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PPT

合集下载

克、千克的认识PPT课件

克、千克的认识PPT课件
根据时刻的先后顺序,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即( 9 ) 时( 30 )分-( 9 )时( 45 )分=( 15 )分钟。因此聪聪玩
15 碰碰车用了( )分钟。
聪聪玩碰碰车用了多长时间?
聪聪和爸爸( 9 )时(10 )分到达公园,( 10 )时( 30 )分离 开,到达时刻和离开时刻没有在同一小时内,也可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出 聪聪在公园玩经过的时间。
(1)一壶食用油重10克。
()
辨析:一壶食用油重10千克。
(2)一袋花生重500克,两袋花生重1000克。 ( )
(3)1千克食盐比1千克石头轻。
()
辨析:1千克食盐和1千克石头一样重。
(4)称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
辨析:称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辨析:估计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没有实际经验,克和 千克混淆不清,误以为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
略。
小试牛刀(选题源《典中点》) 1.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时间。
(1)
45
40
11:45
12:30
1:10
50 (2) 7:20
50 8:10
9:00
2. (1)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今天他8:30到 达学校。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刻从家出发
的吗?
3. (2)(如1)果301-1:1450=放15(学分,)小明什么时刻可以回到家中?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归纳总结:
1.数格法:通过指针向右旋转的操作或想象,数出 由起始时刻分针一共经过几个大格,用几乘5得 出经过的分钟数。
2.计算法: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讲时解刻源。于《点拨》)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优质课课件6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优质课课件6

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大的袋鼠大 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 重4克。
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 一条蓝鲸大约重150000千 克,它的肾大约重1千克。
1克 100克
500克
5千克
25千克
怎样才能知道物品的质量呢?
你在哪里见过哪种秤?弹Leabharlann 簧电子秤秤
磅秤
盘秤
天平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电子称
1kg
•在商场卖食品的地方.
弹簧秤
家里常用的
净重:25千克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1克 100克
500克
表示物品有 多重,可以 用克和千克
作单位。
5千克
25千克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 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估一估
多少个桃子约 重1千克?
一个西瓜大约 重多少千克?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3千克 = ( 3000 ) 克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克和千克》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克 和千克 精品课 件6
同表学示们物,品看有看多他重们,在 超可市以都用买质了量什单么位?克分 别或是千多克重。呢?
我1个知2道分“硬克币” 真用约是字重太母1克轻“。了g”!来 表示。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和克说课课件ppt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和克说课课件ppt课件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小动物玩跷跷板”的游戏。 2、学生活动掂一掂学习用品,感受它们的轻 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说一说: 谁轻?
谁重?
掂一掂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3、实际操作中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说设计思路
具体分四个层次: 1、抓住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及经验,让学生知道质量 单位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别进行“看一看”、“称 一称”、“掂一掂”、“数一数”、“比一比”等等的 实际操作,以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 成克和千克的重要概念。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猜、称等活动中,去发现 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 4、在练习巩固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 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习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 自主体验和交流合作感悟“克”和“千克”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 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 的兴趣。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克与千克》说课ppt学习资料

《克与千克》说课ppt学习资料

电子称
•在商场卖食品的地方.
盘秤
商店卖糖果的地方
弹簧秤
家里常用的
磅秤
夏天卖西瓜的地方用磅秤. 卖大米的地方用磅秤.
体重 称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2、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慢羊羊村长: 您好!我觉得参加夏令营真好。最近我的
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 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 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 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克与千克》说课ppt
二、说学情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小学 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帮助学 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在教学设计上, 我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说教法、学法
生活情境 活动情境 游戏情境
Hale Waihona Puke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直观教学、体验教学、 探究教学
掂一掂、 估一估、 称一 称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说一说
小朋友说说生活中 是怎么比较轻重的。
掂一掂
用秤称
请大家介绍在超 市买水果的过程, 说一说你们进超 市买东西时都见 到过什么?
认识克
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称物品的重量(质量)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认识克
1枚2分硬币约重1克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 约是1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ppt课件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ppt课件

PPT课件
29
1、一个苹果重150( 克 )。
2、一个南瓜重4(千克 )。
3、一个排球重450( 克)。
4、一个西瓜重5(千克)。
PPT课件
30
(1)菠萝的重量是( C )。
A、15克 B、15千克 C、600克
(2)爸爸的体重是( B )。
A、75克 B、75千克 C、750克
PPT课件
31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4千克
(4000)克
PPT课件
33
( )千克
3000克
PPT课件
34
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克 ) 和( 千克 )。
2、1千克=(1000)克,1千
克又等于( 1 )公斤,也等于我 们平时所说的( 2)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
常用( 克 )做单位; 称一般 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千克 )
单位。
PPT课件
35
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 500 克。
PPT课件
36
2500千克 > 3克
大 800克< 1千克
小 2千克 > 1200克 7000克= 7千克
PPT课件
18
猜一猜你的书包有几千克?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 该怎么办呢?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采用秤称的方法。
PPT课件
19
同学们,在日 常生活中你见过 哪几种秤呢?
PPT课件
20
电子称
PPT课件
21
盘秤
上看,都是举世无双PP的T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与千克课件.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与千克课件.ppt

学以致用
课件PPT
4.算一算,填一填。
5千克 =( )克 4000克=( )千克 1千克-300克=( )克
根据“1千克=1000克”计算。
解: 5000 4 700
课件PPT
学以致用
5.找出下面错误的质量单位,并改正。
我们今天春游啦!我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 :
有50千克重的 两个,150克重的 一个…
探究新知
课件PPT
以“千克”为 单位的称主要 有以下几种:
情景导入2
认识“克”。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认识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常用“克” 做单位,“克”用字母“ g”表示。
情景导入3
课件PPT
“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探究新知
5包重200克的薯片的 质量为1000克。
课件PPT
“千克”和“克”的进率 是1000,也就是1千克 =1000克,即1kg=1000g 。
解题思路:
1千克=1000克
4千克就是4个1000克
典题精讲
解答: c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一个苹果重约200千克。(√)
错误原因:对“克” 和“千克”这两个质 量单位的感知错误。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一个苹果重约200千克。( ×)
一个苹果质量比较轻,给 出的数量是200,应该选 “克”做单位。
情景导入1
认识“千克”。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掂一掂,也 可以用秤去称。“千克”和“克”都是 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探究新知
我发现这些物品都是 一千克。它们是不是 一样重呢?

《克和千克》标准课件PPT(人教版)1

《克和千克》标准课件PPT(人教版)1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秤?介绍给大家。
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 作单位,
像这些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你还知道人们常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吗?
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秤?介绍给大家。
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电子秤
体重秤
磅秤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 作单位,
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见过什
么秤?介绍给大家。
知识讲解
磅秤
天平
电子称
弹簧秤
盘秤
台秤
知识讲解
你还知道人们常用什么质量 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吗?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斤” 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1斤=10两 1斤=500克 2斤=1千克=1公斤
练习巩固
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固体胶重25克 哑铃重3千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认识克和千克
> 12 3
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 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 单位克或千克。
知识讲解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 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PPT

“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PPT

3、关于认识常见的秤的教学 、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 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 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 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 千克的观念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 克和 千克的观念。 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 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 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 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 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 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 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 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 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 克和 千克的观念, 克和1千克的观念 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 千克的观念,教材 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克和千克”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浙江省编教材的编排是在二( 年级学习“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 浙江省编教材的编排是在二 ( 上 ) 年级学习 “ 千 的基础上, 学习“克的认识” 克 ” 的基础上 , 二 ( 下 ) 学习 “ 克的认识 ” 。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内容 的安排上是在二( 年级将二个内容集中学习。 的安排上是在二 ( 下 ) 年级将二个内容集中学习 。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 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 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 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虽 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 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 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 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 还缺乏 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观察得到, 认识 。 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 、 具体 不能靠观察得到 因此,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 因此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教学中的难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 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 单位的。教学时,教师 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 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 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 到“克”和“千克”,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案例片段
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火腿肠一根40克 生3:前几天测体重我是34千克。 生4:一袋茶叶400克。 生5:一袋面粉25千克 ……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6: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有的用“克”作单位。 生7: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
(3)教学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可以准备两袋各重500克的砂 糖。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让学生把两袋砂糖放 在1只手上掂一掂,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从而记住1千克 =1000克。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还 可以准备重1克、10克、100克和1000克的大米,让学生看一看、掂一 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关于解决问题的教学
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 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 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 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 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 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 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第二部分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浙江省编教材的编排是在二(上)年级学习“千 克”的基础上,二(下)学习“克的认识”。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内容 的安排上是在二(下)年级将二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 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 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虽 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 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 还缺乏 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观察得到, 因此,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 点。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 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 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 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 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 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 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
位。
2、关于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
(1)教学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 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 准备一个2分硬币。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 称一称,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观念。
(2)教学千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如1袋重1千克的 盐,让学生亲自掂一掂,来感知1千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 观念。为了使学生对1千克有较深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 物品大约重1千克。
温馨提示:
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到商店、超市调查一些 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重量,并掂一掂, 把这些 物品的重量记在心里。学生积累了有关重量的 生活体验之后,再来学习新课, 就得心应手多了。 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孩 子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可以采用分组的形 式授课, 这样既便于准备学具, 同时可以体现团 体合作的精神。
3、关于认识常见的秤的教学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 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 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 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