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卷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
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斩竹漂塘 B.煮楻足火C.荡料入帘D.覆帘压纸2、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行为或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B.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践行“低碳生活”理念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3、科学家首次揭示了元素周期表中最神秘的元素之一——镄的基本化学性质。
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镄属于非金属元素B.镄的元素符号是fmC.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99D.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g4、下列实验操作一定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 B.给固体物质加热C.检查装置气密性D.倾倒液体5、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依据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用干冰冷冻食品干冰升华为气体且吸收大量热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铁部件潮湿易生锈C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 用高温给餐具消毒杀菌细菌中的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物质7、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复习模拟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复习模拟卷(安徽)(满分40分)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1.(1分)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等,特种食盐又分为加碘盐、低钠盐、加铁盐、加锌盐等。
加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
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KCl,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FeSO4。
下列关于各种盐的说法错误的是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B.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C.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2.(1分)如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B.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20℃时,100g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6gD.50℃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至20℃,KNO3析出晶体多3.(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减少酸雨的形成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效实现碳中和4.(1分)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项A B C D目方案现象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a 中的铁钉生锈,b 中的铁钉没生锈结论氢气较纯该气体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A .AB .BC .CD .D5.(1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取用10%的稀硫酸:取出一半后,剩余溶液浓度变为5%B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高C .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水偏多D .用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6.(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应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023年安徽省中考考前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考前冲刺化学模拟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Zn-6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为了避免疾病传播,使用一次性木筷子B.为方便翻阅,A4纸使用单面打印C.为满足社会使用,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为出行方便,尽量使用共享自行车2、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变暗后用钢丝球打磨B.为使木柴燃烧更旺,将木柴架空燃烧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3、锗具有抗肿瘤的效果,锗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B.锗属于金属元素C.锗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D.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4、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科学家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叠氮化合物常作为点击化学反应物。
其中叠氮苯的化学式为C6H5N3。
下列有关叠氮苯说法正确的是()A.叠氮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叠氮苯由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C.叠氮苯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叠氮苯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5:3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药品 C.闻气体的气味 D.量取9.5mL液体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房间中的异味B.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防锈油漆C.氢氧化铁具有碱性,可用于除去水中悬浮物D.硫酸亚铁晶体为浅绿色,可用作人体补血剂7、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异丁烷(C4H10)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上脱氢制异丁烯(C4H8)方面已取得进展。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安徽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B.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C.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变成粉末D.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2.生命在于营养,营养在于平衡。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缺氟易产生龋齿B.儿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3.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沙尘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药品B.氧气验满C.使用量筒读数D.加热液体6.下列方法中,自来水厂净水没有涉及到的是( )A .过滤B .静置沉淀C .吸附D .蒸馏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密闭容器内点燃镁条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少量氧化汞粉末电解水A .A B .B C .C D .D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 2HCl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干燥BNaCl 泥沙溶解、过滤、蒸发CNaOH 溶液Na 2CO 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Cu (NO 3)2溶液AgNO 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A .A B .B C .C D .D 9.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 .2 个氢分子:2HB .4 个氧原子:2O 2C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D .2 个硫酸根离子:2SO 32-10.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发明。
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卷【答案版】

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A.食物变质B.海水晒盐C.火药爆炸D.金属生锈2.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大力开采地下水,缓解淡水危机C.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肥料D.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3.疫情期间,国家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我们也要加强个人防护,注重营养均衡。
下列有关营养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蛋白质在牛奶、猪蹄、豆腐中含量丰富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全部可在人体内合成,不需要从外界摄入D.无机盐和水属于营养素4.最近新疆棉花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约占世界棉花产量20%以上。
棉花中的纤维素占比87%~90%,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纤维素属于有机物B.纤维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5C.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D.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5.北斗卫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铷原子核内有37个电子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C.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C)A.检查装置气密性B.测定溶液酸碱度C.蒸发结晶D.稀释浓硫酸7.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C)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9.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预测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l-35.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下列图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2、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D.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是一种农家肥,可用做钾肥3、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60C.中子数为60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g4、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5、实验室提纯粗盐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粗盐称量 B.粗盐溶解 C.浊液过滤 D.蒸发结晶6、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医疗服务:医用酒精清洗伤口医用酒精有杀菌消毒的功能B家务劳动:洁厕剂清洗污垢洁厕剂中的盐酸具有酸的通性C工业劳动:CO 用于高炉炼铁CO 具有可燃性D学农活动: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a(OH)2具有碱性A.A B.B C.C D.D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分子中含有1个分子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8、误差分析是定最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1)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疫情当下,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下列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B.牛奶C.苹果D.馒头2、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B.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使用少量的甲醛溶液浸泡食材防止变质D.“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3、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为Bh B.原子的质子数为107C.在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D.原子的中子数为1634、布洛芬(C13H18O2)具有降温、缓解疼痛的作用,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中含有氧分子B.布洛芬是由33个原子构成的C.布洛芬由三种元素组成D.布洛芬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 C.收集氧气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NaHCO3能产生CO2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铁部件潮湿易生锈C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还原性D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醋酸能与水垢反应.D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B.体现了氢气的还原性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8、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预测卷14(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预测卷14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腐烂B.海水晒盐C.生石灰吸水 D.天然气燃烧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3、测体温,防疫情。
某额温计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其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钽元素(Ta)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锂、钽均属于金属元素B.钽酸根离子可表示成TaO3-C.钽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gD.钽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34、三氯蔗糖(C12H19Cl3O8)是目前较为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氯蔗糖由42个原子构成B.三氯蔗糖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三氯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三氯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3:85、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K2CO3属于复合肥料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C 鉴别衣料是否含羊毛纤维羊毛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食醋的pH>7A.A B.B C.C D.D7、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试卷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只有1个符合题意。
1.虎年春晚上,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观众。
舞者生动还原了北宋青绿山水中的巨制名画一《千里江山图》。
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下列说法不涉及到化学性质的是A.颜料颜色鲜艳可用于绘画、彩陶等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氧化C.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D.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2.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B.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C.研发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D.将石油炼制后做燃料使用3.疫情期间,除了做好有效的个人防护,更应坚持合理膳食,通过均衡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蛋类、奶类、豆制品B.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C.适当多吃富含铁、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D.糖类提供能量,需大量摄入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75%的酒精溶液(C2H5OH)、过氧乙酸溶液(CH3COO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I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2H5OH属于无机物B次氯酸钠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C.CH3COOOH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5.锆基生物医用合金材料因其强度高、韧性好、在生理环境中抗腐蚀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锆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锆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40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1D.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测定其pH,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测定稀硫酸pHD.稀硫酸装瓶7.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过程中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循环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B.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C.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二氧化碳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8.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处理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制品不断的锈蚀会导致全球缺铁B.新型海绵孔径远大于活性炭,用于吸附海上泄露的石油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后涂硼酸溶液D.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多喝柠檬汁9.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属于可溶性物质B.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C. t 1℃时,乙和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等质量的乙和丙的饱和溶液由t 2℃降温到t 1℃,乙溶液析出的晶体多10我国某科研团队利用透氧膜一步即从空气中获得合成氨气的原料和合成液态燃料的原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膜1侧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氢气和氮气B.氧气从膜1侧经透氧膜到膜2侧C.膜2侧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膜2侧的反应方程式4222CH +O =2CO+4H11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B.将洗涤剂滴加到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滴有品红的水加入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12.下图为CO 还原CuO 的实验装置图,2HCOOHH O+CO 浓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B.实验中所需要的CO可以现制现用C.此实验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D.为确保实验成功,实验一开始就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冬奥会火炬中的奥秘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可以说“外有颜值,内有科技”。
火炬外衣是用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强度是钢的7至9倍。
火炬上半段燃烧端在1000℃以上高温中进行陶瓷化,达到了既能够耐温又能够耐火的要求。
秉承着“绿色办奥、零碳排放”的理念,火炬“飞扬”的燃料不是传统的丙烷,而是氢能燃料。
科技人员采用高压储氢的工艺,将极易飘逸、极易扩散、极易泄露的氢燃料“驯服”在储气瓶内,实现了氢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安全释放,最终保证氢燃料在低温环境下稳定燃烧。
火焰安全、可靠性高,可抗风10级,可在极寒天气中使用。
(1)请写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高温下碳纤维会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C.液氢与氢气具有相同的性质D.高压储氢利用增大压强使氢分子变小以达到多储氢的目的(3)火炬“飞扬”采用液氢作为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用氢能燃料代替丙烷的原因是。
(4)关闭火炬“飞扬”的燃气开关,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14.(5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3)装置B或C均可用于制取CO2,B与C相比较,其优点是。
15.(7分)某化工厂利用粗氧化锌(含杂质氧化铜)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流程如下:(1)反应①“酸溶”中使用的酸是(填字母序号)。
A.HC1B.H2SO4C.HNO3(2)滤液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反应③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4)滤液乙的主要成分在农业上可用作。
(5)Zn2(OH)2CO3固体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16.(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铝片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把铝片放入浓度为5%的氯化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蓬松海绵状的物质。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1)请根据现象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经检验现象②中无色气体为氢气,可推测氯化铜溶液的pH 7(填>、=或<)。
【实验探究二】把铝片放入浓度为15%的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发现烧杯底部还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阅资料:该沉淀为氯化亚铜(CuC1),它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该反应中氯化亚铜的生成机理?Cu+CuC1=2CuC1):(作出猜想)猜想Ⅰ:铜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2A1+3CuC1=3CuC1+A1C1)。
猜想Ⅱ: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23(验证猜想)请完成下列表格中的设计。
实验设计取20m15%的氯化铜溶液,加入质量为mg的铝片实验现象几乎不产生白色沉淀大量白色沉淀实验结论猜想1不成立【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探究三】取上述少量白色浑浊液,加铝片,充分反应后,白色固体转变为红色固体。
(1)请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A1和CuC12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谈一谈你对该反应的进一步的认识。
17.(5分)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40g该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边滴加边搅拌。
室温下测得的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a、b、c三点溶液中NaC1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2)计算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质量均衡发展检测化学答案一、 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1)密度小 强度高(1分)。
(2)B (1分) (3)2222H +O 2H O 点燃 (2分),零碳排放(1分)。
(4)隔离可燃物(1分)。
14.(5分)(1)夹紧弹簧夹,上拉动注射器,松手后若回到原位,则气密性良好(1分)。
(2)44222KMnO KMnO +MnO +O ↑ (2分),AF (1分)(3)便于控制反应速率(1分)。
15.(7分)(1)B (1分)。
(2)Cu 2+ Zn 2+ (1分)。
(3)过滤(1分)漏斗(1分) (4)氮肥(1分)。
(5)22322Zn OH CO 2ZnO+H O+CO ↑() (2分)。
16.(5分)【实验探究一】(1)232Al+3CuCl =3Cu 2AICl (2分) (2)< (1分)。
【实验探究二】(1)实验设计:取20ml15%的氯化铜溶液,加入质量为mg 的铜片(1分)(2)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1分)。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探究三】(1)3Al+3CuCl=3Cu +AlCl (2分)(2)通过对A1和CuC12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有些化学反应看似一步完成,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
(合理答案均可)(1分)。
17.(5分)(1)a<b=c (1分)(2)解:设NaOH 的质量为x2NaOH+HCI=NaCl+H O (1分)40 36.5x 73g×10%4036.5=⨯x73g10%x=8g8g100%20%⨯=40g答: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
说明:(1)解设答正确共计1分。
(2)方程式书写正确1分。
(3)列式正确,求得x正确1分。
(4)列式求得20%正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