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中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边疆
地区与邻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然而,边疆地区的
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与内地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对跨境合
作和边境地区的空间结构的演变带来了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边疆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问题,对促进跨境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边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桂林市与中国-越南边境为例,探讨边境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的关联。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边境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

通过对地形地貌、民族文化、经济发
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边境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2.跨境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调查分析桂林市与中国-越南边境地区的
现有跨境合作模式和问题,总结经验,寻找潜在合作机会。

3.跨境合作的发展趋势。

从环境、人文、经济等多个层面,探讨桂
林市与中国-越南边境地区跨境合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对应措施。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结合问卷调查、个案
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考量定量和定性数据,得到相对全面的研究结论。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
通过工作,我们将探索中国边疆地区与邻国的联系和边境地区的现
有跨境合作模式和问题。

探讨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而对促进跨境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边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开题报告《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

开题报告《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

开题报告《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以广西东兴口岸为例题目囗理论研究 ?囗应用研究囗设计开发题目类型囗其他囗教师命题 ?囗学生自主命题命题来源2014年4月5日拟完成时间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选题依据: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越边境贸易已越来越红火,但同双边迅猛发展的经贸现状相比,当地边境贸易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

国家亟待采取标本兼治措施,推进中越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而东兴口岸是中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同时是我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本文将浅谈中越边贸发展现状——以东兴口岸为例展开研究,从而找出我国目前边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

理论意义:边境贸易属于初始形态的国际贸易,它是毗邻国家之间所特有的经贸形式,是边境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东兴口岸作为面向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口岸,对于其与越南边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大帮助。

现实意义:东兴口岸发展已初具规模,对外经济贸易历史悠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对越边境贸易在东兴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支持东兴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东兴口岸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背景下,地处东盟经济圈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结合部,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分析东兴市对越边境贸易的经济发展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1、研究目标:21世纪以来,随着中越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的传统友好、平等、互利、互信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迅速的恢复发展,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不断增长。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交通便利,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通向东南亚的窗口之一。

广西与越南边境线长1180公里,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主要门户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外贸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越南是广西一直以来的贸易重点之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关的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812.47亿,其中涉越贸易额达到了1513.81亿,同比增长43.8%,占广西外贸总额的22.2%。

越南作为广西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广西最大的口岸贸易伙伴之一。

首先,越南与广西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往来逐渐增加。

其次,越南与广西单靠陆路贸易基本上饱和,所以两地开设了以货物集散为主的跨境贸易区,成为两地开展贸易的主要窗口。

最后,越南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出口商品的品质和价格均较具竞争力,满足了广西本地消费市场的需求。

在越南对外贸易中,对华出口占据了重要位置。

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占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8.5%。

同时,越南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国内企业对越南的出口也是多层次、多品种、多领域的。

可以说,越南与广西的贸易往来对两国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1. 贸易结构单一虽然两地贸易规模巨大,但是贸易结构却存在单一化的情况。

目前,广西与越南的贸易主要集中在水果、木材、农产品、轻加工等方面,而高科技、环保、医疗器械、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还未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这将制约两国贸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 贸易方式落后广西与越南的贸易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中介贸易方式,存在着许多的环节和中间环节,形成了虚高的成本,而跨境电商、商务物流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与普及是必然趋势。

虽然两国政府已经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但具体措施还需加强。

3. 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在跨境贸易中,信息的流通和事物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大量的市场信息流失会严重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深刻和广度。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是中国与越南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之一。

两地地理相邻,交通便利,使得边境贸易成为两国之间重要的经济合作方式,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目前,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广西进出口总值为1.3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额达到了682.6亿元,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1%。

广西对越南的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越南成为了广西第三大出口市场,广西对越南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机电设备、家具等,其中农产品出口也占有一定比重。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双方的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广西对越南的出口大于进口。

这使得广西成为了越南的贸易逆差地区,削弱了广西自身经济的竞争力。

贸易中存在着一些非法贸易和偷逃关税等问题,这对两国的经济秩序和贸易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受制于贸易壁垒、质量标准以及物流等问题,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也存在着一些制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合作与沟通:广西与越南应加强政府间、企业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贸易中的问题,提升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双方可以建立贸易促进机制,加强贸易信息交流和政策对接,共同推动经贸合作。

2. 加强贸易结构调整:广西应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实现贸易结构的平衡。

广西还可以加强对越南市场的调研,了解越南市场需求,针对性地发展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

3. 打击非法贸易:两国应加大对非法贸易的打击力度,加强海关合作,共同打击偷逃关税和贸易非法行为,维护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

4.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双方应加大在贸易壁垒、质量标准、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边境贸易的便利化。

可以探索建立通关便利的贸易通道,推进电子贸易,提高贸易流程的效率。

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深化经贸合作分析

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深化经贸合作分析

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深化经贸合作分析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关系,经济体系也变得十分完善。

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化,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的经济贸易也出现了一定的滞后问题,有待进行全面合理地深化,以期在新的发展时期提升经济效益、构建更为完善的经济体系。

主要研究了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的深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标签:广西;越南沿边;跨国地区1 广西与越南沿边跨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1.1 边境贸易政策正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各类开放政策的实施直接促使边境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

伴随边境贸易实践活动的持续发展、边境贸易政策也不断出现全新的进展。

2000年我国与越南签订经济协定,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与越南的经济边界划分问题。

2002年我国又与越南共同商议确定了两廊一圈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更进一步地深化了边境贸易,使得两国边境贸易在总体上趋于合理化,广西对外贸易也随之迅速取得了全新的成就。

1.2 边境贸易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在广西与越南等边境国家的贸易口岸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较小的边境口岸,其自身的进出口贸易基础设施尚未十分健全,海关与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较多的问题,整体的办事效率非常低。

而在整个边境贸易的管理机制当中,贸易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在越南等国家与广西开展的边境贸易的过程中,以银行结算为核心的贸易量仅仅占到边境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边境贸易结算都是通过人民币进行现场操作交易,缺乏银行担保的边贸业务本身的商业风险非常大。

如果不能在新时期强化这方面的科学管理,必然会出现诸如虚假结汇等隐患,导致整体的结算出现较大的问题,不利于经济效率稳定提高和政府监管的实施。

1.3 边境贸易产品结构十分复杂广西与越南等国家的边境贸易不仅表现在贸易总额的持续增长上,而且在基础的进出口商品经济结构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浅析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浅析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浅析中越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交往比较频繁,贸易额也在不断地增长,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中越边境贸易的一些特点、目前面临的困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不稳定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广西越南边境贸易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中越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的传统友好、平等、互利、互信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迅速的恢复发展,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不断增长。

尤其广西具有中国联系越南最便捷的地理优势,与越南的经贸将更为密切,经济合作也将更加广泛。

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越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一、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

越南政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和投资,积极鼓励企业增加进出口,大胆革新法律法规,为广西与越南贸易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是产品结构具有互补性。

广西出口到越南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等,越南出口到广西的商品主要以农、林、水产品为主。

三是边境贸易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经营。

广西与越南在进行边贸的过程中,交通便利的优势促使双方可以采用很多渠道进行贸易,双方的贸易层次也很明显。

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集体、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的小额贸易和易货贸易;家口岸、地方口岸、过境、转口口岸一起的边境贸易;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方贸易三种边境贸易形式并存,但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9月~1988年9月)。

我国有组织、有控制地先后开办了9个贸易点,允许越南边民前来参加集市贸易。

这些贸易既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启动,改善了边民的生活。

(2)快速增长阶段(1988年9月~2002年11月)。

自1989年初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大力搞活、拓展边境贸易,并提出了“通贸兴边”的战略。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接壤,是中越两国重要的边境贸易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文化交流的便利,广西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十分密切。

近年来,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解决。

目前,广西与越南之间的边境贸易主要以小额贸易为主。

双方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工艺品和日用品等领域。

越南的农产品、服装和电子产品等在广西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广西方面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

由于双方贸易规模较小,互补性不强,存在一些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两国之间的货币差异和双方贸易规则的不同,也给边境贸易带来了一些困难。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广西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强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合作。

需要加强与越南的贸易合作规划,推动双方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

在农产品方面,可以加强广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提高竞争力。

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沟通,建立双方贸易规则的统一标准,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双方贸易的平衡发展。

可以加强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区的合作交流。

通过加强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建设,提高双方合作的效益。

可以建设一些边境经济合作区,推动双方企业间的合作交流。

加强双方的运输和物流合作,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还可以加强广西与越南的人文交流,促进双方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

可以加强双方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双方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贸易合作的深化。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规划、推动双方贸易平衡发展,加强边境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稳定发展。

这将不仅对广西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越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中文摘要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尤其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完善,中越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

但当地边境贸易目前还面临边境贸易政策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并且中越边境地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经济相对其他地区发展较慢,交通也相对闭塞。

这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阻力。

在越南谅山省文朗县新青口岸,由于季节、越南本地商品增多等因素,边贸市场显得有些萧条。

但中越边境贸易的局部冷清并未影响整体的繁荣。

在边境地区,中越贸易仍紧密相连。

国家积极采取标本兼治措施,推进中越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以达到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增加边民收入和巩固边疆的多重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中越边境小商品贸易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越贸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越南;边境贸易Abstract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1991, especially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 current border trade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Countries urgently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solve both symptoms and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border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so as to achieve the multiple purpose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rontier people and consolidating the fronti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Sino-Vietnamese border commodity trade,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no-Vietnam trade.[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CAFTA; Vietnam; Border Trade一、概述(一)研究背景“一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研究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二00 年月说明1、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一式三份,一份交学院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姓名开题时间学制专业指导教师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内容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的云南省、广西省和越南有广阔的边境线,从很早开始,中国和越南就有边境贸易了,作为相邻的两个国家的一种特有的经济贸易形式,在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革新开放积极借鉴了中国的经验,两国都积极地从计划经济过度多市场经济,所以两国的国情具有很多的相似性。

中国自1990年实施沿边开放政策,以“兴边富民”为目标的中越边境贸易不断深化。

随着两国分别与2002年(中国)以及2007年(越南)加入WTO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广西作为与越南直接接壤的中国省区,在越中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越南对中国边境贸易开展的主要窗口,特别是近年来,南宁凭祥等地和越南的外贸往来不断加强。

随着外贸往来的不断加深,那么怎样进一步发展两国的边境贸易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优势资源的开放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2.论文框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的回归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研究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第三章是对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的特点及经济的分析;第四章指出桂越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一章是结论。

3.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两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对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影响分析等采取定性分析,在具体的边境贸易统计上采取定量分析;规范分析法,对广西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采取归纳总结。

4.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题目: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文献综述1.2.1 中国的研究现状1.2.2 越南的研究现状1.2.3 国外的研究现状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3.1 研究框架1.3.2 研究方法1.4论文的重难点与不足第二章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2.1 边境贸易的概论2.2 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2.3 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2.4 本章小结第三章桂越边境贸易的特点及经济影响分析3.1 桂越边境贸易的特点3.2 桂越边境贸易的经济影响分析3.2.1 对广西的经济影响分析3.2.2 对越南的经济影响分析3.3 本章小结第四章桂越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4.1 桂越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4.2 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4.3 本章小结第五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5.论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论文的重点在对桂越边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及经济影响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桂越边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难点是对桂越边贸发展的数据的搜集整理。

论文的创新点从桂越贸易的发展来分析对两方的经济的影响,总结出现的问题和提出对策,有一定的现实性。

6.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及实施计划通过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与理论研究的系统学习,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我将积极利用寒假时间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搜集,展开调查。

论文的资料收集方式:(一)图书馆文献书籍;(二)杂志报刊的阅览;(三)电子数据资源利用;(四)实地调查资料搜集。

实施计划: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向提交开题报告,按老师建议修改。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写作,提交指导教师,完成论文修改。

2014年4月~2014年5月,根据指导老师修改建议修改论文文稿。

2014年5月定稿,并完成论文打印、装订。

2014年6月送审及参加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文献综述内容:1.1国内的研究现状(1)关于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研究周作为(2007)认为中越边贸主要形式:正额贸易;小额贸易;互市贸易。

石峡(2007)认为边境存在强烈的依赖性、分散性和滞后性,中越两国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规模小的边境贸易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传统性也是边境贸易的特征和它呈现出来的表现,中越两国民族风俗习惯相差不是很多,同时儒家文化,也信仰佛教,生产和生活习惯接近,边境贸易有一定生命力。

广西大学的周威、张坤、周忠(2011)在回顾两国关于两国陆地和水上边界的划分的问题,解决了边界问题,并开展“两廊一圈”,成立中越双边贸易合作指导委员会等对两国的区域经济展开合作,从2004年到2010年,两国的贸易额增加了3倍。

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越南出口原材料、水产品和农林产品等;中国对越南主要是工业系统设备、粮食产品和机械设备等。

并详细分析了广西和越南的边境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贸易试点到“通贸兴边”战略,到最后的现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中南民族大学的田孟清,钟金伶(2007)分析广西中越边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的改善,对边贸乱收费的清理提高通关速度和效率的软环境的改善等加强边贸企业的经营环境等方面来回顾了中越边贸的现状。

从边贸进出口商品结构、规模速度、基础设施等三个大的方面来论述。

(2)关于两方边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的研究关于发展问题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时期出现的问题。

田孟清,钟金伶(2007)中越边境贸易问题:政策比较严格,限制也很多主要还有政策随政治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等;出口的商品虽然品种很多、当时相对的批量也小很多,且都是些低档次的商品;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物流费用的增大。

马进(2010)指出了边境小额贸易规模增速是中越边贸主要发展形式;两国的产业结构的有一定的相互补充性,越南是中国大的原料出口国,中国是越南最大的机械产品出口国;另外他指出经济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越边贸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波动。

周威、张坤和周忠(2011)分析了现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边境贸易基础设施的落后、双边贸易的长期不平衡以及税收政策的没有落到实处。

个人意见: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过程的出现的问题的研究角度多,范围广,侧重点有些区别。

但对中越边境贸易的问题的看法也有共同之处,比如中越边贸政策多变、边境口岸基础设施滞后、边贸规模较小、贸易逆差严重等,此外,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新时期中越边贸面临的问题,比如说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越边贸面临的挑战。

关于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有:吕芳芳(2007)认为中越边境贸易的重要之重在于口岸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城市的服务贸易为转型和创新地,对专业的贸易口岸的建设,将形成“口岸经济带”作为促进口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

田孟清,钟金伶(2007)认为促进广西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应做到:;做好稳定市场秩序的工作,稳定边贸政策;加强与越南的交流与合作;边境旅游也是一种方式;立足广西,服务全国。

周威,张坤,周忠(2011)认为政策法规完善的贸易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边境口岸的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和文化的交流都是边境贸易发展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陈俊(2010)认为中越在以下重点领域进行经贸合作;矿产品开采和加工;其它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加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合作开发;加强边境合作区建设。

李岩(2008)认为在未来在中越边境贸易中崇左成为重要边贸城市;农业合作带动边贸;能源合作的新商机;旅游、中药有待发展。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安德森和多德(Anderson and Dowd)从边界本质的角度来研究其对跨边界经济合作的影响。

认为边界本质上具有复杂性。

一方面,边境区的经济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内向性(Inward- looking),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外向性(Outward-looking)。

汉克(Henk Houtum)基于新古典理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假设认为边界的人为设置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具有阻碍作用, 使给定资源不能在更大空间实现最优化配置, 并破坏经济发展的空间均衡, 降低了边境地区的空间可达性。

克鲁格曼和藤田(Fujita)认为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国家内部的区位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1]石峡.发挥边境地理正效应拓展创新中越边境贸易[J],中国与东盟.2007(02).[2]石峡,曾佳蓉.中越边境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04).[3]周作为.2000年以来中越边贸发展情况及趋势[J],钦州学院学报.2007(10).[4]田孟清,钟金伶.广西(中越)边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5]吕芳芳,多重历史机遇下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新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7(03).[6]李岩.中越边贸的多元合作机会[J],环球市场.2008(03).[7]周威,张坤,周忠.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 中国外资.2011(11).[8]马进.中越边境贸易走向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启示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9]杨德颖.中国边境贸易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10]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02).[11]Anderson, J and L. O’Dowd. Borders, border regions and territorially:contradictory meanings, changing, significance. Regional Studies. 1999(7): 593- 604.[12]Henk Van Houtum. Borders of Comfort: Spatial Economic BorderingProcesses in the European Union[M]. NewBorders for a Changing Europe:Cross- border Co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Edi, James Anderson,AFrank Cass Journal, 2002, 12: 1237~58.[13]Fujita, M; Krugman, P; Venables, A.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99.备注:1、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