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8《微观粒子的性质》(word版有答案)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

化学反应中的微观粒子一、选择题:1、(2020•广元)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加B.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变D.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2、(2020•内江)如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肥料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总数增加B.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都可再分C.尿素中含有4个氢原子D.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3、(2020•怀化)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2H2O+N2+CO2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4、(2020•云南)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5、(2020•广州)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都存在N2分子C.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6、(2020•宜宾)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该反应的速率B.的化学式为C2H4O2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未改变D.和的水溶液均呈酸性7、(2020•湖北)两种单质X2、Y2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球代表相同原子。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文库独家】2020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2.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
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3.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4.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5.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
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8.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归纳法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D类比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0安徽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 DBCD A D D C C C B1. A【解题思路】粉碎矿石、取泥制坯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淘洗矿粉是将物质分离,以上工序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烧裂矿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2.D【素养落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环保意识就是落实社会责任的表现,节水、节电、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环保行为。
【解题思路】骑自行车是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A符合环保理念。
废弃的易拉罐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金属材料,将其回收利用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可防止环境污染,B符合环保理念。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是对废水的再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符合环保理念。
夏季空调温度调至最低,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浪费资源, D不符合环保理念。
3.B【解题思路】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应张贴腐蚀品标识,A正确。
酒精是易燃物,不是有毒物品,运输酒精的槽罐车应贴易燃易爆标识,B错误。
面粉厂的空气中有大量可燃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C 正确。
居民住宅区燃放鞭炮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应禁止燃放,D正确。
4.C【解题思路】选项正误分析A ✕剧烈运动后,人体损失大量的水分、盐分,血糖含量也明显降低,迫切需要补充的是水、盐分和糖分,故最适宜饮用的是盐糖水B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但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 √蛋白质是人体的供能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D ✕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5.D【解题思路】选项正误分析A ✕由没食子酸的化学式 C7H6O5可知,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没食子酸不属于氧化物B ✕没食子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C ✕1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 7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D √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A【解题思路】使用滴管向容器中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在容器口正上方,A正确。
2020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8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Fe-56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粮食酿酒 C.甲骨刻字 D.火药使用2. 联合国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下列不符合该主旨的做法是()A.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B.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3.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图是中国新命名的中文名新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286g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3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3D.属于非金属元素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称固体质量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5.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
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青少年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近视眼C.花青素由32个原子构成 D.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学习化学就要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 煤气泄漏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CO中毒7.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8.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存在化学变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9.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Fe-56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石油化工B.毫州古井酿酒C.铜陵有色冶金D.六安水力发电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
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A.牛奶B.青菜C.豆类D.虾皮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
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除去CO中的水蒸气D.量取9.3mL液体5.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202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7.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得分评卷人8.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 .分子不再运动C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9.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为混合物B .质量减少C .原子总数减少D .分子总数不变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020届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8《微观粒子的性质》(word版有答案)

2020届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8《微观粒子的性质》一、考点分析:在选择题中考查。
有时会以科技信息为背景命题。
常考的知识点有:微粒间有间隔、微粒在不断地运动、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等。
二、历年中考真题:1.(2016安徽8题2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2.(2015安徽6题2分)“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
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C)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1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3.(2014安徽8题2分)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 ℃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C)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4.(2012安徽8题2分)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氨水的pH大于7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三、抓分技巧:性质常见现象举例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10-23kg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茶香、花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氨气在空气中扩散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将氧气压进钢瓶中3.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四、2020中考模拟:1、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根据该图无法获得的分子信息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2、如图所示,“纳米纸“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材料,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详解(WORD版)

第一部分: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1-7)第二部分: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详解(8-1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裂矿石B.粉碎矿石C.淘洗矿粉D.取泥制坯2.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3.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C.面粉加工厂D.居民住宅区4.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5.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
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含有3个原子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6.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酚酞B.放置滴管C.取用盐酸D.搅拌溶液7.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8.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9.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命题点1微粒的性质1.[2017安徽,9]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微粒间有间隔2.[2016安徽,8]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3.[2015安徽,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
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4.[2014安徽,8]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黏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命题点2元素周期表5.[2018安徽,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6.[2017安徽,4]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uUOB.原子序数为118C.原子的质子数为176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7.[2016安徽,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2015安徽,5]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安徽中考化学必考题8《微观粒子的性质》
一、考点分析:
在选择题中考查。
有时会以科技信息为背景命题。
常考的知识点有:微粒间有间隔、微粒在不断地运动、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等。
二、历年中考真题:
1.(2016安徽8题2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2.(2015安徽6题2分)“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
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1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2014安徽8题2分)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 ℃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4.(2012安徽8题2分)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三、抓分技巧:
性质常见现象举例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10-23kg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茶香、花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氨气在空气中扩散
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将氧气压进钢瓶中
3.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2020中考模拟:
1、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根据该图无法获得的分子信息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2、如图所示,“纳米纸“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材料,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
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隔
B.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C.“纳米纸”可以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排斥力没有吸引力
3
选项现象解释
A 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B 1杯黄豆与1杯绿豆混合,体积小于2杯分子之间有间隙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合氧气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蔗糖溶解在水中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A.A B.B C.C D.D
4
选项事实解释
A 铝制高压电线冬天会被拉直铝原子间的间隔遇冷缩小
B 温度高,酒精挥发快温度高,酒精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7、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
B.警犬执行任务时,用鼻子闻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
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后萎缩成了很小的微粒
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A.A B.B C.C D.D
9、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
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成“气凝胶冰”后。
分子停止运动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D.“气凝胶冰”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10、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如图所示)的形状完全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片雪花,由一个水分子构成
B.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雪花融化时,水分子变小
D.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11、科学家在研究地下水时发现,处于地下深处两个矿物层中的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呈仅几个分子厚度的水膜,黏度也大为增加,下列有关“果冻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不再运动B.它与普通水的密度相同
C.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D.它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1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色,主要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
B.把少量干冰放入气球后,扎紧口部,观察到气球慢慢胀大,主要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C.10mL水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是因为同种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相等
D.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1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B.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1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从运动转变为不再运动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1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7、“分子机器”是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
下列有关分子认识的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B.物质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
18
A.A B.B C.C D.D
19、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水沸腾时能掀开锅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0、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1cm3的铁块中大约有8.38×1022个铁原子--原子很小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分子重新排列组合
C.N2与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