛苦白费,工作更 艰苦,可能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改变赛道三方面进行回答,充分阐述了研究失败所带来的 影响。
再看排比的使用。在设问的答句中,连用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很有节奏感,回答 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的同时,在影响的程度上,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阐述由此带来的 后果。研究失败的后果如此严重,可失败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情,足以说明航天研发 过程的艰难。
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
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
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
前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一问一答,从多个角度回答了研发失败对栾恩杰和航天工作者产生的影响;②三 个“意味着”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突出航天研发过程的艰难,侧 面烘托出航天工作者的坚韧顽强和航天工作的重要性。 【解析】考查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 须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 关系。 2.比喻要贴切,要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 达的思想上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 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1: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比喻)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比拟)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6)修辞方法(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6)修辞方法(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修辞方法1.下列诗词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

B.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分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C.已到了春季,这些日子还像寒冬时一样冷得厉害。

D. 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型建筑,像是体育馆。

4.下列各句中,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 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6.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7.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8.下列俗话所有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弹打出头鸟A.化干戈为玉帛B.强扭的瓜不甜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20-2021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六 修辞手法

2020-2021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六 修辞手法

专题六修辞手法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答案:A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C.排比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比喻答案:A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 B.设问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设问 D.对偶设问比喻答案:D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常见修辞手法-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

常见修辞手法-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全国通用)
【强问气】势文,中使①语②气两炽处烈画,横感线情的张句扬子。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但表达目 的和表达效果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一、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
【边练边悟】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 C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B.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 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C.湖水波光粼粼,像是舞动的琴弦,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 ,诉说着,缠绵着。 D.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献 给了人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
【边练边悟】
5.(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 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 表达效果。
【答】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 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 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 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语言文字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考情分析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1年 全国甲卷及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修辞,主观题和客 观题皆有,理解和赏析皆备,这足以证明“修辞”作为语言表达的一 项基本技能,高考对其愈发重视。这也是新课改形式下,对“审美鉴 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显性考查。
【边练边悟】
2.(2021·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 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 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一 修辞手法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一 修辞手法

看一个例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中将白雪拟人 化,却没有写白雪像人一样,因此用的是比拟的修辞。在答题中,如果 选 项 的 叙 述 是 直 接 把 物 当 作 人 来 写 的 , 如 “ 小 鸟 唱 歌 ”“ 大 树 欢 笑”“春风温柔”等,就可以判断它是比拟中的拟人。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有相似之处,都有代替性。借喻是以喻体代替本体,借代是以
【即练即悟】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做客山中的妙处,尤其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 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 B.屋顶花园有孩子们溜冰,“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听得我们一粒粒牙 齿在牙龈里发酸,仿佛剔一剔便会掉下来。 C.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 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D.我知道父亲要等到天黑才回来,等田野消停下来,细细密密的虫声像水一样 从地里渗出来,越漫越厚,越漫越深。
一一
二、易混修辞手法的辨析 (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有相似之处,因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但它们有根本上的 不同,也就是结构上的不同。比喻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不论何种情况, 喻体一定出现,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眼前的晚霞成了一幅画”“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上句子中的都有喻体出现:比拟有本体、拟体 和比拟词语,不论何种比拟,拟体绝对不能出现,如“树枝笑弯了腰”“他脾 气很大,你多说一句他就会爆炸”,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树枝像人一样笑 弯了腰”“他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但是拟体“人”和“炸弹”都没出现, 这就是比拟。
专题一 情境型语用选择题考法 考点一 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再巩固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含解析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我曾多次来过西安,也曾多次感觉到过,而且说出来过:西安是一块宝地。

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

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牵连。

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即神往盛唐呢?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____________。

A.这里到处都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弥漫在西安的诗,整体的思路是:从神往盛唐——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处处是诗。

C项说“这里到处是诗”,对上文进行了小结,与上文的衔接最为紧密。

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B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他人讲述,他绝不会感到快乐。

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成为绝望!A.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D.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解析:从连贯上讲,“没有……没有”是一致的句式表达;从意思和结构上讲,先说“快乐”再说“痛苦”是对前文的自然衔接和对下文的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
修絆方法
1.下列诗词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A.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谎。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

B.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分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C.已到了春季,这些日子还像寒冬时一样冷得厉害。

D.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型建筑,像是体育馆。

4.下列各句中,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泉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跟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6.下列诗句中没有釆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境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華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朵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斷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7.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莆莆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8.下列俗话所有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弹打出头鸟
A.化干戈为玉帛
B.强扭的瓜不甜
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D.开轩而场圃,把酒话桑麻。

10.选出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修辞手法不
同的一句()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鸟抛软语丸丸落。

C.风来花底鸟声香。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1.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1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B.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C.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石榴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

B.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

C.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了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

D.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

14.下列诗词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韦应物《秋斋独宿》)
B.冷荤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赵秉文《和韦苏州》)
C.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
D.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15.下列各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斷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春天实在太冷,寒牛街的寒流,怎么能怪牡丹不按吋开花?(设问)
B.她像冬眠的蛹沉睡的自己的天地里。

(拟人)
C.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夸张)
D.我必须把我放在火炉里,看看我是不是块钢铁。

(借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

A项用“衣冠”来代指文式百官。

'‘冕旎”,古代帝王及卿大夫的礼冠,用来代指皇帝。

B项中的“绿”,用颜色来代指树叶。

D项中的“烽烟”代指战争。

只有C项没有使用借代。

2.答案:D
解析:A项,对偶。

B项,互文,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

C项,夸张。

3.答案:A
解析:其他三项有“像” “好像”,但不是比喻句。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道题考的是借代手法的使用。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类型: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具体代抽象,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局部代整体,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

D项,“檣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故本题选D项。

5.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用了拟人的修辞,C项是比喻。

6.答案:B
解析:没有写到景,自然也就不是即景起兴手法。

7.答案:B
解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一句用的是借代的修痒手法。

A、D两项用的是比喻,C项用的是对偶,只有B项是借代。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絆手法的能力。

常见的修蒔方法:比喻、拟人、
2021年窩考语文一轮复习
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需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手法。

例句,比喻。

A项,"干戈""玉帛”分别借代战争、和平。

借代。

B项,“强扭的瓜不甜”比喻条件不成熟而勉企去做,往往不会有满意的结果。

比喻。

C项,夸张。

D项,意思是出了岔,措手不及,究如其来。

借代。

故选B。

9.答案:C
解析:C孤蓬喻远行的朋友。

A.朱门借代指王公贵族,冻死骨借代指死人。

B.管弦借代指音乐
D.桑麻借代指农事。

1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的理解。

例句是通感的手法,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形象。

C项是把听觉形象化为嗅觉形象;B项是把听觉形象化为触觉形象;D项是把嗅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A项是比喻。

11.答案:B
解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设问。

12.答案:D
解析:这是比拟,击本来是人的动作,现在用与鹰,翔本来是鸟的动作现在用于鱼。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A项,将石榴比作“小口花瓶”。

B 项,将篇章比作“人类思维的花朵” °C项,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 °D项, 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中的“仿佛”表示猜测。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熟练掌握考纲中八大类修絆手法。

结合语境分析鉴别。

本题考察比喻修辞。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A.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B.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C.比喻,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予;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

D.比喻,你的爱如磐石一般厚重而不可动摇和转移,而我的爱如同蒲苇一般坚韧,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即使遭受强大的外力仍不会斷裂。

这句话表达了刘兰芝与焦仲卿追求爱情与婚姻的自由与自主的坚定信念和用生命捍卫爱情的决心。

15 •答案:C
解析:“巴掌大”与“天地”对比企烈,为夸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