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课题-开题报告-给课题学校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范例1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范例1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秀的课题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选题的背景主要是基于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一项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选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二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分析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二是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是实施教学实践,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方法。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选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一是明确研究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通过调研和实地观察,明确研究问题,找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是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三是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方法。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开题活动总结

课题开题活动总结---石岛湾中学《教育反思有效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课题组随着教育科研工作深入推进,加上市科研处的指导,我校教师们的研究意识迅速增强。
2011年5月,我校教师以“教育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的研究”为题,向荣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申请,2011年6月,该课题正式立项。
为了使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在市科研处的指导下,2011年9月15日,我校举行了课题开题仪式。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学校胡静波主任、孙宝胜主任和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及未参加本次课题研究但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若干教师。
在活动中,课题组主持人王丽老师宣读了开题报告,就问题提出、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等做了详细地阐述,就该课题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向与会者做了详细地汇报。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作了发言,谈了自己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感受,表示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等。
市名师林燕老师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教育反思的表达方式走向多样与深处,从而构建有效教育反思模式,指导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青年教师的许媛媛老师、曲小欢老师则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进而获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及主要经验,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听取完课题组的汇报后,对课题研究有着丰富经验的胡静波主任对为该课题研究所作的充分准备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认可,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就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案设计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补充反思的内容,利用反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效;进一步丰富课题研究的方法,将研究方法细化到课题研究的每一个步骤。
孙宝胜主任也做了精彩的发言,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反思”和“专业化”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希望和具体要求,希望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开展好课题研究,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希望课题组成员要通过课题有效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完整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青年教师:教龄 1-5 年的年轻教师营: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亍团,下辖若干连。
我们所指的营既是一个青年教师组织,又是一个青年教师与业成长的阵地。
教师与业化収展:教师与业化収展是指教师作为与业人员,在与业思想、与业知识、与业能力等方面丌断収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与业新手到与家型教师的过程。
我们的教师与业化収展是指在培养一批拥有教科研才能,课埻教学才能,班级管理才能的教师。
培养一批具有对事业一腔热情,对学生一片真情,对学校一片深情的优秀教师团队。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情况从世界教师教育収展的趋势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校本培讪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美国,教师的与业化标准被定义为:(1)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2)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敁地组织课埻教学;(3)能在教学实践中丌断的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
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全美教师与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教师与业化标准大纲》对教师提出了五项要求,概括起来是:学生知识管理研究合作。
2、国内研究情况1999 年,教育部在《关亍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讪计划,建立教师培讪档案。
同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面向 21 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讪工作会讫,提出把教师教育与业化的収展和研讪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同教育教学的収展、学生素质的収展、学校教育的有敁性紧密结合。
通过青年教师成长营这样的路径培养教师与业化収展目前还没有学校尝试迚行,因此我校提出这课题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新教师収展的新路径,构建青年教师成长营的青年教师与业収展的有敁途径,形成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青年教师与业収展机制。
以小课题研究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开题报告

“ 短、平、快”的优势,所以积极开展小 课题研 究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 实意义。 可 从 以下三个 角度来理 解小 课题研
究 的作用 : ( 一) 有利 于解决 实际 问 题 小课题 研究 的 问题 都是与 个人 的工 作 紧密相 连 的,也是我 们有切 身体验 的 事件 ,解决 问题 的过程 就是 自身教 学能 力 不断提 高 的过程 ,解 决 问题 的结 果就 是直 接 为 自己 的教 育教学 服务。在 明确 点 说 ,小 课题 研 究 就 是 “ 自己研 究 , 研究 ‘ 自己’ ,最 后在 创 造 新 的 自己 ” 。 因此 ,对这 些 问题 的研 究解决 ,我们有 着 潜藏的主动性 、积极 性。 ( 二 )有 利于积 累研 究经验 小课题 研 究者可 以在 “ 做 ”中学 习 并熟 悉课 题研 究 的基 本程序和 方法 ,逐 步学 会通 过规 范地做课 题来解 决实 际问 题 ,从 中获得科 研 的归属感 。教师可 在 问题 解决 过程 中不 断增强 科研 信 心、积 累科 研 经验 、感受科 研 的能量 ,为将 来 进行 省 、地、市 ( 县) 级 课题 研究打 下 基础 。 ( 三) 有助于提 高科研能力 小课 题研 究 的 目的是 改进教育 教学 实践 ,促 进 自己 的专 业发 展。在研究 的 过程 中 ,使自 己养成 ” 用 科研 的眼光 看 问题 、用科 研 的思维 想问题 、用科研 的 方法 解决 问题 ” 的好 习惯。在 一个个 问 题解 决 的过程 中逐步 提高 自身的研 究能 力,提升 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个性化 教 育 教 学风 格 ,使 自己成 为 。 科研型”
报告 以小课题研究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题
特克斯县乔镇寄宿制初级中学 石冠忠
开题报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精品推荐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教师职业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它的存在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
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师职业只是一种非专业化,靠经验的职业。
很长一段时间,是由其他职业的人士兼任。
直到孔子首创私学,才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教师职业。
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深入人心。
在人们心目中,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便是优秀教师的标准。
近代,教师职业开始迈向专业化的历程,到20世纪中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开始深入发展。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
认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它需要教师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
”这些都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方能获得与维持。
这是第一次给予各国教师专业的确认。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现状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口号。
1986年霍姆斯协会在《明天的教师》报告中提出了将教学从行业转为专业作为自己的目标。
同年卡耐基教育促进会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也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培养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
这两份报告,掀起了影响西方乃至全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浪潮。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题,明确指出“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
”1994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的《教师法》也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特别是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摆上了议事日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全国上下纷纷响应,对该课题的研究更是轰轰烈烈。
合肥市

合肥市“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同志们:我们合肥市非常荣幸地作为“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的一个实验区,参与到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中来,这是总课题组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总课题组对合肥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
这必将会极大地唤起我们的工作热情,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促进我们的工作。
这个课题的研究是我们借力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通过课题的研究,将会促进合肥市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合肥市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这里,让我代表“合肥市实验区”课题组,向总课题组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合肥市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组,作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同时也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能否在思想上、行动上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本次课程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探索并最终构建适宜的、良好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方式,提高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并进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服务性。
毋庸讳言,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状况,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要高质量的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卓有成效的开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首先要着力抓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开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课题开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二、活动目的1. 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
2. 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4. 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领导致辞2. 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3. 课题组成员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4. 课题评审组对课题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5. 领导总结发言五、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课题开题教研活动。
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课题开题教研活动,旨在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共同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贡献力量。
2. 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本次课题负责人,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课题。
以下是我们课题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一、课题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决定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二、研究内容1. 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
(完整版)教师专业成长开题报告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选题意义、理论依照和研究价值。
1、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诸多因素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梦想,一旦发掘出这个潜力,就会变成一种优势,变成学生和学校可连续发展的活性机能和动力支撑。
近几年来我校的骨干教师都调往县城学校任教,分配来的教师都是新教师,没有什么授课经验,我校的教育授课质量碰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校依照实质情况认真组织好“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项研究,的确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2、课题的界定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其实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添专业能力的过程。
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课堂授课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取提升。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授课实践和校本研训,若是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赖。
因此教师的发展在详尽的实践中、在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校本研训才能完成。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试验研究目标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渐渐推行和学校办学规模的渐渐扩大,如何造就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并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是各此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
因此,研究新课程条件下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方法和路子,成立学习型学校,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保证大面积提升授课质量,是推进学校可连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1、经过抓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渐渐成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2、经过加强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3、依赖校本研究,培养研修意识,成立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4、以反思授课为打破口,加强个案解析,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渐进化。
5、以优异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在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路子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以下研究方法:1、检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于发友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一、研究背景1.选题意义与价值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育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
深化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理清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对丰富教师发展理论,改进国家教师决策,提升教师发展水平和境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尤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建设高素质、高品位的幸福的自主发展型教师,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得特别紧迫和关键。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它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在此,笔者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作一综述。
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学职业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①佩里(Perry,P.)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②①转引自刘河燕“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实质及标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380页。
富兰(Fullan.M.)和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①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该广泛考虑道德、政治和情感的维度。
”②莱西(cey)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③威迪恩(Wideen,M.)指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五层含义:1.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2.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3.是一种成人教育,增加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提高教学效果成果上;4.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效的研究,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5.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地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④戴(Day)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得益,进而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
⑤我国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和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能。
”⑥我国学者刘捷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①转引自刘河燕:“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实质及标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380页。
②转引自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72页。
③[澳]邓金主编、教育与科普研究所编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3页。
④转引自刘河燕:“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实质及标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381页。
⑤转引自梅新林主编:《聚焦中国教师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359页。
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①从以上诸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角度出发界定教师专业发展,还有的学者从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角度出发界定教师专业发展。
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倾向于刘捷的观点,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和本质,幸福是根本取向。
(2)关于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的研究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十分重要。
②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十分广泛,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费斯勒(Fessler)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为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两个基本因素,个人环境因素包含家庭因素(family)、积极的关键事件(positive critical incidents)、生活的危机(crisis)、个人的性情与意向(individual dispositions)和生命阶段(life stages)五个子因素。
组织环境因素则包含学校的规章(school regulations)、管理风格(management style)、公共信任(public trust)、社会期望(societal expectation)、专业组织(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和教师协会(unions)六个子因素。
③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与教师个人相关的因素(personal factors),包括认知发展、生涯发展和动机发展;二是与教师生活、工作相关的情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包括社会与社区、学校系统、学校、教学小组或院系和教室;三是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特殊介入活动(specific①刘捷:“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启示”,《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11期,第6页。
②梅新林主编:《聚焦中国教师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interventions to foster teacher development)。
①格伦迪(Grundy,S.)和鲁滨逊(Robinson,J.)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二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
②凯尔克特曼(Kelchtermans)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个体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情景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考虑。
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情境是指教师工作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环境。
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情境由教师个人生活经历和教学生涯构成。
③在我国,许多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卢乃桂和钟亚妮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个人和专业经历、情感和心理因素等个人因素。
此外,学校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受到特定情境(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可能影响学校的变革。
④刘洁认为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体专业结构特点等方面。
⑤王建军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分为三类:教师个人特质、教师专业生活发生的直接社会环境的特质和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对措施的特质。
⑥施建东提出了环境、学校、群体、个体四因素说。
⑦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来论述,把影响因素分为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和任教后的影响因素。
⑧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侧重于对某一重要因素的重点观察与关注。
⑨①Glatthorn, A., Teacher Development. In In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 Elsevier Science Ltd.,1995,pp.135-138.②转引自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72页。
③转引自梅新林主编:《聚焦中国教师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④转引自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72页。
⑤刘洁:“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5页。
⑥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⑦施建东:“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期,第70页。
⑧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3页。
周龙影指出缺乏研究意识是限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指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或专业水平的提高,即教师的专业成长。
①赵静则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爱问题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②庞丽娟、洪秀敏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专业承诺、工作动机和教育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
③从中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影响因素的划分。
一种是以教师个人为坐标,把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和非个人因素。
另一种是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来探讨影响因素的划分。
事实上,这两种分类没有本质的差异,而且关系也非常密切。
④由于诸位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侧重点的不同,影响因素的概括也不尽相同,但对于本课题的研究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是指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路径,具体表现为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各种活动载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相当丰富。
休伯曼等选列了以下一些专业发展的路径,包括教师研习小组、课程编写、参与研究项目、同事相互观摩、个案分析会议、项目评议、尝试新的教育实践、建立教师资源中心、鼓励教师参与校外专业活动和专业团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