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蔡巨军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扩展基础:对于土质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扩大基础的底面积来增加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桩基有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3. 挤密法:对于地基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可以采用挤密法进行处理。

挤密法是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地基土层中,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石方加固: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或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或石料,以均匀分布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处理剂:地基处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可以改良地基土质的物理特性,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剂有石灰、水泥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合理施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上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大类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加固类地基处理方法。

1. 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指在地基中打入桩,通过桩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搅拌桩、静压桩等。

2. 地基灌浆,地基灌浆是指将水泥浆或其他浆料注入地基中,填充地基中的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3. 地基加固梁,在地基表面或地基下方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二、改良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变土体的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振实法、加固法、冻结法等。

2. 沉降控制,对于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如设置沉降监测点,及时采取补偿措施等。

三、处理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地基排水,对于地基中存在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土体加固,对于松软的土体,可以采取土体加固措施,如填土加固、植物加固等,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3. 地基防护,在地基表面设置防护层,如防水层、防腐层等,保护地基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措施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地基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作者:邢海军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4期摘要:随着我国地基基础研究的进步,建筑规模和建筑荷载越来越大,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地基处理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同样的地质条件,同样的地基上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可能满足设计要求,但作为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的地基就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因此,不能脱离建筑物的具体要求来抽象地谈论地基处理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1 前言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承载着整个建筑的荷载,同时工程中的给排水和相关的管线都需要在地基中完成,这就对地基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地基进行设计时,需要使其承载力和沉降量达到标准的要求,如果施工中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达不到要求,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在实际施工中,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地基施工中的安全,以及工程完工后的质量保证。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地基的处理对保证地基的质量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同时地基处理也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所以要对地基处理中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2 地基基础选型的现状2.1 定性比较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在直选取几个可能方案后,对各方面性质加以比较,最后确定选用的方案。

定性比较法比较简单,但一般较粗略;再加上选取备选方案时存在对可能方案的漏选,说服力往往不够强;故定性比较用于对可能性方案的工程使用取向很明显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2.2 定量计算同样是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在直观选区少数几个可能方案后,计算各参数并加以比较,最后确定选用的方案。

定量及算法较精确,但计算量较大,过程也比较繁杂,往往开始选取的备选方案数量较少,漏选可能性较大,因此用于比定性计算工程使用取向更明显、备选方案更少时效果较好。

2.3 系统方法分析针对不具普遍的个例,运用如模糊教学、层次分析等方法加以分析比较,确定最终选用方案。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4)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3. 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1)桩基施工:
① 桩基施工前,对施工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②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基垂直度、长度等指标,确保桩基质量。
③ 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基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认识。
(5)关键工序实行样板引路制度,通过验收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 安全保障
(1)制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设立安全监控机构,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监督和管理。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4. 施工协调与沟通
(1)建立施工协调机制,确保各施工班组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2)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问题。
(3)地基加固处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地基加固效果。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
为确保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及现场安全,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措施:
1. 质量控制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质量受控。
(2)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3)设立质量检测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解析 蔡建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解析 蔡建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解析蔡建国发表时间:2020-10-19T11:26:05.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作者:蔡建国[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每个城市基本都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楼层变化直接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情况,而地基的稳固程度和楼层高度存在直接联系,如地基不稳,那么提高建筑层数将会导致其稳定性出现不足,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基础的稳定性是建筑单位最为根本的任务。

身份证号码:33900519871001XXXX 浙江省 311201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每个城市基本都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楼层变化直接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情况,而地基的稳固程度和楼层高度存在直接联系,如地基不稳,那么提高建筑层数将会导致其稳定性出现不足,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基础的稳定性是建筑单位最为根本的任务。

同时在如今各种类型建筑的基础阶段,必须选择应用合理的桩基础技术,不同工程建设条件和需求下,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是不同的,要对应用的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结合应用需要和技术特点,合理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

此外,该技术进行实际应用时,必须对其建筑质量高度重视,保证其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桩基础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存在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1.桩基础技术概述1.1含义及分类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加大,建筑物自身重量的不断增加,该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桩基础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进程顺利、有效的进行,对建筑完工后的质量也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在建筑的实际实施进程中,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的不同,会采取“灌注桩技术”和“预制桩技术”两种桩基础施工方法。

1.2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更加有效的运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人们通过增加地上和地下的建筑,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20-05-13T02:41:37.071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期作者:范毅[导读]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浙江万事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舟山 316000摘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能差、沉降量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避免建筑工程沉降过大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并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情况,灵活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方法引言从房屋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房屋质量与安全。

通过选择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房屋工程建设质量。

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表现如下:①优化剪切特性。

地基土拥有的抗剪强度直接关系到土压力的可靠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应该优化与改善剪切特性,通过深化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压力。

②优化压缩特性。

借助于各种有效措施使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达到标准要求,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问题。

③优化透水特性。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很容易遇到地下水问题,因为地下水运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地基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地基土能够形成一层防水层,从而保护地基施工的顺利与安全进行。

④优化动力特性。

因为地层中往往会遇到饱和松散粉细砂,在出现地震灾害之后就容易引发液化问题,从而增加地基液化概率,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地基土动力特性,从而深化地基的抗震性能。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 蔡冬军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   蔡冬军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蔡冬军发表时间:2017-09-12T13:43:09.6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作者:蔡冬军[导读] 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浙江嘉兴中达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 314300摘要: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由于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谋得生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大质量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公司还应该向业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大公司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在充分掌握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工期。

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方法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概述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正好处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施工工程建设,所以这就足以表明我国未来将要面临非常大规模的建筑施工项目,且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质量的有效管理将会对建筑行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安装质量、结构配件质量、设备质量、建材使用质量以及装饰物品质量等等。

针对不同的方面,所需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与要求也会有所差别。

并且,相对繁杂的施工工序必然会造成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面临重重难关,在未来将会迎接相对沉重的考验。

以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来看,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例如安装质量不过关;建筑所有材料以及结构配件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设备不符合相关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团队的人员资质不健全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势必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蔡君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蔡君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蔡君摘要:在路桥建设工作中,经常工程地基为软土地基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会影响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会降低路桥使用的效益,甚至有可能引起一些安全性事故发生。

所以,要高度重视软土地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防止路桥发生变形及坍塌,确保路桥上车辆的安全,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效益。

本文主要讨论了路桥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重要意义,处理软土地基的各种技术方法。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引言目前的路桥工程中,由于很多施工单位缺乏地基处理工作经验,导致很多路桥工程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修建和维护,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其地基工程出现软土地基现象。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保证市政路桥的质量,必须对软土地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有关的加固地基技术进行处理,结合建筑工地的实际状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保证在地基之上可以构建稳定的路桥,确保路桥的通行质量。

同时,也注意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建设方资金利用率。

2对市政路桥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重要意义软土地基含有很多成分,有粉土颗粒、泥炭、软质黏土、有机质土等,由于软土地基地下的水位很高,其土层含有大量的水资源,造成施工工人很难对其进行施工,极易降低工程材料与填土的可靠性,甚至引发地基下沉,严重影响路桥的质量、车辆安全、工程进度及经济效益。

如果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不够高,没有正确处理工程软土地基,路桥的表面会受到地基下沉作用影响出现裂缝,致使路堤失去稳定性等,影响车辆的可靠性和舒适度。

如果是高路堤的路段出现软土地基现象,路基下滑将引发路面裂纹或是路面折断;同时,因为地基下沉会使桥涵构造物产生门坎,桥头容易发生跳车。

所以,一定要加大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科学应用软土地基的有关技术施工,提升路桥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路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处理市政路桥建筑施工的各种软土地基技术3.1加固地基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蔡巨军
发表时间:2019-11-12T09:23:35.1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蔡巨军
[导读]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房屋建筑对地基工程的沉降程度和强度标准有了更严的要求,尤其是软土地基,如果不按照严格的规定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或者施工方式欠佳,就会使房层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浙江凯邦建设有限公司 311800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房屋建筑对地基工程的沉降程度和强度标准有了更严的要求,尤其是软土地基,如果不按照严格的规定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或者施工方式欠佳,就会使房层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1软土地基及其特点
1.1软土地基是由淤泥质土、淤泥、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及抗剪强度低的土构成的地基,具有强度变化缓慢、不均匀,加荷载易变形,变形速率大且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不良工程性质的软弱地基。

1.2 软土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透水性差、压缩系数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并具有触变性、流变性等特殊的土力学性质,工程利用条件较差。

软土地基的强度低,无法承受大规模建筑物的荷载,易出现地基局部破坏甚至整体滑动的危险;软土地基的灵敏度高,在地基施工时产生的挤压、搅拌和振动,易引起地基破损,降低软土的强度。

因此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才能进行房屋建造。

2常用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2.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

原理是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塑料排水袋或砂井等),逐渐排出软土中的孔隙水,孔隙比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其抗剪强度逐渐增长,从而使地基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1)电渗排水法。

主要利用其来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稳定性的目的。

在土中插入接通直流电的金属电极,通过直流电场的作用,使软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并将水从阴极排除,借助电渗作用来逐渐排除土中水。

(2)堆载预压法。

房屋建造之前,在建筑场地通过临时堆填与建筑物相等或大于建筑物荷载的土石等,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预压,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的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3)砂井法。

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并,在砂井之上铺设沙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载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

2.2胶结法。

基本原理是在软层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固化物,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1)水泥土搅拌法。

利用水泥、石灰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形成坚硬的拌和柱体,与原地基共同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灌浆法。

利用压力泵把水泥、水泥混合物或其他化学浆液灌入土体,使其与原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渗、堵漏、加固的目的。

(3)高压喷射注浆法。

利用钻机钻孔,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入待处理土层的预定位置,以高压设备使浆液形成高压射流来冲击破坏土体。

待浆液凝固后,便与土粒混合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变形,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3置换法。

基本原理是以沙、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土,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

(1)石灰桩法。

石灰桩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塑性指标较高的软黏土地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石灰作为固化剂处理的临时加固效果比水泥要好得多。

石灰桩法是在软土地基中利用机械或人工成孔,填入生石灰并压实形成桩体,利用生石灰的膨胀、吸水、放热作用以及与地基土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改善桩体周围地基土的化学性质,在稳定地基土的同时,提高了强度,并使桩体与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将一定配合比率的石屑、碎石、粉煤灰和少量的水泥加水拌和后,用振动沉管桩机或其他成桩机具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胶结强度的桩体。

并在这种桩的桩顶铺上一层褥垫层,桩间土、褥垫层和桩形成了复合地基,这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由它组成的复合地基能够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

(3)碎石桩法。

利用一种单向(双向)振动的振冲器或冲击荷载将桩管挤入地层并在地基中成孔,然后边填入碎石边振实,形成密实的碎石桩。

桩体和原来的桩周土体一起形成复合地基,碎石桩对地基土起置换作用,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从而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4)强夯置换法。

对厚度小于7m的软弱土层,边强边填碎石,形成深度3m-7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墩体,碎石墩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

2.4其它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换填法。

将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充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强度较高、具有抗侵蚀性的砂、卵石、碎石、灰土、素土、矿渣、煤渣等材料,并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

换填法主要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质土、淤泥、松散素填土、杂填土。

(2)挤压密实法。

对软土厚度大于3m且分布面积广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夯击、挤压、爆破和振动等手段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通常处理方法有表层压实法、强夯法、重锤夯实法、碎石桩法、爆破法等。

(3)加筋法。

在高填土、填土及砂土等软弱土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加筋法。

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受力杆件、拉筋等提高地基整体性和承载力,减小建筑设计物的不均匀沉降。

常用加筋法有:加筋土、土层锚杆、树根桩法等。

3结语
3.1软土地基由于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差、压缩系数高、孔隙比大等特点而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易使整个房屋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并导致结构损坏,若选择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或建筑物等,必须对软土地基做切实可行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本文中所阐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均是比较常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必须有选择的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施工单位在软土地其处理工程中,首先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一个全面认真的勘察,分析其地质特点,检查土层分布,同时要注意软土地基不稳定将造成的危害,针对复杂的软土地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保证结构安全,使之更为经济,更加有效。

3.2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我们还需要在大量的设计与施工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施工经验,积累更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变形特性与不均匀沉降资料,探索总结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最终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
[2]李海蕾,邓传利.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78.
[3]张雁,常守权.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软土地基加固及土地资源再生新技术研究[A].方志出版社,2016.
[4]高进科.桩基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交通世界,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