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修辞专项训练(总3页)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练习附答案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练习附答案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排比)
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比喻)
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比喻)。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运用专题练习【最全分类】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运用专题练习【最全分类】一、比喻1. “如”比喻句例题:“他的笑声如同春风吹过,温暖了我们的心田。
” 分析:这句话中的“如同春风吹过”是比喻句,通过将笑声与春风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笑声温暖人心的感觉。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用“如”比喻句完成句子。
注意运用合适的比喻形象。
“他的笑声如同春风吹过,温暖了我们的心田。
”分析:这句话中的“如同春风吹过”是比喻句,通过将笑声与春风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笑声温暖人心的感觉。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用“如”比喻句完成句子。
注意运用合适的比喻形象。
1. 他的眼神___。
2. 她的歌声___。
3. 母亲的关爱___。
4. 太阳___。
解答::1. 他的眼神如烈火一般。
2. 她的歌声如清泉流淌。
3. 母亲的关爱如春雨般滋润。
4. 太阳如明亮的火球。
2. “像”、“好像”比喻句例题:“月亮像一面明洁的镜子,倒映着大地的美丽。
” 分析:这句话中的“像一面明洁的镜子”是比喻句,通过将月亮与镜子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月亮倒映大地美丽景象的意思。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用“像”或“好像”比喻句完成句子。
注意运用合适的比喻形象。
“月亮像一面明洁的镜子,倒映着大地的美丽。
”分析:这句话中的“像一面明洁的镜子”是比喻句,通过将月亮与镜子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月亮倒映大地美丽景象的意思。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用“像”或“好像”比喻句完成句子。
注意运用合适的比喻形象。
1. 雨后的大地___。
2. 坚强的人___。
3. 风筝___。
4. 夏天___。
解答::1. 雨后的大地好像一面镜子。
2. 坚强的人像一棵参天大树。
3. 风筝像一只自由的鸟儿。
4. 夏天像一位美丽少女。
二、拟人1. “人”作主语的拟人句例题:“阳光笑着穿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
” 分析:这句话中的“阳光笑着穿过窗户洒进来”是拟人句,通过赋予阳光人的行为“笑着”,形象地描绘了阳光明媚的场景。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用“人”作主语的拟人句完成句子。
七年级修辞手法赏析题专项训练(汇编)

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魅力专项训练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部编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选择题(60 分,每小题2 分)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主人忘归客不发D.烟笼寒水月笼沙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完整版)初中修辞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主人忘归客不发D.烟笼寒水月笼沙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修辞手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修辞手法试题及答案一、词语解释1. 请简要解释以下修辞手法的含义:-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2.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含有比喻的句子:- A. 小明的笑声如同天籁之音。
- B. 水流过石头发出咕咕的声音。
- C. 她的眼睛明亮而清澈。
- D. 妈妈今天心情不好。
二、填空题请根据句子的情境,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填空:1. 今天的天气真是好啊!阳光明媚,______。
2. 大树前的小花儿低下了头,好像在说什么秘密,真有_____的意味。
3. 小明看到那座高楼,口水差点流出来,眼睛简直要______了。
三、辨析题请选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正确的修辞手法:1. A. 这个案子繁重而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2. B. 我的书包生锈了,需要好好打理一下。
3. C. 她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美妙动听。
4. D. 他的笑容使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很重要?2. 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如何使作品生动有趣。
答案:一、1.- 比喻:用具体的形象语言来形容抽象的事物。
- 拟人:用人的性格、行为特点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效果,以引起注意。
- 排比:通过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结构平衡,增强修辞效果。
- 反问:既提问又回答,用于加强语气或表达感情。
2. 比喻:A. 小明的笑声如同天籁之音。
二、1. 美极了。
2. 神秘。
3. 发亮。
三、2. B. 我的书包生锈了,需要好好打理一下。
四、1. 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
2. 通过修辞手法,作品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言语来描绘事物,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修辞手法巩固练习初一学生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

修辞手法巩固练习初一学生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用以增加表达效果和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掌握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升写作水平,还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是一些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帮助初一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
练习一:比喻1. "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以下场景:- 天空晴朗明亮的早晨- 一头浓密柔软的秀发- 冰淇淋的味道2. "闪电划破天空,犹如世界的尖叫声",请写出两个自己构思的比喻句子。
练习二:拟人将以下事物拟人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只饥饿的老虎- 一个悲伤的月亮- 一束开满鲜花的树林练习三:夸张与对比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好看的东西看一眼不够,要看一百遍才能解脱眼福。
- 那个鸽子比我还能吃,每天都能吃掉一整个饭店。
练习四:排比与反复将以下句子改写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探寻生命的奥秘,探寻自己的内心,探寻世界的无限可能。
- 我不是盖茨,我不是乔布斯,我不是张学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练习五:比较与对照用比较与对照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学习就像蜜蜂采蜜,努力就像蚂蚁储粮。
-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学校是知识的摇篮。
练习六:揭露和讽刺用揭露和讽刺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他赚钱如掉渣,但假装自己穷困潦倒。
- 她表面温文尔雅,背地里却阴险狡诈。
练习七:双关语与幽默写出两个有趣的双关语句子或幽默的修辞句子。
以上是一些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希望初一的同学们通过这些练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记得多加练习,不断积累,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文学创作者!。
初一语文 修辞专项练习

————修辞专项练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5.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修辞专项训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期末修辞专题复习
【概念】
比喻: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判断是否句子是否使用了拟人修辞,可以注意观察句中的动词。
排比:相同或相近句式达到三个及三个以上。
排比句可以加强语势。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一、选择题
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
A.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B.文学却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C.年华似流水。
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
D.船在动,星也在动,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2.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3.指出下面句子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本段话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迎空微笑,别有一番神采。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5.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其中“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
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6.对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比喻)
B.低低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用洁白的芦花护卫着脚下的小溪。
(排比)
C.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拟人)
D.东北的黑土地,是说不出的肥沃。
老人们总说那里插根筷子都发芽.(夸张)
7.指出下面句子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我的爷爷走起路来沉稳有力,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