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选择题练习——词语
(新高考)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辅导提升练 语段组合型选择题——词语、病句、连贯(Word含解析)

[A组近义成语+病句+句式]一、(2019·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已知的身份信息,六张肖像最终________。
有时候,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的是一个语言标签。
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现实生活中,人们简单粗暴地“贴标签”,创作出一些网络流行语。
这些网络流行语使用夸张的表达方式,传递极端的情绪,渲染消极、焦虑的心态。
()。
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指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
这些网络流行语看似调侃,实际上却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人们的情绪。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而在于创造社会价值。
从“任性”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直言有权不可乱用;到“APEC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这些________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
这些流行语既反映时代的变化,又推动时代的发展。
而那些具有负面导向的流行语,终难逃________的命运,在________之后被人遗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迥然不同经久不息弹指之间物竞天择B.大相径庭经久不衰昙花一现物竞天择C.迥然不同经久不衰昙花一现大浪淘沙D.大相径庭经久不息弹指之间大浪淘沙[解析]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远,完全不同。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从前文“不同的身份资料”可知,第一个横线处应选“迥然不同”。
经久不息:持续很长时间而不停息。
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根据语境,第二个横线处应选“经久不衰”。
弹指之间:形容时间非常短暂。
昙花一现:比喻人或事物存在的时间很短,刚一出现就迅速消失了。
高考语文-词语选用-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词语选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纪录片的尴尬和________,创造了难得的深夜的收视纪录并受到观众异乎寻常的热捧。
和片中令人垂涎的美食一样,该纪录片至今仍以罕见的热度跳跃在网友们的舌尖上。
________的网友迫不及待地制作出了明显带有娱乐噱头性质的“城市版”和“校园版”,这些持续________出的不同版本,给茶余饭后的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谈资。
A.窘况意犹未尽复制B.窘况饶有兴致发酵C.窘境意犹未尽发酵D.窘境饶有兴致复制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下养生信息火爆,各种养生节目、养生书籍竞相________,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人们不必生搬硬套养生法,更不必整天________着如何长寿,过得战战兢兢。
至于吃补品,对于饮食正常、营养充足的人,则是________。
A.出炉算计多此一举B.出台琢磨画蛇添足C.出炉琢磨多此一举D.出台算计画蛇添足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西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文人墨客为之留下一首首________千古的诗文;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游西湖者,________;志士仁人亦纷至沓来,影响之大首推岳飞,人们在为岳飞的凛然正气击节叫好的同时,也________秦桧等人的作为。
A.传颂川流不息不齿B.传诵川流不息不耻C.传诵络绎不绝不齿D.传颂络绎不绝不耻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人们来到举世著名的《蒙娜丽莎》画作前,透过达·芬奇________的绘画技巧,人们会发现________从任何角度看,都感觉画上的人在对自己微笑,这是这幅作品最让人________的地方,可惜也几乎是世人对“蒙娜丽莎的秘密”最为直观而________的了解。
高考语文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练习题附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练习题: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游弋(ɡē) 谥号(sh)挫折(cu) 咄咄怪事(duō)B.邂逅(ɡu) 偕老(xi)契约(q) 迥然不同(jiǒnɡ)C.祛除(qū) 殒命(yǔn)铭记(mǐnɡ) 独树一帜(zh)D.毗邻(p) 溘逝(k)生肖(xio) 殚精竭虑(dān)【解析】A项中“弋”音y,易误读为ɡē;B项中“逅”音hu,也需认真识记;C 项中“铭”音mnɡ,易误读为mǐng;D项中“溘”易读为h;“毗”易误读为bǐ。
2.(2013高考湖南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秋C.联袂眈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解析】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
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
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冘声。
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
眈:注视的样子。
从目,冘声。
视近而志远也。
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
也属于近形混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字形(同音字)或偏旁(近形字)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冰岛研究人员发现了首个有助抗老年痴呆的基因变异类型,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大大减少。
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B.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坐三个小时以导致预期寿命减少两年,就算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吸烟等不良嗜好,也无助于改变这一结果。
C.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边用手机上网,然而医生发出警告,这种行为会影响消化,时间长了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字音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C.露(lù)脸隽(juàn)永溯(sù)源模棱(lénɡ)两可
D.憎恶(wù)怂(sǒnɡ)恿蜕(tuì)变含蓄蕴藉(jiè)
1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fěi)薄霰弹(xiàn)徇情枉法(xún)否极泰来(pǐ)
C.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说再多挽留的话,饮再多饯行的酒,也无法改变分离的结局。想到从此天各一方,诗人黯然神伤,顷(qǐng)刻间泪如雨下。
D.在新时代“一国两制”框(kuàng)架下,香港、澳门将秉持真挚的爱国热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篇章。
B.佐(zuǒ)料褫(chǐ)夺紧箍(kū)咒济(jǐ)济一堂
C.占(zhàn)卜鹄(hú)望将(qiāng)进酒载(zài)歌载舞
D.答(dá)礼田塍(chéng)干(gàn)休所混(hún)水摸鱼
2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光景倏(sū)忽,芸(yún)芸众生中的大多数已被岁月遗忘,但那些个体命运与时代产生共震的少数人则被记住,与他们相关的事件是当年的新闻,是日后的历史。
A.一旦离开生活的土壤,文化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ké),因此,文化生产者必须投身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
B.由于朝美双方在有关半岛无核化的某些关键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备受关注的第二次“金特会”最终在没有签订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戛(jiā)然而止,草草收场。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低头看看小舅发来的那条氤(yīn)氲着无限烟火气的叮咛微信,再抬头看看那袅娜娉(pīn)婷、意!
高考语文选择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场(chǎng)所逮(dài)捕疾风劲(jìng)草B. 应(yìng)届贿赂(lù)飒(sà)爽英姿C. 功绩(jì)星宿(sù)揆情度(duó)理D. 谈吐(tù)麇(qún)集短小精悍(h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首屈一指毛骨耸然义愤填膺劳动锻练B.励行节约一枕黄梁妄费心机通宵达旦C.堰苗助长结局园满不可思议一劳永逸D. 记忆犹新乔装打扮顷刻之间罄竹难书3. 在下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
A. 安静憧憬侃侃恻隐B.安静向往滔滔隐秘C.恬静憧憬滔滔恻恻D. 恬静神往夸夸隐隐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应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B. 他既已认错,就不为已甚....,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C.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
C. 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6.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全国各地五年2018-2022高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2-词语(含解析)

全国各地五年2018-2022高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2-词语(含解析)一、选择题1.(2021·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经过兄弟俩多年的惨淡经营....,这家小店终于红火起来。
B.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
C.小王的毕业论文虽然不能达到最终要求,但也算差强人意....。
D.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每天出门前都打扮得道貌岸然....。
2.(2021·山东·高考真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十三五”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广大人民群众_______不已。
②国际奥委会专家代表团来到北京,对冬奥会场馆建设情况进行实地_______。
③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_______由于力量强大,_______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A.感愤考察不是就是B.感奋考察不是而是C.感奋考查不是就是D.感愤考查不是而是3.(2019·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4.(2018·江苏·高考真题)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二、选择题组(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选择题真题20篇

高考语文选择题真题20篇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2、关联词选择:在北平()不出门去吧,()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单选题] *虽然只要就虽然但也即使就是也(正确答案)即使只要就3、17.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乡村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家乡的河流又开始“川流不息”。
B.李大钊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五四先驱“一意孤行”的追求。
C.习近平许多重要讲话,往往用喻贴切,通俗易懂,体现了“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
(正确答案)D.青岛海上救援队一年365天随时待命,经常出没于“风口浪尖”,救人于危难之中。
4、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句话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chì袅娜nuó(正确答案)B、惫懒bèi 两靥miànC、谬赞miù迤逦lìD、尴尬gān 暧昧nuǎn6、4. 下列句中加双引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B.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字音选择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解析:B
【解析】【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
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
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愆期/悭吝”均读qiān,其余分别读jīn/yín,
lù/lòu;故排除A。C项,“贪婪/褴褛”均读lán,其余分别读chuàng/chuāng,yān/yè;故排
庸俗的雷人八卦(guà),这种阅读行为,可一言以敝之为“浅阅读”。
B.对官僚作风,相关部门就该曝光问责,形成有力的震慑(shè)。特别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
“头雁效应”,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滋(zī)生蔓延。
C.晕(yūn)车与内耳中的前庭系统有很大关系,当前庭器官受到长时间过强的刺激,抑或
刺激虽未过强但前庭过于敏感时,就会出现眩(xuàn)晕等症状。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字音选择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一、高中语文字音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愆期/悭吝矜持/吟诵露骨/露面B.箴言/缄默肄业/酒肆开拓/拓片
C.悲怆/疮痍贪婪/褴褛咽喉/哽咽D.蜡烛/污浊惩办/骋怀与会/参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兵器,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
D.造成四川凉山州今年春季火灾的罪魁祸首是雷击原始森林,这场大火吞噬(shì)了30名消
防员,举国悲恸(dòng),寰宇哀悼。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人虽然每天花费不菲(fěi)的时间阅读报刊,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各种奇闻逸事、
情。
D.他的事迹感染了无数青年人:毕生养分;时常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可苦难却让他更加笃(dǔ)定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答案】B【解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
此处宜用后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
此处宜用后者。
2.【2016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答案】C【解析】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此处强调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词语使用正确。
⑤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此处强调杨老师的教导对于我意义深刻,词语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此处强调学画的人们将王石谷等四人视作宗师,照他们的方式学习画画,词语使用正确。
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一样。
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不能用以形容展厅轻易而完整地展示历史,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
或指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不能用以形容改变人生或职业,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不能形容两者对后世的影响差不多,应填“相提并论”。
3.【2016年全国卷Ⅰ】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A/这如果而且那么也B最好当然一旦/而且就C一定也如果并且因此/D尽量/因为进而所以仍【答案】A【解析】第①组为程度副词的辨析。
最好:表示最理想的选择;最大的希望。
一定:表示坚决、必然、确切无疑。
尽量:表示尽最大的努力达到最大的可能。
第②组“这”为代词,可代指前面提到的内容。
当然,应当这样,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
也,表示两个事物中并列的关系。
第③④⑤⑥组为关联词:“如果”表示假设条件,与“那么”连用。
“一旦”表示某事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点发生导致一定的结果,常与“就”连用。
“因为”和“所以”连用,表示因果。
“而且”表示并列关系,强调“而且”句子中提到的事物。
“并且”表示并列关系。
“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结合原句,这一段话作者是在表达自己对“初学文言文时不要依赖原文”的看法。
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对“不依赖译文”这种观点进行肯定的阐述,对这种观点进行补充说明——并不是说不能看译文,可以看看,有时候可以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第③处如果用“一旦”,后面应有结果,而原文并没有“结果”,故排除③。
如果用“因为”,则变成了必然的条件,后面也要有“结果”,原句没有表示“结果”的句子,因而排除D。
关联词“如果”与“那么”连用,不与“因此”连用,因此排除C。
4.【2016年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答案】D【解析】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望文生义。
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望文生义。
筚路蓝缕: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王教授听到病人的情况危急,应是急忙跑回医院。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5.【2016年全国卷Ⅱ】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答案】D【解析】①一旦: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将来有一天含有“万一”、“突然”、“如果”等预设意味。
倘若: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
假如:如果,表示假设的前提条件。
只要: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常和“就、也、都、便”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
②则:表示因果关系或顺承关系,通常指自然而然的结果,两个分句中为并列关系,相当于“就”。
那么:表示顺着上文的意思,引出可能的结果。
③进而:表示递进关系,基于前面的步骤再进一步。
甚至:表示程度更深。
而且:表示递进,但分句间通常是并列关系,强调的意味比“进而”,“甚至”要弱。
④也:表示并列。
更:更加,表示与前面所说的事物进行比较,程度更深。
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产生的结果。
⑤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在正句中通常与“也”搭配使用。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通常是陈述客观的原因。
虽然:表示先对某事物持肯定态度,再反向说明。
结合原句,①句前说到“超级火山爆发的巨大的破坏力”,因而可以推测,作者是用实际举例来证明观点,因而去掉“倘若”、“假如”这样不具备说服力的猜想式假设。
排除BC 选项。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是“超级火山爆发”的一种结果,与后面的结果“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是并列关系,因而要用关联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产生其他的后果,需用“还”,最后一句。
表示对前面一种观点持肯定态度,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再反向说明自己的观点“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需用关联词“不但……而且……”。
故排除A选项,最后答案为D。
6.【2016年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答案】B【解析】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成语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此处成语不合语境,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
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使用对象不正确。
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成语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此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畅飘逸,成语使用正确。
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此处成语望文生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此处望文生义。
7.【2016年全国卷Ⅲ】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答案】B【解析】①考查到语言连贯,解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
本题所要填写的内容既要总结上文,又要体现出转折的意思引起下文,所以应选“这其实”。
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因此处上下文之间衔接紧密,所以依据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不应再填入内容。
③考查词语辨析,从语境来看,上下文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而所给的四个词语“要”“能”“会”“就是”中,“能”和“会”皆符合要求,再从语气上辨析,“能”的语气更强烈一些,应为首选。
④考查词语辨析,从下文“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来看,此处应填“认为”。
⑤考查关联词语辨析,此处上下文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应填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排除CD两项;再考虑到下文“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是上文“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的原因,可确定此处应选“因为”。
⑥考查关联词语辨析,联系下文与“也”搭配,可排除A项,再从整个文段出发,可知此段文字讲述的是选择专业的问题,可确定此处应填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