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三亚学院)》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儒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儒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5分)将中国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两种形态的是A.汉书艺文志B.文献通考C.四库全书总目(或四库馆臣)D.隋书经籍志2【单选题】(5分)《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史分期是从__开始的A.汉代B.先秦C.孔子D.魏晋3【多选题】(5分)今天讲中国儒学史为什么不能全盘照搬《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A.不全面B.无首尾C.太古老D.太厚重4【单选题】(5分)皮锡瑞的经学史分期是推崇宋学。

A.无所谓对错B.半对半错C.错D.对5【单选题】(5分)皮锡瑞所指的“经学昌明时代”是指()。

A.春秋B.东汉C.清代D.西汉6【单选题】(5分)皮锡瑞所指的“经学变古时代”是指()。

A.南学B.北学C.玄学D.宋代7【单选题】(5分)皮锡瑞的分期包括了二十世纪。

A.错B.对C.部分对D.部分错8【单选题】(5分)龚道耕的经学史分期依据是经学风格的变化。

A.错B.部分对C.对D.部分错9【多选题】(5分)龚道耕将__和__二人作为独立的经学分期A.朱熹B.郑玄C.孔子D.孟子10【多选题】(5分)金景芳的经学史分期综合考虑了文献类型和治学风格的演变。

A.部分错B.错C.对D.部分对11【多选题】(5分)金景芳将经学史划分为()。

A.传记期B.革新期C.复古期D.义疏期E.笺注期12【单选题】(5分)周予同将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史学三派。

A.错B.部分错C.部分对D.对13【单选题】(5分)《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汉学具有根柢,宋学具有精微”。

A.部分错B.对C.部分对D.错14【多选题】(5分)说儒学始于孔子,是因为他A.有弟子三千B.提倡仁政C.宣扬仁义D.删订六经15【多选题】(5分)儒家的基本特征是:A.留意仁义B.宗师仲尼(孔子)C.祖述尧舜\宪章文武D.游文六经16【多选题】(5分)孔子推行的四科教育是:A.忠B.文C.行D.信17【多选题】(5分)孔门十哲分属的四科是:A.文学B.言语C.政事D.德行18【单选题】(5分)战国时期提出性善,批评杨墨的大儒是:A.子思B.乐正子C.孟子D.荀子19【单选题】(5分)战国时期提出性恶,“非十二子”的大儒是:A.庄子B.公羊子C.韩非D.荀子20【多选题】(5分)经学以经典为依据,其治学特征是:A.据经言事B.分章析句C.解经释传D.依经立义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儒家十三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A.蜀刻石经B.熹平石经C.开成石经D.五经正义2【多选题】(10分)儒家文献几次大的结集是()。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B.地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B.以民为贵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A.神性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仁礼的统一D.穷理A.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A.一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A.大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屠户A.厨师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尼泊尔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

”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一项是:答案:“中华”一词主要是种族概念2、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答案:以经学为中心的形式3、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答案: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4、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答案:先秦时代以诸子学说为核心、秦汉以后以儒道佛三教为框架5、从“导论”的内容看,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答案:思想性强,可以丰富人生智慧6、阅读下面的史料: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禦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曆服弗造哲迪民康根据上述史料,下面哪一条最能概括其中心思想:答案:周公诰命诸侯:周人的统治遭遇了危机第2章单元测试1、《易经》这部古老的文献,最初主要用于:答案:蓍筮2、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答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3、在汉代,以京房为代表的易学家继承了“易传”的传统,发展出一套繁琐复杂的方法,用以推算祸福吉凶。

这种方法被称为:答案:象数易学4、义理易学是中国易学的学术流派之一。

“义”是卦象、卦辞的含义,“理”是道理、真理,义理易学就是着重探讨《易经》卦义和道理的学说。

义理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答案:王弼5、上古时代的人们用乌龟的腹甲,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后根据龟甲显示出的兆纹判断吉凶。

这种方法被称为:答案:龟卜6、有了需要占卜的事情,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

经过炙烤的龟甲,表面呈现出一些细微的裂纹,人们认为这是:答案:龟兆7、按照周代筮法的规则,4和5为少数,为阳;8和9为多数,为阴。

假如三变的结果分别是9、8、4,即两多一少,记为“”,这被称为:答案:128、《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服装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服装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10分)中国历代服装强调服装与穿着者的()和谐与统一。

A.气质B.社会C.身份D.环境2【多选题】(10分)从中国历代服装发展来看,与成为服装发展变化的两条主线。

A.礼服B.常服C.民服D.官服3【单选题】(10分)中国古代服装讲究平、整、宽,以长、整,宽松为主,轻形体重。

A.神韵B.装饰C.色彩D.款式4【单选题】(10分)历朝历代的冕服及朝服等礼服皆为的形式。

A.上紧下宽B.褒衣博带C.上衣下裳D.上下连属5【单选题】(10分)衣裳连属制也是中国古代流行的另外一种服制,也称。

A.袍制B.上衣下裳制C.衫制D.深衣制6【多选题】(10分)中国传统图案被赋予丰富的含义,有()、(),()等手法。

A.物意谐音B.以物寓意C.象征比喻D.以字表意7【判断题】(10分)中国传统的色彩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青、赤、黑、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

A.错B.对8【判断题】(10分)我国是最早使用苎麻的国家,苎麻又被称为中国草。

A.对B.错9【判断题】(10分)东汉时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中国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周朝时设有金、玉、皮、工、石五种官吏来管理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还特别设立了“司裘”一职专门负责为王室贵族制作华贵的裘皮礼服。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服装起源说中的学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

A.审美说B.羞耻说C.身体保护说D.气候适应说2【单选题】(10分)()学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一种美化自我的愿望一是人类追求情感的表现A.审美说B.身体保护说C.气候适应说D.羞耻说3【单选题】(10分)()学说是源于《圣经》中亚当夏娃的传说来解释服装的起源。

A.羞耻说B.身体保护说C.气候适应说D.审美说4【单选题】(10分)在()的遗址里发现了骨针和大量的饰品。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山顶洞人D.小孤山文化5【单选题】(10分)骨针的发现说明服饰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

机器学习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亚学院

机器学习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亚学院

机器学习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三亚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增加模型的复杂度,总能减小训练样本误差2.评估模型之后,得出模型存在偏差,下列哪种方法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参考答案:向模型中增加更多的特征3.以垃圾微信识别为例,Tom Mitchell的机器学习的定义中,任务T是什么?()参考答案:T是识别4.如何在监督式学习中使用聚类算法()?参考答案:在应用监督式学习算法之前,可以将其类别ID作为特征空间中的一个额外的特征;首先,可以创建聚类,然后分别在不同的集群上应用监督式学习算法5.想要训练一个ML模型,样本数量有100万个,特征维度是5000,面对如此大数据,如何有效地训练模型()?参考答案:对训练集随机采样,在随机采样的数据上建立模型;使用PCA算法减少特征维度;尝试使用在线机器学习算法6.机器学习兴起于()。

参考答案:1990年;1980年7.监督学习包括是()。

参考答案:分类;回归8.机器学习可以对电子商务产品评价进行好评与差评分类。

()参考答案:对9.机器学习必备知识包括数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算法设计基础、商业模式基础。

()参考答案:错10.机器学习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涵盖____、____、近似理论知识和复杂算法知识,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并致力于真实实时的模拟人类学习方式,并将现有内容进行知识结构划分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答案:null第二章测试1.关于k-NN算法,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可用于分类和回归2.k-NN算法在测试时间而不是训练时间上进行了更多的计算。

参考答案:对3.假设算法是k最近邻算法,在下面的图像中,____将是k的最佳值。

参考答案:104.一个kNN分类器,该分类器在训练数据上获得100%的准确性。

而在客户端上部署此模型时,发现该模型根本不准确。

以下哪项可能出错了?注意:模型已成功部署,除了模型性能外,在客户端没有发现任何技术问题参考答案:可能是模型过拟合5.以下是针对k-NN算法给出的两条陈述,其中哪一条是真的?1、我们可以借助交叉验证来选择k的最优值2、欧氏距离对每个特征一视同仁参考答案:1和26.你给出了以下2条语句,发现在k-NN情况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果k的值非常大,我们可以将其他类别的点包括到邻域中。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国学经典导读》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国学经典导读》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在中国古代,“国学”指的是:A.国家设立的学校B.官方修订的典籍C.国家图书馆的藏书D.和政治相关的学问2【单选题】(10分)提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的是:A.闻一多B.鲁迅C.章太炎D.王国维3【单选题】(10分)国学典籍的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A.隋代B.东汉C.先秦D.西汉4【单选题】(10分)中国古代的道教、佛教典籍存录于:A.史部B.经部C.子部D.集部5【多选题】(10分)本门课程主要研读的国学典籍有A.《论语》和《庄子》B.《诗经》C.《三国演义》D.《史记》6【多选题】(10分)下列属于国学典籍的有:A.《九章算术》B.《三字经》C.《唐诗三百首》D.《黄帝内经》7【判断题】(10分)古代的经学就是现代学科中的哲学。

A.对B.错8【判断题】(10分)中国传统学术中存有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观念。

A.对B.错9【判断题】(10分)国学已经过时了。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国学主要指政治学、哲学,不包括文学艺术。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在四部分类中和《诗经》同属一部的是A.《庄子》B.《史记》C.《论语》D.《红楼梦》2【单选题】(10分)“六经”中到汉代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术3【多选题】(10分)下列典籍属十三经范畴的有A.《尔雅》B.《礼记》C.《孝经》D.《论语》4【单选题】(10分)《诗经》中风、雅、颂的划分标准是A.音乐B.内容C.地域D.作者5【多选题】(10分)下列关于四书的说法正确的有A.四书不包含在十三经中B.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出自《礼记》C.四书是孔子选编的经典体系D.《论语》《孟子》是语录体6【单选题】(10分)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中,属于古文经的是A.毛诗B.齐诗C.韩诗D.鲁诗7【多选题】(10分)下列关于《诗经》中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有A.《鹿鸣》是周颂中的诗歌B.《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首C.《采薇》抒写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D.《硕鼠》是怨刺诗8【多选题】(10分)下列诗句使用了起兴手法的有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中国历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历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千到五千年,最具代表性的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 A:错 B:对答案:B2.禹的儿子启承袭了首领的位置,反映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 A:错 B:对答案:B3.虽然诸侯的权力很大,但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义务。

() A:错 B:对答案:B4.周天子建立周朝后采用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授予其在封地上封邦建国的权力,诸侯在其封国内世袭统治。

A:其余选项都对 B:同姓贵族 C:异姓功臣 D:先贤后人答案:A5.宗法制从周公创立之始,便随着分封制的发展,成为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的根本大法。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割裂开来的一种制度 B: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C:不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 D:削弱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答案:B6.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 A: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答案:A7.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创立儒学 B:开办太学 C:创设科举制度 D:兴办私学答案:D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仁爱友善,以德服人D:先义后利,关注民生答案:A9.法家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统治者推崇,是因为()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10.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的出现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答案:B第二章测试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0分)《诗经》的句式有()。

A.四言B.五言C.三言D.六言2【判断题】(10分)《蒹葭》即可作恋歌理解。

也可做知己之情、君臣之思解。

A.对B.错3【判断题】(10分)最早的悼亡诗是西晋文学家潘安作的《悼亡》。

A.对B.错4【判断题】(10分)王和国家是一体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国家事务都被称为王事。

A.错B.对5【判断题】(10分)与商族人相比,周人尚武好杀。

A.对B.错6【单选题】(10分)征役诗的抒情风格是()。

A.哀而不伤B.愤恨C.怨怒D.喜而不狂7【判断题】(10分)《诗经》中用动物词起兴,只有隐喻性的语句,正意部分不直接说出来,让读者体会。

A.错B.对8【判断题】(10分)《诗经》毛传、郑笺、孔疏也都注重对名物词的解释。

A.对B.错9【单选题】(10分)《小雅·鹤鸣》是鼓励周宣王进用贤人的。

其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是以动物的()来起兴。

A.行为特点B.生活处所C.声音特点D.毛色特点10【多选题】(10分)《诗经》注家会注释出《诗经》中植物中不同功用,包括()。

A.可作祭物B.可作染料C.可食用D.可入药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左传》的优点是辞采华美,揭示《春秋》中的微言大义。

A.对B.错2【多选题】(10分)战国时期国家利益的内容包括A.其余都不对B.利可得C.名可尊D.国可重3【单选题】(10分)战国时期个人利益的内容不包括A.财富B.功名C.地位D.权利4【判断题】(10分)春秋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在宗法制和宗族观念的影响下,春秋时期个体的命运都同宗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的主体。

A.错B.对5【单选题】(10分)《战国策》一共有多少策?A.12B.15C.33D.186【判断题】(10分)从广义来说,纵横之术就是权谋之术。

A.对B.错7【多选题】(10分)战国纵横家的时代精神有哪些?A.独立精神B.利己意识C.进取意识D.务实精神8【多选题】(10分)战国策士的价值观念包括哪些?A.不怕失败,百折不挠B.积极进取,发愤图强C.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D.崇尚知识和能力9【多选题】(10分)荆轲身上体现出了哪些文化意蕴?A.齐鲁文化B.复仇文化C.书剑文化D.知己文化10【单选题】(10分)提出“左氏为书,叙事之最”的是:A.司马迁《史记》B.班固《汉书》C.郑樵《通志》D.刘知几《史通》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10分)韩非见韩国贫弱,韩王平庸,遂至秦求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单元测试
1
【多选题】(3分)
课程目标是什么?
A.
了解中国古代经典经济理论和代表观点
B.
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C.
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D.
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拓展思维领域,培养创新意识和辩证思维
E.
能够横向和纵向对比代表性的经济观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魏国西门豹兴建的()的水利工程
A.
邗沟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引漳水灌邺
2
【判断题】(1分)
齐国都城临淄就有居民八万户。

A.

B.

3
【判断题】(1分)
孔子的弟子子夏这样说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即“死生”和“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和上天安排的。

A.

B.

4
【判断题】(1分)
孔子认为,存在贫富差别会发生乱
A.

B.

5
【多选题】(2分)
孔子认为,违背“义”的活动有()
A.
不从事劳动生产
B.
政权聚敛,兼并小国以增加财富
C.
偷盗抢劫
D.
有权势的人与民争利
6
【判断题】(1分)
孔子认为,人们追求利的行为要受到道德的约束,这种约束人们求利行为的道德就是“义”。

不是不能求利,而是要考虑求利的行为,是否符合“义”。

他把这个原则称为:“见利思义”。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